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西汉时,据农学家汜胜之讲,“中田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C.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铁犁牛耕技术虽然代表生产力的提高,但只能提高耕作效率,不一定能够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故A项错误;重农政策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小农生产体现为小块土地的耕作,但如果没有精耕细作,仍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同样土地收入的变化思考。结合精耕细作的特点回答。 2.“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警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排除D项。 3.宋代,晋江县建桥43座。安平桥使漳州商品径直运入蕃舶下碇津埠;东洋桥沟通围头湾东侧沿岸;龙津桥、长溪桥便利了洛阳江物资的调运。其它桥梁均对南关港、石井港、泉州湾三大口岸呈辐射格局。这反映了当时 A. 交通设施影响贸易发展状况 B.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C. 地理位置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D. 桥梁建设技术取得实质进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宋代造船业发达。南关港、石井港、泉州湾三大口岸呈辐射格局。可知交通设施影响贸易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城市规模,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地理位置的关系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桥梁建设的技术,排除D。 4.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变化可知,当时的北宋北宋赋税结构变化(单位:万两) 租税(正赋)收入 征榷收入 商税收入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 2408.1 1167.7 400 60:40 天禧末(1021) 2641.2 2670.0 1204 40:60 熙宁十年(1077) 2021.2 4247.4 868.8 28:72 A. 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B. 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繁荣改变财政来源比重 D. 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北宋赋税结构中非农业税比例逐渐超过农业税,占主导地位,这说明当时赋税多元化,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不再是农业,说明商品经济繁荣改变财政来源比重,故C正确;当时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材料不能说明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赋税多元化,不是政府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仅仅凭材料数据不能说明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关键数据,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非农业税比例逐渐超过农业税占主导地位的信息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商品经济繁荣改变财政来源比重”的结论。 5.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城。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 C.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国际交往 D. “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的货币商人在金融领域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一;当时政府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对外贸易遭受打击;故封建专制制度阻碍明清商业的发展,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而是强调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闭关锁国国策限制国际交往,而是强调封建专制制度阻碍明清商业的发展,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本位”思想,无法推断出“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故D项错误。 6.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无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小农经济发展的结果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 新航路开辟带来冲击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从而减少了人口向大城市流入,因此大城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大都市人口规模缩小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减小了大城市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缩小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明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新航路开辟对明清两朝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7.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线、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达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 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 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 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 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商品贸易都在“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是解题的秘籍,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的商品贸易中心,说明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8.在新大陆的金根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达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根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網、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A. 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B.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 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欧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东方,而不是处于出超地位,故A错误;当时处于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贵金属的流出欧洲,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欧洲与东方的贸易状况说明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故D正确。故选D。 9.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 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 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C. 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D. 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造成了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出现通货膨胀,使得封建主和下层人民的收入受到严重损害,而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财富剧增,故A项正确;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B错误;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只能导致制造业主的收入增加,不会影响财富的重新分配和阶层分化,故C项错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导致西欧国家的上述变化,故D项错误。 10.“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账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 C. 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D. 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这样一些人”指工业资产阶级,因为他们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其当时面对的对立阶级是工业无产阶级,所以题干所述是英国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产生变化的影响,C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影响,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工业革命对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作用,不是说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错误。 11.下图是1850年、1870年英、法、德三国蒸汽动力的增长对比,这说明数量(万马力) A. 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最为迅速 B. 法国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起步最晚 C. 德国国家统一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D. 英法德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答案】D 【解析】 德国作为后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到1870年德国的蒸汽动力远超法国,同时也与最发达的英国缩短了距离,说明此时德英法经济发展已出现不平衡性,D 项正确。图表信息能够说明英国工业化最发达,但发展速度已低于德国,A项错误;1850年法国蒸汽动力高于德国,说明法国工业化开始早于德国,B项错误;德国统一于1871年,C项错误。 12.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严重冲击 B. 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 D. 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使得劳动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因此材料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原因,应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 A.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B. 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C. 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更高 D. 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14.在1925年,美国16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到1929年15家大公司集团控制了全美电力的80%,20个集团控制了98.5%的跨州输送电路等。这反映了 A.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有利于竞争兼并 B. 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的事实 C. 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 美国财阀致力于拓展国内市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此时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组织,材料中“美国16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15家大公司集团控制了全美电力的80%,20个集团控制了98.5%的跨州输送电路”说明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才开始实施,A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经济现象,不是说明美国财阀致力于拓展国内市场,D错误。 15.