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网课检测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网课检测历史试题

高一一部网课效果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6—17课;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陈恒哲在《西洋史》中写道:‘他把西班牙国旗,高举在那个海岛之上,……前后共来往西班牙和新大陆四次,但他至死以为他所发现的是亚洲。”这材料中的“他”应是指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前后共来往西班牙和新大陆四次,但他至死以为他所发现的是亚洲。”可知是哥伦布。故答案为B项;ACD不符合题意和史实,排除。‎ ‎【点睛】备考启示:准确记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 ‎2.新航路开辟后,海上航路得到扩展,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欧洲人在大西洋上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葡萄牙人入居中国澳门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西班牙则经营着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这些事实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 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已经实现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实现了人口和动植物的世界大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 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题干中“实质性问题”的要求,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对人口和动植物交流的影响,排除D项。‎ ‎【点睛】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各大洲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16世纪,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回欧洲,如丝、绢、瓷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由此可见 A.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商业革命促进贸易发展 C. 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D. 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16世纪”“中国货物运回欧洲”“由欧洲运来”中可以分析出,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性海上运输业的发展,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故B项正确;A项是19世纪中期,时间上不符合,排除;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时间上不符合,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价格革命的相关状况,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注意“16世纪”“中国货物运回欧洲”“由欧洲运来”。‎ ‎4.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 意大利、法国、荷兰 C. 英国、意大利、荷兰 D. 西班牙、英国、法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金的漏斗”指的是靠殖民掠夺致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为它们没有把财富用在资本原始积累上。“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指的是典型的商业帝国荷兰。“新航路的受害者”指的是因为商陆和贸易中心转移而丧失优势的意大利,所以针对要求,正确答案是A项。排除BCD。‎ ‎5.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依据材料“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来看,西方人认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符合题意;②传播天主教“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来看,西方人认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传播了天主教,符合题意;③材料未体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掠夺金银财富,排除;④材料未体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推动商品输出,排除。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 A.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 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的从美洲掠夺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导致欧洲贵金属价格猛跌,物价上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C正确;通过材料不能说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也不能说明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和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A、B、D错误。‎ ‎【点睛】价格革命: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的从美洲掠夺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导致欧洲贵金属价格猛跌,物价上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7.“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识,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B. 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C.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 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答案】A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说只要虔诚信仰,不需要中间人和上帝对话,故A正确;宗教改革不反对神学,故B错误;C和D与材料中主张不符合。‎ ‎8.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 卢梭 B. 康德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答案】D ‎【解析】‎ 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的“最大胆的学说”指的是三权分立学说,而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者是孟德斯鸠而非卢梭、康德以及伏尔泰等历史人物,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9. “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长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此评价意在强调美国1787宪法 A. 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 所蕴含原则精神的恒久性 C. 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 实践不受客观因素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价值。题干说“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提出的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联邦制等原则,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宝贵成果,其所蕴含原则精神具有恒久性,故B符合题意。由材料“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喻指美国1787宪法并不完备,缺乏前瞻性,故AC不符合题意;美国1787宪法也要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调整,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 下图是美国大选期间的一幅漫画,下列选项中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 A. 政治选举是美国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B. 美国的政党政治往往带来暴力冲突 C. 美国的政治选举并无公平性可言 D. 美国的政治选举是两党利益完全一致的表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国是两党制国家,尽管两党激烈争夺,但是政党政治不会带来暴力冲突,漫画的主旨是强调在政治选举的过程中,两个政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的政治选举相对来讲是公平的,美国两党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各党有各党的具体利益,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的选举 ‎11.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法国大革命 D. 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使18世纪的法国人摆脱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运用理性,D选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与强调理性、挑战统治者权威不符,A选项错误;宗教改革要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不反对统治者的说教,B选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8世纪末,是这一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C选项错误。‎ ‎12.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说明该国已经立议会制度,但议会权力很小;‘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反映该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由此可以判断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D项;英国虽保留君主,但没有军事专制,是一种较为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排除A项;美国没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封建残余,没有军国主义,排除B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没留下多少封建残余,没有军国主义,排除C项。‎ ‎13.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 A. 