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
2018-2019(上)莆田24中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 ) A.天人合一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明朝盛行程朱理学,宣扬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可是生活在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李贽在《藏书·德业儒臣后论》却提出:“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的用意在于( )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性和无限度 D.借助反传统的“异端”意识提升官位 5.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6. 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材料旨在说明宋代儒学( ) A.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C.趋于世俗化大众化 D.具有思辨性哲理化 7. 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明朝覆亡的原因进行沉痛的理性反思。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之风行天下,而蠹坏世道人心,甚至人人束书不观而从事于游谈,空谈心性而不致当世实务,故导致士林无耻,以至于社稷丘墟。”据此他们主张( ) 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唯物主义 8.《诗经》保存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后来,儒生把《诗经》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诗经》( ) A.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编订的 B.能够提高儒生的文学修养 C.蕴涵了儒家的核心理念 D.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9.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途,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10.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 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11.明末小说主人公的层面十分广泛,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小说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通俗文化发展 B.市民文学开始兴起 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D.理学的发展增强了文化的教化功能 12.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13.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14. 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 A.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B.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 C.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D.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15. 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6. 《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某些商人还是优秀的拉丁语学者;他们不但喜欢写作,而且下笔生花;他们熟读《神曲》,撰文时情不自禁会引用有关章节;他们使薄伽丘的《十日谈》风行全国……他们的肩膀上承担着新文明的一大部分……凡在银行家居住的地方,就有艺术家的存在。”该现象说明( ) A.“新文明”发展是由商人推动的 B.意大利出现“新文明”具有必然性 C.金钱关系正腐蚀着文学艺术的发展 D.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17.“自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材料中“新文化运动”是指 ( ) A.文艺复兴运动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 18. 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 )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19. 颜回认为“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就是幸福;土改后,中国人认为幸福就是“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当今西方“帮助他人,实现个人价值”被很多人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对古今中外幸福观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从重精神逐渐到重物质 ②西方人的幸福观贯穿着人文精神 ③现代化的发展是推动人们追求物质的重要因素 ④中国人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而西方人追求的是虚无的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什么思想 (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21. 有人描绘14世纪末的意大利时说,“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那些持着长枪、配戴徽章、骑着马出现在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嘲笑者”。这反映了当时的佛罗伦萨 ( ) A.商品经济发展提升劳动者的地位 B.封建势力丧失了社会影响 C.贵族阶层的社会吸引力仍然很强 D.传统价值观受到明显冲击 22. 14世纪的西方产生薄伽丘的《十日谈》,16世纪中期的东方产生吴承恩的《西游记》,两部作品所蕴含的共同思想是( ) A.追求个性突破传统 B.崇尚自然超越功利 C.反对神权追求自由 D.讴歌人性强调平等 23. 有学者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 A.提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的思想 B.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社会契约 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4.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与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作品反映的时代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人文主义思潮 D.风俗画的兴起 25.16世纪欧洲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B.教皇自此以后不能解释《圣经》 C.新教教徒可以通过信仰使自身得救赎 D.它只与教会有关,与文艺复兴无关 26.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27.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的“现实的黑暗”是指() A.封建神权 B.欧洲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C.天主教教会 D.封建君主专制 28.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D.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29.“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这一言论体现的启蒙思想包括 ①天赋人权 ②理性主义 ③主权在民 ④社会契约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意在强调 A. “天人合一”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 “天人感应”思想 D.“弃恶从善”思想 32.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B.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C.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33.王阳明《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这一主张表明王阳明 A.强调以实践去促进良知的发展 B. 不再认同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 C.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的开展 D.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 34.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则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无疑工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35.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36. 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A. 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3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昆曲、京剧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8.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 B.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 C. 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 D. 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 39.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人类理性的光芒 40.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5分;第42题12分;第43题13分,共40分。 41.(15分)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4分)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理解(6分)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讷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淸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概括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5分) 42.(12分)中国传统文化异彩纷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争妍斗奇;欧、虞、褚、薛、李、孙、颜、柳,颠张狂素,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 ——中国书法杂志社《书法艺术》 唐太宗以武力取得天下后,致力于发展经济,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此盛世所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基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唐代仍尊崇儒学,而教育是王朝得以推行儒学,施教于民的重要手段。因此,奉儒尊经成为整个唐代教育的指导思想。书法教育一方面跻身官学并列于六学之中成为独立的学课,另一方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纵横驰骋于私学领域,是私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中国唐代书法艺术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书法特点及其原因。(4分) 材料二 唐代宗教盛行,宗教画是绘画中的主流,到宋代,人们更注重现实利益。神宗、哲宗时期,画院中崇尚工笔形似的画风渐渐衰微,已不为朝廷所喜爱,而起自民间、倾向于自然野逸之风、较重视笔墨韵味的郭熙派山水和崔白派花鸟则日益得到宫廷承认,开始进入画院,并成为当时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绘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主要推动力。(4分) 材料三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从两千年前的汉代乐舞,到唐代的梨园百戏,再到宋代的南剧,明清的昆曲,都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京剧形成的过程,也是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的过程。京剧不仅继承了古代戏曲的精髓,还在徽剧的基础上融合了秦腔、汉剧等众多古老剧种的艺术因素和特点。此外,京剧艺术与诗词、书法、绘画等古典艺术相互辉映,所以,京剧已不仅仅是一个剧种,它更是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 (3)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根据材料说明其理由,指出京剧的艺术价值。(4分) 43.(13分)创新是思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得胜利,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期,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次,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导致反对旧思想方法运动的出现,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1)与自然哲学相比,智者学派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分析智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在复兴古文化的旗号下“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的目的是要去拥抱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法兰西诗人罗沙尔的诗句一语中的“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 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其“更加深刻”的根源。(5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文科参考答案 1-10 DABBC CBCAD 11-20 ADBAB DACAC 21-30 DADAC CBCCA 31-40 BAABD DDCDD 41.(1)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2分) 理由: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2分) (2) 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融合法家,道家,阴阳家建立新的儒学体系。其主要思想观点有: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分) 唐宋理学家把儒学发展到理学的高度,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观点有:“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等,发展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分) (3)问题:理学走向僵化;思想文化专制。(2分) 发展:追求个性解放;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经世致用。(任答其中3点即可得3分) 42.(1)特点:风格多样,名家辈出,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2分) 原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奉儒尊经的教育指导思想;书法教育的兴起。(2分) (2)趋势:由以宗教题材为主到注重现实;由注重写实(崇尚工笔形似)到注重意境、韵味(或工笔画衰微,山水画兴起)。(2分) 推动力:理学的兴起,文人阶层的壮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文化的繁荣。(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3)理由:京剧继承了古代戏曲的精髓,融合吸收了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京剧集中国古典艺术于一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2分) 价值:京剧将独居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新的高峰,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2分) 43.(1)进步: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2分) 背景: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自然哲学的落伍。(2分) (2)特点:借复兴古典文化批判宗教神学、宣扬新思想。(2分) 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古典文化影响深刻,借助古典文化有利于宣扬新思想新文化。(2分) (3)依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宗教改革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4分) 根源: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