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屯溪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历史(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理在气中,道不离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伦理道德是万物本原的思想,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即伦理道德,故B正确。“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反映了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属于唯物思想,故A排除。“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属于心学,故C排除。“理在气中,道不离器”,属于唯物思想,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内容 【名师点睛】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 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 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 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放,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进一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因逃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故C项正确;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是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商业·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3. 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A. 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 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C. 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 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干材料实施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其做法是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承担一定的徭役负担,可知其反映的是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AC项错误;B项错误,错在“根本上”。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 4.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 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 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 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 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宋代中央集权措施。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措施,“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官员人数膨胀,出现冗官,行政效率低下。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5.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A. 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 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 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明清之际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的区域化,如上海的织布、纺纱,广东的丝织、陶瓷业,故本题选A。B指的是国内贸易,排除;C中的国内市场扩大从题中无法体现,排除;D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商业·明清之际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6. 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此图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政治形势的稳定情况 B. 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 C. 耕作工具的根本变革 D. 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重在注意时间信息。184-589年正处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故而经济发展指数下降。589-754,960-1279恰恰是隋唐和宋元时期,因为此时是大一统和中央集权,故而经济发展稳中有升。故A符合题意。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从图示来看,这不仅仅是商品经济,故排除B项;此期间的耕作工具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故排除C项;D项不是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7.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 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 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 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债务人”“债权人”“死者”等可以得出材料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D符合题意,而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社会阶层,排除A;B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与题干中“民事诉讼”“ 由法庭处理”等内容不符;C中的“获取利益”与材料无关,故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8. 苏格拉底曾感慨地说:“如每个人都是自己智慧的尺度,我们相对的无知又在哪里?如普罗塔哥拉的《真理》确实是在宣布真理,而不是在每个人的观点都正确的时候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详细考察,那么哲学对话的整个事业只不过是在冗长而又可怕地展示愚蠢。”这表明 A. 苏格拉底强调以人的感觉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B.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发现自我的本质改善灵魂 C. 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深信不疑 D. 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理性是人的中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强调以人的感觉为标准判断事物是什么应是智者学派,排除 A;据“在每个人的观 点都正确的时候……可怕地展示愚蠢”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 观标准,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故B项符合题意。无论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对神的存在皆表示怀疑甚至否定,排除 C;材料主要体现了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否定,排除D。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 9. 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A. 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 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 严复: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 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及题干要求,本题实际上考查史学理论与研究相关内容——历史认识的方法。抓住题干“价值取向和需要”要求,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马克思的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他的价值取向;B项,麦克·哈特和宗教改革以及新教产生没有直接联系,谈不上“价值取向”;D项,文化转型代表的是当时共和国政府的价值观,而不是作者杨凤城本人的价值观。进一步可知,C项,严复的主张代表了他的价值取向和需求,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认识的方法·“价值取向和需要”;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斗争·严复的思想主张 10. 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宗教改革运动 A. B. C. D.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由此分析,答案为D。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11. 美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出现了如下现象:新的国家机构急剧增加;联邦工资名单日益扩大,政府在几年之间,债务增长了一倍多。这一时期美国 A. 垄断资本出现并壮大,控制国家政权 B. 经济缓慢恢复,联邦政府权力扩大 C. 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生产趋于停滞 D. 