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 1.春秋时期的“皖国”,封地位于今安徽潜山县为主的区域。在强邻环伺的春秋时,弱小皖国虽朝吴暮楚,但最终还是被楚吞并。某同学想对古皖国进行具体考证并进行资料收集,你认为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研究论文 D.出土竹简的记载 2.从先秦到清代,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巡视制度建设,并以此作为权力监察的重要方式之一,康熙帝曾说:“臣下之贤否,朕处深宫何由得知?缘朕不时巡行,凡经历之地,必咨询百姓,以是知之。”该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①为统治者正确决策提供了一定依据 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民本思想 ③有利于一些仁政措施的贯彻和落实 ④有利于铲除封建社会腐败吏治的根源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钱穆先生指出,自汉武帝时起,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或发达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代,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里最应着眼之点。其“着眼之点”的最主要影响是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推动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C.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促进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4.隋朝规定: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任免,每年年终须由吏部考核;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重任;吏部选用地方官,须尽用外地人;命诸州每年荐举三人到中央参加考试。这些规定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开创了考试选拔官吏先河 C.形成了封建官僚政洽体制 D.削弱了世家大族特权垄断 5.清朝乾隆帝规定,军机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同时还有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不准任何人窺探;如有地方督抚官员通过各种方式向军机章京刺探情况,必严加处理。上述规定 A.有利于监察官员 B.体现出军机处官员素质低 C.确保政令的保密 D.说明乾隆帝的疑心比较重 6.林则徐禁烟中特别相信具结(即写保证书),外商具结后,如再走私,既于正法。据此判断,其重视“具结”的目的是 A.构建商品经济发展诚信体系 B.从根本上解决鸦片走私现象 C.置外商于中国司法管辖之下 D.坚决捍卫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以军为管辖单位,设有军帅、师帅、旅帅等管理,其基层组织则为二十五家,设司马管理。凡“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该制度体现了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天京政权的封建性 C.特殊条件下合理性 D.绝对平均的空想性 8.右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幅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政治运动已冲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B.民国初年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革命后民众参政议政热情日益高涨 D.民国初年的城镇建设步伐显著加快 9.下列是《益世报》所载上海海关1918年7月和1919年7月部分日货输入情况比较表,导致其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快发展 D.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 10.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靠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1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了“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及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该条文 A.表明了国民政府准备发动民众全面抗战 B.为适应抗战形势变化需要而作出的调整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 D.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奠定了政治基础 12.下图为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数及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情况。对此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B.9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数增长为最多 C.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全面落实 13.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法国成为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成为当时唯一能与中美苏三大国同时对话的国家。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裂痕 B.促进了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 C.推动了新中国的外交出现新局面 D.昭示法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束缚 14.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尼总统会唔时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z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截止2017年12月,亚投行成员已达84个,其成立与发展的意义有 ①促使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迅速增多 ②有利于中国和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增长 ③有利于推动中国全方位外交的发展 ④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梭伦改革中曾制定公民拥有第三者起诉权的法律规定,即任何人都可以对伤害城邦公共利益的行为提出控告。其意义在于 A.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体制 B.激发了雅典居民的参政议政热情 C.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D.有助于树立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 16,威廉·麦克尼尔将罗马法概括为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人类关系必须由契约加以约束,这种契约自由地订立,在法庭上具有法律效力;二是任何形式的财产必须有唯一的、明确的所有者,他拥有订立契约处理上述财产的全权;三是政洽权威可以任意地制定新法律。这些原则的提出 A.适应了罗马帝国发展需要 B.维护了贵族奴隶主的利益 C.保护了高利贷者的利益 D.保护了广大平民阶层利益 17,法国史学家基佐(1787一1874年)在《1640年一英国革命史话》一书中说:“在1688年,英国达到了它在1640年所定下的目标,它放弃了革命的任务,而代之以自由。”基佐的评述旨在 A.