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2017—2018年度下学期 高二学年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1.殷墟卜辞中的“东土”一般认为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 A. 分封制开始显现作用 B. 商受到周威胁而被迫东迁 C.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D. 区域文化融合的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没有提到作为地方管理制度的分封制,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反映“东土”是因为周的威胁造成的,排除B;结合所学,夏商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由材料“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说明商文化在"“东土”的扩散与融合,故选D。 2.2.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技术领先世界 B. 结构日趋合理 C. 分工日益细化 D. 注重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技术的比较,无法推断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古代农业结构的信息,而是反映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古代农业生产分工日益细化,而是强调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C项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二是结合精耕细作的概念,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3.3.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B. 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都抑制了土地兼并 D. 都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体现的是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生产时间;“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体现的是抑制兼并,由此可知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者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同,而是强调两者主张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体现的是抑制兼并,但是孟子主张中无法体现抑制兼并,C项错误。董仲舒和孟子的主张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虽然减轻人民负担,但是不能等同于代表人民的利益,D项错误。 4.4.汉末翻车即已发明,十一、二世纪时期才真正普遍推广使用,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经济的开发 B. 小农经济的局限 C. 技术推广缓慢 D. 专制政府职能缺位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翻车是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北方水源较少,一般为旱地庄稼,不利于翻车推广,而十一、二世纪随着南方经济的开发,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开垦了大量农田,这促进了翻车的推广使用,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局限和专制政府职能缺位不是主要原因,故BD错误;技术推广缓慢是材料的表现,故C项错误。 5.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出处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A.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B.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权门请托”“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可以看出,在察举制的实行过程中,世家大族已逐步控制被举荐为官的途径。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致使政局动荡不安”,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朝廷的态度,排除C项。 6.6.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A. 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B. 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 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东汉的田庄对土地、人口的控制都是相当严厉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而且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是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故A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比较得出东汉田庄的管理方式是否落后的结论,故B项排除。C项说法夸大了田庄的作用,排除。王国问题与东汉田庄无关,故D项排除。 7.7.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 A. 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 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 C. 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 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反映的“内命”体制中诏敕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排除了中书门下省的审议程序,这一过程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答案为D项。皇帝独断专行难以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排除A项;正常的中书门下省的审议程序不能说明官吏擅权,排除B项;“内命”体制不涉及宰相,排除C项。 8.8.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 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 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 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 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答案】A 【解析】 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A项正确;宋代文学的世俗化与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封建等级观念受到理学影响,根深蒂固,通俗文学冲击不了这种观念,故C项错误;此时仍然实行文言文体,故D项错误。 9.9.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备。”这反映了宋代 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北宋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日益频繁,为了适应土地私有不断深化的需要,北宋统治者加强了土地交易立法的力度,因而出现了题干所示现象,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题干未涉及税制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题干未直接体现出自耕小农的变化,排除C项。 10.10.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B.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C.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前中期的四川一带,竹筒井中出现了雇佣工匠的现象,被雇工匠若对工作不满还可另谋高就,这反映了当时民营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手工业者拥有一定的自由,但无法体现其社会地位高,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的竹筒井中出现了雇佣劳动现象,但其他地方是否出现这种现象在材料中无从得知,故已经普及说法错误,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竹筒井中的雇佣现象,不涉及盐铁专卖制度,且古代封建政府一般实行盐业专卖制度,D项错误。 11.11.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答案】D 【解析】 元朝的大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都城”大都直接通往杭州,这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反映的是政治中心的转移,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治重心转移而非经济重心的转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隋朝和元朝时经济形态尚未变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是二者的共同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2.12.顾炎武《钱粮论》(上)载:“今来关中,自樗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这反映出 A. 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 B. 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 C. 高利贷盘剥使民众贫困化 D. 