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版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宋元时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版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宋元时期学案

 通史整合(三) 中华文明的鼎盛——隋唐、宋元时期 政 治 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宋 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本上解决了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经 济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 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 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 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思 想 文 化 科技:四大发明及其外传;文化:唐诗、宋词、 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各具时代特色;思 想:程朱理学的发展。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封建盛世的制度创新; 相对公平的科举取士; “以礼入法”的思想演 变; 藩镇割据的动荡局面 [小题验知] 1. 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 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 可知从汉到隋唐(  ) 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解析:选 A 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 坚持统一意识,故 A 项正确;在隋唐时期,南北方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感,故 B 项错误;题干主要反映国家的统一认同感,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故 C 项错误;题 干没有提及“中国”内涵问题,故 D 项错误。 2.(2018·临沂二模)《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 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  ) A.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解析:选 B 材料是关于中书省起草诏令的过程中,允许中书省官员各执己见,并把各 自意见书写在诏令上并签字,即“五花判事”,这种做法可以防范中书令(宰相)的擅权,故 B 项正确。 3.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例律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 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 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 B.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 C.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 D.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 解析:选 A 据材料“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 或为破坏家族伦理”可以得出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故 A 项正确;隋唐立法与 孔子的“仁爱”思想并不冲突,故 B 项错误;理学出现于宋代,故 C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 法律的条文,没有涉及目的,故 D 项错误。 4.(2018·云南师大附中摸底)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 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 13 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 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钱粮, 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解析:选 C 根据所学,府兵制下的府兵战时打仗,闲时务农,战争结束后将归于朝, 兵散于府,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避免武将专权,材料募兵制下“‘抓募丁壮,长充边军, 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钱粮,长期戍边”,并结合所学募兵制下的军事将领即节 度使掌握当地的行政权、财政权,削弱了中央的军事权,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出现,为安史之 乱埋下了隐患,故 C 项正确。 显性时空 隋朝(公元 581~618 年);唐朝(公元 618~907 年) 隐性时空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藩镇割据、节度使 [深化认知] 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其中三省制的特点 是: 集体宰相制 唐朝实行宰相集中议事制度,集中在门下省开会,三省长官负责全国政务的 处理,这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决策与行政 分离 在三省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 说,决策与行政是分开的。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推动机 构运转 (2)科举制 ①特点: 标准的客观性 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 方式的公平性 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范围的广泛性 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时间的延续性 从隋朝开始,到 1905 年正式废除 ②评价: 是相对公正、公平 的人才选拔制度 使平民阶层有机会进入统治集团,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扩大了统 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 “大一统”局面 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 权 促进了文化发展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是唐诗宋词繁 荣的重要原因;以儒学为主要考试内容,还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 承;此外,还推动了官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唐朝选才的方法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 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影响了社会心理 科举考试的长期实行使中国古代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形成了“万般皆下 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理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明清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不允许随意发挥, 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促进了官本位社会 观的发展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影响深远 2.军事制度 (1)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闲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 一”。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 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二、古代政治思想由“礼治”到“以礼入法”的演变 1.礼治 以“五伦”为 中心,强调“正 名分” 用忠、孝、悌、仁、善为“五伦”准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主张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 级名分,要求立法必须“名正言顺”,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以家族为本位, 强调“忠”“孝” 礼视“家”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且视家为“忠君报国”的基础。儒 家认为“孝慈则忠”,做到孝就能做到忠。而且孝本身就等于从政。这样一 来,家族被国家化、政治化,而国家被家族化、伦理化,从而形成家族伦 理的法律化 以等级为基础, 强调“别贵贱” 等级差别是儒家之礼的本质特征。儒家认为,礼就是专门用来区别和规定 亲疏贵贱、上下等级的行为规范 2.法治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以法家思想为代表的治国方略,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中国古代的法 律只有刑与罚的意义,只规定人们不许做什么,而不规定人们享有何种权利,臣民对君主 只有单向的责任和义务,而无任何权利可言。 3.以礼入法的过程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以礼入法”便成为儒家伦理道德对中国传 统法律渗透的萌芽。主要表现是用儒家的观点来解释法律,改变法律条文的意义和内容。 (2)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礼入法继续深化。这一时期的法典为儒家所制订,他们尽量 将儒家思想的核心“礼”掺入法典,改变了法家所制订的法律内容、精神,使法律儒家化。 (3)以礼入法在隋唐时期成为中国法律的正统,一直沿用到清末。《唐律》在以礼注释经 典、完善司法原则与制度方面将法律儒家化巩固了下来,由此唐律亦被称为“一准乎礼”。 4.以礼入法的核心思想 (1)礼不仅是立法的指导思想,也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法律重视身份的差别。主张人与人之间有贵贱之别,将贵族及官吏划为特权阶层, 将庶人划分为非特权阶层。 (3)强调义务与责任,维护君权、父权、夫权。三纲五常是古代法律的指导原则。 (4)以刑法为主。儒家认为“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惩其未也”。法律以刑法为主,重 在惩罚和报应,兼有警告预防的作用。 “以礼入法”现象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其中折射出儒家思想“礼义”的核心价值。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国古代法律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法 律文化中契合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本土法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诠释。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诗史巧记] 空前繁荣的农业经济; 开放包容的经济政策; 贸易繁华的商业都市; 多 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小题验知] 1.(2018·深圳一模)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这可以佐证唐代(  )  地区 时代   陕 西 河 南 山 西 河 北 甘 肃 四 川 江 苏 安 徽 浙 江 江 西 福 建 湖 北 湖 南 云 南 汉代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唐代 32 11 32 24 5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A.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 B.