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20届高三二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2020届高三二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1.周初同姓不婚被定为宗法伦理。春秋时期,晋国想利用吴国牵制楚人北上,吴国也想借助晋国分散楚国的力量,于是,同为姬姓封国的晋吴两国联姻。这反映出 A. 宗法伦理瓦解引发诸侯争霸局面 B. 贵族婚姻具有政治色彩 C. 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血缘联系 D.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晋吴两国出于牵制楚国的目的而缔结婚姻,这说明贵族婚姻具有政治色彩,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阐释的是诸侯争霸过程中,出于政治目的而同姓联姻,从而破坏宗法伦理,该选项表述因果关系颠倒,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血缘联系的淡化,而“亲上加亲”加强了血缘联系;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关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最准确的解读是 A. 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 B. 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C. 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D. 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并结合先秦时期的商业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形状各异,随着秦朝统一战争的发展,货币统一成圆形方孔钱。D正确;当时青铜器主要以乐器和兵器为主,A排除;钱文上篆刻的是小篆,而非隶书,B排除;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为主,而非货币经济,C排除。故选D。‎ - 13 -‎ ‎3.宋真宗咸平五年,政府以汴京城“衢巷狭隘”为由对坊墙整修,并设置了咚咚鼓以警昏晓。到仁宗景佑年间,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这说明了在宋代 A. 政府态度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 B. 商业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 C. 政府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D. 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并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状况来看,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也在改变对商业的严格管理的态度。C正确;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决定’的说法过于夸大政府作用,A排除;‘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排除;材料未体现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D排除。故选C。‎ ‎4.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汉字 A. 由史官或巫创造 B. 是口传的文字 C. 由仓颉创造 D. 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汉文字应是我们先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发明、不断创造、不断积累,而到了某个时期,由史官或哲人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后,便产生了系统的较为成熟的文字。因此选D。‎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详解】‎ ‎5.‎ - 13 -‎ 唐宋至明清,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据估计,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26.5万公斤。导致17世纪白银大幅流入国内的原因是 A. 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B. 农产品商品化刺激 C. 世界市场已现雏形 D.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7世纪”“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加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中国处于入超地位。C正确;17世纪前期海禁政策未被废除,A排除;材料指的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B排除;材料指的是对外贸易,明清时期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是政府领导的,与重农抑商无关,D排除。故选C。‎ ‎6.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世界意识”已经普遍盛行,甚至出现用以“万国”、 “全球”、“世界”等说法替代“普天之下”意义上的“天下观”,以“外国”、“异邦”等说法替代传统“四夷观”,这一时期“世界意识”的增强 A. 维护了官方的正统意识 B. 丰富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C. 根源于民族危机的加深 D. 开启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普遍盛行“世界意识”,旧的“天下观”和“四夷观”逐渐被新说法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增强,源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选项正确;用“世界意识”代替传统的“天下观”和“四夷观”,不是对官方正统意识的维护,与中体西用内涵的发展无关,AB两选项错误;中国开启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D选项不符合史实。‎ ‎7.‎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据此可知,清帝退位 A. 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 B. 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C.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 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 ‎【答案】C ‎【解析】‎ ‎【详解】‎ - 13 -‎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帝逊位诏书》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政权的转移,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族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选C;清帝退位标志封建帝制的结束,A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在清帝退位前,B错误;清帝退位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筹码,清帝是否退位都不影响袁世凯去窃取革命果实,D错误。‎ ‎8.至1952年,我党共接管官僚企业数量: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并将它们逐步改造为国有。这反映了我国 A.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 B. 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 D.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帝国主义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一方面是反帝的表现,另外一方面是把私有制变成公有制,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故选A;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B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从1953—1957年,C错误;计划经济得以确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D错误。‎ ‎9.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间 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 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 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 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 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趋势 D. 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C - 13 -‎ ‎【解析】‎ ‎【详解】材料中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一些外交成果,根据所学可知,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而且不但走向了国际舞台,还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可供参阅的基本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更是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这些显示了中国外交的务实自信风采。故答案为C项。A项,不结盟外交是现代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表格中的“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不属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万隆会议是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但是日内瓦会议是苏、美、英、法、中世界五大国参加的会议,其中有殖民主义国家,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的结论,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0.