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中国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 命题人:陈爱民 审核人:朱成武肖颖颖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7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圣约翰大学,即今天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1906年,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教会在北京合办协和医学堂,即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有必要对传教士传教权的评价做根本性的调整 B.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 美国教会在当时在华各国教会中影响力最大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在日益加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圣约翰大学,即今天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教会在北京合办协和医学堂,即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中可以分析出,外国传教士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性”;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美国教会势力最大,故C项排除;材料中无法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故D项排除。‎ ‎2.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明统治者 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 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这一信息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主权意识淡薄,所以本题选D。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说明清政府并不十分重视关税协定的问题,所以材料也反映不了清政府重视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的问题,所A项与材料不符;《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与英国签定,无法体现清政府“执行传统的抚夷政策”,据此可排除B;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的问题,据此可排除C.‎ ‎3.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党员也分成三个级别,即“首义党员、协助党员和普通党员”;所有党员必须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即按手印),声明“牺牲自己,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其背景是 A. 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 B. 领导涣散致革命屡次失败 C. 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 民国时期民主化持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牺牲自己,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说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屡次失败,从而决心加强革命领导组织力量的目的,故B项正确。从中华革命党分为首义党员等即可判断,当时时间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这个说法显然错误,故A项错误。孙中山要求党员按指印服从他,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由首领指派等信息说明,这些措施并不能体现民主共和思想,故C项错误。孙中山这些加强革命领导力量的行为,并不能体现民国时期民主化继续发展,故D项错误。‎ ‎4.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这说明 A.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B. 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 C. 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 D. 清政府积极主动迎合民主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议员们向咨议局提出了参政、改革等要求,这是民意的体现,说明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议员们向咨议局提出建议,无法体现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排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设立咨议局,企图以所谓的“议会民主政治”来缓和社会矛盾,以维护清朝统治,不是积极主动迎合民主潮流,排除D。‎ ‎5.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就中国近况谈道:“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 A. 希望推翻清政府,建立太平盛世 B. 带有盲目的排外倾向 C. 使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D. 基本上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C ‎【解析】‎ ‎“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可知是武昌起义,此次起义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故C正确;A是太平天国运动;B是义和团运动;D是北伐战争。‎ ‎6.“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A. 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故选B。A,C错在“为现代民主奠基”,D错在第一次跃迁起点指的是辛亥革命。‎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不同时期 ‎7.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揭开了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 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于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排除;揭开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序幕的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排除;材料主旨与民族民主思想传播无关,故C项排除;结合“1919年5月”和“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社会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D正确。‎ ‎8.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其后党中央所在地几经变迁,大致路线图是上海→武汉→上海→①→陕北地区→②→北平。其中①、②两处变迁的地点及迁移至此的原因匹配正确的是 A. ①瑞金,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受阻 B. ①西柏坡,国民党对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C. ②瑞金,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 ②西柏坡,解放战争转入反攻阶段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地区之前进行的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之前根据地在瑞金,所以排除B、C选项。西柏坡是解放战争时期前期的根据地,所以本题排除D选项,选择A选项。‎ ‎9.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 ‎647766‎ ‎66.0‎ ‎700000‎ ‎7.6‎ 湖南 ‎38150‎ ‎3.9‎ ‎4517140‎ ‎49.4‎ 湖北 ‎4120‎ ‎0.4‎ ‎2502600‎ ‎27.3‎ 江西 ‎1153‎ ‎0.1‎ ‎382617‎ ‎4.2‎ 河南 ‎270000‎ ‎27.5‎ ‎245500‎ ‎2.7‎ A. 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迅速 B. 湖北的政治环境一度比较宽松 C. 广东农会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 D. 湖南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数据“1926年6月—1927年6月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可知,湖北省的农会会员增长最快,在全国的比例也有很大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广东国民政府迁到湖北武汉,湖北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故答案为B 项;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故A排除;广东农会会员占比剧降,这并不能说明广东农会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故C排除;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广东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湖南并不是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故D排除。‎ ‎10.1924年6月,邓泽如、张继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了《弹劾共产党案》,声称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确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不宜党中有党”。8月,张继等又抛出《护党宣言》,公开反对“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纲领。这表明 A. 国民党右派排挤和攻击共产党的倾向渐露端倪 B. 北伐战争受挫导致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C. 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导致国共关系破裂 D. 奋斗目标本质不同使国共缺乏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确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不宜党中有党’。