-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大庆铁人中学2019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月考考试 历 史 试 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凶。这一现象说明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具有道家色彩 B. 以血缘为纽带 C. 权力高度集中 D. 神权王权结合 2.《礼记·王制》中云:“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孟子·告子》:如果出现异动,“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A. 天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B. 西周诸侯国的卿由周王派遣、选拔和任命 C. 诸侯需要定期朝觐天子 D. 诸侯成为镇压殷人反抗的重要政治力量 3.《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的精神实质 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 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 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4.据清人顾栋高考证“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晋所灭十八国……,楚在春秋吞并诸侯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国之地。”这种现象对中国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是: A. 使中国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 B. 加速了中国封建化进程 C. 加速了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D. 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5.秦统一六国之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秦始皇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确立官僚政治制度 C. 努力完成全国统一 D. 实行军事上的集权 6.秦朝政府规定:郡县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 A. 强化君主专制 B. 规范官吏从政 C. 树立法律权威 D. 加强中央集权 7.侍中,中国古代官职名,秦朝始设,为丞相之史;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可见汉代侍中属于: A. 内朝官员 B. 外朝官员 C. 三省长官 D. 监察官员 8.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 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 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9.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认为:“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他主张: A. 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B. 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 C. 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D. 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10.主父偃上书汉武帝说:古时候的诸侯占地不过百里,容易控制;现在的诸侯有数十座城池,占地千里;管理松弛则会地方坐大,管理严苛则会联合起来反对中央……诸侯子嗣众多,却只有嫡长子有继承王国之权,其他人虽是骨肉却不能得到丁点土地,这与仁孝之道不合。为此他建议: A. 实施撤藩政策 B. 分封诸王,完善郡国并行制 C. 颁布“推恩令” D. 废除分封制,推行行省制度 11.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经说:“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 A. 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B. 不享有决策大权 C. 制约了皇权的膨胀 D. 成为最高行政长官 12.钱穆先生写道:“甚至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的手里,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太监“变成了真皇帝”的根本原因是: A. 处理天下事物太麻烦 B. 太监掌握批红权 C. 君主牵制六部的需要 D. 明时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13.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特指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B. 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C. 产生了君主制国家,出现文字 D. 存在于公元前两千年到前6世纪 14.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特定自然环境基础上、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形态中的一种。这里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是指: A. 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 B. 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 C. 城邦林立且小国寡民 D. 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15.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 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B. 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C. 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D. 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16.古希腊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某人行为威胁到城邦民主,公民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投入陶缸中。如果这个人得票超过6000,就表示多数通过,将他逐出国门10年。期间,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权保留,期满后自动恢复。这一制度: A. 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范围 B. 有助于维护雅典民主体制 C.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D.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17.在古代雅典,“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体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城邦共同体认为某一个人对集体利益构成了威胁,那么它就会毫不犹豫的剥夺这个人的权利,以致处罚他”。这揭示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 保障个人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B. 保障城邦公民群体的集体利益 C. 防止精英人物破坏城邦的利益 D. 保障城邦居民个人的自由权利 18.《十二铜表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材料反映的主要原则是: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 C.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19.在罗马法的全部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在当时“私法”的意义主要在于: A. 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B. 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C.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与压迫 D.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1804年3月21日公布的《拿破仑法典》采用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四种法律文献之一的《查士丁尼法学阶梯》的结构体系,并确立了所有权绝对化,契约自由、过失责任三项基本原则。它与德意志民法典一起,构成了欧洲大陆法系的两大支柱。这表明罗马法: A. 对近代东西方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影响 B. 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武器 C. 成为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征服的理论指导 D. 成为近代西方法学渊源和法律先导 21.1215年6月,在强大的压力下,英王约翰在兰尼米德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被后世益为“现代社会法律体系根基”。这是因为《大宪章》: A. 迫于压力而签署 B.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C. 确立君主立宪制 D. 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2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 B.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使英国避免了暴力革命 D.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3.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邑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这表明: A. 此时议会主要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B.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C. 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 D. 新兴工业城市不愿派出议员 24.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岁。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 首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25题26分,26题26分,共52分) 25.(26分)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和“五失”。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自呈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的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政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门负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私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且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8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公”设置的本质区别。(10分) 26.(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分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帽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史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10分) 答案 历史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A C D D A A C C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C B B C A D D D A C 25.(26分)(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考核-重德行政绩(共8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8分。) (2)趋势: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只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4分) 评价:积极:有利于反贪防腐,加强中央集权;(2分) 消极: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2分) (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执行机构:(四)五百人会议;司法机构:陪审法庭(6分) 本质区别(4分) 古代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26. (26分) (1)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6分) (2)特点:注重礼仪,忽视实务;流于形式;难成体系。(6分)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4分) (3)罗马: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4分) 中国:强化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固化等级观念。(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