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形成 B. 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C. 否定了传统的文化体系 D. 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可知是理性的思维过程,并不是“形成”,故排除A项;牛顿主张理性,认为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故选B项;材料强调牛顿力学的影响,但没有涉及否定传统的文化体系,故排除C项;牛顿力学产生于17世纪,而宗教改革发展于16世纪,故排除D项。‎ ‎【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牛顿科学研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结合牛顿力学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4.在16世纪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剧院、剧作家和从事商业演出的专业剧团,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据此可知当时 A. 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 B. 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C. 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 D. 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6世纪,以及英国文学可知是文艺复兴扩展到了英国,A项正确。启蒙运动是17世纪从瑛姑开始,排除B。英国当时还没有确立民主政体,排除C。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罗马帝国的兴衰无直接联系,排除D。‎ ‎15.史学家统计英国19世纪人口结构(①农民②工人③资产阶级),下列哪一图表合乎史实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在19世纪的时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时期,这个时期农民减少,工人和资产阶级增加,也就是图中①下降,②③上升,因此符合题意只有B项。‎ ‎16. 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 A. 英国资源很匮乏 B. 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 C.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D. 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商品在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所以答案选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7.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为2:3,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 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 大量人口迁往殖民地 D.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导致城市人口比例上升,故D选项正确;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条件之一,故A选项错误;当时英国没有大量外来移民,故B选项错误;大批人口前往殖民地与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C选项错误。故选D。‎ ‎18.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 A. 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B. 结束了人类的手工劳动时代,是工业化的根本性标志 C.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集中建立起来 D. 将煤炭、水运、工厂连在一起,扩大了城市规模 ‎【答案】C ‎【解析】‎ ‎【详解】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成就,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工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答案为C;A中的“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绝对化,排除;人类的手工劳动时代结束的说法绝对化,B错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说明其在近代城市中的应该广泛,可以推出其在城市中应该于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D具有局限性,排除。‎ ‎19.关键词是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关键词都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法国大革命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巴黎公社 D.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条件,故选B;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启蒙思想,排除A;巴黎公社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均未涉及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指导,排除CD。‎ ‎20.列宁说:“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他论述了 A. 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B.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虚伪性 C. 无产阶级革命时机的成熟 D. 法国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871年”可知是列宁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巴黎公社失败主要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尚处在上升时期,生产力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的阶段,而且无产阶级的准备也尚不成熟。故A正确;材料不是论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问题,排除B;巴黎公社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时机并不成熟,排除C;材料不是论述法国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排除D。故选A。‎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A. 蒸汽机 B. 内燃机 C. 发电机 D. 计算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的时代变化,依据题干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交通工具领域得益于内燃机的使用,B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与交通工具无关,排除。D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内容 ‎22.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 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 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 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 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1851至1871年英国女性在某些领域雇用人数的增加和1851至1911年女性职员比例上升的现象,说明工业革命后妇女由仅负责家务管理到可参与劳动,说明妇女角色变化,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带来妇女工作角色变化,并不是民主政治作用,故A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故 B项错误。‎ ‎23.同学们喜欢的NBA球星中有许多黑人,他们的祖先来自非洲大陆。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 A. 成立东印度公司 B. 罪恶的“三角贸易”‎ C. 美国政府的移民 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是欧洲列强殖民掠夺的过程。随着美洲大陆的被发现和开发,数以百计的印第安人死于殖民者的屠杀和奴役之中,因此欧洲殖民者还从事贩卖黑奴的活动,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B符合题意;东印度公司是殖民掠夺机构,A排除;美国政府的移民与“三角贸易”无关,其主要是促进西部开发,C错误;拉美与北美是两个不同的地域范围,D排除。‎ ‎2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 ”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这里的“ ”应填入 A. 技术传播 B. 市场拓展 C. 殖民扩张 D. 制度渗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主要是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把那些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变成他们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等,进而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C选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其生产力水平不足以达到对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技术传播、市场拓展和制度渗透以建立这一体系的程度,ABD选项排除。‎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下列国家反帝斗争中,矛头指向英国的有(  )‎ ‎①印度 ②埃及 ③苏丹 ④埃塞俄比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反帝斗争中,印度、埃及、苏丹主要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塞俄比亚主要抗击意大利的殖民侵略,故选B,排除ACD。‎ ‎26.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背景是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亚洲觉醒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③非洲主要是反帝性质的民族战争 ‎④从结果看,这一时期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亚非拉独立运动的背景是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被瓜分完毕。亚洲觉醒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而非洲主要是反帝性质的民族战争,故A正确;像土耳其的革命运动取得了成功,故排除BCD。‎ ‎27.1889年,埃及开罗几家卷烟厂工人联合举行罢工斗争,参加人数900人,斗争坚持了两个多月,迫使英国资本家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895年,尼日利亚拉各斯发生了抗征房捐和地产税的群众示威运动,参加者达5000人。