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解析:选 D 根据表格可知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唐代治水次数明显增加, 这说明唐代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提高,故 D 项正确。 2.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当时著名的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 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期(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茶叶成为农民的主要财源 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解析:选 B 材料信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的茶园规模 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说明唐朝时茶叶(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了,B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的消费观念问题,A 项排除;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南北经济交流”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排除。 3.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 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据此可知(  ) A.茶叶栽培扩展到黄河下游 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加便捷 C.经济繁盛使茶叶贸易发展 D.政府已不再管制茶铺经营 解析:选 C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涉及茶叶 的种植范围,故 A 项错误;“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突出南北交通,不能说明南方 与北方的差距,故 B 项错误;“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 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茶叶贸易发展,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 知,政府没有对茶铺进行垄断经营,故 D 项错误。 4.(2018·郑州三模)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设置军市。军需物资的缺口由西域商人供 给,军、商互市时必须签订契约文书,一旦发生纠纷,官府凭契约文书裁决。这说明(  ) A.政府鼓励西域商业的发展 B.政府注重西北地区的稳定 C.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有所制约 D.商业性契约在当时已普遍存在 解析:选 B 材料强调的是唐代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军市,加强沿线的管理,维护西北 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而不是鼓励西域商业发展,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地方行政对军事权力的制约,故 C 项错误;通过材料军商签订的契约并不能说明商业性契 约当时已普遍存在,故 D 项错误。 隐性时空 曲辕犁、唐三彩、秘色瓷、南青北白、大运河、“扬一益二”、坊市制度、飞钱、 柜坊 [深化认知] 一、唐朝坊市制度 高度 完善 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 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市 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 渐趋 松弛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城市结构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中 唐以后,市附近的里坊内开设店肆和作坊,至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宵禁的规 定 主要 评价 从本质上来说,坊市制度束缚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反映出从政治中心、军事 重镇而演变成城市的一些共同结构。因此,随着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由于经济原 因而形成的城市的出现,必然将突破古代城市坊市分立的结构 二、隋唐赋役制度改革 制度 表现 租庸调 制 实行于隋至唐中朝。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规定“民 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 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赋税形式的否定 两税法 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唐德宗于 780 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 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 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三、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启示 1.特点 (1)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 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陆路贸易地位 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 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 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 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 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2.启示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 的落后。 (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 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 (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 友好的人民。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诗史巧记] 三教并存的思想; 全面繁荣的文学; 兼收并蓄的艺术; 领先世界的科 技 [小题验知] 1.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 时(  ) A.文学艺术的多元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 D.三教合一的趋势 解析:选 D 材料都体现的是唐诗,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唐朝的对外交流,故 B 项错误;杜甫生活的时代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故 C 项错误;李白的诗歌中透露出道家思 想,杜甫诗歌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王维的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体现了唐朝三教合一的 趋势,故 D 项正确。 2.唐代文献记载,德宗时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 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据此可知,文中“战舰”(  ) A.以水力作为驱动的动力 B.行驶速度远远低于帆船 C.具有机械动力轮船雏形 D.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海船 解析:选 C “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 久固”可得出所制战舰有机械轮船的结构,故 C 项正确。 3.(2019 届高三·邯郸质检)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 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晋 爵。这说明(  ) A.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B.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 C.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 D.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 解析:选 C 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故 A 项错误; 明清小说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逐渐世俗化,故 B 项错误;由材料“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 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从而被加官晋爵”可知市民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取 得功名,说明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 而非科举制度,故 D 项错误。 4.(2018·辽南协作校二模)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 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反映出(  ) A.农耕经济的普遍性 B.唐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文明发展的开放性 D.唐代“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 解析:选 C 据材料“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 的菠菜等”可知,唐朝开放与包容,使唐朝境内外商胡商众多,充分反映了唐朝文化的开放 性,故 C 项正确。 隐性时空 韩愈“道统论”、三教合一、雕版印刷、火药、唐诗、传奇、楷书、草书盛行 [深化认知] 一、唐代“三教并存”与儒学发展 1.“三教并存” 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 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 受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 2.儒学发展 (1)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所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 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而开儒学讲“道 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 (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 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 二、唐文化的特点 1.唐文化体系庞大而完整,发展水平较高: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发展程度 世界领先,对近邻产生深远影响,如文学、史学修撰、教育、宗教等。 2.极具开放性:表现在: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 本身的成熟与强大有吸引与消化他类文化的信心与能力,因此佛教、伊斯兰教等传入。 3.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不僵守古制:如文学上开创新诗风,史学修撰上重视人事, 艺术创作更重活跃自由之风,改变魏晋时期缺乏“人气”的特点。 (四)宋元时期的政治 [诗史巧记] 并立的民族政权; 叠层的政治架构; 开放的文人仕途; 活跃的议政氛 围; 全新的地方体制 [小题验知] 1.(2018·汕头二模)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 辽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东京(今辽宁辽阳)、南京(今北京)、 西京(今山西大同) 金 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北 京(今内蒙古宁城)、中都(今北京) 宋 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县)。