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2天 秦至元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02天 秦至元的政治制度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年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参考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解题必备】一、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 (1)秦朝 ①措施:地方设置郡县制。 ②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西汉 5 ①背景:汉初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 ②措施: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来地方王国势力逐步强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3)唐朝 ①措施: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其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发展为割据势力。 ②影响: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4)北宋 ①措施:宋朝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从“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方面着手,分散地方权力,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②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官僚机构的臃肿和军队的扩充,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5)元朝 ①措施:元朝统治者在地方建立行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②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汉至元君主专制的加强 (1)秦朝 ①背景:秦统一六国。 ②措施: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独揽全国的军政等大权,丞相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必须听命于皇帝;设置三公九卿制。 (2)汉朝 ①措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亲信,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即内外朝制度。 ②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体制。 (4)唐朝 ①措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5 ②作用:使相权一分为三,既相互牵制,又相互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5)宋初 ①措施:设中书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作用:相权被分割,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6)元朝 ①措施: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二、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特点 (1)中央官制演变的特点 ①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增强。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独揽全国的军政等大权,丞相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必须听命于皇帝;两汉时期,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剥夺丞相的决策权。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权,这样皇帝得以独揽大权。 ②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汉朝在承袭秦制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外朝制度。魏晋至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并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元代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又设立宣政院,作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①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5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皇帝制度确立 C.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D.科举制度形成 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高行政效率 C.分散官员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2018年4月浙江省选考)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1.【答案】C 【解析】材料未涉及中央控制地方的问题,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故A错误;皇帝制度的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材料并未涉及皇帝制度,故B错误;材料“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反映了官僚政治的确立,故C正确;秦汉时期没有科举制度,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D 5 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C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防范宰相擅权”无关,所以排除D。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