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中学、丰城中学、高安二中、樟树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 ‎1.公元前705年,周桓王伐郑,大败,被射中肩膊,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使慰劳桓王。公元前554年,晋师侵齐,半路听说齐侯死,闻丧而还。这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影响统治者决策 B. 周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 C. 礼制仍影响贵族政治生活 D. 争霸战争服从于政治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郑庄公未乘胜追击并遣使慰劳桓王”“半路听说齐侯死,闻丧而还”说明,当时诸侯国对周王仍有尊崇之意,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生活仍受到礼乐制度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儒家思想此时没有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不会影响统治者决策,排除;B项,材料中“晋师侵齐”说明诸侯国之间存在征伐,反映了分封制为代表的等级制度遭到极大破坏,周王室的权威受到极大冲击,排除;D项,争霸战争服从于政治需要的表述本身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借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倡导和固化人们的等级观念。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礼乐制度本身就是等级制度,具有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 A. 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 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 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 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这说明唐代的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B项正确;材料和民族融合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宗法制和家族郡望的关系,故C项错误;宋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由此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 ‎3.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D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三省长官地位巩固,排除A;材料的叙述,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排除B;解决效率低下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相权不断被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4.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 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中央集权的措施 ‎5.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 A.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数据分析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时间越来越短,不利于地方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地方行政措施的延续和地方的长远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知县任期短,并不能说明吏治就比较清明,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列强是在道光年间才开始侵略中国的,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6.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物。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 A. 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 B. 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 C. 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 D. 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是对雅典直接民主弊端的批判,近现代的间接民主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仅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排除;C项,雅典民主不是奴隶主独享的民主,排除;D项,材料是学者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而不是雅典居民对政治现实的态度,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7.古罗马时期,公民一旦因某些违法行为而使个人名誉减损,将导致其公权和私权受到限制,如:没有资格为他人作证,丧失选举和被选举权,不得担任需要以诚信为基础的公职等。这反映出古罗马 A. 公民普遍漠视个人名誉 B. 民主政治出现严重危机 C. 法律制度形成完整体系 D. 公民道德的法制化趋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古罗马时期,公民一旦因某些违法行为而使个人名誉减损,将导致其公权和私权受到限制,如:没有资格为他人作证,丧失选举和被选举权,不得担任需要以诚信为基础的公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古罗马的公民道德的缺陷影响其政治权利,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公民道德的法制化趋向。故答案为D项。A项,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公民普遍漠视个人名誉”的结论,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古罗马时期实行的是贵族制而非民主制,民主政治出现严重危机的说法与之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律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6世纪《民法大全》的颁布,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上述规定 A. 保留了邦联制的某些特征 B. 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 C. 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 D.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只能按照宪法征税,这有利于维护了地方自主性。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1787年宪法改邦联制为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排除;D项,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9.“(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 英国《权利法案》‎ 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这一体制反映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相互妥协,符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英国《权利法案》没有“承认共和制”,排除A项;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君主制的阴影,排除C项;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不符合“虽然承认了共和制”,排除D项。‎ ‎【点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又展开了激烈斗争。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B.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C.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D.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可以看出,此时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关税自主是国家主权,近代主权意识缺失。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华夷观念的改变,排除;B项,主张自由贸易是对材料误解,“全免关税”不是希望自由贸易,而是希望换取列强放弃其他的侵略权益,排除;D项,材料体现不出国际法的意识,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11.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 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 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 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 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并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民族危机严重,但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即材料所述事件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故答案为A项。B项,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说法没有依据,明显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矛盾的信息点,排除;D项,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12.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 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B. 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 C. 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 D. 