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第一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 ‎ ‎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 ) ‎ 选项 变法措施 评价 A 梭伦改革:解负令 废除所有债务,消除了财产等级差别 B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限制旧贵族特权,促进官僚制度的发展 C 孝文帝改革:租调制 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D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节省政府购买和运输物资的财政开支 ‎2.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是在说明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 B、《德拉古法典》的制定过程充满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贵族专权 ‎ 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3.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4.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 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5.美国政治学家乔·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中说,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是个把贝壳流放作为预防措施而非惩罚措施的城邦,因为它不容许一个公民比其他公民更优秀。这一观点 A.表明雅典人用陶片放逐的方法对付优秀公民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民主制度不适合于古代希腊 D.认为古希腊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 ‎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变法带来的变化是 A.以礼治国取代以法治国 B.血缘宗法制度从此消失 C.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度转变 D.国家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员 ‎7.《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商鞅( )‎ 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 ‎ C.关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 ‎8.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 )‎ 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 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 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 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 ‎9.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 ‎10.贾文言在比较商鞅与梭伦的“耕战思想”时说:“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故两者都重视耕战,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在 ‎ A.商鞅维护皇权专制,以农为本;梭伦注重发扬民主,重视工商 B.商鞅立足承认现实,渐进变革;梭伦强调打破现实,重在继承 C.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梭伦使所有平民获得公民权利 D.商鞅用“强权”重构政治秩序;梭伦以“中庸”平衡阶级利益 ‎11.“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所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么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一观点最能体现在以下哪项史实中( )‎ A.秦商鞅变法 B.汉文景之治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12.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 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 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 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B.促进民族融合 ‎ 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 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1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14.北魏是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由鲜卑拓跋部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两项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杜绝官吏贪腐 B.推进民族深度融合 C.大大增加粮食产量 D.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 ‎15.北魏学者杨衔之《洛阳伽蓝记》中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反映出 A.民族矛盾阻隔了南北方交流 B.政治分裂推动经济发展 C.改革加速北方经济文化恢复 D.士族门阀政治已渐消除 ‎16.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A.青苗法 保甲法 B.均输法 保甲法 C.市易法 将兵法 D.免役法 保马法 ‎18.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19.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 “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 ‎ ‎20.以下选项中,对宋神宗时王安石的变法,评价较为中肯的是 ‎ A.稍有成效,未动根本 B.国势大振,联金灭辽 ‎ C.外患入侵,靖康之变 D.国势日衰,一蹶不振 ‎21.下列为“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仿照已填充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应宗教改革栏应填的内容是 叙述 历史时期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古代希腊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A.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B.从简化宗教仪式到不再以天主教会为中介 C.从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到焚毁《圣经》‎ D.从反封建专制到构建资产阶级理想王国 ‎22.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 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有必要 ‎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23.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24.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 ‎ 图11‎ 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5.《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欧洲列强的干涉 ‎26.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27.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28.俄国1861年改革剥夺了贵族地主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地主的强烈抵抗。过去贵族地主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土地,他们现在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并获得最好的土地。许多贵族已经或濒临破产,改革却使他们获得了一大笔资金。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改革实际上是由贵族地主支配的 B.改革使俄国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C.改革加强了贵族地主的经济实力 D.改革未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2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30.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埃及阿里改革为论据,可以拟定的论题是 A.工业文明的冲击与应对 B.民族独立与近代化 C.中央集权与封建割据 D.近代工业与文明开化 ‎31.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以此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核心的群体。这说明( )‎ 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入 ‎32.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 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 ‎33.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搞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34.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35.有学者认为,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其主要的历史依据是 A.