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 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知识反映种植棉花的地区增多了,无法体现“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排除B;材料与封建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结合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知识分析解答。 16.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现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启蒙,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A. 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 B. 大力引入西方先进技术 C. 消除了“夏夷之防”观念 D. 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思想上,洋务派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基本立场,强调在不变更“中学”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技,从文化启蒙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文化启蒙前奏曲,A项正确。大力引入西方先进技术不是从文化角度陈述,A错误;洋务运动并未能消除“夏夷之防”观念,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国文化启蒙,不是从军事角度论述,D错误。 17.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希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街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议口至上海于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清政府 A. 注重维护国家主权 B. 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 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 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表明中国的政府对于新式西方文明排斥,体现出清政府对于近代化意识的缺乏,故C项正确;材料中政府不是维护国家主权,故A错误;材料显示列强并没有强迫政府学习,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外交政策的转变,故D错误。 18.《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9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 知识界的宜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D 【解析】 题干只是说《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的结论,故A项错误。 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清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事实,故C项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 19.下表呈现的是1913—1921年间中国面粉业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以近代中国面粉业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年份 厂数(家) 日生产面粉包数(包) 1913年 57 46.030 1915年 69 71.750 1917年 86 109.040 1919年 104 137.810 1921年 131 215.370 A. 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新发展 B. 有利于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 C. 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局面 D. 得益于和平安定的国内时局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国面粉企业在1915到1921年间迅速发展,面粉企业的增加说明工人阶级的人数也在增加,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新发展,故A项正确。面粉业只是工业体系中一部分,无法通过面粉业的发展推断出有利于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排除B。面粉业只是民族工业中部分产业,面粉业的发展也无法改变了外资主导市场的局面,排除C。面粉业的发展只要是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D。 20.下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情况。反映了 年份 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千元) 农产口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出口值(千元) 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3 108,449 2,866 2.6 1893 181,713 28,423 15.6 1903 333,961 89,496 268 1910 593,337 231,957 39.1 1920 843,860 307,047 36.4 A. 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 B. 中国更深地卷入世界市场 C. 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 D. 资本主义经济已渗入农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中从1893年到1920年可知,“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农产口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更深层次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B 正确;表格只是显示农产品的出口,没有进口的数值,不能说明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A错误;表格显示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输出产地,不是说明中国的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C错误;表格中不能显示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农村的渗透,D错误。 21.下图为1912—1932年中国海关棉花、棉纱、棉织物进口数据统计表(单位:10万两)。据此可知当时 A. 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 B. 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C.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优势明显 D. 民族棉纺织技术实现突破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的数据可得知,棉纺织业所需的原料棉花进口量大量增加,一战期间棉织物进口下降,再结合1912-1932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基本概况,说明这一时期棉纺织业有所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自然经济与其它经济成分进行比较,故排除B项。中外贸易的比较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技术是否实现突破,故D项错误。 22.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上述措施 A. 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B. 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C. 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D. 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一五计划期间,通过三大改造和统购统销,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结合材料中“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等信息,D项正确。A项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不符;C项表述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轻工业,不选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 23.读1952年与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对比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的推动 C. 产业结构的优化 D. 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1952年相比,1957年农业经济呈增长态势,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是1952年,与图示时间不符,排除A。图示信息没有体现产业结构化,而是强调农业合作化的推动农业发展,排除C。图示信息没有体现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而是强调农业合作化的推动农业发展,排除D。 24.下图反映的是我国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平均增长率(%) A. 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效 B.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C. 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 D. 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种种问题的积累,致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1960年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却下降228%, 1960年7月,党中央在河北戴举行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要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的决定。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63-1965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结合史实可知,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因此选择A。B项确立与1953年故排除;C项于1956年基本完成,故排除;D项材料中显示的是农业,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国民经济的调整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解题的突破口是时间“1953 ~1985年”,熟练掌握不同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模式解答此题时难度就较低了。建议备考中对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的建设形成一个专题复习,并且对不同的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加深认识,也可以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 25.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这一通知 A. 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 B. 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C. 实际上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 D.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中共中央下发文件”以及“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可以看出此时中共中央实际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C项正确;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A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对人民公社体制改变的说法,B错误;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的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故D项错误。 26.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两权分离”。2016年11月,政府又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这一变化 A.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B.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C.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D. 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从“两极分离”到“三权分置”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久的生命力,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不是个人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根本性变革,故C项错误。 