肯定英国民主政洽稳健渐进的发展特点 B.颂扬“光荣革命”已完成英国所有政治革命 C.赞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D.借此感叹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各殖民地先后建立了议会,由督和议会共同管理。除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外,各议会均实行两院制。总督代表英王,掌握行政权、监督议会立法并拥有对议会立法的否决权,议会有权制定法律,下院控制殖民地政府的财政权。由此可见,北美各殖民地议会 A.代表了各殖民地人民的根本利益 B.带有典型的英国传统政治色彩 C体现了美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D.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 19.有学者说,历史上德国一旦形成了市民和农民的大联合,就会成为很强大的政治力量,并且能够自下而上地推动德国现代化。这主要是因为 A.德意志长期分裂赋予人民自我发展空间 B.人民在1871年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主导性 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 D.历史上德国市民和农民即是天然的同盟军 20.1917年11月5日,列宁签署的《告人民书》宣布:“劳动者同志们!请记住,现在是你们自己管理国家。如果你们自己不团结起来,不把国家的一切事务自己担当起来,谁也帮不了你们。”下列最能体现出“国家的一切事务自己担当起来”的是 A.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建立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的发表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 D.“议行合一”的苏维埃体制的确立 21,二战后初期,美国打着“民主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旗号,向印度渗透势力,允许菲律宾独立,拉拢一些国家于1954年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并在东南亚建立众多军事基地等等。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 A.积极在亚洲推行冷战政策 B.排挤西欧列强在亚洲势力 C.置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谋划 D.进一步削弱日本势力存在 22.1982年德国总理科尔说:“30年前,阿登纳把德国人引进了西方自由民族大家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外交政策。…我们成了西方联盟中受人尊敬的伙伴。”德国人成为“受人尊敬的伙伴”,走出最关键的一步是 A.《巴黎条约》的签订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23.勃兰特(1913-1992年)在20世纪70年代任联邦德国总理时,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相继签订了《德苏合作条约》德波条约》以及与民主德国相互承认的条约。这些条约的签署 A.实现了东西德国的统一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束缚 D.缓和了东西欧间的紧张关系 24,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式成立,其成立之初只是一个保卫自己安全利益及与西方保持战略关系的联盟,活动仅限于探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同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下图分别是东盟和欧共体的徽标,这两个组织的共同点是 A.区域性政治组织 B.排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C.区域性经济组织 D.经济一体化发展到政治经济一体化 25.20世纪中期以来的阿以问题、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到21世纪的阿富汗问题、利比亚问题、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地区性冲突不断。这些问题的产生发展甚至激化说明 A.地区性问题有可能威胁到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已不是世界的主要潮流 C.多极化趋势发展必然激化地区矛盾 D.两极格局比多极化趋势更利于和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经验表明内部衰败将引起国内运动和外部入侵,在中国历史上,这些常与帝国权力的衰落相伴而行。晚清政府在既无有效的皇帝领导,也无少数富有创造力的人士情况下,要领导全国力量指向民族复兴的集体目标的努力,也日益变得困难。同时在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中,满汉间的种族猜忌和敌视阻碍了真正的现代化。虽然西方的扩张给近代中国带来了鲜为人知的新奇境况,但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中国对西方的挑战别准备不足,认识无知,应对无措。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不断以及巨额的战争开支及賠款,使现代化前景日益暗淡。事实上,中国已无法在其古老的基础上重建,只有一场革命才有希望使之获得再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本质上是一场“社会一政治一思想”革命,目的是要赢得民族独立、个人解放,以及创造一种新文化,批判地和科学地重估民族遗产,有选择地接受外国文化。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其发生的背景,跟义和团一样, 有着民族危机的因素,至少是参加者意中的危机……同样,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在学生和关心时局的部分市民看来,也是一种国家危亡的前兆,而这种认识,在部分社会上层人士,包括部分军军阀和政府内部亲英美派人士也有程度不同的共鸣。 摘自张鸣《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已无法在其古老的基础上重建”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场革命是否使近代中国“获得再生”?请结合有关史实简要说明理由。(5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五四运动的意义。(9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欧各国通过出版官报、出版许可制度、内审查等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各种政治制裁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到17世纪中期以后,要求“出版自由”的呼吁越来越强,各种报刊相继涌现。18世纪中后期,欧美资产阶级开始在法律上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原则。如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新闻与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第一条明确規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在欧美民主政治形威发展时期,各种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材料二 新闻煤介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监督作用,维护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英国自1538年开始争取出版自由到19世纪中叶英国报业争取到新闻自由,是英国民主政治成型期,同厂被认为英国新闻自由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当时不管哪一个政党组阁,除必須获得上下院的支持外,还必须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統罗斯福的新闻願问道格拉斯·卡特称报业为为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部门”。