南宋 迁都临安(今杭州) 由表格内容可推知,当时(  ) A.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 B.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C.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D.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 解析:选 A 从表中可以得出辽、金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也有自己的京城,其中的 今天河南的开封和北京及山西的大同,还有辽宁的辽阳曾是几个政权的都城,由此可以判断 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故 A 项正确。 2.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 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 变化说明(  ) 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B.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 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解析:选 D 唐朝的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故 A 项错误;由三省六部 制到二府三司制并没有体现中央官僚机构的进一步膨胀,故 B 项错误;皇权独大的局面开 始形成是在秦朝,故 C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制衡,二府三司制依事系任进行事权分 割,而没有制衡体制,故 D 项正确。 3.(2018·梅州二模)宋代从乾德元年(963 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 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 清县”。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解析:选 C 县取代州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属于中国古代中央与 地方的关系范畴,“行使比较随意”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高品秩官员兼 理县一级行政单位,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行政区划变迁,故 D 项错误。 4.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 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解析:选 A 题干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与士大夫治天下”,再联系宋 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宋代解决了唐末以来上百年的藩镇割据问题,确立了“以文治 国”的统治方略,故 A 项正确;宋代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并非结束,故 B 项错误; “以儒立国”正统思想的形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且题干中未提及,故 C 项错误;宋太祖 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与题干无关,故 D 项 错误。 5.(2019 届高三·烟台调研)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 法”,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  ) A.分化兵权铲除了祸患基础 B.政策与措施针对性较强 C.分离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D.利于政府合理发挥作用 解析:选 B 宋自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政权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一直贯彻执行的总原则就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防弊”的关键在于“防”。到了 太宗时期,在“防”的基础上,又对这一总原则加以发展、升华,突出了它的牵制作用,以 此完成制度设计,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故 B 项正确。 显性时空 宋朝起始(公元 960~1279 年),元朝起始(公元 1271~1368 年) 隐性时空 参知政事、枢密使、转运使、二府三司制、行省制、王安石变法、文人政治 [深化认知] 一、文官政治的形成及其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1.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过程 (1)宋朝初年,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 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正是由于“重文 轻武”国策的确立,北宋文官政治格局逐渐形成。 (2)宋仁宗时,进士出身的文人成为政治的主体,文人治国出将入相,全面掌权。 2.文官政治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1)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发生悄然变化,“以天下为己任” 和“忠君”的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 (2)“修齐治平”成为文人入仕的终生追求。范仲淹等文官士大夫最终将这种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王安石则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将这种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所言所行无疑是这种国策和文官政治长远影响的结果,更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 到了重要作用。 二、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 北宋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分权制衡。目的就是让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个人、群体或机构都 没有可能大权独揽。其实,就连皇帝也是在这“相维相制”里面的——纵然大权在握,基 本上也做不到为所欲为,还是有力量可以约束皇权的。 1.为防范军人,采取“兵权宜分”的策略 (1)把全国各地地方军队中的精兵悉数搜罗到中央,编入禁军,在首都地区驻扎,让皇 帝直接掌控的禁军成为宋朝国家唯一具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2)禁军的最高司令部,从宋初的两个变成了三个,最高军事将领的级别也随之降低。 (3)禁军三衙只有管理军队的权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调动军队,必须要枢密院的 兵符,而枢密院的长官从来都不是军人。用非军人来牵制军人。 (4)实行“更戍法”:从中央派禁军来守边境——禁军以 500 人为单位、以半年到一年 为通常期限,轮流守边。 2.为防止地方割据,从中央到地方,权力分割、互相制约、互不统属 (1)宋代中央权力的分割 宋朝的中央政府是“三权分立”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中书、枢密院、三司三 个机构管理。 ①中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府。但是,宋朝的中书不管军政,也不管财政。 ②枢密院的级别比中书略低,三司更低,但是,这两个机构的长官都是直接向皇帝负 责的。 ③在宋朝中央,还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御史台和谏院,前者负责行政监察, 后者专司舆论,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御史台和谏官都可以提出批评。御史台和谏官 的活跃让宋朝政治一度呈现出积极的状态,这是一种宝贵的自我纠错机制。 (2)从地方上来看,宋朝的地方政府比较固定的设置是州县两级。 宋朝政府从中央派出文官去管理州政。文官知州,手里又没兵,当然不会形成割据隐 患。知州还有一个新设的副手叫做“通判”。知州有什么重要文件,需要跟通判联署,所以, 通判对知州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制约。 3.皇帝也受到各种制度传统的约束 (1)宋朝的官员有着批评皇帝的制度、渠道和态度,论制度,宋朝有专以批评纠错为职 责的御史台官和谏官,他们享有言论特权;论渠道,不同级别的官员可以通过面见皇帝、 书面上疏等多种方式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朝政缺失的看法。 (2)修史制度:中国古代有一个规定,帝王是不能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自己的实录的, 这也是为了保证史官能真正秉笔直书国君功过善恶的一个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三、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及特点 1.历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变与不变 朝代 行政机制 秦、西汉 郡—县 东汉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县 元代 省—路—府或州—县 [说明] 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 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 2.沿革的特点 (1)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 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 (2)不同历史时期,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 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经济落后地区则相反。 (3)我国每个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最为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 位,如元为行省,其辖区范围、行政职责和官员的设置都有差异。 (4)历时两千余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 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5)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如县是我国 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至元明时期则降为四级行政区划单位。 (6)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在郡县制时代以二级制为主, 州制时代和道路制时代以三级制为主,省制时代前期以四级制为主,后期以三级制为主。 (五)宋元时期的经济 [诗史巧记] 南移的经济重心;盛行的租佃关系;宽松的经济政策;活跃的商品经济; 成 长的市民阶层;紧张的政府财政;发达的海外贸易 [小题验知] 1.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年),南方各路按户均田亩数从多到少依次是江东、江西、 两浙、福建,中举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福建、两浙、江西和江东。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 A.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B.人地关系影响社会文化倾向 C.科举制为平民提供上升通道 D.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转移 解析:选 B 材料表明南方各路按户均田亩数较少的地区中举人数较多,说明人地关系 影响社会文化倾向,故选 B 项。A、C、D 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2.1027 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 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 解析:选 B 从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 各取稳便”,可知材料体现了客户与主人在收田结束时进行协商,反映出租佃制下人身依附 关系有所松弛,故 B 项正确。 