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同时组建常备军 B.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 ‎ C.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 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 ‎36. “谁识书生能救国,晚清人物属康梁。”这句话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 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 C.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 ‎37.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38.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 B.“共济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 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 D. 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 ‎39.《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0.有人称清朝1901-1905年的新政是“第二次洋务运动”,这是因为 A.新政是以学西方为内容的自救运动 B.新政促进了清朝政治经济的现代化 C.新政措施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 D.新政没有提出发展实业的具体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共40分)‎ ‎41.经济政策的调整,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则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三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徒贵就贱,用近易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实行的经济措施。(2分)材料二、三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6分)‎ ‎ ‎ ‎▲‎ ‎ ‎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与王安石在商业政策上的相同之处。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6分)‎ ‎ ‎ ‎▲‎ ‎ ‎ ‎42.社会治理的演进,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 ‎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分)‎ ‎ ‎ ‎▲‎ ‎ ‎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6分)‎ ‎ ‎ ‎▲‎ ‎ ‎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类似事项 中国 日本 相差年数 事项 年 事项 年 开办外语学校 购买轮船 设立工场 开设电信设备 派遣留学生 发行报纸 同文馆 商船亚丁号 安庆军械所 上海和香港之间 美国留学 ‎《昭文新报》‎ ‎1862‎ ‎1862‎ ‎1864‎ ‎1871‎ ‎1872‎ ‎1873‎ 洋学所 咸海丸 横须贺造船所 东京和横滨之间 荷兰留学 ‎《中外新闻》‎ ‎1855‎ ‎1857‎ ‎1864‎ ‎1869‎ ‎1862‎ ‎1868‎ ‎7年 ‎5年 ‎0年 ‎2年 ‎10年 ‎5年 建设铁路 改革文字运动 民众政治运动 发行杂志 创始师范教育 近代学校制度 设立国立大学 政治革新 立宪预告 发型开禁 实施新历 改革货币制 颁布宪法 上海和吴淞之间 ‎《一目了然初阶》‎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南洋公学师范院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诏书 准备立宪上谕 自由理发 太阳历 实行法币 中华民国宪法 ‎1876‎ ‎1892‎ ‎1895‎ ‎1896‎ ‎1897‎ ‎1902‎ ‎1902‎ ‎1905‎ ‎1906‎ ‎1911‎ ‎1912‎ ‎1935‎ ‎1947‎ 东京和横滨之间 ‎《汉字御废止之仪》‎ 建议设立民选议院 ‎《西洋杂志》‎ 师范学院 ‎《学制》‎ 东京帝国大学 五条誓文 设立国会诏书 自由散发 太阳历 新货币制度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72‎ ‎1866‎ ‎1874‎ ‎1867‎ ‎1872‎ ‎1872‎ ‎1877‎ ‎1868‎ ‎1881‎ ‎1871‎ ‎1873‎ ‎1871‎ ‎1889‎ ‎4年 ‎26年 ‎21年 ‎29年 ‎25年 ‎30年 ‎25年 ‎37年 ‎25年 ‎40年 ‎39年 ‎64年 ‎58年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 ‎ ‎▲‎ ‎ ‎ 参考答案 ‎1.B ‎2.A ‎3.A.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D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C为伯利克里时期的表现,排除;A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且体现了不偏不倚的特点,它并没有彻底消灭旧贵族的利益,故A正确.‎ ‎4.C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可以看出梭伦政体强调的是平等意识,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5.B 材料中的“最简陋、最粗糙”等字眼意在强调雅典民主制度的缺点,即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是非常大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人用陶片放逐的方法对付的是不优秀的公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强调雅典民主的优点,而材料反映的是缺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6.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以礼治国和以法治国并存,例如秦国商鞅变法主张实行严刑峻法,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血缘宗法制度依然存在,例如各诸侯国实行王位世袭制,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在本质上体现了世卿世禄制的代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逐渐瓦解,各诸侯国为增强综合国力,选拔人才担任官员,这说明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度转变,故C项正确。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故D项错误。‎ ‎7.C.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国家治理混乱,不是因为它的法度混乱,也不是因为法度被废弃不用.国家都有法律,但却没有让法律一定实行的办法.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只处罚不守法的人,不奖赏善良而守法的民众,因此,不用刑罚民众也善良守法.是因为刑罚重了.刑罚重,民众不敢触犯刑法,因此也就没有刑罚.由此可以看出商鞅强调的是法律的实施.‎ ‎8.B ‎9.B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之所以遭此酷刑,关键是其改革触犯了守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抗,当商鞅的坚定支持者秦孝公去世后,守旧势力反攻倒算,商鞅在劫难逃。变法中“军功授爵”对旧势力威胁最大,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 ‎10.D 此题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后面所问的内容,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秩序;梭伦改革则是通过中庸的办法缓和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故选D。‎ ‎11.D 由题目中的信息“定居下来的征服者......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可知此应为原先处于游牧状态下的鲜卑族政权北魏,为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推行封建化的孝文帝改革。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定居下来的征服者”不符,故排除。‎ ‎12.A ‎13.D 由材料中的“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可以得出露田是不能继承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A项错误。B项与史实及材料内容不符合,所以排除B项。C项也是错误项,国家不是出售土地给农民。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向国家承担一定的赋税和徭役,故答案选择D项。‎ ‎14.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孝文帝“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等反映的是对农民负担的减轻,故选D项。‎ ‎15.C ‎16.A 根据材料中对空间维度的解释,分析选项可知A项是当时南北势力斗争的体现,故A项正确;②中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故B项错误;③描述的是时间维度,故C项错误;④的解释与南北维度的概念不一致,故D项错误,故选A。‎ ‎17.A 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 ‎18.B.“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表明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9.C ‎20.A ‎21.B 宗教改革并没有取消宗教仪式,排除A;宗教改革只是简化宗教仪式,强调信仰得救,不再以天主教会为中介,突出人文主义色彩,正确选项是B;宗教改革时依然信仰上帝,宣传《圣经》,排除C;D项所述符合启蒙运动。‎ ‎22.D 马丁 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圣经》和上帝即可得救。而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认为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此,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选D。