他认为,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如无自由报业反映舆论、监督政府,民主政治是无法运行的。正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材料三 西方新闻媒介虽然标“客观”、"公正”、“中立”,但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偏见,如塑造发达国家的形象时,往往以言论自由、尊重人权、崇尚民主为主而沾沾自喜;而对发展中国家,则见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晨的贡献,而多是政变、动乱、饥饿、冲突、侵犯人权、破坏民主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举的《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媒体逐渐获得“新闻自由”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理解。(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新闻媒体发展的认识。(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根据材料自选一个视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选视角进行必要的论证分析。(说明:所选视角必须符合材料内容,主旨明确,分析论证须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池州市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 D【解析】考查史学常识。史书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民间传说不能作为信史,史学研究论文是后人的研究成果,不能作为考证史料,只有出土的竹简最为可信,故选D项。 2. A【解析】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王朝的巡视制度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吏治,导致腐败吏治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本身,排除④,①②③三项正确,故选A项。 3. C【解析】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钱穆先生的论述旨在说明汉至清实行这种制度,反映出古代中央政府代表了一种全国性政权,这有利于巩固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的大一统局面,故排除A、B、D三项,选C项。 4. D【解析】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材料显示出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制,排除A项;B项出现于汉代,可排除;C项出现于秦朝,可排除。材料所示隋朝把地方官的任免权、考核权、监察权等由过去的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转而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由此进一步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项。 5. C【解析】清朝乾隆帝的这些规定主要目的是确保国家政令的保密,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说法绝对化;D项在材料中也无法反映。 6. C【解析】考查鸦片战争。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是林则徐禁烟的客观因素,故选C项。 7. C【解析】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军事与行政相统一的制度设计,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成为自成体系的经济单位和军事单位,之所以产生这样制度设计,处于当时太平天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C项正确。A、B、D等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可排除。 8. A【解析】考查辛亥革命。抓住漫画中上方字“有毛辫的遭殃”,可看出辛亥革命运动已经冲击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其它B、C、D三个选项不符合漫画主旨,故选A项。 9. B【解析】考查五四运动。材料显示1918年到1919年一年间日货输入呈减少趋势,其直接原因在于国内五四运动爆发后,民间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B项正确。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排除A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发展迅速,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C项;“一战”后欧美列强虽卷土重来,但这不属于日货输入减少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 10.B 【解析】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毛泽东说的“闹革命……跑来跑去”“有个家……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等可以判断出这与建立革命根据地有关,材料中“一定要有个家”指的就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故B项正确。其它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内容。 11. B【解析】考查抗日战争。A项明显错误,可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可排除。该纲领的颁布表明国民党面对全国抗战形势的变化以及人民要求民主的呼声,不得不作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B项正确。 12. C【解析】考查新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材料无法体现出A项;少数民族人口数增长较快是20世纪80年代,B项错;D项无法在材料中体现;从数据计算结果看,C项正确。故选C项。 13. D【解析】考查新中国外交。此次中法会晤不能说明西方阵营开始出现裂痕,也无法说明推动欧洲走向联合,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的事件是中美关系改善,故排除A、B、C三项。法国排除西方阵营的干扰与中国建交,体现出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即法国逐步摆脱美国的外交束缚,故D项正确。 14. C【解析】考查新时代中国外交。亚投行是一个面向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的国际金融平台,其建立能有效弥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推进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全球投资需求,支持世界经济复苏,也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虽然亚投行与亚太经合组织间存在一定合作交流,但不能促使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迅速增多,所以①项不符合,故选C项。 15. D【解析】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梭伦这项改革措施确立了一般平民可以控告危害城邦利益的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这既维护了弱势人群利益,又有利于提高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从而形成社会监督机制,有效地防止官员渎职腐败,D项正确。A项错在“完善”;B项错在“雅典居民”;C项属于梭伦改革中废除债务奴隶制的影响。 16. A【解析】考查罗马法。