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淇滨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刘允祺 审核人:牛倩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辉煌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领域都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B. 希腊人对知识独特的渴求和探究 C. 以伊索为代表的奴隶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D. 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民主政治重视与强调公民人权、自由与责任感、注重文化教育,极大地发挥了公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故选D。ABC项都不是最主要原因。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2.梭伦死后,后人在他的塑像上刻下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梭伦改革时得到所有阶层的拥护、认可 B. 梭伦改革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完成的 C. 梭伦改革壮大了雅典的国力,提高了雅典的地位 D. 梭伦改革的主要功绩得到认可 【答案】A 【解析】 A项错在过于绝对,梭伦改革的折中色彩,使贵族和平民双方都没有完全满意,到改革后期,遭到他们的排斥。尽管如此,通过立法形式展开的梭伦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它增强了雅典的国力,奠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基础,梭伦改革的功绩得到雅典人的认可。故BCD 三项排除,A项符合题意。 点睛:否定式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根据题意,逐一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3.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这意味着当时的雅典 A. 民主政治压制个人自由 B. 公民受到城邦的优待 C. 社会崇尚弱肉强食 D. 公民具有奉献精神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的城邦限制住了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与材料内容相违背;C选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 4.“梭伦的改革很受欢迎,但没有完全解决雅典的问题。”改革后,雅典的状况是 ①取消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按照财产分为四个等级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梭伦改革取消债务奴隶制,故①正确;梭伦改革按照财产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故②正确;设立五百人会议,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故③错误;“观剧津贴”属于伯利克里改革,故④错误。故①②组合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梭伦改革的史实,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内容的不同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5.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 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 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 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 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即在平民和贵族间取得平衡,限制土地数量是为了照顾平民利益,没有剥夺贵族的土地是在维护贵族部分特权,D项正确。A项只是反映一个阶级,不符合题目中的“两个阶级”;“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不符合“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B项错误;梭伦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按照财产重新划分等级来代替血缘等级,C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备考指南】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形成;伯里克利,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黄金时期。 6.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亲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 没落贵族 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 【答案】 【解析】 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商鞅威望高、得民心会威胁君权,实质是反对商鞅变法,故选A。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承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奖励耕织等措施得到了BCD项的拥护而不是反对,故排除BCD。 7.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私有制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其它选项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 8. “商君虽死,秦法未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 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 C. 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 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商鞅虽然身亡,但是其新法并没有废除,根本原因在于新法能够壮大秦国的经济实力,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B。ACD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未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不是最佳项。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一场改革能否成功,有许多因素必不可少。最根本的是看这场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的进步,阻碍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是以失败告终;同时改革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统治者的支持、方法策略等。 9.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 ①顺应历史潮流 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 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故①正确;商鞅变法措施全面彻底,厉行法治,执行坚决,取信于民,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故②正确;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和新兴地主支持,南门徙木得到人民拥护,故③正确;④商鞅变法是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故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组合,排除BCD,选A。 10.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 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 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 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吴起、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改革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都被处死,这说明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结果(课标外)。 11. 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 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A. 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B.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C.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 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这有利于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设立三长制,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A符合题意。B不对,这不符合题干中商鞅变法的措施;C不对,两者都与土地兼并无关;D更不符合事实。 考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点评: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12.《魏书·高祖纪》记载:“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为改变这一局面,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 设立三长制 B. 迁都洛阳 C. 推行均田制 D. 实行租调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是均田制。故选C。A项是税收征收的制度,排除;B项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是赋税制度,排除。 13.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 A. 历史事实 B. 一手史料 C. 史料解释 D. 历史评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历史事实是指一系列曾经发生或存在过的真实情况;B项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一般来说,一手史料要比二手史料更准确、可信;C项史料解释,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阐释和解读;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重在给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局限等的认识,是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根据材料的阐述,赵翼的话明显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评价。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史学理论·史实、史料、史评 14.下图为北魏“太和五铢”钱币,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这些“太和五铢”钱的铸行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北方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B. 先进文明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C. 孝文帝倾慕并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 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进程达到了高潮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形制与汉五铢类似”“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特点,其本质是封建化,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北魏“太和五铢”的特点,没有体现出商业发展的状况和民族融合,故AD项排除;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点睛: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本质”。 15.《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引述一首诗和一首童谣,意在表明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前一首是描绘的是平城的自然条件恶劣;后一首童谣反映出人们对迁都的支持和拥护。因此①③正确,②④材料没有反映迁都的阻力,因此选择C选项。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16. 美国Williamson牧师在评价王安石的某一措施时说:“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脱出来,而且在他们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他评价的是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保马法 D. 募役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实施青苗法,在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这样就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也解决了农民的资金或种子的短缺问题。 故选A。B项是调控市场的措施;C项是养马强军的措施;D项是保证农业生产时间的措施。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此题是考查的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王安石是在北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17.