这表明(  )‎ A. 群众性反帝斗争规模较大 B. 城市反帝运动兴起与发展 C. 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 D. 民族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看出,非洲城市的斗争,以工人、市民斗争的反帝运动为主要内容,主要反对殖民者的压迫,体现了城市反帝运动兴起与发展这一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为材料的表象而非本质,排除;由材料无法看出工人阶级是斗争的主力,排除C项;非洲的民族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且材料中的罢工与示威运动并非完全受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D项错误。‎ ‎28.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 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 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 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联络和合作”可以排除B、C两项,依据国际工人协会的性质可确定D项为正确答案。‎ ‎29.一战后,国联处理德国前殖民地的方法有:由某些先进国家“负地方行政之责”;先进国家可将它们作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根据本国法律进行管理。这些方法体现国联盟约中的 A. “维护和平”的原则 B. 民族自决原则 C. 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D. 实行“集体安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主要战胜国通过国联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这些殖民地不能仍由旧主统治,为了当地人民的“福利”,应由国联委托某些“先进国家”对这些地方进行统治,符合题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联盟约中体现了“维护和平”的原则。盟约规定,为了维持和平,必须把各会员国的军备裁减到“最低限度”,并由国联行政院拟定裁军计划,由各国政府实施,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民族自决是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安全”原则。对于违反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所有国联会员国的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应当立即与它断绝商业上或财政上的关系;国联行政院应负责向有关政府建议出动军队,以维护盟约,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0.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促使了一战的爆发,因此制止战争必须要裁军,特别是进攻性的海军,但是华盛顿会议上的努力并没有消除竞争。华盛顿会议在这方面“并没有消除竞争”主要表现为 A. 规定德国不得拥有潜水艇但允许德海军拥有轻型战艇 B. 没有明确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C. 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末做任何限制 D. 美英继续在靠近日本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只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吨位和排水量做出了限制,但并未对其规模和数量末做任何限制,这意味着华盛顿会议并未消除竞争,故选C。A项是巴黎和会的内容,排除;华盛顿会议对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有限额,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丧失了在靠近日本的水域拥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可能性,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D项说法错误,排除。‎ ‎31.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下列关于国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B. 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C. 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 国联实行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联成立初期主持了多次国际合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制裁侵略方面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C符合题意,故选C;ABD表述符合国联的性质和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 ‎32.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 A.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B. 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 C. 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D. 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形势,是苏维埃政府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最能表明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形势,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并没有放弃了共产主义的原则。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适应本国国情的表现,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不是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的问题,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适应本国国情的表现,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是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的问题。故D项错误。‎ ‎33.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图所示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符合其主题的是 A. 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 巴黎公社建立及影响 D.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图示反映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信息可以看出,其主题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均只是某一图片反映出的信息,不是四幅图片反映出的主题,排除A、B、C项。‎ ‎【点睛】在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为探究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并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群众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4.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Ⅲ》中记载了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火车站的演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士们、海员们、工人们!我很高兴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向你们致意……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该演讲认为俄国 A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 B. 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 C. 革命胜利主要归功于农民斗争 D. 革命胜利开创俄国历史新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可知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并出现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政权应实现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故B项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尚未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尚未成功,排除A项;题干未强调革命胜利的归功,排除C 项;此时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开始,并未开创俄国历史新局面,排除D项。故选B ‎35. 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 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意在说明( )‎ A. 石油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性 B. 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 C. 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 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意大利法西斯的理解。材料主要反映了国联对意大利的纵容。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所以选C。‎ ‎【详解】‎ ‎36. 从下列两幅图片中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埃塞俄比亚军队缺乏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 ‎ ‎②埃塞俄比亚军队没有屈服于法西斯势力 ‎ ‎③国际上大力支持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 ‎④埃塞俄比亚皇帝寻求国际干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③本身不正确,并且无法从图片中得到此类信息。B①②④都正确,故B正确。‎ ‎【详解】‎ ‎37.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  )‎ A. 开罗会议决议 B. 德黑兰会议决议 C. 波茨坦会议决议 D. 雅尔塔会议决议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议,决定1944年5月由英美军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开罗会议主要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波茨坦会议上通过了《波茨坦公告》,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雅尔塔会议是在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而召开。ACD三项与题干无关,故ACD排除。‎ ‎38.