运用新的经济理论,减少国家干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美国的政策调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期间,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政府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设立公共机构,比如农业调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促进了美国逐渐走出低谷,同时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故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垄断组织,出现了垄断资本并壮大,这与题干时代特征不符,故A项表述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故C项错误。新政时期,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表述错误。 12. 1674年新阿姆斯特丹更名为纽约市,下面漫画反映了更名后两个国家关系,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A. 葡萄牙与西班牙 B. 荷兰与英国 C. 英国与法国 D. 美国与法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中的文字推断这是英国与荷兰的对话。在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这个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故B项正确。A项与阿姆斯特丹无关,故排除。C项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美国与时间不符,故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 【名师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运用图文资料创设情景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3. 201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总统是由各州选举代表团直接选举产生而非由美国普通民众直接选举产生,故②正确;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模式,故①错误;内阁对总统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③正确;总统仍须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例如宣战权必须得在国会的许可下才能实行,故④错误。故答案选B。 考点: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787年宪法·内容 【名师点睛】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政体,总统是掌握实权的国家元首,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英王有很大的不同,两国政治体制模式是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效仿的基本模式。 关于美国总统制共和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 (2)不同点:英国君主立宪制,世袭君主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权利受宪法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与首相均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总统由选民选出,他与他组成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有任免官吏与缔约权,但在财政与立法上受到议会监督与制约。 14.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其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通讯领域遥遥领先,先后研制出有线电报、电话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地,④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并研制出发电机 ⑤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学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①都是美国人的成就,②是法国的拉马克,③是英国的牛顿,⑤是意大利的伽利略,故都是符合所在地,在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明了电磁感应,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排除④即可,正确的选项是C项。 考点:近代科技的发展·近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成就 15.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自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先后领导人民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多次民族战争。在西太后领导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此“转折点: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为《辛丑条约》;故选D。 16. 19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一书写道:“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伸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这段言论反映近代中国 A. 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B.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 C.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 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依据材料中“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和“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可知受新经济和新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并接受了新思想。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潮流”体现不出,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小农经济解体,故排除;C项不能完整表现材料。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传统观念的改变 17. 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①反映的经济形态在我国近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 曲线②反映的经济形态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 曲线④反映的经济形态最能代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流 D. 曲线⑤反映的经济形态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曲线①是指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所以并没有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所以A项正确。曲线④指的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它与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力量十分的弱小,所占的比例也少,但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曲线⑤指的是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所以D项的表述正确。曲线②是指洋务派的企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官办的军事企业,它是封建性,民用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所以B项的说法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比较 【名师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要掌握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两个重点: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是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要掌握重点概念,如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要注意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致的。四要注意活学巧记:如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一个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种压迫:一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受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个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18.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 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D.