8月,张继等又抛出《护党宣言》,公开反对‘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纲领”可以得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开始排挤攻击共产党,A正确;B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C国共关系破裂说法与史实不符;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在于二者有着合作的政治基础,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大革命的相关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声称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确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不宜党中有党’。8月,张继等又抛出《护党宣言》,公开反对‘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纲领。”的理解和掌握。‎ ‎11.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传唱的革命歌曲的曲谱(部分)。该时期 A. 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突出的社会矛盾 B. 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 C. 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D. 开展土地革命是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给出的关键词主要体现在歌词上,歌词中包含“军阀”“工农……联合”等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农联合除军阀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时期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帝国主义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独立领导革命;D选项错误,这一时期之后才是土地革命时期。‎ ‎1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来华参战的美国飞行员的军装上缝有一块被称为“血幅”的绸布,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这一做法旨在 A. 提高对飞行员的营救率 B. 极力宣传中美联合抗战 C. 表明中国加入盟国作战 D. 宣扬美国飞行员的战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来看,缝这一绸布是为了在美国飞行员遇到危险时,中国人能及时救助。故答案为A项;B项中的“极力宣传”,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中国与盟国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飞行员的战绩,排除D项。‎ ‎13.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937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国民政府正组织淞沪会战。从材料信息看,顾维钧希望与会各国在“道义上”“物资上”“财政和经济上”扶持中国,否则日本制造的“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将会难以制止。由此可知,顾维钧是在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故选A项。顾维钧发言的主要目的并非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排除B项;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反蒋:‎ ‎1、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造成了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却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气焰的内外局势。‎ 逼蒋抗日 ‎1、在中共的号召下,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东北杭日义勇军坚持抗成,激发了民族爱国精神。‎ ‎3、“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杭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联蒋抗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4.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 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答案】D ‎【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削弱了地主的封建剥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结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两个政权并存的史实,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判断D项正确。其他三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抗日战争 ‎15.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写道“人民是什么?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胜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的内容,显然是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C正确;A是抗日战争时期;B是国民大革命时期;D是建国以后,民族资产阶级消失。‎ ‎16.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伤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B. 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 C. 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D. 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答案】C ‎【解析】‎ 材料“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派员督伤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中可以看出,苏州开埠通商以后,促进了当地近代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资本输出和市场的扩大,故A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资本是1927年后出现,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派员督伤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 ‎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以下对于洋务工业“是一种畸形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B.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D. 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以及腐朽的官场习气,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排除B,D项正确。洋务工业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排除A。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开始瓦解,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8.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项目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 B. 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 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D. 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农业税收数额逐渐下降,工商杂税收入数额逐渐上升,其他收入比重也逐步上升,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传统依靠农业税收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故C项正确;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是对图表信息的表面体现,而非实质,排除A;农业税收虽然下降,并不能说明传统的小农经济失去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 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 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 C. 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权力范围 D. 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出1787年宪法权利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目的在于保障真正的民主,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A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中央权力部门之间的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BC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20.19世纪80年代上海地区一首竹枝词描述道:“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该词描述的是 A. 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 B. 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 C. 以汽车、火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 D.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可知,该诗描述的是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工具,故A正确;电影不符合“电线音驰万里天”,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通讯工具,排除C;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1.《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有这样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种婚礼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 B. 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西式婚礼能在中国传播,其直接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和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故C项错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是西式婚礼传播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22.