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意中没有强调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的内容,故排除A项;虽然有人“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但并不能说明是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阻挠,故排除B项;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根据“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 ‎【点睛】“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是由于没能正确认识到到中国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不能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味参照俄国革命的道路。‎ ‎13.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 A. 组织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战 B. 改变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 C. 根本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为了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战,中共提出国共合作宣言。故答案为A项。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没有改变,排除B项;C项中的“根本改善”说法绝对,排除;国共第二次合作是为了共同抗日,排除D项。‎ ‎14.《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由此可知 A.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改革比较彻底 B. 暴力革命的方式已经逐渐过时 C. 科学理论要顺应时代进步而发展 D. 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 ‎【答案】C ‎【解析】‎ 马克思在1872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需要修正。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顺应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改革不彻底,如俄国和日本,故A项错误;马克思并未认为暴力革命的方式已经过时,故B项错误;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5.列宁曾经说过: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 D. 人类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的民主革命 ‎【答案】B ‎【解析】‎ 根据“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可知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的性质的政权。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项正确。A项指《共产党宣言》发表;C项指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公社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D项。‎ ‎16.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 A. 制定了1954年宪法 B. 颁布《共同纲领》‎ C. 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 D.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变通办法”指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故答案为B项。A项,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不符,排除;C项,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新中国成立之初”不符,排除;D项,“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与“根本大法”不相符,排除。‎ ‎17.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显示:1989年至2008年,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一审行政案件超过140万件,结案率为99.7%。这主要反映了 A. 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B.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国家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加强 D.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答案】C ‎【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法律的完善不是政治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民主法制建设在不断完善,故D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故C项正确。‎ ‎18.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中苏边境上的苏联驻军,由10个师增加到54个师、100万军人,大有剑拔弩张之势。1964年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由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竞达4189起之多。这些事件导致 A.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终止 B. 中国对外战略出现大调整 C. 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减弱 D. 美苏争霸中苏联转守为攻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这些事件迫使中国尝试与美国关系正常化,这体现了中国对外战略重大调整,故B项正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终止是在1989年,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故C项错误;此时,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就处于攻势,故D项错误。‎ ‎19.萨缪尔·亨廷顿曾认为,1995年的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这个立场或许反映了传统的中国观念,作为一个中央帝国,即中心国家,中国不需要正式盟友……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冲突意味着它将重视与其他反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他的这一认识 A. 肯定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对中国的外交理念存在误读 C. 强调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D. 是针对世界局势的正确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源自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非“中心国家”的认知,与“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不是因为“冲突”,而是中国秉承“求同存异”,积极开放、融入世界,所以材料中萨缪尔·亨廷顿的观点是对中国外交的误读。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征,排除;C项,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的表述与材料中“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不符,排除;D项,仔细研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萨缪尔·亨廷顿对中国的判断是错误的,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也是不正确的,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0.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领导人之间信息传达不畅,1963年6月,美苏签署备忘录,双方同意紧急情况时使用直接联系渠道,建立起全球第一条军事热线。之后中东战争等国际问题上,双方有多次对话。这主要体现了 A. 冷战状态下的理性应对 B. 美苏争霸利于世界和平 C. 美苏之间呈现合作态势 D. 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答案】A ‎【解析】‎ ‎“使用直接联系渠道、双方有多次对话”等字眼意在强调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其实也是进行过理性应对尝试的,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苏争霸是不利于世界和平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仍然处于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并未合作,国际形势总体尚未趋向缓和,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1.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林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法国的举动表明 A. 两大阵营的关系趋于缓和 B. 欧洲统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C. 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D.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法国与苏联关系的改善以及合作的加强,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和苏联关系的缓和,而不是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统一进程,排除B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排除D项。‎ ‎22.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说明 A. 欧洲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B. 西欧、日本摆脱了美国控制 C. 