贸易逆差导致白银锐减 【答案】A 【解析】 “有谷而无银也”等字眼强调的是白银的减少,是贸易逆差加大才导致了白银大量外流,即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以及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使民众贫困化的是白银锐减而非高利贷盘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3.1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晚明海外贸易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臣请言开洋之利。我中国人若贩吕宋,则单是得其银钱而已。是以中国湖丝百斤至彼悉得价可二三百两。” 何乔远《请开海事疏》 “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商人回澳,征水陆二饷外,属吕宋船者,每船更征银百五十两。” 张燮《东西洋考》 “所通乃吕宋诸番,每以贱恶什物易其银钱,满载而归,往往致富。” 李廷机《李文节集》 A. 晚明政府禁止民间海外贸易 B. 中国商人主导对外贸易 C. 西方殖民者垄断东西方商路 D. 白银自吕宋流入中国 【答案】D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晚明时期中国和吕宋的对外贸易比较频繁,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国商人主导对外贸易,且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涉及的是中国和吕宋的对外贸易,不是东西方贸易,故C项不能体现出来,故错误;三则史料都说明在中国和吕宋的对外贸易中,中国赚取了大量银钱,即白银自吕宋流入中国,故D项正确。 14.14.明人章潢论中国经济地区差异时说:“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造成以上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地区经过长期开发而资源耗竭 B. 人口和生产技术向南方的不断迁移 C. 政治中心由西北地区转向东部地区 D. 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可以得出所述为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在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带去了北方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符合题意;AC与史实不符;D与“主要原因”的要求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了江南经济开发的相关知识,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的重视等,同时学生还应该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有所掌握。 15.15.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B.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及图片可知,图中所说的“麒麟”其实就是长颈鹿,但是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反映出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A项正确。明朝时期,君主面对外国使臣随船贡献的奇珍异兽大加赏赐,并没有强调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项错误。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成祖也厚赐了外国使臣,这属于朝贡贸易,与“海禁政策”关系不大,C 项错误。材料提到有外国使臣随船进贡的奇珍异兽,说明有外来物品传入,但明朝君臣认为其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说明其传统观念并没有更新,D项错误。 16.16.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说道:“看过《七将攻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 B. 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 C. 文学作品鼓励希腊公民踊跃参军 D. 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通过戏剧作品,或在观剧过程中对为国牺牲的公民子女的表彰等,达到激励城邦公民积极参军参战维护城邦利益,体现了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A项正确。材料反映戏剧为雅典民主政治起到教化作用,而不是戏剧源于民主政治的需要,B项错误。C项是对材料现象的反映,与材料的本质“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不符,故错误。材料强调的本质是政府发挥戏剧的教化作用,而不是单纯反映公民通过观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雅典民主政治为切入点,抓住材料信息“看过《七将攻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等,从戏剧的教化作用方面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7.17.关于奴隶的地位,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写道:“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每个人也可以通过遗产信托赠于单个物品,比如土地、奴隶、衣服、银子、钱款等。”据此可知 A. 西方人文思想源于罗马 B. 罗马法随疆域扩大而完善 C. 成文法能保护平民利益 D. 罗马法是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说明罗马法主要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工具,D正确;西方人文精神源于希腊,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法疆域信息,B错误;法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C错误。 18. 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指出:“西方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能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 A. 19世纪以前亚洲曾一度是世界经济中心 B. 西方买三等厢座位的钱来自于早期殖民扩张 C. 否定了近代西方学者所持的“欧洲文明优越论” D.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解释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火车头的位置”,即体现A项;“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即体现C项;D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信息,正确。“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可知B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选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殖民掠夺、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影响及意义 【名师点睛】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要注意把握到以下几个阶段: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密切了各地间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始现。B.殖民扩张: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C.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D.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19.1937年罗斯福试图通过国会立法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填塞法院”计划最后被国会否决,但无形的压力使法官们开始支持新政措施,这被称为“拯救了最高法院的及时易帜”。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 存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C. 总统权力高于司法权力 D. 行政权扩大影响司法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填塞法院”计划虽被国会否决,但还是使最高法院转变了立场,反映了总统行政权扩大,司法独立的传统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法官们迫于压力开始支持新政措施,说明当时权力制衡被破坏,排除A、B两项;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0.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 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B. 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 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答案】C 【解析】 联系所学,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代表社会中不同阶层行使国家权力,如果领取薪俸和报酬可能会受到政府控制,破坏本身民主和议员职能,所以该措施可以反映出当时德意志初步建立起民主政治,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不选ABD三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21.21.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 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故A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错误。 22.22.来自殖民地的收入、庞大的资本输出和对外贸易,使英国获得巨额利润,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这样在英国国内便出现一个庞大的食利者阶层,英国由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变成了典型的食利国。