《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 反映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之路 B.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C. 四人的救国方式基本一致 D. 四人的斗争对象基本一致 ‎【答案】A ‎【解析】‎ 林则徐虎门销烟,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主持了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由此可知,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所以答案选A,排除B。由所学知识可知,他们救国方式的不一样的,排除C。林则徐维护的清王朝的统治,洪秀全反对清王朝,康有为反对君主专制,孙中山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所以排除D。‎ ‎23.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 A. 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 B. 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 C. 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 D. 晚清大众传媒创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创办的报纸,“西国格致有用诸书”说明其创办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进步,故B项正确。A项错在晚清的腐败政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C项错在该报纸并不能平息社会矛盾。该报纸并非晚清大众传媒的创新,创新是指以前没有而现在新出现的事物,没有证据说明该报纸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份报纸,故D项错误。‎ ‎24.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 传播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B. 要批判社会上的尊孔复古行径 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 要宣传社会主义治国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1917‎ 年”“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中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反对尊孔复古,强调要批判社会上的尊孔复古行径,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科学思想的传播,故A项排除;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故C项排除;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故D项排除。‎ ‎【点睛】“1917年”“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是关键信息。‎ ‎25.布哈林说:“托洛茨基主义的思想家天真地认为,每年最大限度地把资金从农业抽调到工业能保证整个工业的最大发展速度。但是,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增长的基础上达到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速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发展打破纪录。”这表明他主张 A. 协调工农业发展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推行农业集体化 D. 加快农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只有工业在农业迅速增长的基础上达到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我们才能长期地保持最大速度”可见布哈林主张协调工农业发展,故排除B,选A;材料没有体现布哈林对农业发展的具体思路,排除C;材料的主旨不是要加快农业的发展,排除D。‎ ‎26.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优,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 A. 新的经济体制得以建立 B. 对美国军备竞赛优势明显 C. 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D. 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无几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说明其进出口贸易过于单一,苏联经济制度存在问题,新经济制度没有成效,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故排除A,选C;材料没有提到美苏军备竞赛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美苏综合国力,排除D。‎ ‎27.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字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 A. 主张创新自由制度以活跃经济 B. 意在鼓励民众摆脱贫穷 C. 强调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D. 唤醒人们自信推进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斯福强调公民“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这说明罗斯福认为政府应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罗斯福主张创新自由制度,故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主旨是政府承担起民众摆脱贫穷的任务,故错误;材料和唤醒人们自信无关,故D项错误。‎ ‎28.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A.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意思是失业多了会影响商业企业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故B 项错误;发展第三产业和发展知识经济材料关系不大,故CD项错误。‎ ‎29.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这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前奏。该公报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 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B.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成 C. 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 D. 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联合之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超级大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广大新独立的国家不希望卷入大国集团之间的冲突,迫切要求团结合作,反帝反殖,走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故B项正确。A项,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A项表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故C项为题干现象的直接意义,并非历史背景,故排除C。D项,不结盟运动在英法等老殖民主义国家走向衰落时兴起,与西欧联合无关,故排除。‎ ‎30.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这说明 A. 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B. 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 C. 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 D. 美苏势均力敌无意改变现状 ‎【答案】D ‎【解析】‎ ‎【详解】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说明赫鲁晓夫在柏林危机问题上的态度是不妥协的,有可能导致冲突和战争。美国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说明美国认为柏林墙的修筑比战争要好得多,说明美苏势均力敌,都无意改变改变紧张的现状,故D正确,A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美苏对柏林墙修筑的态度,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1.1950年,美国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司法部长认为国家处于紧急状况时,可以逮捕任何“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以多数票再次通过。这反映出美国 A. 把“冷战”的重心转移到国内 B. 在“冷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C. 公民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D. 抛弃了杜鲁门主义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领取出国护照是公民权利,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对“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实行逮捕,也是侵犯公民权利的表现,故C项正确。当时“冷战”的中心在欧洲,故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冷战”中处于优势地位,故排除B项。杜鲁门主义主张实行“冷战”,美国并未抛弃其原则,故排除D项。‎ ‎32.如图这幅漫画反映了全球化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 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B.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初级产品的价格 C.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漫画反映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巨大的“剪刀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中的问题,故A项排除;B项包含在C项之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组成部分之一,故D项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群岛国家,既离开欧洲大陆,又靠近欧洲大陆,这样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自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此后300多年里,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处于世界首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英国的海上控制进行挑战。