3.(2018·晋城模拟)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 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还有来自日本、阿拉 伯等国的货物。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  ) 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B.经济政策相对宽松 C.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 D.传统经济结构裂变 解析:选 B 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低下,故 A 项错误; 由材料“宋神宗时”、“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结合所学可知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经济政策相对宽松,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非 对外贸易,故 C 项错误;明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经济结构出现裂变, 故 D 项错误。 4.(2018·深圳二模)北宋时期,政府下令商人将粮草运至边境指定地点,得到的报酬是 官卖商品茶、盐、铁、香料等物资的经营许可。这说明当时(  ) A.政府对商业的垄断空前强化 B.商税成为主要财政来源 C.抑商政策严重阻碍商业发展 D.政府货币短缺财政拮据 解析:选 D 政府出让经营许可权的条件是商人要帮助政府将粮草运到指定地点,这样 可以解决政府的费用,也说明政府财政困难,故 D 项正确。 5.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以致“庄田置 后频移主”。这表明(  ) A.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B.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 D.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 解析:选 C 从材料“庄田置后频移主”可知,当时土地买卖非常频繁,土地已经成为 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家财政收入改变,排除 A 项;材料没 有体现出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排除 B 项;北宋时期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 制,排除 D 项。 隐性时空 不抑兼并、积贫积弱、租佃关系、景德镇瓷器、城市打破时空限制、经济重 心南移完成、市舶使 [深化认知] 一、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宋代的土地兼并 1.概况: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 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私有制大发展;二是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三 是土地所有权的日益集中与土地经营的日趋分散;四是官田的私田化。 2.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的私有制,主要原因是宋代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 兼并”的政策。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租佃制下,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松弛,劳动者有一定的自由权利,调动 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②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富余的劳动力可以转向工商业、服务业等领域,最终实 现社会的全面繁荣。 ③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积极改进生产工具、革新技术,使精耕细作向纵深方向 发展。 (2)消极影响:由于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使国家赋税收入受到影响;另外激化了社会 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不断。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 战国时期 租佃方式产生 汉代 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宋代 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 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明清时期 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3.特征 (1)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 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魏晋 隋唐时期的部曲、佃户都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迁移的自由,到宋代时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 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 租两种。 (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 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 4.影响 (1)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2)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 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四、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 纸币出现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就是交子 城市兴盛 与唐代相比,打破了地域限制、市坊不分;不受时间限制;官府对商业活动也 不再严格监控,这使得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商品经济 繁荣 随着私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商品 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政策变化 中唐以来,传统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 榷场贸易 发达 榷场是宋代官办边境贸易场所,以通辽、夏、金的互市贸易。榷场贸易是因各 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 提供经济利益、安边绥远的作用。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 废无常 海外贸易 发达 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即是对外贸易税收 2.原因 (1)唐朝中晚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北方多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3)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推动南方经济较快发展。 (4)宋王朝统治者执行了比较开明的经济政策。 (5)宋代科技、思想、文化高度繁荣,促进经济的发展。 (6)若干民族政权的并立,整个中国的不统一给各国贸易创造了空间。 五、宋代的海外贸易 1.表现 (1)贸易港口大大增多,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大小并存、主次 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2)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超过唐代,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航行,远至红海沿 岸及非洲东海岸。 (3)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商品的种类都有了很大增长。 2.地位 实现了对外贸易重心 转移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落,海上贸易 的重心地位日益巩固 巩固了中国在海上贸 易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不仅在商品结构中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而且中国商人和商船取 代了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地位,成为中外贸易中的主导力量 贸易制度和航海技术 创新 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 度,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有不少创新 奠定了中国古代海外 贸易的基本范围 直至明代,中国商人的贸易范围仍然与宋朝时期一致 3.原因 (1)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生飞跃的时期,社会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全 面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两宋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取得了飞速进步,海船的载重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显 著提高。指南针的应用使得航海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远洋航行能力大大提高。 (3)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鼓励支持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政策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六)宋元时期的文化 [诗史巧记] 发展转型的传统文化; 繁荣外传的科学技术; 世俗化、平民化的文学艺 术 [小题验知] 1.有学者指出,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迷信 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这说明程朱理学(  ) A.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 B.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 C.破除了宗教的精神束缚 D.改变了传统的治学方式 解析:选 A 据材料“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从鬼神 迷信中清醒,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可以得出程朱理学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 故 A 项正确。 2.公元 13 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 值多少、纸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 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  ) A.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C.促进欧洲的货币改革 D.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马可·波罗对中国纸币的介绍影响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 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 D 项正确。 3.(2018·石家庄一模)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 《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写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 题。