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

www.ks5u.com 历史 ‎ ‎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2.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个同学就这幅图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推论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3. ‎《史记·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关于这里的通道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南夷的五尺道 B.为了加强北部边防而修筑的直道 C.为征服岭南而修筑 D.为了防止北部蒙古族的入侵 4.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 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 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 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 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6. 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1. 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 年代 ‎ A 地方 年代 ‎ 年代 ‎ 地方 年代 ‎ 地方 地方 ‎ A B C D ‎ 2. 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元代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 A.分封制 B.行中书省 C.郡国并行制 D.中书省 3. 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设立了 ‎ A.枢密院 B.内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 4. 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不包括  ‎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西方列强急需市场原料 C.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D.中国完全半殖民化 5. ‎《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 A.长江口南北诸省沿海地区 B.长江两岸地区 C.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 D.长江口以南沿海地区 6. ‎《辛丑条约》规定中,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工具的条款是 A.赔款白眼4.5亿两,本息合计9.8亿两 B.设立使馆界 ‎ C.严禁人民反帝 D.拆毁北京附近炮台 7.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日俄战争 8.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的“礼物”是指 A.火烧园明园 B.割占台湾岛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某海战战况图,为致远舰撞击吉野舰 9. 下列关于右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 ‎ B.这次海战发生于黄海 ‎ C.此致远舰的管带是民族英雄邓世昌 ‎ D.此战结束后,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6、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爱国志士和 将领主要有①丘逢甲②丁汝昌③徐骧④刘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的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日记影印件。这段日记不可能提到的有 ‎ ‎ ①五四运动 ②北伐战争 ③九一八事变 ④卢沟桥事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下列与统一战线形成密切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③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④红军改编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19、右图战役反映了 ‎ A.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全民族抗战开始 ‎ ‎20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游击战,敌后方…… 钢刀插进敌胸膛”。这是八路军军歌选段。八路军在敌人后方的战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其典型战例有 A.平型关伏击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21、表为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国战场历年抗击日本陆军兵力数此表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时 间 ‎1937年7月 ‎1938年冬 ‎1939年冬 ‎1941年12月 ‎1943年冬 ‎1945年8月 日本陆军师总数 ‎17‎ ‎34‎ ‎$来&源:ziyuanku.com41‎ ‎51‎ ‎70‎ ziyuanku.com168‎ 日本在中国师数 合计 ‎4‎ ‎32‎ WWW.ziyuanku.com34‎ ‎35‎ ‎38‎ ‎57‎ 百分比 ‎24%‎ ‎94%‎ ‎83%‎ ‎69%‎ ‎54%‎ ‎34%‎ ‎ ①中国的抗击牵制了大量日军的兵力 ②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它战场 ‎ ‎ ③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 ④中国是日本侵略亚洲的主要对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23、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东京 D.檀香山 ‎24、“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三权分立原则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26、“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革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7、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28、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共产党曾两度合作。这两次合作的目的分别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建立中华民国 反帝反封建 C.反帝反封建 抗击日本侵略 D.抗击日本侵略 完成祖国统一 ‎29、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30、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31、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32、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原则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表现在 A.新中国的成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建立了根本的政治制度 ‎34、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经济上的重大决策,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C.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5、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________,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你认为空格处最可能最恰当的说法是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36、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A.缔结同盟关系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结伴而不结盟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7、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8、“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党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国两制”‎ ‎39、列关于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B.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40、‎2011年12月2日海基会召开董事会,江丙坤被推举连任董事长,在历史上,海协会与海基会曾达成“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41题12分,第42题8分,共20分。‎ 资*源%库 ziyuanku.com41.(12分)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分)‎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 ──赵翼《蘑曝杂记》‎ (2) 结合材料二中指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三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指什么?(2分)‎ 材料四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摘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4)材料四、五主要体现了我国哪些民主政治制度?(3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3分)‎ ‎42、(8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1分)‎ 材料二 资*源%库 ziyuanku.com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2)以上图片分别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些外交成就?(4分)‎ 材料三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2分)‎ 材料四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1分)‎ 历史期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B C A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C D C A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C D A D C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D D D C D D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41题12分,第42题8分,共20分。‎ ‎41(12分)‎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1分);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1分)‎ ‎(2)职能:秉承皇帝旨意或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1分)。‎ 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1分)‎ ‎(3)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 ‎(6)从专制到民主;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3分)。‎ ‎42(8分)‎ ‎(1)新中国成立或1949年10月(1分)‎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分)‎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任2点(2分)‎ ‎ (4) 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任1点(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