17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而在欧洲舞台上,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面对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这使英国人认为自己优越于和强大于欧洲其他民族,英国应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因而反对欧洲大陆新崛起的力量对英国形成挑战。英国的均势外交目标就是无期限地扮演欧洲舞台的主角和持续拥有英国固有的战略优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这段话是对英国均势外交的最好概括。‎ ‎——摘自《英国外交浅析》等 材料二 ‎ ‎ 英欧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聚焦点,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受挫,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在他们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与此同时,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认为英国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同时,英国国内在野的独立党势力渐大,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52%公民支持脱欧。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欧关系的变化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自《脱欧公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推行均势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及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 ‎【答案】)原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②有强大的海权;③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世界工厂”地位使英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④英国的岛国心理和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形成的民族特性等文化因素在更深层次的影响;⑤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要争夺市场、欧洲和世界霸权 ‎(2)原因:①英国与欧洲之间本身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光荣孤立”的历史传统也可以)。②英欧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③党派选举之争的需要。④以退为进,想从欧盟获得更有利的条件。⑤英美关系过于亲近。无论是历史还是经济原因,当欧盟与美国有利益分歧时,英国也往往站在美国的立场上。‎ 影响:①对英国:短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但从长远来说,英国脱欧会使其经济和国际地位大打折扣。②对欧盟:打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内部不稳定性增加,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将被削弱。③对世界:英国脱欧公投,对全球政治经济稳定与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冲击。④对中国:英国脱欧,中欧、中英贸易或将分开进行,这在中国处理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上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⑤对美国:英国脱欧,使欧盟实力整体上削弱,对美国有利。 ‎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自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17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结合相关所学知识从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海上霸权、民主政治的确立、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的发展、民族心理特性、国家利益等角度分析其原因。‎ ‎(2)原因:‎ 依据第一问作答及材料“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可知英国脱欧与其“光荣孤立”历史传统有重要关系;依据材料“金融危机以来……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可知英欧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依据材料“英国国内在野的独立党势力渐大,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可知这也是党派选举之争的需要;依据“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可知英国以退为进,想从欧盟获得更有利的条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美传统渊源较深,英国脱欧与美国也有密切关系。‎ 影响: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英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欧洲一体化进程、全球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中欧及中英贸易、欧盟实力下降对美国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英国脱欧的影响。‎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世纪~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简表 阶段 时间 重要事件 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代 ‎16—18世纪中期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圈地运动;世界市场的雏形时代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蒸汽时代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三阶段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全球交往频繁。‎ 第四阶段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第五阶段 信息时代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 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资本主义经济“滞胀”。‎ 请回答:‎ 从表中提取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答案】(1)论题宏大有主线,如:经济全球化基本历程,近代以来全球联系的演变,全球化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技革命对近代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对世界经济影响等。‎ ‎(2)论证列一个史实给分,能写出影响给分,史论结合来分析。‎ ‎(3)结论能把论题升华。‎ ‎【解析】‎ ‎【详解】本题时间跨度大,从16世纪-20世纪,主要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表格,第一第二第三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围绕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展开,从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阐述。第四阶段是经济危机和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主题可以列为危机与机遇,经济危机的对世界经济影响等等。第二第三第五阶段,从三次科技革命阐述科技革命对近代世界经济的影响,从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重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从第一到第五阶段是世界有孤立到全球化的过程,围绕史实可以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历程,近代以来全球联系的演变,全球化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总之,论证罗列史实,能写出影响,史论结合来分析。‎ ‎【点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原因: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工业革命的推动、③世界市场的扩大。2)途径:①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③两极格局的瓦解。‎ ‎3)形成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全球化加速 ‎3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立法机构组织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行政首脑 无 合众国总统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批准生效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答案】(1)立法机构健全,国会拥有征税权,权力加强;成为单一主权国家;实行总统制.‎ ‎(2)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结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表格中立法机构的构成中可得出,联邦制下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立法机构健全;由材料中“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得出联邦制下国会的权力加强,享有征税权;根据表格中行政首脑一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邦联制下无行政首脑,而联邦制有合众国总统,实行总统制。‎ ‎(2)意义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在政治上,联邦制的确立改变了美国成立之初松散的邦联制的弊端,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权力;在经济上,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另外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使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结构形式。‎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