可见宋代话本(  ) 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选 D “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表明宋代话本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 向,故 D 项正确。 隐性时空 理学、心学、活字印刷术、宋词元曲、文人山水画、风俗画 [深化认知] 一、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1)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研究人伦物理,补孔孟所未备,把 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融汇了历代学者对儒学的 研究成果,而且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3)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 上的新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以及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 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 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 (4)强调个人修行,比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它对于现代化所带来的一路下行的世俗化,有一定的道德逆挽作用。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 因而必然会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 1.儒家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的动机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古代中国人自小都学习过儒家经典。古 代的绝大多数科学家当然也不例外。古代科学家研究科技的动机大致有三:其一,出于国 计民生的需要;其二,出于“仁”、“孝”之德;其三,出于经学的目的。比如,数学以解 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框架和内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大都与国计民生有关;天文学讲“敬授 民时”,地理学讲治国安邦,医学讲治病救人,也都与国计民生相关联。 2.儒家经典是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 儒家经典中具备了古代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儒家 经典中的科技知识,实际上成为许多科学家的知识背景,成为他们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 组成部分。由于古代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甚至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来源于儒家经 典,因此,在科学研究以及科学著作中,大都包含某些现成的、普遍适用的儒学理论及诸 如“气”“阴阳”“五行”“八卦”“理”之类的儒学概念。 3.儒家的经学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古代的科学研究由于与儒家的经学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围绕着前人的著作而展 开的,所以一直有尊崇经典的传统。古代科学家首先必须尊崇儒家经典,尤其是包含科技 知识的那些儒家经典。此外,科学中的各个学科也都有各自的经典,这些经典是各学科的 科学家所必须尊崇的。 由于尊崇经典,所以科学研究只是在经典所涉及的范围内展开,只是在对经典的诠释 过程中有所发挥。先有《九章算术》,后有《九章算术注》;先有《水经》,后有《水经注》; 先有《神农本草经》,后有《神农本草经集注》,诸如此类。这与儒学的经学方法是一致的。 尤其是,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到中国,当时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持“西学中源”的观点, 并且采取引中国古代经典解释西方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科学研究方式依然是承袭了 儒学的经学方法。 三、“市民阶层”对中国文化走势的影响 1.“市民阶层”概念分析 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 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 但在明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从政治上看,中国古代市民的政治能力是低级的,在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当边缘的地位, 从这种角度讲,中国古代市民阶层也不可能成为“国家——社会”两元格局中的“市民社 会”。 从意识形态上看,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 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 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 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 2.对中国文化走势的影响 (1)市民阶层在意识形态领域影响士林风气 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士 人标榜的信条。到了明代,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 (2)市民阶层兴起对晚明学术产生重大影响 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启蒙思潮对人性的解放。这种新思潮可以看作是知识阶层和市民 阶层互相交流融汇的结果。中国的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 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他们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 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 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主流的儒家思想与宗法文化,即使简陋,毕竟开 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 (3)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 士大夫文人长期盘桓于都会市井,混杂于市井众生之间。耳闻目染下,他们的生活方 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渐渐与市民阶层有更大的接近。这一时期世俗文学 的创作达到了高峰,说明了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 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 四、宋代在中国古代史上的突出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 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从广义上看宋代与 前代的不同有: 从生产关系的 变化看 宋代是从庄园农奴制向地主租佃制转变的重大转折时期。表现在:通过“不 抑兼并”的政策,使土地进一步集中到大地主手中,从而使租佃制盛行 从经济观念的 演变看 宋代是商品经济观念发生转折的时期。经济领域的成就是这种观念的具体 体现,如东南沿海经济地位的上升等 从学术思想的 变化看 宋代是从传注之学向义理之学的转变时期。即由“注解、阐述”经典著作, 转向探求事物本原、阐发个人观点的方向,表现在理学的出现与发展 从政治体制的 演变看 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的转型时期。表现在 部分士大夫与官员合体的现象,如王安石、范仲淹等 考法(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 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 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命题者说] 直来直去的 历史现象 议政机构改名,议政人数增加,议政人员更替。 层层深入的 历史认识 议政人数增多,更替频繁→熟悉朝政的人数不固定→相权被削弱→皇权 加强。 纵横转换的 历史思维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加 强皇权,维系统治。 解析:选 C 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 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频繁更替宰相,来 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故 A、B 两项错 误。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故 D 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 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命题者说] 考查内容传统 仍是考查的主干知识:小农经济和土地制度。 情景角度新颖 不是直接考查唐代后期的土地制度,而是隐性考查小农经济。 注重史料实证 对比不同土地规模和户数的数据,对历史现象作出恰当的阐释。 解析:选 A 材料中占有 20~130 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 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 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 A 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 300 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 1.4%,B 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 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 D 项。 3.(2016·全国卷Ⅲ)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 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 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命题者说] 历史现场 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从而形成模仿王羲之书法的社会风尚。 时代气息 唐朝盛世对刚健昂扬的艺术追求。 唯物史观 文化艺术与开明政治、经济繁荣的关系。 解析:选 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皇帝好恶和朝 代更替都是影响社会对艺术评判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 A、D 两项;王羲之的艺 术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B 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既与王 羲之的艺术成就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选择分不开,故 C 项符合题意。 考法(二) 转换思维的角度 4.(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 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命题者说] 注重基础 以教材中涉及的藩镇割据作为命题依托。 视角独特 不是考查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是考查对维系唐朝统治的客观作用。 发散思维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注重论从史出,形成历史品质,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解析:选 D 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 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赋税,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 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看,可知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 项 正确。