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鸦片战争后,西方民主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A项错误;封建帝制的结束是指的1911年辛亥革命,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在甲午战争后,D项错误;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以判定思想变革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新文化,以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以及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 下表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 北伐先遣战江南 B. 三次反“围剿”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挥师过长江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应在“南昌起义”前,故A项错误;从1930年起,蒋介石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应在“长征”前,故B项错误;1947年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项正确;“挥师过大江”指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在“决战淮海”之后,故D项错误。 20. 下表是1821-1930年某国贸易结构发展状况(数据表示百分比)推测该国是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苏联) D. 中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表明,在1861年前,该国主要是出口原材料,进口工业制成品。可见当时是一个农业国家。但之后,状况有所改观。而1921-1930年间,进口原材料为主,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可见,该国工业化加快,由进口机器设备的国家变为出口机器设备的国家。可见这和农奴制改革前后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状况相关。故选C。英国此时是工业国,故排除A项;B项体现不出,故排除;此图不符合当时的中国,故排除D项。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21.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1953—1958年我国通过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故这时期应该是②;1959—1964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泛滥,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下降态;但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重新出现回暖的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③;1970—1975年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但通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国民经济呈现复苏和迅速回升的状况,故这一时期应为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1979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农村中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呈现出了逐步发展的趋势,故这一时期应为④。据此,答案应该选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发展历程 【名师点睛】本专题是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如建国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作用、“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八大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三条路线、中国近代化历程等都是历年来高考重点。 22. 下列是某市高二学生探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重大成就”所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科技领域完成了“两弹一星”伟大工程 ②教育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③在外交战线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文艺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双百方针”始终贯彻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重大成就。依据所学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指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至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分析选项,①完成是在1970 年,不是这一时期的成就,故排除;②是在1965年,是这一时期的,正确;③是1953 年,不是这一时期的成就,故排除;④对原因揭示错误。故正确的只有一项即,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面建设时期·全面建设时期的成就 【名师点睛】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23. 阅读下图,其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②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③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④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 24. “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都认识到两极对峙中产生的新兴政治力量 ②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划分依据 ③都以经济军事力量强弱作为划分标准 ④都是对当时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思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对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中“三个世界”的两个划分标准中,第三世界中都看到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第二世界中都出现了中国、日本、欧洲等新兴政治力量,所以①表述正确,同时反映了多极化,故④正确。而在第二种划分标准中淡化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②表述错误;在第一种划分中,是按照意识形态来划分的,不是以经济军事力量强弱作为划分标准,③表述错误。故选:C。 考点: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大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28/29题15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中,关系最巨,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約来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频有彼辈转达,是又有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它商人直接贸易。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束,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殆之祸。 ——朱希祖著《广东十三行考》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这个权力在1813年被取消后,该公司仍然继续持有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貿易垄断权,直至1834年才被取消。1623年詹姆斯一世又授予公司任命宫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1661年,查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和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公司成立时没有得到国会一个便士的支持,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免政府对自己行动的干涉。 ——据赵伯乐《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变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十三行的特点及影响。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和解除分別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并比较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 【答案】(1)特点:政治、经济双重性质:外交通商权,贸易垄断权。 影响:抑制先进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近代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 (2)思想: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 不同:前者是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后者是出于保护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前者的设立有抵制外国之意,后者利于对外扩张; 前者属于政府经济和外交机构,后者是殖民统治机构; 前者受控于政府,后者相对独立;前者阻碍社会进步,后者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莫定基础。 