二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 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冲击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增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这有利地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故D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西欧的变化,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过于绝对,排除。两极对峙格局瓦解是在199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23.西汉的《汜胜之书》西汉分为十八节。书中的前四节为作物栽培总论,概括了作物栽培中的总原则;第五至第十七节是作物栽培分论,具体介绍了各种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的栽培方法。这说明西汉时期 A. 庄园经济占据主导 B. 农产品面向市场 C. 农业技术日益成熟 D. 商品经济较发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的《汜胜之书》详细记录了作物的栽培方法,这说明当时农业技术日益成熟,故C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庄园经济的地位,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农产品面向市场,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故D不符合题意。‎ ‎24.北宋是我国制瓷业全面发展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磁窑,但后来只有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等被后人合称为宋代六大窑系。由此可以推断 A.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 制瓷业行业竞争很激烈 C. 南青瓷北白瓷格局确立 D. 海外贸易影响制瓷格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宋代六大窑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瓷窑不断整合,其主要原因是竞争优化的结果。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是在明朝中后期,排除;C项,“南青北白”格局形成于唐朝,排除;D项,从材料看出,北宋制瓷业的发展与海外贸易无直接关系,排除。‎ ‎25.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蛛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蛛钱的标准重量。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打一大铸钱的数量,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打一充至99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一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A. 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 B. 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 C. 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D. 满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蛛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蛛钱的标准重量”“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等信息可知,铸币业由官署办理有利于使钱币标准化,规律化,提高铸钱的技术水准,增加生产量,有效防止私铸钱币,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故C 选项贴切;材料体现了唐代官营铸币业的情况,无法得出政府垄断了铸币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江淮地区的官营铸币业初步发展,但与当时私铸业相比这种发展微不足道,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代开元钱币纠正隋朝钱币的缺点,恢复西汉五铢钱的重量,有利于使钱币的标准化和规律化,无法得出盈利规模不断扩大,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唐朝官营铸币业的措施更多的是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D选项与史实不符,故D选项错误。‎ ‎26.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这样表述:从宋代(甚至从汉代)到明末和18世纪,中国的主要财富均出自商业和手工业,它涉及到了整个帝国,而国家又是其主要受益者。那些贸易税和国家专营税在11世纪和12世纪初年确保了国家税收,而这种税收已经与农业收入相当了;在12—13世纪时,它又远远超过了农业税。材料最想表达的是 A. 商税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放松抑商政策 C. 南宋时期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 D. 中国的自然经济形态并不具有典型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从宋代(甚至从汉代)到明末和18世纪,中国的主要财富均出自商业和手工业”“那些贸易税和国家专营税在11世纪和12世纪初年确保了国家税收,而这种税收已经与农业收入相当了;在12—13世纪时,它又远远超过了农业税”表明商业、手工业、贸易税和国家专营税是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说明中国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并不具有典型性,故选D;A反映的是材料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放松抑商政策,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 ‎27.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史》‎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四则史料分别涉及出售永业田、购买良田、寺院大量占有田地和富豪之家置买庄田等信息,这反映了土地兼并现象,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B项正确;根据“听卖永业田”、“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A项错误;题干只是反映土地占田情况,非社会结构的变化,故C项错误;唐朝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故D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需要从若干个相同或者不同类的史料中找出其共性的东西,从而确定史料的真伪。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孤证不立”。所以这一题一定要根据几个文字材料的大意找出其共同之处,就是可以推论出的结论了。‎ ‎28.18世纪的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而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人积攒的财富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商人与地主联手控制了经济 B. 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性较强 C. 资本活跃在诸多经济领域中 D. 地主仍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人积攒的财富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说明资本不仅是买房置地,拥有土地的乡绅将土地收入还投资于商业企业和政府公债,说明资本活跃在诸多领域,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18世纪英国社会经济资本的流向领域,无法得出商人与地主联手控制了经济,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资本的流向领域,没有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8‎ 世纪英国社会的资本流向问题,无法得出地主是社会的主导力量,故D选项错误。‎ ‎29.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在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表明工业革命 A. 有助于生产合理化 B. 降低了社会人文关怀 C. 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 D. 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分析可知,在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一味地崇尚自由贸易和竞争、追求利润,缺乏对穷苦人和失业人口的关注,降低了社会的人文关怀。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材料中“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工业革命采取大机器生产,工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但却越来越贫困,这样不利于生产的合理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观念的进步,排除;D项,材料强调的是“贫穷”的人不被重视,反而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有利条件,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不是强调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排除。‎ ‎30.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B. 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巨大冲击 C.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反抗斗争 D. 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到20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欧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所以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反映了19世纪之前教育主要集中在精英和富有的阶层,选项中的特权阶级和材料中的精英和富有阶级是不同的概念,而且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不是建立义务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其目的是要夺取政权,不仅是义务教育的普及,排除;D项,“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是可能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在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材料中“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说明,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 ‎31.