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实事求是的反映了现实问题 C.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意见 【答案】C 【解析】 司马光和王安石政见不同,同时客观上也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除了现实问题还有现实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只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确实也存在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司马光的说法是两方面的原因。 18. 王安石认为解决北宋贫弱现状的主要办法是( ) A. “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 B. “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 C. “为之修其水土之利” D. “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王安石变法时遵循的原则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指的是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产生全天下的财富,收取全天下的财富来供应全天下的消费,正好符合其原则,故选A。B项是抑制土地兼并,无法解决贫弱,排除;C项是兴修水利,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方田均税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内容 19. 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 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 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 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 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措施就是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流传此民谣,D项正确。A项错误,庆历新政遭到了大官僚的反对,最终失败,排除;B项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排除;C项是明朝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排除。 20.“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九月行将兵法。”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存在的隐患是 A. 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B. 推行新法操之过急,策略不当 C. 宋仁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D. 大地主大官僚势力强大,激烈反对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二月行保甲法……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在新法的推行过程中操之过急,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用人问题、大地主与皇帝对新法的态度,故排除ACD。 21.一位西班牙官员曾这样描述中世纪的教会,“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天主教会积聚了大量的财富 B. 教士和僧侣奢侈腐化 C. 天主教会的思想统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中世纪的人们对教会的统治不满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中世纪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的天主教会,不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故C项错误,但符合题意;通过西班牙人的叙述,我们看到了中世纪的人们对教会的贪婪和腐化极为不满,A、B、D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2. 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愿望与要求 B. 封建统治阶级的等级特权思想 C. 封建制度解体时期新兴思想的出现 D. 希望继续维护天主教会权威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BD不符合,与题干相反;C是对题干所述历史现象的简单概括,而没有指出实质。 考点:本题考查宗教改革。 点评:此题是一道材料式选择题,要求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题目在考查考生材料阅读能力的同时,更侧重考查了考生透过现象抓历史本质及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23.11世纪时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意志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①③从材料中叙述的事件起因和结果可以得出;而通过“国内诸侯乘机反叛”可推断出④。宗教改革是16世纪才开始的,明显错误,排除包含②的选项。所以答案选D。 点睛:本题是个组合型的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宗教改革是16世纪开始的,从而排除②。 24. 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 ) A. 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 B. 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 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 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背景①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主要原因:罗马教迁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③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④目的:摆脱罗马教迁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再结合题干“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可见是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因此D符合。ABC三项都是站在教会的立场上,与马丁·路德的主张刚好相反。 考点:本题考查宗教改革。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是学生考试时感到棘手的一种题型,是材料解析题迷你版的“改头换面”。它的特点是在题干中引入新材料(文字、图表),创设新的问题情景,然后设计出备选项。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25.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唯一的信仰依据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都强调《圣经》的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都要求简化宗教仪式,故选①②③正确;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属于加尔文的主张,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排除④。故排除BCD,选A。 26.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书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对比两则材料说明 A.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 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 1861年改革后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答案】B 【解析】 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俄国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并没有体现出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故可排除A;“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体现了改革的必要性,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说明了改革有革命性,“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反映了经过改革农民仍然要承担过重的封建义务,说明改革不彻底性,故此题选B;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沙皇的统治,故可排除C;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故可排除D。 27.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A. 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 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 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落后圈子”反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是一种和平的方式,排除A;彼得一世改革并未废除沙皇专制体制和农奴制,只是学习西方,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故排除BD,选C。 28.“……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 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 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D. 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 【解析】 材料意思是农民赎买了土地摆脱地主,成为自由的农民。结合所学,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了自由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B正确;废除了农奴制,农奴的贫困依旧,A错误;C表述正确,但不是农奴制改革的最深远的影响,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抓住关键信息“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9.下列各项,说明俄国农奴在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方面不彻底性的是 A. 地主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分给农民 B. 保留了农民对于地主所承担的劳役地租 C. 农民需付高额的现金才能真正获得土地 D. 地主控制的村社束缚农民的自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判断。本题考查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认识。题干中要求“摆脱人身依附”方面的,AC项属于对农民经济上的剥削,B项是有条件的保留。D项是最不彻底的改革,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农奴制改革·内容 30. 有同学在研究某问题时将“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作为重要论据。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形成 B. 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 工业革命在亚洲各国扩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指的是工业文明对中国、俄国和日本的冲击,“开展戊戌变法”、“开始农奴制改革”、“继而明治维新”则指的是这三个国家的近代化改革,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世界市场形成、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展,故排除其余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二题40分,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 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答案】(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台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魏晋法律改革 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可见季札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和经典有精深的理解;由“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可见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由“季札坚拒……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可见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根据材料“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吴国在江南长江流域,中原诸国在黄河流域一带,可见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季札出使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吴国公子季札•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以及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以吴国公子季札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文化融合的认识和理解,契合了当前弘扬传统文化的时政热点。本题第(1)问要求学生能够解读材料信息并与儒家文化观念相结合。第(2)问要求学生从文化认同、文化传播以及国家关系等角度认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