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1.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在检查好试卷页面印刷完整后答题 ‎2涂卡题请用2B铅笔正确填涂,乱涂无效 ‎3.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題(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一记载表明 A. 禹禅让于启使华夏族分扇离析 B. 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C. 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D. 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指的是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凭借实力继承父亲的首领位置,即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一记载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故C正确;禹不是通过禅让制让启继位的,故A错误;启也不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王位的,故B不符合史实;夏朝建立后,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成为主要的王位继承方法,故D错误。‎ ‎2.墓祭是我国传统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材料中的习俗 A. 起源于西周初期 B. 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 受外来文化影响 D. 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清明节祭祖习俗的存在正是深受宗法制影响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宗法制起源于夏朝,经过商朝的完善,到西周时已经相当完备,排除A项; 受宗法制的影响,清明节祭祖的做法流转于中国各地,而不仅仅限于中国北方地区,排除B 项;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广泛存在,是宗法制影响的结果,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或否,天子不能制。材料表明秦朝的御史大夫( )‎ A. 建议分封诸侯 B. 参与政治决策 C. 执掌监察大权 D. 有效制约皇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等人向皇帝谏言反对实行分封制,后被皇帝采纳,反映了三人均可参与政治决策,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御史大夫反对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表现不出御史大夫的监察职权,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御史大夫对皇权进行有效制约,排除D项。故选B。‎ ‎4.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上郡”“蓟县”等信息可知为郡县制,郡县制在秦朝推行全国,故B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形成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排除C项;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排除D项。故选B。‎ ‎5.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解析】‎ 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 ‎6.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谏官的职能由评议皇帝变为评议宰相,这说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提高,故D正确;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一定的制约,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故B排除;宋代谏官向皇帝负责,故C排除。‎ ‎7.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 唐长安 B. 宋开封 C. 元大都 D. 明北京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图中都城的中枢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依据所学知识,这三个机构分别负责行政、军事、监察。唐代中央行政机构为三省六部制;宋代中央行政设中书门下;元代中央行政设中书省;明代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枢密院和御史台是自唐以来一直存在的。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大都中枢机构 ‎8.“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 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为C;积贫积弱为宋朝的情况,不是元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治理)的治国理念,排除D。‎ ‎【点睛】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和意义。‎ ‎9.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但阁臣的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于是形成了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由此可以推断 A. 阁臣位高权重,可比肩宰相 B. 阁臣辅助朝政,且便于控制 C. 内阁统筹政务,居六部之上 D. 内阁深受信赖,可遇事裁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分析“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但其“品阶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一方面说明了明代统治者重视阁臣辅助朝政的作用,同时注意了对其的控制,B项正确;整个明代内阁都没有取得合法地位,不能与宰相比肩,A项错误;在明朝内阁一直不能名正言顺地统率六部,C项错误;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辅助机构,没有掌握决策权,D项错误。‎ ‎10.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正副二人,监督政务,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藏留驻川陕兵两千人、滇军一千人,分驻拉萨和昌都,归驻藏大臣指挥。这些措施 A. 消除了西藏的分裂割据势力 B. 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C. 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D. 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清政府设驻藏大臣正副二人,监督政务,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藏留驻川陕兵两千人、滇军一千人,分驻拉萨和昌都,归驻藏大臣指挥”可知,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巩固了统一,故D正确;尽管如此,西藏地区仍然有分裂势力,故A错误;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故B错误;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地方政权,故C错误。‎ ‎1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英国据此取得的侵略权益是 A. 开埠通商权 B. 关税协商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领事裁判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领事裁判权亦称"治外法权"。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据此可知D项正确;A是开放上海等五口通商的权力,不符合题意;B属于关税协定内容,不符合题意;C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领事裁判权,从它本身的性质和含义来看,这是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国司法管辖的一种特权。然而这并非是指他们可以不遵守中国的法律,清政府曾提出领事裁判权只是一种根据外国在华侨民本国的法律,由他们各自本国的驻华官员按照他们本国所准许的司法程序来确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的特权。总理衙门也曾明确表示外国人应和中国人一样遵守中国的法律,如果违反应按照他们本国对类似案件所规定的法律予以惩罚。‎ ‎12.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描述:“两支舰队于‎9月17日在鸭绿江口外的海面上相遇。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而日本只损失了1艘军舰。”此次战役的直接影响是 (  )‎ A. 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B. 京津地区被列强武装控制 C. 激发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次海战是甲午战争过程中的黄海海战,此次战役后,日军控制力制海权,选项A正确;选项B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后果,排除;选项C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后果,此时战争尚未结束,因此选项C排除;选项D是《辛丑条约》签订的结果,排除。‎ ‎13.‎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 )‎ A. 《南京条约附附件》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在北平附近驻军,源于《辛丑条约》“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附件》、《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中都没有允许外国军队在中国驻扎、演习的规定,不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4.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绅何玉成在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忧”。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 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B. 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 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D. 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抗英斗争中爱国乡绅的进步思想。材料“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忧”反映了保家卫国的爱国思想,体现了初步的民族主义观念,故选A。B、C所述均不符合史实及材料信息,故排除;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尚未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故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 ‎15.