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2019年高考历史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18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着重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同时考查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措施、特点和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斯大林模式的内涵、特征 ‎2、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的起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解体的影响 ‎→→突出考查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抓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特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模式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考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及改革的局限性;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因果联系。‎ ‎3、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斯大林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联系 ‎4、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利用苏联的宣传画,考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0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故B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C错误;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 ‎【考点定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苏俄经济建设•国内战争时期苏俄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苏俄(苏联)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历史阶段特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这道题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关注教材的基础知识。‎ ‎0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斯大林逝世后,从赫鲁晓夫直到叶利钦对斯大林的评价,都极力贬低斯大林,甚至恶毒谩骂斯大林。相反,英国首相丘吉尔却称赞斯大林“是个卓越的人物,令我们残酷的时代敬仰,他在其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 A. 以历史亲历者的标准来衡量 B. 以社会需要标准来考察 C. 重视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 D. 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 ‎【答案】C ‎【解析】根据“英国首相丘吉尔却称赞斯大林”,结合所学,二战期间,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战胜法西斯德国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由“斯大林逝世后,从赫鲁晓夫直到叶利钦对斯大林的评价,都极力贬低斯大林”可知,斯大林执政期间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材料提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根据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行辩证、客观评价,C正确;并非历史亲历者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还受到评价者的立场、观点等影响,A表述错误;材料反映对历史人物评价要历史地评价,即重视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条件,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说明要注重评判者的阶级立场,而是说明要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D错误。‎ 考点二:“斯大林模式”‎ ‎0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12)12.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点睛:本题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企图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但均没有能够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这一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02.(2018年江苏单科历史18)18.‎ ‎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根本上突破”一说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01.(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4)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知这种做法是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生活问题,所以是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苏联的改革中除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触及了体制的实质外,其他的改革都没有涉及到计划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所以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城乡的比较问题,所以C项为无关项。D项是1928年的做法,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所以在时间上与内容上都不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与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本题的迷惑性很大,从时间上看它不应该是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但从内容上看又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个改革,所以容易错选为B项。其实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只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触及了经济体制的实质的,所以通过这个要点可以排除干扰项。‎ ‎02.(山东省日照市2018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1991年,前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上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 A. 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 B. 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C. 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 D. 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 ‎【答案】C ‎【解析】苏联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材料中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等字眼意在强调苏联的改革已经出现了过激的倾向,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学家只是理论者,并非改革的主导力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物价问题也并非苏联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经济政策也并未重新成为苏联改革路径,选项B、D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和新经济政策(1921年)‎ ‎【归纳总结】‎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1)积极: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1)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2)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目的:为迅速恢复补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3)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1)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2)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6、“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方法技巧】‎ ‎(一)易混易错 ‎(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生产力的发展。‎ 错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1922年,俄国一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余粮可以拿到市场上自由销售。‎ 正确。1922年,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完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到市场上销售。‎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1)内涵:“战时”说明此政策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2)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是由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当时苏俄国内实际情况决定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和战胜国内外敌人功不可没,但战后继续推行,其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要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规律,要有利于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 ‎(四)图解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新经济和罗斯福新政中“新”的内涵以及启示 ‎(1)内涵:‎ 新经济政策“新”: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罗斯福新政“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2)启示:‎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区别。‎ 发展经济应把计划于市场相结合。