27.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 A. 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 分配关系的调整 C. 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 农村改革的支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现是因为分配关系的改革,故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28.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这体现出 A. 重商主义盛行,世界市场得到发展 B. 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 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 D. 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政治危机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以及实行外汇管制、提高关税,说明当时自由主义盛行,世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各国各行其是。故答案为C项。这种政策导致世界市场日益萎缩,排除A项;当时凯恩斯还没有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现政治危机,排除D项。 29.《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因为该法 A. 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 B. 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 C. 依靠国家干预,缓解生产过剩 D. 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提到,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依靠国家干预,缓解生产过剩,故C正确。罗斯福新政没有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故A错误。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不属于《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故B排除。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是罗斯福改革的金融措施,故D排除。 【点睛】罗斯福新政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它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它大胆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0.读图,实线代表私人部门就业者的失业率,虚线代表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出现如图所示失业率差距是因为 A. 《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B. 金融体系的整顿 C. 《农业调整法》的贯彻落实 D. 以工代赈的推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1930—1936年美国私人部门就业者和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先上升后下降,但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低于私人部门就业者失业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缓解了全国就业者的整体失业问题,故D正确;《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私人企业的经营,促进工业的恢复,这不能解释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低于私人部门就业者失业率的现象,故A错误;金融体系的整顿与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B错误;《农业调整法》属于农业方面,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故选D。 3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规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阶,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A. 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B. 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C.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 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 【答案】B 【解析】 【详解】1933年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放弃金本位体制,实际上美元贬值,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下降,故A项错误;3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体制,美元贬值,有利于开拓美国国内、国际市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确立了美元的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B项正确;30年代美国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体制,加剧了当时各国倾销战、货币战,阻碍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故C项错误;30年代美国迫不得已放弃金本位体制,使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大大降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 32.“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可以看出此时是允许商业存在与发展的,故本题选B项,A、C、D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 【名师点睛】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曲折反复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结果。 33.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充分合作,经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权利。”为此,世界上多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 建立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 签署关贸总协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与关贸总协定“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 济发展”的目的基本一致,故 D 项正确。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是苏联应对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而成立的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A错误;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实施冷战的经济措施,B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与材料“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 34.《西方文明简史》中用两个“协定”改变经济世界”作为章目,评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二战后,经济世界的“改变”主要是指 A. 西方国家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B. 建立起制度性的经济协调机制 C. 消除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壁垒 D. 出现倡导自由贸易的经济思想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等在经济协调方面建立起了制度性的经济协调机制,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化和体系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二战后居于经济主导地位的是美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际自由贸易的壁垒并未消除,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由贸易的经济思想出现于工业革命后,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C. 促成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D. 成为德国分裂根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有利于欧洲的联合,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西欧部分国家组建煤钢联营共同体,故选A。二战后,西欧国家部分走向联合,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一体化加快,并未体现导致欧洲国家对峙的信息,排除B。“平等关系”不符合美国的主观目的和国家利益,排除C;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排除D。 36.“特别是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 国家干预的加强 B. 混合经济的完善 C. 第三产业的兴起 D. “新经济”的推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行新经济的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最大特点是经济高速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故D项正确;上述现象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此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适当减少,A项错误;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特点,B项错误;第三产业的兴起属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是材料中经济增长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 【点睛】二十世纪十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1991年3月至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处于历史上最长的连续增长期,且经济运行态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的理想组合.称这一时期为“新经济时期”。 “新经济“原因是:(1)经济结构的调整.(2)美国政府的有效调控机制.(3)经济的全球化浪潮。 3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产业 国家地区 时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可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说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题干体现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排除B。题干反映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不平衡发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8.关于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A. 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 70年代末,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 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 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故各国货币不能与黄金直接兑换,排除A。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结束,美国由于美元危机和经济危机频发,难以支撑这一体系正常运转,各国抛售美元抢购黄金,黄金价格大幅上涨,B项正确。70年代末美国经济总量仍为各国之首,排除C。欧元发行于1999年,根据图示信息难以得出“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的结论,排除D。 39.如图所示是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漫画,意在表明 A.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利益失衡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密切合作 C.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优势互补 D. 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 【答案】A 【解析】 漫画显示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占据主导,加拿大和墨西哥处于不利地位,显然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利益失衡,故A项正确;B中密切合作错误;C中优势互补不符合题意;D中经济恶化不是漫画体现主旨信息。 