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日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 A.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B.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 C.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          D.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3.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 史料 ‎ 出处 ‎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 ‎《南唐书·张易传》 ‎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 ‎《宋史·职官志》 ‎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 ‎《四库全书·后村集》 ‎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4. 恩格斯在论述雅典改革时指出:“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材料反映了(  )‎ A.雅典实行财产等级制        B.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 C.雅典民主政治有弊端        D.私有财产奠定民主基础 ‎5. 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 A.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     B.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 C.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D.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 ‎6. 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  )‎ A.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B.近代德国帝国宪法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 C.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 ‎7. 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 ‎ 代表 ‎ 土地投机者 ‎ 高利贷者 ‎ 工商航运者 ‎ 持大量公债者 ‎ 奴隶主 ‎ 人数 ‎ ‎14 ‎ ‎24 ‎ ‎12 ‎ ‎40 ‎ ‎15 ‎ A.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8.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9. 如图,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 A.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D.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10.‎ ‎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它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此“人”及其“著述”是(  )‎ A.卢梭《社会契约论》       B.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C.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下列条文,按其写入宪法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③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④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A.④③①②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 ‎12. 表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确立了新型的国家架构 ‎ B ‎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C ‎ ‎“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环 ‎ D ‎ ‎1982年宪法的颁布 ‎ 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 ‎13.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 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D.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14.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电文,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美国必须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这一文件(  )‎ A.标志着美苏争霸的局面完全形成 B.主张美国用战争手段与苏联全面对抗 C.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D.形成了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15. 亨利·基辛格在1993年指出:“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下列表述与基辛格的看法一致的是(  )‎ A.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明显优势 B.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C.世界政治出现“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 D.多极化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为世界新格局 ‎16. 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烨。这些农具的使用(  ) ‎ 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17. 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8. 有历史学家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朝中后期。下面历史现象可以作为这个结论的依据的是(  )‎ A.一条鞭法实施后,白银货币普遍流通 B.万历年间,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1567年,明朝政府允许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D.“商帮”的出现和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19.‎ ‎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 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20. 学者对于于1851年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对比发现,英国总人口约1800万人,农村人口占48%,城市人口占52%。法国人口约3600万,农村人口占75%,城市人口占25%。造成英法两国城市化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基数不同         B.社会稳定形势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         D.工业化的程度不同 ‎21.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22. 1864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  )‎ A.兴办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       B.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 C.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       D.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 ‎23.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24. 孙德常等人著的《天津近代经济史》中记载:“1909年开设于芥园的北洋火柴公司,1919年扩充资本30万元,增设分厂于南开马场道,总的产量达到15000箱。原华昌火柴公司于1917年与北京的丹凤火柴公司合并,改名丹华,在天津设分厂,资本为25万元。”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B.中国近代火柴工业发源于天津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一战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5. 