表格内容反映了藩镇赋税是否上供,但不能说明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A 项错误。 表格内容无法反映出藩镇间的战争(攻伐)情况,B 项错误。从表格中的藩镇情况来看,大部 分藩镇有财权,而且河朔型藩镇拥重兵,有兵权,并有官吏任免权,说明“安史之乱”后的 藩镇并不都维护中央的权威,C 项错误。 5.(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 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 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命题者说] 重视主干知识 历史长效热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回归历史现场 南茶北运所引起的北方社会习俗的变化,暗示了国家统一的时代背景下南 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彰显核心素养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喝茶习俗折射出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解析:选 C 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 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 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 C 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 是“南茶开始北运”,A 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 项错误。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 项错误。 6.(2014·全国卷Ⅰ)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 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命题者说] 教材主干 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传统文化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为正确答案所在。 社会现实 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解析:选 D 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 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故选 D 项。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7.(2018·全国卷Ⅲ)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宰相人数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命题者说] 注重时空观念 以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宰相祖辈的任官情况为命题材料。 强化比较能力 通过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进行解读。 呼应社会热点 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 解析:选 B 从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 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为平民身份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 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宰 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大小问题,C 项错误。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 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D 项错误。 8.(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 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命题者说] 宏观架构 横跨两汉、魏晋、隋唐三大历史时期,整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大 选官制度,体现知识的横向整合。 微观设疑 试题落脚在科举制相对于其他选官制度的社会功用上。 解析:选 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 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 D 项。官员的文化 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 A 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 系,故排除 B 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 C 项。 9.(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命题者说] 指向明确 直来直去,直接设问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 逆向思维 唐宋以前,北方领先南方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是什么?北人南迁,带去了北方 的何种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的经济开发? 解析:选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 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 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 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 项符合题意。A、D 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 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 B 项。 10.(2013·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 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命题者说] 考查知识全面 通过对比综合考查汉唐与宋代实行的不同的土地政策及后果。 填补教材空白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并非教材主干,学生感到陌生。 凸显唯物史观 强调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宋朝的经济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 集权,所以 A 项错误;宋代流民问题严重大多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与“不抑兼并”的政 策没有必然的联系,B 项错误;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C 项错误; “不抑兼并”的政策促使地主官僚大量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从而造成自耕小农的衰退,故 D 项符合题意。 11.(2013·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 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命题者说] 材料平实 以简单易懂的文字史料切入,学生遇到的阅读障碍较少。 内涵丰富 对周公的摒弃和对孟子的推崇,说明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更符合当时时代的 需求。 发散思维 汉唐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宋代儒学家展开了复 兴儒学的活动,最终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程朱理学。 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宋代儒学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A 项表述有误,故排除;B 项自汉代以后即出现,排除;C 项符合宋代这一时代 特征,故选择 C 项;D 项陆王心学至明朝方被发扬光大,故排除。 考法(四) 拓展教材的宽度 12.(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 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命题者说] 立意深远 让考生理解中国古代具有重史传统的文化特征及其意义。 视角独特 经筵经史讲读制度与帝王政治行为的关系。 素养彰显 题在书外,理亦在书外,意在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正确解释历史的 核心素养。 解析:选 A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 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 A 项;B 项说法过于绝对, 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 C 项;D 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 题意不符,故排除。 13.(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 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 述 出 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 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 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命题者说] 学术研究 判断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对同一事件历史叙述的真实性。 素养立意 在特定时空限制下,史料实证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和甄别。 角度创新 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以及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 力。 解析:选 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 绩”,C 项正确。材料中对李世民有两种称呼:“秦王”“太宗”,因此不能断定李世民是否 在成为皇帝后与薛举战于泾州,A 项不准确;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 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 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 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 D 项。 14.(2015·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 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命题者说] 体现人文素养 以妈祖文化融入高考试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注重唯物史观 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去解读历史现象。 链接社会热点 沿海经济发展的问题呼应了“一带一路”这个热点话题。 解析:选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 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 响力的上升,故 A 项正确。B 项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 项结论无法从材料 中得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 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B、C、D 三项。 1.唐宋时期,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 有政治制度的制约,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另一方面有思想的制约,如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 人感应”及传统的重史思想等。 