与此相关的是英国 A. 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B. 垄断组织尚未形成 C. 世界工厂地位丧失 D. 政局动荡社会不安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通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获得巨额财富,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也不用于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因此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风气的信息,而是强调英国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形成垄断组织,故B项错误。19世纪末,英国政局相对稳定,且材料没有涉及政局动荡社会不安的信息,D项错误。 23.23.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等,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说明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项正确。历史研究的视野下,合理的观点越来越多元化,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前后研究观点的比较,也无法推断出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项错误。研究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角度,都是基于和其他国家比较而推断出来的,C项错误。 24.24.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本应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条约涉及广州便于执行 B. 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 交通不便条约就近存放 D. 条约丧权辱国不敢上奏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题干材料中《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应该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实际上反映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AC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应排除。 25.25.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结束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而题干中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故A、B项排除;据题干中“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等信息可判断出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据此判断应该是《马关条约》,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C项正确;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故D项排除。 点晴: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据材料信息“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判断“新约”,然后分析备选项即可。 26.26.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白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 A. 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 B. 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孙中山在《北上宣言》”“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中可以分析出,1924年孙中山认为反封建、反帝和反军阀是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从1926年7月开始,北伐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故AD项错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故C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孙中山在《北上宣言》”“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的理解是关键。 27.2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本题只要学生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28.28.据张国焘《我的回忆》一书中记载:西安事变的第二天,斯大林便亲自草拟给中共的电报,肯定西安亊变是日本阴谋所制造的,并说在张学良左右和他的军队里暗藏着日本间谍,利用了张的野心,制造了中国的混乱……。对苏联的立场解释正确的是 A. 认为西安事变是日本间谍所为 B. 敦促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主张中共担负起领导抗日重任 D. 苏联准备给张学良军事援助 【答案】B 【解析】 材料苏联认为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被日本利用,而非日本间谍制造西安事变,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并没有提出援助张学良,故D项错误;材料中苏联不愿意看到西安事变后中国出现混乱局面,但没有提出中共领导抗日重任,故C项错误;苏联认为中国一旦内乱,日本就会长驱直入,进而威胁苏联的安全,出于此战略意图的考虑,苏联要中共力促事变和平解决,故B项正确。 29.29.据记载,从1937年7月到1941年12月,中国从西方国家获得的援助总额为2.635亿美元,从苏联获得的贷款总额为2.5亿美元。这表明 A. 中国与苏联在抗战中利益攸关 B. 社会主义国家更具人道精神 C. 西方国家与国民政府关系密切 D. 中国抗日战争严重依赖外援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援助中国抗日,一方面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另一方借助中国抗日来削弱日本的军事力量,使日本北攻苏联的计划难以实现,故中国与苏联在抗战中利益攸关,A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与苏联在抗战中利益攸关,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具人道精神,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国家与国民政府关系密切,而是强调中国与苏联在抗战中利益攸关,C项错误。材料反映苏联和西方国家援助中国抗战,不代表中国抗日战争严重依赖外援,且中国抗战依靠的是全民族抗战,D项错误。 30.30.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A. 利于改善抗战的国际环境 B. 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 C. 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 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 【答案】A 【解析】 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这使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抗战,从而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这大大有利于改善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故A项正确;抗日根据地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故B项错误;国际宣传处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全民族抗战路线是国际宣传处宣传的内容之一,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其实质,也就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31.31.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C.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答案】A 【解析】 根据“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十月革命的前夜,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局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故A项正确;由“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拥有明显优势,“处于僵持的局面”错误,排除B;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32.32.1948年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A.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B. 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C. 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D. 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英国在1948年提出的三环外交是以英国为核心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英国在二战后国际地位被严重削弱,希望借此恢复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影响力,故选B。A是华约的建立;欧洲联合主要是经济的联合,C错误;D是杜鲁门主义的特点。 33.33.美国对日政策的主要设计者乔治凯南说:“面对一个真正友好的日本和一个有名无实的中国,我们美国人会感到相当的安全,但一个有名无实的中国和一个真正敌对的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已经为太平洋战争所证实。