古往今来,国家治理状况与制度设计、治国理念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帝国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全盘实行自战国以来各国陆续采取的郡县制,由皇帝任免地方行政首长。实行土地私有制,社会成员以统一的田租、口赋、兵役、力役等形式向国家尽义务。为使帝国境内的经济发展,秦始皇在统一当年就采取了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以及车轨的措施,并以秦国成文法为基础,制定和颁行全国统一的法律。在军事上,秦帝国的三大兵种分属地方和中央两大系统,军权集中于皇帝本人。‎ ‎——摘自段清波《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 时间 机构变动及其主要职责 ‎1901年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6年 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 ‎1911年 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 ‎——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中央机构改革的特点。‎ ‎【答案】(1)措施:废分封,普遍推行郡县制;统一了税制、货币和文字;统一了法律制度;行政、军事大权集于君主。‎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朝统治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便利了国内的经济文化往来。‎ ‎(2)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步伐较快;涉及到根本体制的变革;体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向西方不断学习的结果;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趋向;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中“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全盘实行自战国以来各国陆续采取的郡县制”得出:废分封,普遍推行郡县制;依据材料中“社会成员以统一的田租、口赋、兵役、力役等形式向国家尽义务”“采取了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以及车轨的措施”得出:统一了税制、货币和文字;依据材料中“以秦国成文法为基础,制定和颁行全国统一的法律”得出:统一了法律制度;依据材料中“由皇帝任免地方行政首长”“军权集中于皇帝本人”得出:行政、军事大权集于君主。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作答,政治方面主要强调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维护统治和国家统一;经济方面强调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2)依据材料中“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并结合近代中国有关事实,可从改革的范围、力度、步伐快慢、根本体制的变革、西方列强侵略的要求、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化发展趋向、维护自身统治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2.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二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了哪些主要矛盾?最终又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了妥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 ‎(3)上述近代中外政治妥协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 ‎【答案】(1)矛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方法:中央与地方: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大州与小州:设参众两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南方与北方:允许保留南方奴隶制度,但黑奴只以五分之三计算。‎ 各部门之间: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 ‎(2)特点:以国会为中心;谈判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通过和平方式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政体。‎ ‎(3)启示:适度妥协维护社会稳定;妥协需要坚持原则。‎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矛盾”,分析美国的政治体制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这就涉及到联邦制与邦联制的矛盾、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北部和南部的矛盾;二是中央内部权力的分配问题,是实行君主制还是民主制,各项权利如何分配。第二小问“方法”,分别就邦联制到联邦制、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各权力部门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史实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2)依据材料中“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得出:以国会为中心;依据材料中“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得出:谈判协商与法制程序相结合;依据材料中“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得出:通过和平方式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政体。‎ ‎(3)启示主要考虑一方面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要注意妥协不是无原则的,要有原则的妥协而不是无原则、无底线地妥协。‎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它与元代并处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历史曲线的最高段。宋代贸易港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过前代……北自京东路,南自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这些港口大致可以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相对自成体系的区域,各区域中大小港口并存,形成多层次结构。与这种结构上多层次相适应的是市舶机构从市舶司、市舶务到市舶场的设置。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六十个以上。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数以百计……商人贩运的规模、朝贡往来的数量、政府的抽买数额都显著增加。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常达上十万斤,价值数十万贯。宋代以后,与中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要海上贸易国,……对外贸易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西北丝路独占鳌头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分别简析“大帆船贸易”对欧、亚、非三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 ‎【答案】(1)表现:贸易港口增加,对外贸易重心转移;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更细致;海外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 ‎(2)主要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明朝开放海禁;中国商人积极参与;中国与美洲市场的互补。‎ 影响:欧洲: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亚洲: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繁荣;非洲:黑奴贸易加剧非洲的贫困与落后。‎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中“宋代贸易港”“北自京东路、南自海南岛”“港口大致可以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相对自成体系的区域,各区域内港口大小并存,形成多层次结构”得出:贸易港口的数量增多;根据材料中“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六十个以上”得出:对外贸易重心转移,贸易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中“与这种结构上多层次相适应的是市舶机构从市舶司、市舶务到市舶场的设置”得出: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更细致;根据材料中“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数以百计……商人贩运的规模、朝贡往来的数量、政府的抽买数额都显著增加”得出:进出口商品种类增多,规模扩大。‎ ‎(2)第一小问“主要条件”,从时间上看,1565年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时期;依据材料中“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得出:明朝开放“海禁”,依据材料中“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得出:中国商人积极参与海外贸易,中国与美洲市场具有互补性。第二小问“影响”,紧扣设问要求“对欧、亚、非三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对欧洲来说,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社会的转型;对亚洲来说,白银大量流入亚洲促进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非洲来说,大量的奴隶(劳动力)被掠夺,加剧了非洲的贫困与落后。‎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