‎ ‎(六)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 ‎(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1)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3)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4)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时间 ‎1918~1921年 ‎1921~20年代末 目的 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工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实行配给制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实质: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评价 ‎①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②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④但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证明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回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七)全面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违反经济规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 ‎(2)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承认商品货币关系,按经济规律办事。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论;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4)经济体制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成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八)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不同点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政治、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危机 性质和前提条件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根本目的 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巩固工农联盟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方式 以市场调节为住,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作用 使俄国的经济生产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相同点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都缓解了危机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典题探究】‎ ‎01.《全球通史》中说:“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西方人对苏联的态度主要是因为( )‎ A. 西方国家的经济远比苏联发达 B. 长期对立造成对苏联的不了解 C. 坚守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 D. 苏联社会缺乏自由平等的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可知,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社会存在缺陷和不足,结合所学,苏联在通过五年计划形式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缺乏自由平等的精神,故D正确;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社会存在缺陷和不足,主要指权力高度集中,缺乏自由平等的精神,并非西方国家的经济远比苏联发达和对苏联的不了解,排除AB;结合所学,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经验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错误。‎ ‎02.图为1918年,苏俄著名诗人别德内伊关于反对富农的漫画。图中的字是“打倒”,图下还附有诗句:“怎么对付上帝,怎么对付富农,只有一句话:用刺刀捅进恶魔的肥厚肚皮”。别德内伊的漫画和诗歌反映了苏维埃政权 A. 反对封建的神学世界观 B. 把富农视为最主要的敌人 C. 歌颂农业集体化的政策 D. 对农村粮食进行垄断统制 ‎【答案】D ‎【解析】1918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即对农村粮食进行垄断统制。从材料反映的对富农的态度来看,“用刺刀捅进恶魔的肥厚肚皮”就是提倡对富农的无情剥夺。故答案为D项。A项与漫画的背景无关,漫画反映的主题是针对农民,而不是针对上帝,排除;当时国内外的反叛和干涉势力是最主要的敌人,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到1928年开始实行,排除C项。‎ 点睛:本题属于历史漫画题。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考点二、“斯大林模式”(1936年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 ‎1、形成原因 ‎(1)国外: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 ‎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3、作用 ‎(1)积极方面:‎ ‎①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 化;‎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 ‎4、评价:‎ ‎(1)积极:‎ ‎①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②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也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5、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 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方法技巧】‎ ‎(一)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可归纳为“二、三、四”‎ ‎ 两条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 三个影响: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了经济发展。‎ 四大特点: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 ‎(二)易混易错 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共同点之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正确。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是两国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内部重工业的基础都比较薄弱。‎ ‎(三)苏联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1)西方工业化经历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过程,苏联则一开始就重点发展重工业。‎ ‎(2)苏联牺牲农业、轻工业,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畸形发展。‎ ‎(四)史观解读斯大林模式 史观 结论 文明史观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唯物史观 斯大林模式初期使苏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但这种生产关系后来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五)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重大调整?‎ ‎①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到直接过渡;‎ ‎②所有制结构上: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 ‎③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分配制度上:从按劳分配到绝对平均主义。‎ ‎(六)苏联(俄)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这三大措施在农业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 ‎(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只是一个短暂的措施。‎ ‎(3)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过度牺牲农民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集体化也没有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从实际生产力水平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 ‎(2)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 ‎(3)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农、轻、重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必须坚定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但不能急于求成。‎ ‎(5)必须严格区分人民群众正当的民主要求与民族分裂势力的区别,对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决不能手软。‎ ‎(6)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改革开放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与方法。但也要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执政的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新经济政策的“新”‎ ‎(八)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类型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西方模式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私有制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业制度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资本主义大农场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 人大制,政党制度 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 ‎ ‎ ‎【典题探究】‎ ‎01.01.(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4)‎ 图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斯大林格勒是俄罗斯城市名,1925年前叫察里津,斯大林上台后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而十月革命后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排除A;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期间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根据“又是斯大林格勒”,可见这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是在二战之前,排除B;二战中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排除C;遏制政策应该是指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冷战中遏制苏联,但是图片中“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说明战后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漫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材料和情景新颖,以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本题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巧用排除法,如苏俄与苏联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可排除A;题干中没有体现二战,而且二战属于选修内容,按理不可能是答案,可排除C;“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可说明“实现工业化”的说法以偏概全,因为工业化实现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可排除B, 所以答案只能是D。