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属于提倡变革的法家思想,不是孔子的思想,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项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B项体现了孔子的“仁政”思想,D项主张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均是孔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2.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主,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孟子,故答案为B项。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C、D项。‎ ‎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道,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 儒家的思想 B. 道家的思想 C. 墨家的思想 D. 法家的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主之语,以吏为师。”大意是说有圣明君主的国家,没有经书典籍之缛节,用法作为治国的礼教;不盲从先王的训示遗语,把执法的官吏当做老师。这符合法家“法治”的主张,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由国家制定法令,向全国公布,除国君外,所有臣民都必须遵守。做到“法不阿贵”。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4.下列观点言论不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 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B.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C.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 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荀子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荀子是儒家代表,C项不属于道家思想,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老子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子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其他三项属于道家学派的主张,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5.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 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 汉武帝从“无为”转向“有为”‎ C. 董仲舒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 D. 此时的文化“一统”可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 ‎【答案】D ‎【解析】‎ ‎【详解】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的统一服务。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因此被汉武帝推崇,并逐步上升为封建统治思想。故答案为D项。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回答的转变的原因,排除;董仲舒的建议适应了维护“大一统”的需要,从而被汉武帝接受,排除C项。‎ ‎【点睛】汉初经过六十多年的“无为而治”,经济实力得以恢复并逐渐增强,但是社会也潜伏着危机,表现在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社会矛盾尖锐、匈奴为患,这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巩固“大一统”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6.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 ‎①“大一统”的政治观 ②“仁政”的思想 ‎③天人感应学说 ④有教无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仁政”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大一统”的政治观和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对儒学的新发展,不是继承先秦儒学;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中没有体现。①③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①或③或④的A、B、C项。‎ ‎【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7.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是指程颐,他与兄长程颢被世人合称为“二程”,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下列各项中,属于“二程”理学观点的是( )‎ A.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 “心即理也”‎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心外无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故答案为A项。“心即理也”和“心外无理”是陆王心学的主张,不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排除B、D项;“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观点,排除C项。‎ ‎8.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下列有关朱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 C. 他提出了本心就是“良知”的观点 D. 他强调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致良知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观点,因此C不符合题意。故选C。朱熹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因此ABD均正确。‎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此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的内容。宋明理学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9.王阳明的心学与下列哪种观点相似( )‎ A. 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B. 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 C. 朱熹“理先气后”思想 D. 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王阳明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心即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故答案为B项。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朱熹的“理先气后”思想和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均与王阳明的心学不同,排除A、C、D项。‎ ‎【点睛】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心外,先有理后有物;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即是理”,理在心中。因此,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由于程朱理学认为理在心外,因此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因此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10.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宋明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张做人要注重气节与品德,要克服困难、发奋立志,这些主张对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本原的观点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应当抛弃,排除含有④的B、C、D项。‎ ‎11.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中,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 A. 李贽 B. 顾炎武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明末清初著……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顾炎武的特点,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和朴实归纳的研究方法,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故B项正确;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都不符合题意,故ACD项都错误。故选B。‎ ‎12.下列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准确的是 A. 挑战正统,提倡个性 B. 批判专制,否定帝权 C. 批判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D.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内容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故选D。ABC项都是明末清初批判思潮的主要内容,都是正确的。‎ 考点:明清批判思潮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明清进步思潮的出现的原因。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明清进步思潮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13.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 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 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所讲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里的人指的是人的感觉,而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也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故选A项。B符合普罗泰戈拉,排除;C符合王阳明,排除;D和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普罗泰戈拉 ‎14.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可知,古希腊肯定人,这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的思想,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思想·人文主义的思想:]‎ ‎15.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认同智者学派的某些观点,但不属于智者学派 ‎ ‎②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 ‎③著有《理想国》一书 ‎ ‎④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苏格拉底认同智者学派的某些观点,但不属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著有《理想国》一书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③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或④的A、B、C项。‎ ‎16.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泰勒斯 ‎【答案】C ‎【解析】‎ ‎【详解】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17.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 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 B. 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 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 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提倡人性,其根本上还是属于反封建。不难看出,“文艺复兴”这几个字,没能准确揭示出这场运动的实质。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均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读与曲解,均不正确。‎ 考点:西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18.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歌颂“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 )‎ A. 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的堡垒 B. 资产阶级要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反映 C.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D.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答案】C ‎【解析】‎ ‎【详解】十四五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要求在思想文化方面发出自己的主张,从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社会根源”的要求,排除A、B、D项。‎ ‎19.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在人文主义思想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 A. 提倡唯物主义反对神学 B. 主张以人为核心反对以神为核心 C. 重视现世幸福胜过天国 D. 追求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希腊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答案为B项。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不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A、D项;“重视现世幸福胜过天国”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排除C项。‎ ‎20.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最主要原因 A. 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 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 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 D. 