2.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 收归中央,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科举制向社会各阶 层士子开放,既包括中下层士子,也包括世家子弟。 3.行省作为中书省的对外派出机构,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 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基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 节制,且行省内部也存在权力制约,行省权力的大而不专,决定了它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 4.宋代以后,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战国时租佃关 系已经产生,汉代时比较普遍,当时佃农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 者与田庄主就形成了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营的 重要经营方式。佃农租种地主的土地,双方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在契 约期满后可以离去,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土地经营中的主要形式。 5.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就整个封建社会而言,统治者也会根据形势 对该政策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甚至体现出“惠商”的一面。但 是要明确,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 6.“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指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人欲”指的是“私 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需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 范的欲望,一般认为,程朱理学专讲道德性命、修身养性,不务实际。但在最初形成时, 程朱理学也含有经世致用的思想。 [典例] (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 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 300 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 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 时 12 年,经 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 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规范解答] 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 回答本开放性试题,首先要从所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明确合理的观点,注意 必须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图文材料具有的共性信息,如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都体现 了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友好往来,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等;其次必须从中国古代 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中寻找准确合理的论据,注意必须是中国古代史除了玄奘西行、鉴真东 渡之外的其他相关史实(限定了答题角度、时间和空间);最后要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的观 点进行论证,论证时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具体可提炼如下观点: 观点一 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观点二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友好和平交往 观点三 古代中国为佛教的传播做出贡献 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 观点一 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以及对世界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 观点二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郑和下西洋等相关史实 观点三 古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联系、佛教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 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严谨作答 观点一: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 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 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 件。 观点二: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友好交往。 论述:东汉时,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到波斯湾。公元 166 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 郑和七下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倡导友好相处、主动外交,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观点三:古代中国为佛教的传播做出贡献。 论述: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派人去西天求法并建立白马寺。东晋 的法显,历经 14 年,游历 30 余国,是中国第一位到天竺取经求法的大师。南朝各代帝王 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建立大批寺庙曾舍身入寺。北朝历代帝王大都扶植佛教,开凿了云 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佛教在隋唐时期出现了空前兴盛繁荣。 [高考达标检测]            (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8·济南二模)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 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唐代的“过官”制度(  ) A.削弱了皇帝权力  B.有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 解析:选 B 根据“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 通过”可知“过官”制度有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故 B 项正确。 2.下表为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据此可知唐代(  ) 士族 小姓 寒族 类别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总计 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科 88 65.7 10 7.4 36 26.9 134 A.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 B.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 C.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 解析:选 C 从材料中各科录取人数和比例中,小姓和寒族都有很多,且士族通过科举 考试做官的人数占有较大比重,可知原来的士族垄断选官的特权现象发生转变,士族的价值 观念发生变化,故 C 项正确。 3.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 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解析:选 C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应该指中央与地方,而三司属于中央机构,故 A 项 错误;三司重新组织到一个新机构,并不一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 B 项错误;三个机构 合并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故 C 项正确;这一措施并不能消除宋初加强皇权 的弊端,故 D 项错误。 4.(2018·梅州二模)元代以前常“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采取“犬牙交错”的 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表明元代(  ) A.以山川地理环境来划分行政区域 B.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 C.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 D.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 解析:选 B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犬牙交错”原则可知,材料讲述的是元朝的行省 制度,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是为了限制地方势力壮大,防止 割据,以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正确。 5.(2018·马鞍山三模)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 区分。唐中期以后,没有田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 为“主户”。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这些变化(  ) A.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B.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D.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解析:选 A 唐中期以前,实行均田制,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 均田制瓦解,宋初,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日益集中,而材料中 “客户”含义的变化正好符合唐宋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故 A 项正确。 6.(2018·太原三模)在吐鲁番地区考古中发现大量唐代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 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千 字文》等蒙书。这反映了当时(  ) A.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中原文化 B.唐朝有效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C.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 D.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解析:选 C 由材料“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 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可知西域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发现《千字文》等蒙书”可知 西域文化的发展,故 C 项正确。 7.