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图片等材料分析能力的锻炼,要擅于运用排除法,切忌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 ‎02.学者钱乘旦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 A. 苏俄新经济政策 B. 苏联斯大林模式 C. 美国罗斯福新政 D. 中国的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是部分的恢复了资本主义,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借鉴了计划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借鉴了市场经济,这些都体现了“现代化复杂属性”,故ACD错误;苏联斯大林模式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姓“社”的,故B项符合材料信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马乔夫改革 ‎【归纳总结】‎ ‎1、苏联改革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主要改革活动 ‎(1)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年代)————把苏联改乱了 ‎①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 ‎②措施: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③评价:A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但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改革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20世纪60、70年代)————把苏联改残了 ‎①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②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 ‎③评价: ‎ A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 B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 ‎(3)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把苏联改死了 ‎①方针: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②措施:‎ A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B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政治改革,从而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结局: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3、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2)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4、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方法技巧】‎ ‎(一)苏联经济改革可归纳为“一、一、三”‎ 一个模式:斯大林模式。‎ 一个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1、同:‎ ‎(1)背景: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2)内容: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3)结果:最终都失败 ‎(4)指导思想:改革过程中都脱离了苏联实际,都没有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 ‎2、异:‎ ‎(1)内容: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 ‎ 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 ‎(2)结果:取得成效不同,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 ‎(3)失败原因: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原有斯大林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后者失败是因为对所有制和管理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突破斯大林模式,但却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 ‎(4)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2)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 ‎(3)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5)在我国的改革中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6)改革要符合人民利益,调动人民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改革要协调好国民经济的比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三)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 戈尔巴乔夫 中国改革开放 背景 体制僵化、丧失活力 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性质 根本变革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标 全盘西化 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政治前提 削弱、放弃党的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策略 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 逐步推进,比较稳妥 结果 导致苏联解体 成就辉煌 ‎(四)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政策 主要内容 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 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义务劳动制 ‎(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 ‎(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作深入剖析 ‎(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新经济政策 农业: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 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 赫鲁晓夫改革 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倡种玉米等 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戈尔巴乔夫改革 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 ‎(五)列表比较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的小修小补 没有根据国情进行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同 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六)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击退国内外敌人提供了政策支持;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政治上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所谓的“新思维”。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提出了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总任务。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先后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7)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典题探究】‎ ‎01.下表为苏联在“七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 ‎  ‎ 国民收入 ‎ 工业总产值 ‎ 农业总产值 ‎ 社会劳动生产率 ‎ 年平均增长速度 ‎ ‎1961—1965 ‎ ‎8.5 ‎ ‎6.6 ‎ ‎8.6 ‎ ‎2.3 ‎ ‎6.4 ‎ ‎1981—1985 ‎ ‎3.3 ‎ ‎3.2 ‎ ‎3.7 ‎ ‎1.1 ‎ ‎3.1 ‎ A.形成了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        B.赫鲁晓夫改革成效显著 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        D.苏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解析】材料表明80年代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于60年代,材料不能体现国民经济机构,故A 项错误;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失败的,且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坚持斯大林模式造成经济发展减速,故C项正确;结合史实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苏联经济发展滞后,故D项错误。‎ ‎【答案】C ‎02.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中的经济区的划分前后变化很大,管理这些经济区的部门也在变化,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D ‎【巩固微练习】——查漏补缺、检验复习效果 ‎1.“当时苏维埃俄国四面被封锁、被包围,与世界隔绝,以后又与南方产量区、与西伯利亚、与产煤区隔绝,我们无法恢复工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实是‘一种功劳’”。列宁意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已成为一种经济体制 B.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 C.符合俄国的具体国情 D.是苏俄特定时代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当时苏维埃俄国四面被封锁、被包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实是‘一种功劳’”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苏俄特定时代的产物,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战时共产主义已成为一种经济体制,故A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战时共产主义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而是强调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故B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符合俄国的具体国情,而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故C错误。‎ ‎2.1956—196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进入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这些现象 A.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B.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典型表现 C.说明美国深陷经济危机难以自拔 D.是美苏争霸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 ‎1956—1964年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期间,其后的勃列日涅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匹敌的水平,说明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故答案为A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均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排除B项;这一时期美国并非一直深陷经济危机,排除C项;这些现象是美苏争霸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排除D项。