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答案】A ‎【解析】‎ 在16世纪的西欧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程度很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所以在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正确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 ‎21.下列属于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观点的有( )‎ ‎①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 ‎ ‎②简化宗教仪式 ‎ ‎③主张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 ‎④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宗教改革宣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反对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特权,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A、B、C项。‎ ‎22.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 孟德斯鸠 B. 狄德罗 C. 洛克 D. 伏尔泰 ‎【答案】A ‎【解析】‎ 美国是按照“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建构本国的政治框架的,此学说来自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故选A。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主编《百科全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家,主张分权学说;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开明君主制。因此BCD三项均错误。‎ ‎2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可以用排除法来解答。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是宗教改革的主张;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三场运动都批判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内容 ‎24.启蒙运动中一位思想家曾谈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 )‎ A.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B. 权利应当“制约与平衡”‎ C. 主权在于人民 D. 人非工具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等信息来看,所体现的思想是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制约与平衡”、“主权在于人民”和“人非工具”等思想,排除B、C、D项。‎ ‎25.假如你是生活在两汉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 ②利用《授时历》来指导农业生产 ‎③可以用浑仪来观测天象 ④借助《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 ②③④ B. ①③ C. ③④ D. 全部无法享受 ‎【答案】C ‎【解析】‎ ‎【详解】浑仪作为天文观测工具,最早于汉朝时期出现;《黄帝内经》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中医学奠基之作。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隋唐时期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排除含有①或②的A、B项和说法不正确的D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26.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一数学著作应该是( )‎ A. 《周髀算经》 B. 《九章算术》 C. 《缀术》 D. 《齐民要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是古代农学著作,AC是数学著作,但与题干不符,因此选B。‎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 点评:复习中国古代科技部分,要按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梳理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认识中国四大发明等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27.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②屈原的作品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③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楚辞》‎ ‎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屈原作品的最好评价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屈原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楚辞,代表作品是《离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司马迁的《史记》作品的评价,因此③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屈原的作品很多,大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屈原 ‎28.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取得长足发展。下列情况在清代作品中可能有所反映的有( )‎ ‎①家中摆有青花瓷、彩瓷 ②一男子因不留辫子遭到官府惩罚 ‎③一商人把票号开设于广州、南京等地 ④一文人埋头于四书五经欲搏取功名 A. 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清朝时期男子必须留辫;票号在清朝时期出现;清朝时期仍然实行科举考试制度。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A、B、C项。‎ ‎29.东晋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楼”。其书体被认为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雅俗共赏。你知道这种书体是什么吗(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D ‎【解析】‎ ‎【详解】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从材料中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雅俗共赏”来看,这种书体应当是行书,故答案为D项。篆书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 ‎30.“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 A. 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 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 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答案】C ‎【解析】‎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故答案为C项。京剧在道光年间产生,不是古老剧种,排除A项;B项不是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排除;D项说法绝对,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1)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主张?‎ ‎(2)各自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1)①孔子提出“仁”,要求人要爱人。‎ ‎ ②苏格拉底提出人应该具备美德。‎ ‎(2)①孔子: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②苏格拉底: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孔子与苏格拉底关于社会秩序的主张,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人要爱人;苏格拉底提出人应该具备美德。‎ ‎(2)各自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两人生活的不同社会状况来回答。‎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思想家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 王夫之(1619~1692)‎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有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共”‎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三人各自的主张。‎ ‎(2)材料一、二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答案】(1)①共同主张:反对君主专制。‎ ‎②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平衡、制约。‎ 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 卢梭:主权在民。 ‎ ‎(2)①材料一:发展了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②材料二:发展了人文主义,既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提出革命胜利后的政体构想。‎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思想家和启蒙思想家的不同主张,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历史事物的分析比较能力。‎ ‎(1)从黄宗羲的“君者,天下之大害也”、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和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共”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从材料中的“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可以看出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平衡、制约;从材料中的“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平等、自由、民主;从材料中的“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可以看出卢梭主张主权在民。‎ ‎(2)材料一、二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材料一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启蒙作用,材料二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和革命胜利后的政体构想来回答。‎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来回答。‎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诗人但丁(1265-1321)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个人身上。”彼特拉克同样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材料三 “……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材料四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尚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1)材料一是哪个学派的主张?材料二、材料三各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他们共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2)与材料一同时期的中国思想界的状况如何? ‎ ‎(3)依据材料四,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制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1)①智者学派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③人文主义 ‎(2)百家争鸣 ‎(3)①国家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权学说:人民主权说;法制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影响: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联系所学可知,他们共同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2)联系所学可知,智者学派在古希腊历史上的时间是公元前5世纪,此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应当是百家争鸣。‎ ‎(3)根据材料中的“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这是至高无尚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信息可以看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制学说诸方面提出的主张包括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联系所学可知,卢梭的主张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点睛】人文主义是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即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从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标志。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不再承认外界的一切权威,主张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扬。人文主义从文艺复兴时期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到启蒙运动时期提倡科学理性与自由平等,表明其得到进一步弘扬并发展到成熟阶段。‎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耳矣。 ‎ 材料二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文学题材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 材料三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元代王冕《墨梅》‎ ‎(1)材料一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概括为哪一句名言? ‎ ‎(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经济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①通俗化,平民化、世俗化 ‎②特征: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3)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耳矣”,后来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分析概括得出。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经济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来回答。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