(2018·哈师大附中二模)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 114 坊,东市和西市各占 2 坊, 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 110 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 二市共 4 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 局体现了(  ) A.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解析:选 B 从材料“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 可知长安城实行分区管理,体现了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故 B 项正确。 8.(2019 届高三·湖南名校联考)公元 1023 年,北宋设立了益州交子务,开始正式发行 官方交子。交子采取分界发行的办法,每界到期时,用新发行的交子替换旧发行的交子。 每界交子发行以 1 256 340 缗为限。其直接目的是(  ) A.健全金融信用体系   B.确立交子发行规则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缓解政府财政困难 解析:选 B 材料中交子的发行没有强调信用保障问题,故 A 项错误;“分界发行”“每 界交子……为限”说明在确立规则,故 B 项正确;发行规则变化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但 不是直接目的,故 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政府财政困难问题,故 D 项错误。 9.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出自《旧唐书》)思潮,对唐以前的儒 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 史”。这说明唐代(  ) A.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儒学趋向平民化发展 C.儒学的神秘化得到加强 D.儒学理论有待于重构 解析:选 D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 创立的先声,与材料中“对唐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相符,故 D 项正 确。 10.葛兆光先生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 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 成为错误甚至罪孽。”下列能够验证这一说法的是(  ) A.科举制成为古代主要选官途径 B.理学中忠孝仁义思想的世俗化 C.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D.专制集权制是维护大一统的需要 解析:选 B 科举制是政治制度,并非民众生活常识,故 A 项错误;随着理学成为官 方哲学,理学所倡导的忠孝仁义思想逐渐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民众生活常识, 故 B 项正确;小农经济是经济形态,并非思想,故 C 项错误;专制集权制是政治制度,是 统治者的观念,并非民众生活常识,故 D 项错误。 11.(2019 届高三·怀化质检)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 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文献出处 “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回纥传》 “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全唐诗》 “诸邵多透纸袄为衣。” 宋代《渑水燕谈录》 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 尚。”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A.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 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解析:选 A 人们穿着“纸衣”的前提条件是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故 A 项正确;人 们穿着“纸衣”不能说明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故 B 项错误;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 服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D 项与表格内容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 不符,故 D 项错误。 12.(2018·茂名二模)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 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 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 宋代(  )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解析:选 D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可知说书艺术起源于唐代,故 A 项错 误;据材料无法判断当时的主流文化的情况,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批判礼教的内容, 故 C 项错误;“说话”的受众为市民,其兴起意味着市民阶层的扩大,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 问题。 材料一 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唐和宋之间起了变化,这就是中古和近世的差 别……首先,从政治上讲,是贵族政治的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与此同时……选用官 吏的方法,由从贵族阶级中推举——变为通过考试录用了。(宋代)科举分好几种,其中进士 一级最受尊崇。进士考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开始涉及某些现实问题。当 时的考卷以数码代替人名,并且誊抄出来以防因笔迹泄露而发生舞弊现象。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宋代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 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 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 伦理思想为核心,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 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 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 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宋代相权演变的史实,指出推动宋代“贵族政治衰落、君主独裁 政治的兴起”的相关措施,并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的进步之处。(9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理学的特点。(6 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论证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观点。(10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科举制的完善,结合北宋在中央加强君权削弱相 权的措施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要结合材料的信息“考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有的考题 开始涉及某些现实问题。当时的考卷以数码代替人名,并且誊抄出来以防因笔迹泄露而发生 舞弊现象”从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程序或过程来总结。第(2)问,可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借 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 想为核心”来概括即可。第(3)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城市发展、思想文化、科技 成就等方面进行论证。 答案:(1)相关措施:科举制度的完善;为分散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 相;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以总理财政。 进步之处: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考试过程更加严密公正。 (2)特点:吸收佛、道思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 (3)论证: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 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 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发明在宋代推广应用,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高 峰。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文明是否兼收并蓄,有如下评价: 唐代的社会和文化吸收此前数百年间的历史遗产,能够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化 营养。 ——摘编自阿塞·怀特《唐诗赏析》 尽管在宗教、艺术、器物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等文明,对于唐代 的习俗、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唐代的官职、兵制、刑法、赋役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 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 ——摘编自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与晚清的中外文化交流》 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是要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 化的发展……开放趋势与保守倾向并存。 ——摘编自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唐代史知识,围绕“开放”与“保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 分) 解析:本题目可以自主选择两个论题,即“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与“唐朝文化 是保守的”。其一,“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这一论题,可以从唐代文明能够兼收并 蓄的原因以及能够体现其文明的史实来阐释。其二,“唐朝文化是保守的”这一论题,可以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体现其文明保守的史实;第 二,如何评价唐朝文明的这一保守,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在差异中 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 答案:示例一: 论题: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 阐述: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思想)唐朝风气开放,儒学较多地吸取了 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习俗、生活、宗教、器物)中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印度、中亚、西亚的 宗教、艺术,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歌舞剧《羽衣霓裳舞 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示例二: 论题:唐朝文化是保守的 阐述:唐代的官职(三省六部制)、兵制、刑法(《唐律》)、土地和赋役(均田制、租庸调 制)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政治制 度、伦理文化都没有发生改变。 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 的发展。(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