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泰安三中、宁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泰安三中、宁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二中、泰安三中、宁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7.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2.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梁启超曾说:“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以下属于梁启超所说的“教义之浸淫”的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群众丧失了斗争精神 ‎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根深蒂固 ‎5.某个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明末清初思想的大辩论。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存”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6.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 ‎ 7.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8.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 B.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C.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9.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10.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应该是 ‎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11.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这种故意增加或减少记录的行为,表明中国古代 A.天文观测手段落后 B.天人感应影响深远 C.科学研究主观随意 D.专制皇权不受约束 ‎12.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 ‎ ‎ ① ② ③ ④‎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13.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14. “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15.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东京   D.明初的南京 ‎16.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17.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 ‎①《玄秘塔》碑 ②泥活字板 ③《四书集注》 ④《全宋词》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某类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下列绘画作品属于这类绘画的是 ‎ ‎ A.《墨竹》 B.《人物龙凤图》 C.《清明上河图》局部 D.《五子夺莲图》‎ ‎19.“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杂技 D.戏曲 ‎20.明末小说主人公的层面十分广泛,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小说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材料反映出明代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通俗文化发展   B.市民文学开始兴起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D.理学的发展增强了文化的教化功能 ‎21.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22.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2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24.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与中古时期的有很大分别。以下哪一项与这个说法相符 A.深刻表现社会现实 B.有浓厚宗教色彩 C.表达主题多是动物 D.颜色鲜艳和生动 ‎25.康德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启蒙。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康德认为实现启蒙人们必须拥有 A.毫无限制的自由 B.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C.追求财富的自由 D.私下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26.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 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 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27. 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 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 ‎ 28.古希腊先哲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性高于感觉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 D.“美德即知识”‎ ‎29.在 15 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 1500 年到 1520 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 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 27%。这一变化反映了 A.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B.人文精神的复兴 C.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漠 D.启蒙思想的兴起 ‎30.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文化热。很多启蒙思想家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等,他们“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桎梏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因而进人了现代社会”。这种现象表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中国文化在启蒙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 C.儒家学说与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蕴含自由平等与理性的特质 ‎31. 《美国宪政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 B.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32.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这部巨著表明,一切能够计时与测量的运动,无论是在地球上的或是在太阳系内的,都可用相同的数学公式来加以描述。”材料中的“这部巨著”提出了 ‎ A.万有引力定律 B.自由落体定律 C.“日心说” D.狭义相对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13分,第34题22分,第35题17分,共52分。‎ ‎33.(13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2分)据材料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 摘自岳麓版教材 (3)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6分)‎ ‎34.(22分)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当时(1517年)还是维登堡大教堂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 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丁·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守仁和马丁·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3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欧洲思想家们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的理由。导致他们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5. (17分)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约瑟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加以论证。(3分)‎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中西科技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中国 西方 ‎①明代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②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 ‎③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①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②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③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 材料三 瓦特发明前,英国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筒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蒸汽机的创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 ‎2017.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5ACCCD 6---10ABADD 11---15BDBCD 16---20CCADA 21---25DABDB ‎26---30BDBBB 31---32D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13分,第34题22分,第35题17分,共52分。‎ ‎33.(1)保守主义者:礼,克己复礼(恢复周礼)。(1分)‎ 人道主义者: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2分)‎ ‎(2)含义: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2分)‎ 原因:①思想融合: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 ‎②汉代学者改造,适应了统治(专制集权)的需要。(2分)‎ ‎(3)具体表现:政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主张发展工商业;学术:经世致用(3分)‎ 意义:为儒学的发展注入活力;冲击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思想启迪。(3分)‎ ‎34.(22分) 答案:(1)基本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任意二点即可得4分)‎ 地位: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分)‎ (2) 观点:“上帝之语”(或真理)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 人的灵魂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 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任意两点得4分)‎ 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将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4分)‎ ‎(3)相似之处:强调人的信仰的自由;敢于挑战正统(或具有叛逆的思想),敢于批判权威;促使社会的主流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3分)‎ ‎(四)态度一:尊崇中国文化。理由:认为中国儒学符合道德和理性。‎ 态度二:批判中国文化。理由:认为中国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3分 ,只答态度不得分)分歧原因:他们缺乏对中国儒学客观全面的认识,只是片面地借用儒家文化为各自的政治主张服务。(2分)‎ ‎35.(17分)(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1分)论证: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2分)‎ ‎(2)中国科技多是经验的总结,仍是传统科技。西方重视实验以及规律的总结,属于近代科技。(2分)‎ 中国封建小农经济依然占据统治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中国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妨碍科技的发展,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4分)‎ ‎(3)积极影响:蒸汽机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交通运输革命,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得到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 消极影响: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2分)‎ ‎(4)科技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科技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科技对社会也会产生消极影响。(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