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 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与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中央集权制 2. 中国的成语往往都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问鼎中原”就反映了当时周朝政治状况,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 A.王权大大加强 B.宗法制寿终正寝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制建立 3. 秦朝在中央设置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秦朝的这种做法旨在(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避免皇帝决策失误 C.确保皇帝的决断权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5.“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 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6.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此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实现了官员的公平选拔 - 8 - 7.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理地方。这说明宋朝( )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8.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推恩令” B.察举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外朝制度 9.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10.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写道:“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B.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C.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D.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正式建立 11.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材料表明唐朝御史台( ) A.能够谏正皇帝的过失 B.逐步取代宰相地位 C.职广位重,监察百官 D.能够杜绝官场腐败 12.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21日,各机关奏事文书1660件,也就是说,朱元璋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件。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内阁地位提高 B.废除丞相是失误的 C.君主专制加强 D.明代社会问题严重 13.有史料记载,“向来军机处交出公文,签发马上飞递者,定限日行三百里,遇有最紧要事件,始以日行六百里字样加签。公文缓急既有不同,则递送迟延处分亦当分别差等”。这说明军机处( ) - 8 - A.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 B.简化了行政手续,办事效率较高 C.侵夺了其他行政部门的职权 D.有利于改变明清官场的懒散作风 14.二战后形成的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开始于美国对苏联实施的“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北约”组织成立 15.当代历史学家帕尔默说:“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这段话指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6.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向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提供经济援助,该计划对欧洲国家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最根本的目的在于( ) A.帮助西欧国家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经济 B.以援助为手段向西欧国家进行资本输出 C.扶持和拉拢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控制 D.企图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17.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经互会 B.成立情报局 C.成立“华约”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18.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戴高乐总统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要脱离“北约”,建立自己的防务 C.欧洲的现状对美国有利 D.希望欧洲联合,以摆脱美国的控制 19. 1961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是( ) - 8 - A.“求同存异”的民族自决道路 B.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多边外交”的中间发展道路 D.不结盟、非集团化的道路 20.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的东山再起……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1.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蒂文•平克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该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重要因素 C.全球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快捷 22.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23.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24.历史学家吕思勉曾说:“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其“衰机”指的是( ) A.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与世界的交流 B.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结构 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丧失了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机 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25.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 - 8 - A.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B.“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官营手工业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26.如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 ) A.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 B.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 C.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 D.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 2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 B.官营手工业产品供社会各阶层消费 C.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是供自己消费 D.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是供民间消费 28.《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包括( )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督 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 29.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统治者的偏好 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 30.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 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 B.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 C.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D.“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2分)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郡国志》称唐幽州城开十门。根据历史资料,可知幽州城的十门中有八座为外城的城门,即每面城垣各开两座城门,另二座城门为唐幽州的商业活动集中在“市” - 8 - 上进行。城北有幽州市,是唐代北方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新唐书•五行志》记载,见于云居寺唐代石经题记中的有30多种行业。各类行业繁多,行业分工很细,有米行、屠行、肉行、油行……等,经营的丝织品除幽州自产外,还有来自外地的产品。……幽州不产茶叶,市场上出售的茶叶都由商人从南方贩运而来。 材料二:自大内(注:皇宫)西廊南去,即景灵西宫,南曲对即报慈寺街、都进奏院、百钟圆药铺,至浚仪桥大街。……街南桑家瓦子(注:娱乐场所),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巨镇,如苏州的盛泽,嘉定的南翔,以及嘉兴的王江泾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而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自明季以后至清道光年间,“人烟稠密,比屋万家”。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工商业巨镇。有纺织、织布、染作等手工业。镇上每天有许多等待雇佣的工匠。由于棉布业发达,有许多商人到这里来“坐床收布”。 ——《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幽州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都东京商业发展的新变化。(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新兴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8分) 32.(18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 什么特点?(4分)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土地问题,请结 - 8 - 合材料二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8分)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 8 -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B 2.C 3.C 4.C 5.C 6.C 7.B 8.C 9.C 10.C 11.C 12.C 13.B 14.A 15.C 16.D 17.A 18.D 19.D 20.D 21.C 22.A 23.B 24.C 25.D 26.C 27.A 28.D 29.D 30.A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2分) (1)(6分)状况:市坊分开;商业繁荣;南北经济交流。 (2)(8分)变化: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城市“晓市”“昼市”相接;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 (3)(8分)条件:地处交通要道;当地手工业、商业发达; 新特点:市镇的规模较大,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2. (18分) (1)(4分)井田制。特点: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 (2)(8分)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作用: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6分)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 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