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史料 出处 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民教相仇都门见闻录》《刘以桐,义和团民》‎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奉案杂存》《劳乃宣,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刚毅,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 A. 上述史料还原历史真相 B. 历史叙述具有主观色彩 C. 亲历者的叙述真实可靠 D. 阶级立场决定历史叙述 ‎【答案】B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义和团团民“毫无滋扰”,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说义和团团员“焚杀劫掠”,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说义和团“秋毫无犯”,显然都是从自己的立场阐述义和团状况,不代表客观性,B正确;表格中历史不具有一定客观性,不能真实还原历史真实性,A错误。亲历者的叙述往往也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并不一定真实可靠,C错误。材料中论述并不是因为阶级立场不同导致,D错误。‎ ‎16.“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是中日战略的轴线。”淞沪会战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主要表现在它 A.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打乱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略部署 C. 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的策略 D. 使中国两个战场调整反攻部署 ‎【答案】B ‎【解析】‎ ‎【详解】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改变了日本的“事前安排”,战争进入长期相持局面。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没有改变,排除C项;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攻是从1944年开始,排除D项。‎ ‎17.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国民党及一切抗日党派均有合法地位,允许其有竞选与公开活动自由。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共合作的实现 B. 分化国民党的阵营 C. 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 D. 创建新型民主政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材料中“陕甘宁边区政府”可知,这是抗战时期的规定,允许国民党及一切抗日党派在边区自由活动,主要目的是团结国民党及一切抗日党派以壮大统一战线的力量,故C项正确。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排除A项;抗战时期应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分化国民党的阵营,故B排除;这一时期党的主要目标是团结抗日,而不是创建新型民主政权,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陕甘宁边区政府……国民党及一切抗日党派均有合法地位”,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8.“这次历时十四年,纵横十八省的伟大运动,把历代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伟大运动”‎ A. 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 B. 获得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C. 客观上推动清政府变革 D. 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1864‎ 年,历时十四年,从广西打到天津纵横十八个省,把历代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此次事件之后清政府面对统治危机实行洋务运动,C正确;A是辛亥革命时期提出口号;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获得知识分子支持,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主张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D错误。‎ ‎19.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可见,该学者认为 A. 辛亥革命爆发纯属偶然 B.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 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 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改革的路被堵死”后革命爆发,革命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可判断清政府改革失败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革命的爆发有着历史必然性,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可判断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革命和改革的评价,故排除C、D两项 ‎20.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材料中的“这个办法”是指 A. 武装夺取政权 B. 联合地方实力派 C. 推翻清朝政府 D. 开展国民大革命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革命史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中“1924年”是解答本题的线索。A错误,因为在旧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就提出了武装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从题中无法体现。C在1912年已经实现。D正确,因为在此时随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出现。‎ ‎21.下表下表中共党员成分的构成变化反映了 时间 党员总人数 工人党员(%)‎ 农民党员(%)‎ ‎1927年4月中共五大 ‎57967人 ‎50.8‎ ‎18.7‎ ‎1928年6月中共六大 ‎40000多人 ‎10‎ ‎76‎ A. 国民革命的开展 B. 共产国际的要求 C. 革命任务的变化 D. 土地革命的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27年至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减少,党员中的农民比例大幅度上升,工人比例下降,结合时间可知,当时正在进行土地革命,选项D正确;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A;共产国际主张以城市为中心,这显然与农民党员数量增加不符,排除B;中共的革命任务并未改变,排除C。‎ ‎【点睛】解题关键是结合材料时间和党员比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22.美国记者雅各布在《风暴遍中国》一书中指出:“胜利降临了,战争结束了。但是,陈腐的政府、累积的苦难、由来已久的恐惧,所有这些都依然如故。与以往相比,中国不仅没有进行任何改革,而且国内和平变得更加遥远了。”雅各布认为“和平变得更加遥远”是基于 A. 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B. 国民政府腐败反动的统治 C. 国共两党所处的阶级立场 D. 民族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国内和平变得更加遥远了,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排除A;根据“陈腐的政府、累积的苦难、由来已久的恐惧,所有这些都依然如故”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国民政府的腐败,排除C;1945年抗战结束后,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胜利降临了,战争结束了。但是,陈腐的政府、累积的苦难、由来已久的恐惧,所有这些都依然如故”,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政策分析解答。‎ ‎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产生于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其中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寓意是 A. 我国正遭遇西方列强的大规模侵略 B. 长期战争导致我国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C. 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经济极为困难 D. 前进的道路上危险重重,要居安思危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是要中华民族不要忘记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民族屈辱,要人们居安思危,故D正确;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没有遭遇西方列强的大规模侵略,排除A;经济处于崩溃状态、经济极为困难并非“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主要寓意,排除BC。‎ ‎2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规定 A. 旨在提高法律的权威 B. 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C. 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 集中体现了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材料“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一原则的确立,有利于司法制度的独立,反映了人民司法制度的正规化,这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旨在强调司法制度,不是为提高法律权威,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人民司法制度的正规化,这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和分权制衡原则,故C、D两项错误。‎ ‎25.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政治制度 C. 新中国成立后五个省级自治区陆续建立起来 D.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 1965 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的讲话”是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至此,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成了新社会的主人。故答案为D项。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1949年”,排除C项。‎ ‎26.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获得保障 C. 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982年我国重新修订宪法之后,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推动了我国新时期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体现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排除A项;题干法律并未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排除B项;我国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排除C项。