第一条原则体现了罗马法中契约原则,第三条表明罗马法律体系能够随着时间持续发展,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故这些观念适应了罗马帝国不断扩张和商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仅是部分体现,不能完整表现材料的意思,可排除。 17. A【解析】考查英国民主政治。作者此言论主要强调了以“光荣革命”为标志,英国民主政治走上了和平渐进的稳健发展之路,A项正确;B项过于绝对,材料中也未体现,排除;C项无法体现,排除;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与作者生卒时间不符,可排除。 18. B【解析】考查美国民主政治。A项明显错误,排除;从各殖民地议会的组成及其职能看,带有英国本土传统政治色彩,B项正确;美国宣布独立发生在独立战争期间,排除C项;美国独立战争领导机构为大陆会议,并非各殖民地议会,排除D项。 19. A【解析】考查德国民主政治。历史上德国政治长期分裂,从而使各邦国的市民、农民有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并发展成为很强大的民间政治力量,能够自下而上地推动德意志走上现代化之路,如宗教改革运动、德意志农民战争等,A项正确;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采取的自上而下王朝战争方式,普鲁士王朝发挥了主导作用,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未规定人民主权原则,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排除。 20. D【解析】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召开的第一届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选举方式产生了第一届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该机构是集立法、行政、司法于一体的机关,体现了“议行合一”和“普遍选举”等人民主权的原则,表明了“议行合一”的苏维埃体制的确立,D项正确;A项建立于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起义前,排除;B项不能说明;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建立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和制度,这与武装起义没有直接关联,C项可排除。 21. C【解析】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二战后美国在亚洲诸多举措,出于美国全球霸权政策的战略需要,C项正确;冷战局面主要在欧洲地区,排除A项;美国虽然打出“民主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旗号,有排挤老牌欧洲列强在东南亚势力的考虑,但不涉及到整个亚洲地区,而且从主要目的分析,可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日本彻底战败,已将日本在亚洲的侵略势力基本铲除殆尽,排除D项。 22. A【解析】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巴黎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德之间的和解,为西欧走向联合奠定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故选A项。其它B、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表述。 23. D【解析】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A项出现于1990年,可排除;B、C项说法错误,可排除。勃兰特采取的新东方政策,其主旨是“和解”与“合作”,因此,与苏联集团国家相继签署这些条约,为修复东西欧之间的紧张关系打开了外交僵局,为欧洲的和平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故D项正确。 24. B【解析】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A、C两项明显错误,D项是欧盟发展特点,故选B项。 25. A【解析】考查世界政治格局演变。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C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可排除。D项说法明显错误。 26.(22分) (1)原因:西方列强侵略不断深入;腐朽落后的体制与国家领导者的软弱无能;满汉之间的猜忌和矛盾;晚清政府对西方挑战本质的无知;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发展民族经济和改善社会环境的资本不足。(8分,任答4点即可) (2)近代中国“获得再生”。(1分) 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会》,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改良了社会风俗,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分) 近代中国没有“获得再生”。(1分) 理由:由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及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与破坏,导致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3)从政治上看,五四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分)从社会上看,五四运动是一场革命力量的团结的社会运动,促进了广大民众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为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3分)从思想上,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近代先进中国人重新审视东西方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分) 27.(16分) (1)原因:西欧各国实行严厉的书报检查制度并压制反封建专制思想,激起人们极大不满;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欧美各国相继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了新闻自由原则。(6分) (2)理解:西方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争取民主政治斗争的结果,而民主政治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新闻自由,而新闻自由对政府的权力运作起着舆论监督作用;民主教育的进步,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政治素养,也促进民主政治不断完善。(6分) (3)从政治上看,西方新闻媒体在反对封建专制、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西方传统价值观存在偏见,往往导致不能恪守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等。(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得分) 28.(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2分) 论述: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即已产生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君权,另设尚书令、侍中、常侍等参与决策,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削弱了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权力。(4分)隋唐时期,形成和发展了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部门长官均为宰相,互不隶属,且分工明确并相互牵制监督,从而确保皇权独尊。(3分)明太祖时期,为加强皇权,以宰相胡惟庸谋反案为契机,废除宰相并将相权分到六部,各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