‎ ‎3.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 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数据反映了“二五”计划期间苏联工农业产值均有增长,这说明当时苏联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故B正确;材料数据反映了重工业占主导,不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集体化的信息,故C排除;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方经济危机之前已经存在,故D排除。‎ ‎4.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一个著名公式“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A.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C.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D.展望了苏联将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的“电气化”可知,体现了列宁重视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故C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可见列宁的这一公式没有涉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故A排除;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排除;根据题干信息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可见列宁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但并没有说明时间,事实上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D排除。‎ ‎5.据1928年10月统计,全苏联共有31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718台;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仅50300台,进口的共59600台。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C.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绩 D.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了1929—1931年苏联大量进口拖拉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苏联借机利用国际市场进口拖拉机来发展经济,故D正确;大量进口拖拉机并不能说明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B错误;材料数据也没有反映斯大林模式的巨大成绩,故C错误。‎ ‎6.列宁曾经指出:“正是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等等。农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恢复生产上,即使有的农民家庭还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也保留了用于来年春播的种子粮,为将来扩大土地播种面积而积极准备农具。”这反映了 A.余粮收集制适应了战时的特殊环境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市场的恢复给苏俄经济带来新气象 D.农业集体化配合了工业化的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农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恢复生产上”,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固定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与市场的恢复无关,排除C;斯大林时期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不符合列宁,排除D。‎ ‎7.(加试题)1921年推行某政策时,列宁反复强调这种“退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在日后最终转入“进攻”,这种“退却”‎ A.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措施 B.明确了苏联建设的步骤和方向 C.不利于苏俄经济的快速恢复 D.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1921年推行”“列宁”“退却”,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强调商品和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通过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新经济政策是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推行的恢复经济的措施,A错误,排除;新经济政策实施是苏俄时期不是苏联时期,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适应了生产力的水平,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C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1年推行”“列宁”“退却”,联系所学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和特点分析解答。‎ ‎8.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D.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苏联并未完全解决粮食问题,材料“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显然是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维护,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苏联实际情况不符合,故A 错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实现工业化,故B错误;当时赫鲁晓夫对农业的改革尚未开始,故D错误。‎ ‎9.下表为1890~1938年部分大国的能源消耗量(单位:相当于百万吨煤)(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可知 A.能源消耗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 B.除煤炭以外的能源利用极其有限 C.大萧条对法德苏三国冲击较小 D.二战前美国工业产量超过欧洲总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 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1890年英美的能源消耗量遥遥领先;此后美国仍居首位,德国到1910 年、苏联到1938年的能源消耗量有大幅增长。联系所学可知,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长与该国工业发展程度和水平密切相关,说明能源消耗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能源的具体形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大萧条时期的状况,排除C项;能源消耗量不等同于工业产量,且材料没有涉及到的欧洲国家还有很多,排除D项。‎ ‎10.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1971年时间点可知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经济上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结合材料可知政府主张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选D项。AB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本身并没有跳出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不可能发展市场经济。‎ 考点:勃列日涅夫改革 点评:勃列日涅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斯大林体制有所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其改革时期,积极地对美国进行争霸战争,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同时僵化的色彩更加明显,最终其改革以失败告终。‎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 苏联 中国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 ‎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使美元贬值40%。‎ ‎1934年5月22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提议的《购银法案》。‎ ‎1935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通过《社会保险法》。‎ ‎1928年起,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开始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9年5月,苏联设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1937,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1933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 ‎1935~1937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废止银本位,统一发行货币,实行纸币制;禁止使用白银,白银收归国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 上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三国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国纷纷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摆脱经济危机。中国出现了苏联热,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 示例二: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冲击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苏联抓住机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人才、资金,促进了工业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为防止白银外流,实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示例三: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同时也给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美国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苏联借机引进人才、先进技术,推动了工业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苏联和美国经济发展各有特点,面对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苏联利用危机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大量的机器、技术和人才发展本国经济,而中国也被迫对危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国家间相互借鉴和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世界经济联系加强,并且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来讲既是挑战,又是一种发展机遇。依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论点,然后依据表格信息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具体论述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