【解析】(1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惟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它商人直接贸易”可总结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外交上具有通商权、贸易商具有垄断权;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为:抑制先进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近代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断权获得体现重商主义思想,“1813年被取消”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想;第二小问,比较十三行与东印度公司的不同,可从设立的原因、作用、性质、特点等角度进行比较,可概括为:前者是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后者是出于保护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前者的设立有抵制外国之意,后者利于对外扩张;前者属于政府经济和外交机构,后者是殖民统治机构;前者受控于政府,后者相对独立;前者阻碍社会进步,后者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2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下图所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局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答案】【评分参考】 等级 评分依据 一等 ①选题符合材料主旨,观点明确;②史实正确,可结合不同时代进行论证;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①选题基本符合材料主旨,观点较明确;②史实基本正确,但史论较为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基本清楚。 三等 ①选题偏题,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或史实不符合要求;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选题示例】(选题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但答案不限于以下选题,论证过程略。) (1)选题1:先进的知识分子促进了社会变革与转型。 (2)选题2:知识分子关注时事心忧天下,具有家国情怀。 (3)选题3:知识分子既具有先进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其他选题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 选题1:可列举古今中外杰出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与转型起到推动作用的史实,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商鞅变法、清末民初的解放思潮、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从而促进了社会变革与转型。 选题:2:可列举知识分子关心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或治国之道,体现了知识分子心忧天下关注时事,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如以孔子、黄宗羲、顾炎武、容闳等人的事例进行论证。 选题3:可列举孔子提出了“仁”和“以德治民”,但却主张恢复周礼;黄宗羲等人虽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民主思想,但却没有提出系统的思想,不能真正解决时代问题;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维新变法,但却对封建势力抱有幻想,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知识分子虽有其时代进步性,但也难以脱离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其他选题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 27.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邮政改革前英国邮资收取是按照信件用纸张数和投递路程远近,逐件计算,邮资标准高,绝大部分是向收件人收费。高昂邮资使平民望而却步,议员却可以免费邮寄。1837年,罗兰·希尔提出:改为统一按重量收费,不超过半盎司的邮件只需付费1便士.不管路程远近;邮资由寄件人预付,国家发行邮票作为预付费的凭证;取消议员特权。1839年经议会批准实行。1840年,英国政府正式发行了希尔设计的邮票。1842年,希尔进入邮政系统,与阻挠改革的负责人马伯里就邮政的主导权展开了争夺。1854年马伯里被调离后,希尔的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入进行。1864年,希尔退休时,英国的信件数量从1853年的4亿增加到6.75亿,邮政收入从1854的270万英镑增加到423万英镑。因为寄费减少,报纸和书籍的流通数量大大增加。由于罗兰·希尔一生为改革和发展邮政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近代邮政之父”。 ——摘编自金燕《罗兰·希尔与近代英国邮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希尔邮政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希尔邮政改革的影响 【答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特点:简化邮资收费标准;降低邮费;克服重大阻力;长期进行;成效显著。 (2)影响:降低邮资,取消议员特权,促进了社会公正;增加了邮政收入;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促进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英国邮政的近代化。 【解析】(1)由材料“不超过半盎司的邮件只需付费1便士.不管路程远近;邮资由寄件人预付,国家发行邮票作为预付费的凭证;取消议员特权。”“与阻挠改革的负责人马伯里就邮政的主导权展开了争夺”“邮政收入从1854的270万英镑增加到423万英镑。因为寄费减少,报纸和书籍的流通数量大大增加。”,可以答为:简化邮资收费标准;降低邮费;克服重大阻力;长期进行;成效显著。 (2)由材料可见,希尔邮政改革降低邮资,取消议员特权,促进了社会公正;增加了邮政收入;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促进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英国邮政的近代化。 28.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作出贡献。 ——摘编自《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与德军搏斗约2万牺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答案】【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背景:协约国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中国人力资源廉价丰富;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 (2)历史贡献:缓解了协约国的人力资源危机,支援了协约国后方的工业生产;为协约国前线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及中国与欧洲友谊作出巨大贡献。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协约国人力资源危机、中国人力资源廉价丰富、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等方面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本题根据材料“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作出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缓解协约国的人力资源危机、协约国军事斗争的保障、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中国与欧洲友谊等方面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29.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71年,沙俄趁我国发生西北回民叛乱之际出兵强占伊犁地区。曾纪泽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伊犁问题。他把伊犁问题划分为分界、通商、偿款三大端,三者中他以分界为最重要,最终通过在商务和赔款上对俄国的让步与俄国签订了《伊犁条约》。曾纪泽使俄签订了《伊犁条约》受到中外人士的普遍赞誉。但他为了避免战争,甚至对沙俄一再让步,使中国丢失了一些本来可以收回的权利。 曾纪泽认为“外国人不讲道理,中国人不明事势”是中外屡次发生冲突的根源,要想避免冲突,中国人首先应该严格约束自已,诚待西人,无错可纠,只能是“理屈在彼”,而不可能“理屈在我”。他还提出“邦交不可长恃”,即当时所谓的邦交或结盟虽然是必要的、可行的,但是中国不能因此就有恃无恐,倚赖其他国家,自强才是外交的后盾,坚持外交的自主性。 ——整理自李芸《曾国藩、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在外交上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外交主张的积极意义。 【答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平说】 (1)主张:“和戎”外交;诚信外交;自强外交。 (2)积极意义:希望通过“和戎”外交、诚信外交为清政府赢得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当时的生存发展;通过自强外交维护中国的独立,探索富强之路,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近代外交和中国的实际;“和戎”外交政策虽然是在危急的客观形势下所做出的较为有利于中国的选择,但为避战一再让步实不可取;诚信外交、自强外交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选做题,从以下三道题目当中选择一道作答,多选则默认按第一道题阅卷) 【解析】(1)“但他为了避免战争,甚至对沙俄一再让步,使中国丢失了一些本来可以收回的权利。”可以得出“和戎”外交;“要想避免冲突,中国人首先应该严格约束自已”可以得出诚信外交;“中国不能因此就有恃无恐,倚赖其他国家,自强才是外交的后盾,坚持外交的自主性。”可得出自强外交。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的外交环境从“和戎”、诚信、自强这三个概念的角度来评述曾纪泽外交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戎”外交、诚信外交能为清政府赢得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自强外交是探索近代中国的富强之路,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近代外交和中国的实际;“和戎”外交政策是在危急的客观形势下所做出的较为有利于中国的选择,诚信外交、自强外交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