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坚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希特勒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A.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B. 进军莱茵河不设防区 C. 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D. 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坚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此,希特勒采取的相应措施有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西方国家实行绥靖政策,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世界大战·绥靖 ‎39.1941年9月,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就好像预备队,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着。”推动美国“进去做最后的一着”的原因主要是(  )‎ A. 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B. 法西斯侵略触犯美国国家利益 C.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中苏两国无力抵抗法西斯进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着”反映出美国主张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促使美国参加二战的根本原因是法西斯的侵略侵犯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故B正确;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是在1941年12月,是其直接原因,排除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客观原因,且发生在1942年,排除C;中苏两国无力抵抗法西斯进攻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B。‎ ‎4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是 A. 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 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D. 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积极影响都是一段时间内维持了世界和平,故答案为C选项。帝国主义战争不符合雅尔塔体系,A选项排除。雅尔塔体系非以欧洲为中心,B选项排除。雅尔塔体系后还未有新的世界大战,D选项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688年 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 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 颁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 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 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年 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度日趋完善 材料二 法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789年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 颁布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法典 ‎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 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 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 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三 ‎ ‎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而且还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历史》‎ 材料四 由此看来英美式革命和法国式革命各有自己的短处。英美式革命的短处在于,它片面地倡扬了自由的价值,而法国式革命的短处则在于它过于迷恋平等的价值。因此,这两种革命的经验实际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也许只有将两者的思想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成比较健康的现代民主政治。‎ ‎——北大历史系主任、法国史专家高毅教授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最终确立的政体是什么?英、法两国的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分别是什么?‎ ‎(2)从材料三中描述的内容判断这部宪法的名称?该宪法具有什么特点和局限性?‎ ‎(3)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如何体现“倡扬了自由的价值”的?‎ ‎【答案】(1)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特点:英国:和平渐进;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法国:曲折艰难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 ‎(2)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三权分立、民主共和、人民民主;局限性:种族歧视,允许奴隶制存。‎ ‎(3)《独立宣言》或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南北战争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解析】‎ ‎【详解】(1)政体:英国:依据材料“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依据材料“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来看,法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特点:英国:依据材料“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并结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可知,英国采取了和平渐进的方式,而且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法国:依据材料“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等信息来看,法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过程曲折且艰难,表现了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 ‎(2)宪法:依据材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来看,该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依据材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并结合1787年宪法的原则来看,它具有三权分立、民主共和、人民民主的特点;局限性:依据材料“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来看,该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具有种族歧视的特点。‎ ‎(3)依据美国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依据所学可知,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人民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自由;而南北战争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黑人获得了自由,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而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也可指1967年)在欧洲联合的道路上却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在欧洲联合的道路上却迈出了重要的步伐”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答案】(1)原因: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国际联盟缺乏权威性,存在制度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原因:设想脱离了当时的现实情况,法、德两国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一直存在,难以调和;欧洲各国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步伐:欧共体。‎ ‎(3)主要目的: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落实: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而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结合一战后的世界局势可知,当时国家之间矛盾重重,而且国际联盟缺乏权威性,存在制度缺陷,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没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原因:依据材料“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来看,其设想脱离了当时的现实情况,法、德两国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一直存在,难以调和;依据材料“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并结合一战的影响来看,欧洲各国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因此难以联合,而且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欧洲局势动荡,各国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的破坏,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步伐:依据材料“20世纪50、60年代(也可指1967年)”并结合欧洲的联合知识可知,1967年欧洲成立了欧共体,表明欧洲在联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3)主要目的:依据材料“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结合二战的进程可知,《四国宣言》的发表在战时是为了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是为了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落实:依据材料“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并结合二战的影响可知,战后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了联合国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世界局势的发展来看,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