40.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答案】B 【解析】 当前的全球化实质上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将“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故B项正确。A、C、D与题意明显不符。 【考点定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 点睛:1.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全球一体化还包括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占绝对优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41题12分,42题14分,43题14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微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州商人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数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的商业成绩与他自身坚持的义利观念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黴商在坚持中国传统重义的大环境下,合理地注入利的成分因素。徽商的义利观促进了商业活动中诚信观念的形成,对商业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他毕竟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根植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壤中,商品经济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所以他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徽商经营商业获利之后,也都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信条,把获得的钱财,用于购置土地或者买官。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近代早期(1500—1750年),海道大通打破了地区间闭塞和隔绝的状态,给商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英国抓住机遇,实施重商主义政策,迈入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时代。商人建立贸易公司,探寻新的贸易路线,积极从事海外贸易等活动,使英国的各条商路大开,英国的贸易触角深入世界各地。随着商业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财富迅速增加,促进了商人资本的积累,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英国商人在城市政权中几乎是一统天下,控制伦敦政权的主要是伦敦12大同业公会的成员及各贸易公司的主要人物。商人在议会中的总人数在15%一17%之间。商人在议会中人数增加,就有优势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并通过种种措施促使议会通过有利于本阶级的议案。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徽商的价值观,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英国近代商人群体崛起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原因。 【答案】(1)价值观:以义为利,讲究诚信;以义取利,肯定利益,义利相通;以末起家,以本守之。 评析:徽商吸收传统思想中“以义为上,诚信为先”的核心价值,并将之作为商业活动的指导原则,推动了徽商的发展与壮大;“以义取利”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适应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新时代前期商品经济因素的注入;“以末起家,以本守之”仍然保留着农本商末的迂腐保守观念,致使商业资金不能更好地运用到商业经济活动中去,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2)不同: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原因:英国商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英国商人较大程度地参政,有利于英国较早地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英国商人的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徽商的商业成绩与他自身坚持的义利观念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对商业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他毕竟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商品经济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所以他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把获得的钱财,用于购置土地或者买官”信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二“随着商业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财富迅速增加,促进了商人资本的积累,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的信息从商人群体对于本国社会转型的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商人在议会中人数增加,就有优势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并通过种种措施促使议会通过有利于本阶级的议案”的信息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从2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29年,其中,从200亿美元到5000亿美元用了23年,从5000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用了6年,2002年—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 材料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份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产品 46.5 49.5 63.6 94.9 材料三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后29年比前29年增速较快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002—2007年间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因素。 【答案】(1)因素: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 原因: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或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趋势: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上升;出口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上升,其他产品所占比例下降。 因素:改革开放后工业水平的提升: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自1950年起的58年历程中,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用了29年”,联系1978年以来的史实来分析,可归纳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第二小问抓住时间2002——2007年间,依据材料二“2002年—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的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第一小问趋势从材料二中的数据和材料三的标题“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可归纳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增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上升以及其他产品下降。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增长的有力因素来分析,因此可归纳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和我国科教兴国等战略回答。 43.科技的发展助推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引发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技术革新向前推动了这个进程,使得浩如烟海的信息、图像、钱币、股票和其他可通过数字转换的东西得以即时传递。……许多具有全球化经济特色的交易逃避了各国政府的控制,或者只受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既然国界对一些大公司的交易和许多支撑全球经济的金融过程越来越无关紧要,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会从国家间关系转向全球关系。 ——克罗卡特《反美主义与全球秩序》 材料 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陷入被动,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整合。……而事实也证明国家对迅猛的全球化进程,并没有茫然无措,相反,正在积极地调整既有的决策方式、政策选择以及行为轨迹。 ——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2)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的处境”问题多有争论,请例证材料二的观点。 (3)对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职能“这,话题,材料三的观点更容易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共鸣。试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促进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提供联结纽带;刺激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形成。(3分) (2)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民族国家的功能衰退。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整合和发展中日益重要,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3分) (3)(7分)评分标准:采点评分与分层评分相结合。 ①观点恰当得2分。 ②无论证过程不得分;有论证过程文字得1分;基本合理得2-3分;论证合理,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得4分。言之成理即可,不拘泥于答案。 ③总结得当得1分。 实例: 观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没有弱化民族国家的职能。 论证: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民族国家仍然是非常积极、非常重要的推动者,例如中国在1992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合和发展;经济全球化面临环境污染、恐怖主义、能源危机等问题,也需要各国政府加强合作;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面临更多威胁,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体制和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总结: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去,也要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870年前后,所以解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就可以依据材料一的内容来逐一的分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标志,进入电力时代后,社会生产力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更有力的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第二问,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来回答。史家历来对经济全球化有争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材料二的观点是对全球化持肯定态度的,所以回答时不要答错了内容。同时要依据材料中所提示的“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会从国家间关系转向全球关系”这个论点来分析归纳。 (3)第三问,此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材料的观点非常的鲜明,主题也十分明确。首先学生要把材料的观点阐述清楚,然后再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来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时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大国主导,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或更多的负面影响,但发展中国家又不回避这种世界潮流,我们还要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评价与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