1956年,陈云提出以引入市场机制的办法解决单一公有制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弊端,结果加剧了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引入市场机制,经济快速发展。据此推知(  )‎ A.20世纪50年代已确立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冲突 C.经济运行机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需适应 D.公有制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巨大弊端 ‎26. 1978年下半年,广东出现“逃港”高潮,仅8月就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后又出现“逃港”现象。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  )‎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C.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D.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 ‎27.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美国提高关税旨在(  )‎ A.巩固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B.缓和世界经济危机 C.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8. 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粮荒,斯大林动用警察、国家安全机构强行征粮,致使乌克兰地区约400万人因缺粮而死亡。对此苏联政府不但不予以粮食援助,而是继续向该地区征粮。斯大林此举旨在(  )‎ A.备战反法西斯战争    B.保证工业化的优先发展 C.消除城乡之间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之路 ‎29.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 ‎ 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 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 ‎30.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即“道”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所以无所不为。它有别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这表明道家思想( )‎ A.蕴含了科学和人文精神 B.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 C.不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 D.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 ‎31. “时代词汇”是记录社会前行的路标。“自强、自立、自存、自治、竞存、适存、进化、进步等,有些人的姓名或字号中大量出现适之、竞存、演存、演生”等词汇。这批新词汇开始广为流行的时代最有可能是(  )‎ A.太平天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32. 《亚威农少女》由毕加索创作于1907‎ 年,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画家把五个少女的身体分解,以夸张的二维几何形体重新组织、交错叠放,创造出一个多维空间的绘画特色。下列和这种绘画风格的产生最相关的可能是 A.文艺复兴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启蒙运动 D.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选修题第35、36、37题15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 松江(上海)织染局工匠主要是封建匠户制度下的在籍世袭工匠。他们有内外号之分,内号的工匠于织局各机房集中生产,外号则在家生产,内号所用丝料皆须由堂长、机户领得价银后从市场上购买,外号工匠都以民间机户形式领织,实际上仅仅只是官营手工业工场的场外部分,但要优先完成领织的劳役,才能从事小商品性质的生产。朝廷常因内库所存段匹数量不足,行文各地织染局,在常额之外增派“急缺段匹”,专供内府喜庆及皇帝颁赏之用,“其段有纶丝、纱罗、绫绸、绢锦;其色有大红、浅色;其花样有彩桩、织金、闪色、蟒、龙、飞鱼、斗牛缠身胸背,工甚烦琐”。‎ ‎ ——摘编自张忠民《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 ‎ 材料二 1951年上海国有丝织业对苏联、东欧扩大出口后,大部分丝织厂均系接受中国蚕丝公司的加工代织。80年代起,以“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形式,通过引进国外新技术以改造工厂的生产装备。织绸业通过业内专业分工协作,取得了崭新成绩,保持了每台丝织机年提供出口绸超万米的新纪录。与此同时,工业公司会同各厂制订标准产量、标准成本、标准利润,并据以考核,按定额完成率优劣给予合理分配,使生产厂不因品种安排难易和单位产品利润不合理而受到影响,从而使这一时期各项经济指标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 ——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丝绸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上海官营丝织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上海国有丝织业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指出其与明代上海官营丝织业的相似之处。(13分)‎ ‎ ‎ ‎34.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人。1858年,参加童生试未中,赴上海学习经商。次年入洋行工作,充任买办,后积累大量资金,入股洋务民用企业。1882年,担任轮船招商局帮办,带领国家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其间,逐渐产生维新思想,并于1891年基本完成《盛世危言》一书。辛亥革命后,混乱动荡的政局使他的改良思想屡次受挫,遂倾主要精力办教育。他主张广设学校,全面改变教学内容,以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既有观念。郑观应注重家风家训,特别强调知足与慈善,要求把德行为上、慈善为怀的家风传承下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近代国人追求进步的案例,蕴含了“个人与社会”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选修题:35、36、37任选其一作答,多选多做者按第一个题赋分。‎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朝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既然国家不再给农民土地,而又要收取农民的赋税,那么农民的生活困境就必须由国家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为了保障城市社会稳定,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化进程,就必须给入城农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 ‎——摘编自苗书梅、葛金芳等著《南宋全史(四)》‎ 材料二 宋代中央负责教荒赚灾工作的有转运司、常平司和提刑司。在地方,地方长官都要负责赚济事宜。宋代的贩灾教荒包括检灾和赈济两大步骤,只有通过民户诉灾、检放和抄礼之后才能进入赚济程序。除了对退休官员和军队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外,还建立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慈善福利机构,儿童、残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纷纷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宋代还鼓励民间有力之家积极出资,贩济灾荒,对有功之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以范仲淹为首的士大夫们兴起的义庄也是有益的补充。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分解了许多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 ‎——摘编自杜伟《两宋社会保障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实施社会保障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的特点。(9分)‎ ‎3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赔款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焦点是赔款总额及其分配。法国为了使德国至少在半个世纪内不能恢复元气,并弥补自己在战争中所受的巨额损失,提出了高达240亿英镑的赔款总额。但据统计,1917年法国全部国民财产总共也不过24亿英镑。劳合·乔治认为,赔款额不应超出战败国的赔偿能力。美国人不想加强自己竞争对手英国和法国,并失去一支在欧洲牵制苏俄的力量,主张适当减轻德国的赔款。由于意见分歧,最后决定,暂不确定赔款总教,交由赔款委员会研究解决。在赔款的分配问题上,战胜国之间也引起了激烈争吵,结果没有达成协议。