下表显示的是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关于“国家计划”成分在经济中的比重的数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年份 国家计划安排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实行指令性工业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由国家管理人体物商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1978年 ‎81.3%‎ ‎95.7%‎ ‎97.2%‎ ‎1998年 ‎7.6%‎ ‎6.1%‎ ‎8.3%‎ A. 经济体制调整得以完成 B. 资源逐渐转由市场配置 C. 国有企业负担有所减轻 D. 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 - 13 -‎ 从1978年和1998年的数据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少了,说明资源逐渐由国家计划转由市场配置,故答案为B项。1992年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基本建立,排除A项;C、D两项从表格中不能体现,均排除。‎ ‎11.有学者在论述罗马法时指出,原始制度注重对法律过程的考究,法律后果并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协议或者简单的意思表示,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特定的话语。这说明罗马法 A. 法律关系主体狭隘 B. 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C. 法律客体范围窄小 D. 注重维护公平公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信息“法律过程的考究”以及“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可以判定罗马法比较注重法律实施的“形式”,即“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实施的主体关系和客体范围问题,故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维护公平公正,排除D项。‎ ‎12.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这说明英国 A. 最高法院是最高权力机关 B. 政府权力已经高于议会 C. 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实权 D. 政府方案需经议会批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英国首相提出议会休会五周,但是被最高法院判决违反法律,因为按照规定政府是对议会负责的,因此政府方案要经过议会批准,故答案为D;最高权力机关是议会,A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C 错误。‎ ‎13.阅读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 时间 数量 财富来源 占有社会总财富(%)‎ ‎1861年前 仅有几人 主要是大农场主 ‎3.6%‎ ‎1892年 ‎4 047人 财富继承(34人)‎ ‎9.6%‎ - 13 -‎ ‎,其他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铁路业 ‎(数据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 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 A. 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 B. 财富集中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C. 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 D. 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表明,19世纪末美国百万富翁数量大大增长,财富来源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和铁路业,百万富翁占有社会总财富的比例明显提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这会进而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因此,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故D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故C错误。‎ ‎14.巴黎公社曾发表公告,宣布“选民无财产限制”,选举中央委员时实行“每二万居民或余数超过一万者,得推选委员一名”,使各区人口数与代表名额比例合理,并且还规定了从地方到中央参与管理的程序。巴黎公社此举 A.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 B. 完善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C. 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 D. 践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选民无财产限制”和“使各区人口数与代表名额比例合理,并且还规定了从地方到中央参与管理的程序”等信息可知,巴黎公社此举践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原则,故答案为D项;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权,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工农联盟,排除C项。‎ ‎15.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13 -‎ A. 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 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 C. 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 D. 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模式开始寻求突破,其执政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联的GDP平均增长率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选A。赫鲁晓夫实行的依然是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排除B;降低生产积极性的说法显然不符合苏联1953年到1958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排除C;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的是勃列日涅夫,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社会保障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疫病救治是其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先秦前,我国就有了社会保障思想。商朝建立初期,实施了许多爱民、利民的举措;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主张,西周王朝还实施了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六项爱民政策。孔子在《礼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主张为政以德,建议君主爱护臣民,体贴民众。墨子提出“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摘编自郭亚雄《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行为研究》‎ 材料二 ‎ - 13 -‎ ‎ 宋元时期,国家曾对瘟疫的救疗采取较为积极的政策,不过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江南地区大多数明初建成的惠民药局多废而不用。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制送药丸、掩埋尸体、隔离病人、加强卫生管理等疾疫救疗措施。而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则更为积极主动的进行瘟疫救治,除了临时性的瘟疫救疗,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嘉道以后,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的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人还丰富与发展了“卫生”一词的含义。‎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瘟疫救疗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1)思想基础:先秦民本思想;儒家仁德思想(大同思想);墨子“兼爱”思想。‎ ‎(2)主要特点:国家救治政策消极;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相互配合;救治方式多样;‎ 影响:扩大了地方乡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权威;阻止了瘟疫的扩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为近代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早在先秦前,我国就有了社会保障思想”来看,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关于民本的思想;依据材料“主张为政以德,建议君主爱护臣民,体贴民众”来看,孔子代表的儒家主张仁政、德治;依据材料“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来看,墨子的“兼爱”思想也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特点:依据材料“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来看,清代国家救治政策非常消极,依据材料“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来看,采取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相互配合的方式,而且救治方式多样;影响:乡绅对社会的贡献,扩大了地方乡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权威,多种力量相互配合有助于阻止瘟疫的扩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专门的治疗机构的创建为近代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20世纪80—90年代起,一批学者在对近代华北和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研究中发现,市场经济和商品化会导致资本主义近代经济增长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农村的历史事实。