‎ ‎27.如图是中国银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发行的纪念钞,澳门的回归 A. 表明了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B. 洗雪了长期被英国侵占的百年国耻 C. 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D. 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隔绝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澳门回归表明了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A项正确;洗雪英国侵占百年国耻是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不能“直接”促使两岸实现三通,1987年两岸“小三通”实现,打破了两岸长期以来隔绝状态,BCD三项错误。‎ ‎28.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7日田中声明到‎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D. 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成中日邦交迅速正常化的直接原因在于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了正常化进程,C项正确;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推动下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二战后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努力,都不是促成中日邦交快速实现正常化的直接原因,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29.薛君度在《中国外交新论》一书中写道:“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没有实现彻底的中立和不结盟的资本,因为自立的前提是自强。”这可以用来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 A. 外交方针与具体国情不符 B. 推行“一边倒”政策是势之必然 C. 急需改变和调整外交政策 D. 中立更能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关键信息是“自立的前提是自强”。由材料“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没有实现彻底的中立和不结盟的资本”,为了经济建设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选择“一边倒”政策,,B符合题意;“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A不符题意;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题干不能体现“改变和调整”的相关信息,C不符合题意;由材料“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没有实现彻底的中立和不结盟的资本”,可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0.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面合作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可知当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不符,排除。亚太经合组织奉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C项“主导”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科举制废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宋大祖确立殿试制度,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使科举及第者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进一步摧毁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座主、门生关系。针对唐科举门资取士的弊病,逐步取滴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设置考试新拿法,如考生揎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誊录制。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經义”策论”。‎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都在皇权和文官制度的统治下,再配合市场性农业经济的网络。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这两套网路的结构,可以长期保持中国的统一,提供相对有的管理。到了唐代,然颇多内乱外患,但本上,文官制度的体系还是相当有工作戴率。宋代的制度,地方有相当的自主权,虽然宋代中央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各个地方人治为政,但也能保持经济网络的自动调节。明,清两代,中央权力强大,而在意识形态固定以后,文官体系已不再能作必要的调节,以适应突然发生变化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1)秦代三公九卿制;唐代三省六部制。‎ ‎(2) 表现:确立三级考试制度;减少考生资格的限制;严格考试程序的规范管理;注重考试内容的实用性。‎ ‎(3) 特点:皇权专制与文官制度相结合;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明清以前,文官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文官体系僵化.‎ 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后期僵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图二所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分别为秦代三公九卿制和唐代三省六部制。‎ ‎(2)表现根据材料二“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得出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根据材料二“逐步取消资格限制,贯彻“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得出减少考生资格的限制;根据材料一“设置考试新章法,如考生搜身制、考官隔离制、试卷糊名、誉录制”得出严格考试程序的规范管理;根据材料“科场文体从侧重“诗赋”代之以“经义”、“策论”得出注重考试内容的实用性。‎ ‎(3)特点根据材料三“都在皇权和文官制度的统治下,再配合市场性农业经济的网络”得出皇权专制与文官制度相结合且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根据材料三“到了唐代……文官制度的体系还是相当有工作效率.宋代的制度……也能保持经济网络的自动调节”得出明清以前,文官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三“明、清两代……文官体系已不再能作必要的调节,以适应突然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文官体系僵化;‎ 影响根据材料三“这两套网络的结构,可以长期保持中国的统一,提供相对有效的管理”结合所学从封建社会前期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作用及封建社会后期僵化,阻碍社会进步进行阐述。‎ ‎32.中华民族在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中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时期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陈独秀指出,社会上各项人中“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不主张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帝国主义那条旧路是不能再向前走了,唯有去找那条社会主义新路来走”。‎ ‎——摘自陈培均《关于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 材料二: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与强有力的基础,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把自己的政策,即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政策的许多部分,改变到更加适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情况。‎ ‎——《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 材料三: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1)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五四运动“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几乎所有的基本因素”。‎ ‎(2)材料二的文件出自中共召开的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基本因素: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提出暴力革命思想;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广泛传播;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会议:瓦窑堡会议。努力: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向国民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主要因素: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 ‎【解析】‎ ‎【详解】‎ ‎(1)导火线: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基本因素:根据“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得出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根据“若是不主张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迫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得出提出暴力革命思想;根据“唯有去找那条社会主义新路来走”得出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根据所学,还可从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等方面分析总结。‎ ‎(2)会议:根据“1935年12月”“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与强有力的基础”可知是瓦窑堡会议。努力:根据所学,可从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向国民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等总结回答。主要因素:根据“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得出民族危机加剧;根据“陈独秀指出”得出先进中国人的引领;根据所学,还可从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等角度分析总结。‎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