‎ ‎——摘编自陶诗永等著《火山口上的分赃——脆弱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道:“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能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摘自劳合·乔治《和约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战胜国之间的分歧并分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和约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并说明德国以后对战胜国是怎样报复的。(7分)‎ ‎3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钱学森(1911—2009)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0年,1955年从美国回到祖国,从这时起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上。在周恩来、聂荣臻等直接领导下,创造出国内外公认的奇迹,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出社会系统。将社会形态和社会系统结合起来,将社会形态分为3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产业革命,政治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政治革命,意识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文化革命。”信息网络是社会系统中信息资源和信息流动方式上的高度组织化、社会化、集成化和规范化。如果把信息网络和社会系统的3种社会形态结合起来,就会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 ‎——摘编自于景元的《钱学森信息革命的学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学森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能做出贡献的原因。(9分)‎ 本溪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01-05:DCDAC 06-10:ACCDB 11-15:ABDCC 16-20:DDBCD ‎21-25:BDCDC 26-30:CDBDA 31-32:CB 二、材料解析:‎ ‎33.(25分)‎ ‎(1)特点:工匠对国家有人身依附关系,并受到沉重压迫;集中与分散生产相结合;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与国外市场几乎没有联系;生产较少考虑经济效益。(6分)‎ 影响:原料采购与市场存在较多联系,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对劳动力的控制,束缚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6分)‎ ‎(2)原因:借助国家建立的外交环境;增加经营形式,引进先进技术;注重业内分工协作,合理调整生产与分配。(9分)‎ 相同之处:都有一定的计划安排;都存在代加工的形式;都与市场有一定的联系。(4分)‎ ‎34.(12分)‎ 共12分 启示(3分)‎ 论述 ‎(8分)‎ 总结 ‎(1分)‎ 一等 ‎(12-9分)‎ ‎①启示明确并属于材料主旨和核心信息。(3分)‎ ‎②启示围绕材料主旨及基本信息。(2分)③启示不明确但属于材料信息(1分)④没有提炼出启示,或脱离材料主旨和信息。(0分)‎ ‎①围绕启示展开论述,理由充分;‎ ‎②准确运用相关史实,层次清晰;‎ ‎③语言表达准确规范,逻辑严密。‎ 总结前后呼应(1分)‎ 二等 ‎(8-5分)‎ ‎①基本围绕启示展开论述,理由较充分;‎ ‎②史实运用较准确,层次较清楚;‎ ‎③语言表达比较规范,逻辑较清楚。‎ 三等 ‎(4-0分)‎ ‎①论述脱离启示,或缺少必要论证;‎ ‎②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未运用相关史实;‎ ‎③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关系不清。‎ 无总结(0分)‎ 示例一:‎ 启示:精英人物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3分)‎ 说明:郑观应与外国人展开商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资侵略。郑观应在洋务时间中提出早期维新思想,被后来的康梁继承并发展,成为维新变法思想基础之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孙中山倡导三民主义,革命派在此指导下,开展一系列革命,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民国期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举起反对封建思想的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不断开启民智,解放思想。(8分)‎ 因此,虽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精英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抹杀。(1分)‎ 示例二:‎ 启示: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影响。(3分)‎ 说明:郑观应的商战实践源自中国国门洞开后西方对华经济侵略。他的早期维新思想来自于早年办洋务过程中,与外界密切的来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认识。康梁推行变法,孙中山致力革命,这是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选择。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以各种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受十月革命胜利实践以及国内文化氛围、政治环境共同影响的。(8分)‎ 总之,任何个人身上总有时代的烙印,不能超越所处的时代与环境。(1分)‎ 示例三:‎ 启示:爱国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3分)‎ 说明:郑观应带领中国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对保护本国经济有积极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民族资本家,提出并践行“实业救国”思想,抵制外资,促进中国工业发展。五四期间的青年学生站在反帝潮头,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毫不屈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积极抵抗日本侵略,保家卫国。(8分)‎ 总之,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力量推动了近代社会进步。(1分)‎ 示例四:‎ 启示:个人应勇担国家、民族、社会责任。(3分)‎ 说明:郑观应担负民族责任,与外国人展开商战,抵制外资侵略。他倾心办教育,担国家、民族未来之责,尽力改变国人陈旧观念。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积极投身中国交通建设,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倾尽全力。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的艰难岁月,不断思考中国革命问题,逐步形成、完善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8分)‎ 综上,正是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国家发展,民族崛起,社会进步才有强大保障。(1分)‎ ‎(其他参考方向:道德为先;回报社会;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良好的个人家教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等)‎ ‎35.(15分)‎ ‎(1)原因:宋代实行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容易激化阶级矛盾,使统治不稳定;(3分)失去土地的农民进人城市,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特点:政府重视。并鼓励民间力量介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3分)社会保障的范围比较广;(2分)民间自救;(2分)救济行为频繁,而且救助体系完善。(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6.(15分)‎ ‎(1)分歧:法国主张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英国和美国主张赔款不应超出德国的赔偿能力,(2分)‎ 原因:法国:在一战中损失巨大;企图彻底削弱德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英国:为了保存德国的力量以牵制法国。美国:不想英国和法国强大,(6分,每个国家各2分)‎ ‎(2)根本原因:国家利益;(2分)帝国主义掠夺的本性。(1分)‎ 报复:扩军备战;不断提出领土要求;煽动民族复仇情绪;撕毁凡尔赛条约并挑起“二战”。(4分)‎ ‎37.(15分)‎ ‎(1)贡献:主持研究“两弹一星”,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提出社会系统及信息革命等思想;推动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6分)‎ ‎(2)原因:钱学森爱国报国之心;学贯中西刻苦努力;新中国的感召;党和政府关怀重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9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