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市场并未达到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完全竞争的程度,而驱动这种市场发展的也不是资本家的逐利行为而是人口压力;近代中国被帝国主义纳入国际市场后虽然加速了商品化,但也并没有带来农民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 13 -‎ 另一批学者对一些农村地区案例资料的研究结论则与之相反,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农村市场是自由竞争和高效率的,近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农村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甚至可以与同时期日本相媲美的近代高速增长,实现了农业和农村手工业人均收入的显著增加;换言之,如果不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已经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关永强、张东刚《“斯密型增长”——基于近代中国乡村工业再评析》‎ 提炼并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析,得出结论。(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不是资本家逐利行为而是人口压力造成的观点。‎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广大农村真正造成发展动力的是人口的增长。‎ 农民虽然转向面向市场的手工业,但是仅能维持低水平的生产生活。‎ 结论:中国近代农村受自然经济占优势影响,人口的压力促使部分农民转向市场,但市场化水平较低。‎ 观点二:同意学者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市场经济获得重大发展,会促使中国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近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部分地区的自由竞争和市场发展,农业和农村手工业人均收入增加。‎ 近代交通、金融等的改善,农村与市场连接程度加深,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结论:中国近代农村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上,国内资本主义在发展,也会带动中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 ‎(备注:本题表述成文,论证清晰)‎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市场并未达到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完全竞争的程度,而驱动这种市场发展的也不是资本家的逐利行为而是人口压力”来看,学者认为同意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不是资本家逐利行为而是人口压力造成的;依据材料“不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已经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来看,有些学者认为日本的侵华促进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可从以上观点任选其一,然后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即可。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18.中华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建设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3 -‎ 材料一 到1930年,农村红色政权遍及十多个省份,红军及地方革命武装达十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二百多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重新调整划分了行政区域,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制度。发挥了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作用。‎ ‎——摘编自金冲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等 材料二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华苏维埃政权继续延续和发展。1935年,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职能。西北办事处的成立,实现了陕甘宁苏区内原来几块根据地领导权的统一,为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开始。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期”,逐步改变了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了各阶级抗日的积极性。‎ ‎——贺永泰《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苏维埃政权发生了哪些转变?这些转变说明了什么?‎ ‎【答案】(1)背景: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红军的壮大;苏维埃运动的高涨;反“围剿”的胜利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民主专政”政权尝试;有利于加强对革命的统一领导;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2)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职能;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改变为抗日民主政权;土地革命转变为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 说明: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需要调整政策;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解析】‎ ‎【详解】‎ - 13 -‎ ‎(1)条件:依据材料“农村红色政权遍及十多个省份,红军及地方革命武装达十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红军力量逐渐壮大;依据材料“有二百多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来看,苏维埃运动不断高涨;依据材料“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来看,反“围剿”的胜利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义:依据材料“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来看,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尝试,依据材料“发挥了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作用”来看,中华苏维埃的成立有利于加强对革命的统一领导,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2)转变:依据材料“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职能”来看,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职能,依据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开始”来看,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改变为抗日民主政权,依据材料“逐步改变了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来看,从没收地主土地转变为减租减息;说明:综上并结合中国史实来看,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的需要调整政策,而且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沿着先前的东西柏林分界线伸展开来。以下是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地位。‎ - 13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柏林墙的构筑与倒塌”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 ‎【答案】(1)《大西洋宪章》体现了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反法西斯胜利的基础,加速反法西斯胜利的进程。‎ ‎(2)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形成冷战的局面;柏林墙的修筑加速了德国的分裂,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和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加快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推动了国际和平及民主力量的发展。‎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安度他们的一生”并结合二战相关史实可知,《大西洋宪章》体现了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依据材料“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并结合二战相关史实来看,《联合国家宣言》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反法西斯胜利的基础,加速反法西斯胜利的进程。‎ ‎(2)依据材料“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并结合二战后世界局势来看,这体现了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形成冷战的局面,而且柏林墙的修筑加速了德国的分裂,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依据材料“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来看,柏林墙倒塌,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加快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推动了国际和平及民主力量的发展。‎ ‎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