一个敌对的中国和一个敌对的日本更糟,然而,共产主义在大部分中国的胜利,必然增强日本共产主义的压力……获得成功,那我们面临的日本将显然是一个敌对的日本。”乔治·凯南表达的主旨是 A. 发展日美友好同盟关系 B. 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 C. 谋求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D. 将日本作为战略重心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共产主义在大部分中国的胜利,必然增强日本共产主义的压力……获得成功,那我们面临的日本将显然是一个敌对的日本。”可知美国要防止日本共产主义实力的获胜,体现了其旨在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B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不符;C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日本是美国战略的中心,美国的战略是要称霸世界,D不正确。 34.34.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B.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C.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45-1975年,在联合国的成员国中,其中美洲和欧洲的占比减小,亚洲和非洲的占比增大,主要是因为二战后,亚非国家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加入联合国,亚非拉国家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并不断发展经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C项正确。图表反映的是联合国成员国各洲数量和占比变化情况,从中无法看出欧共体成员的变化,A项错误。材料反映第三世界发展壮大,与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不符,B项错误。材料反映第三世界发展壮大,与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不符,D项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信息联合国的成员国的数量变化,以及各大洲占比的数据,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的角度思考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9分) 35.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分归大鸿胪和少府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多由皇帝的心腹宦官担任。其首要职责是向宫廷进献海外珍品,兼管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负责征收舶税,“以助国用”。市舶司最多时有10个,主要设在沿海地区。南宋高宗绍兴末年,泉州、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年入达200万缗,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1/5。明朝承袭前代,在主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以适应海外诸国朝贡的需要,且终明之世,罢置无常。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粤四海关。1757年,除粤海关外,其余三大海关被关闭。 ——摘编自傅宗文《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管理传统与早期海关》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美、法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通商条约,要求“邀请”英美法人“帮办税务”。据此,英国人李泰国被任命为首位海关总税务司。总理衙门成立后,英国人赫德接替李泰国。赫德执掌海关期间,引进西方人事管理制度,对海关人员的职权、薪资、晋升、惩戒都作了细致规定,并仿照英国建立新的会计制度。由于管理严密,海关财务很少发现舞弊现象。从1861年到1910年间,清政府的关税总收入增长了5.8倍。海关还为京师同文馆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清政府驻外使领馆的经费也由海关提供。1878年,天津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标志着中国近代化邮政的开始。 ——摘编自周熊《赫德与中国海关关系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关和清代前期海关的不同,并简要评价近代海关的作用。 【答案】(1)特点:出现早,各朝均有设置;管理机构逐渐专业化、制度化;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唐朝以前政治色彩较为明显;宋代发展到高峰,经济职能突出;清代前期改设海关,逐步限于广州一地。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繁荣的需要;专制皇权的控制和影响;唐宋鼓励海外贸易,明清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2)不同: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管理模式逐渐近代化。 作用:(积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关税收入,为清政府统治提供了财政支持;参与近代教育、外交、邮政的发展,推动了中同近代化进程。 (消极)具有半殖民地性质,便利了列强对华侵略。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近代海关与清代前期海关的不同,以及近代海关的作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出现早、有专业的管理机构、主要位于沿海地区、不同时期的职能也有所变化。中国近代海关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管理模式逐渐近代化。中国近代海关产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增加清政府的关税收入,在近代教育、外交、邮政方面均有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分归大鸿胪和少府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市舶司最多时有10个,主要设在沿海地区”“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粤四海关”等信息归纳概括,以及材料反映的管理机构职能的变化等方面来回答。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应当联系教材所学,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需要、专制主义皇权、政府外贸政策等方面来回答。 (2)中国近代海关和清代前期海关的不同,根据材料中的“英、美、法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通商条约,要求‘邀请’英美法人‘帮办税务’”“赫德执掌海关期间,引进西方人事管理制度,对海关人员的职权、薪资、晋升、惩戒都作了细致规定,并仿照英国建立新的会计制度”分析得出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管理模式逐渐近代化。近代海关的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从1861年到1910年间,清政府的关税总收入增长了5.8倍”“海关还为京师同文馆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清政府驻外使领馆的经费也由海关提供。1878年,天津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标志着中国近代化邮政的开始”分析得出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36.36.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答案】(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知,其准备主要有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日本侵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本题以国民政府抗战的经济举措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国民政府抗战的全面把握。抗日战争是全国卷和各地方高考试卷命题的高频考点,该考点彰显了家国情怀,因此也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这启示我们复习备考时,一定注意高考的高频考点和长效热点,高考考查从不回避高频考点。从能力上说,本题主要是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素养上看,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来描述,第(3)问的“评价”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7.3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位(王位)继承,施行是嫡长子继承制。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的背景。 (2)评析“秘密立储制度”。 【答案】(1)背景:清前期(雍正帝时)君主专制加强;皇位争夺造成混乱;雍正帝的个人经历,吸取教训。 (2)削弱了宗法制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支配作用,扩大了对皇帝候选人的选择范围;削弱了皇权争夺斗争,有利于政局稳定;此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结果,也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解析】 (1)本题依据材料“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主专制加强、皇位争夺造成混乱、雍正帝的个人经历等方面分析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的背景。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削弱宗法制支配作用、扩大候选人的选择范围、削弱皇权争夺斗争、君主专制制度等方面评析“秘密立储制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