二者都是将《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排除C。‎ ‎23.D 根据题干“先定论”“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可知加尔文主张对世俗生活热爱,这样就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符合题意的是D项,加尔文思想不是侧重对宗教的尊重,排除A项,B项错误,题干中是在弱化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排除C项。‎ ‎24.C 图①是德国宗教改革,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统一,直到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才实现统一,A错误。图②是埃及阿里改革,推翻的是奥斯曼帝国扶持的政权,B错误。通过地图可知③是俄国,结合所学1861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故本题答案为C项。图④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建立的是共和制国家,D错误。‎ ‎25.B ‎26.C ‎27.B 材料“‎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体现的是农民地位的提高,而这一变化得益于1861年改革中对农奴人身自由的解放,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 ‎28.B 材料讲述的侧重点是关于俄国土地制度的变化,不是改革的领导力量,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地主从过去不能转让和买卖土地变成现在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实际上反映了俄国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B项正确;改革虽然使部分贵族获得资金,但是因为缺乏横向对比,不能表明贵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增强,故C项错误;农奴制改革适应了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故D项错误。‎ ‎29.C ‎30.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埃及阿里改革”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应对措施,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俄国没有受到外部势力的侵略,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建割据”存在于日本和埃及,俄国则不同,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埃及没有“文明开化”,阿里要巩固的是封建统治,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31.D 18~19世纪日本为了掌握西方科学技术,曾经努力学习荷兰语文,日本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叫做兰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日本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仍在学习西方的文明成果。兰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近代科学,它对日本生产力的发展和反封建思想的产生都起过重大作用。ABC三项表述都无法从材料找到论据支撑,均排除;只有D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 ‎32.A 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把“天皇重新抬出来”是为了结束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A项符合题意,正确;BD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33.D 材料反映的是在明治维新期间,效忠观念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弘扬,故选D。‎ ‎34.C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35.C 1868年,日本开始了以学习西方为目的的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建立了近代军队和近代教育体制。但在政治方面,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根据1889年宪法,天皇享有大权,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在日本建立起来了,这与西方普遍的民主政体截然不同。故应选C。‎ ‎36.C 据材料“谁识书生能救国,晚清人物属康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其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故C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鸦片战争后,故A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在19世纪60年代,故B排除。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在维新变法之后,故D排除。‎ ‎37.B ‎ 题中材料主要表明,用君主立宪(和平改良)可以避免民主共和(暴力革命),目的是坚定了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ACD三项都不是康有为的用意(主要目的)。‎ ‎38.C ‎39.C ‎40.‎ ‎41.(1) 材料一措施:重农抑商;(2分)‎ 材料二三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2分)‎ 影响:①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②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③但其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行收购、运输,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6分)‎ ‎(2)相同:都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干预商业经济的发展。(2分)‎ 原因:商鞅以此引导人们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2分)‎ 王安石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挽救统治危机。(2分)‎ 42. ‎(1)趋势: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4分)‎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4分)‎ (2) 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清末新政的实施。(4分。答对两点即可)‎ 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 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2分)‎ ‎43.相同点:(5分)‎ 参考一:经济近代化开始时间、开启模式大体相同。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从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近代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开始时都来自西方国家)。‎ 原因:都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西方半殖民地;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本国改革势力的推动。‎ 参考二:文化教育近代化开始时间相同,两国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创办近代学校与派遣留学生,开始文化教育近代化。‎ 原因: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西方教育的影响 不同点:(5分) ‎ 参考一:工业近代化结果不同:日本基本从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 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 参考二:教育改革结果不同:日本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中国最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 原因: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旧官僚与资产阶级改革家);经济基础不同;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以儒学为根本,排斥西方科技教育)‎ 参考三:政治近代化时间不同: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相差20年以上,更有甚者达50年以上。‎ 原因:清政府一直在维持传统的封建统治机构,而明治政府却是在废弃幕府统治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日本商品经济发展新的阶层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阻碍民主政治的建立;而日本传统文化没有沉重负担,易于学习外来文化,所以走得较快。‎ 参考四:近代化进程的不同:日本的现代化是通过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同时进行;中国则是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一步一步缓慢推进的。‎ 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势力根深蒂固,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与改革力量强弱不同;传统文化对外来文明态度不同;国际环境不同。‎ 参考五:中国近代化整体程度落后于日本,经济与教育起步差距较小,政治差距巨大;实施的结果整体差距巨大。‎ 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封建制度的强大程度不同;领导者的决心、素质目的不同;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