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科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平等权利 B. 人的善良本性 C.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 人的自由平等 【答案】C 【解析】孔子的“爱人”和孟子的“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排除A、D;B只符合孟子的主张,排除B;三者都主张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选C。 2. 对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本质认识最为贴切的是 A. 民本思想 B. 限制王权的思想 C. 阴阳五行思想 D. “君权神授”思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权神授”思想是对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本质最为贴切的认识。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天人感应学说 3. 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A. 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 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 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 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凡生于天地间者”、“三纲,五常”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朱熹认为的“理”,其实就是儒家“三纲五常”等纲常伦理。进一步可知,朱熹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来阐述封建伦理道德的。B项属于无关项;CD两项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是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的体现。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董程朱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 4. 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采用直选法。由材料中可知,材料中的观点强调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个人心的作用,正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才使花开放,过分夸大主观,符合陆王心学的特征,故可推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5.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 A. “天下为主,君为客” B.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C. “经世致用”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A 【解析】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故选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强调“学”与“行”的统一,将为学和做人共同作为立身之道,排除B。“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做学问要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排除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观点,强调社会责任感,排除D。 6. 明清时期,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理学发展为心学 B.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C. 西学东渐 D. 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答案】B 【解析】南宋时期,陆九渊将理学发展为心学,排除A;结合所学,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这是思想界的重大的变化,故选B;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传到中国,没有揭示思想变化所在,排除从;受传统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禁锢,我国古代拜金逐利思想没有盛行,排除D。 7.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负责保卫国家的是 A. 富有的“贤哲” B. 武士 C. 农民 D. 手工业者 【答案】B 【解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指出负责生产的是农民和手工业者,排除CD;富有的“贤哲”是统治者,排除A;武士是保卫者,故选B。 8.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三者的共同点,①②④表述正确,故选A;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尽管提出反封建的主张,但矛头指向的是教会不是封建君主,只有启蒙运动抨击的才是君主专制统治,③说法错误,排除BCD。 9. 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多达60万。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 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 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C.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 他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所以他才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并不是伏尔泰,而是孟德斯鸠。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是卢梭,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也不是伏尔泰的成果。所以答案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 【名师点睛】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①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②思想主张: A.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C.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这句话强调的是 A. 三权分立 B. 天赋人权 C. 社会契约 D. 人非工具 【答案】B 【解析】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非工具材料没有体现,故ACD错误;从材料“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说明启蒙思想家强调的是天赋人权,故选B。 11. 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 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所以A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所以B错误;以“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不符合康德的思想特征,所以C错误;故选D,康德思想的突出特点即为理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 12.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他 A.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 反对人们对现实幸福生活的追求 C.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 维护教会的权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说明彼特拉克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所以答案选A,B项与材料含义正好相反,C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D项显然也与“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相背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 13. 16世纪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反对在德意志出售免罪符 B. 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 改革天主教会的教义和仪式 D. 建立适合资产阶级的教会 【答案】D 【解析】反对兜售赎罪券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但是并不是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故B项错误。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是改革的内容,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其目的在于满足资产阶级的需求,故D项正确。 14. 汉献帝时修一条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介绍的方法 A. 《九章算术》 B. 《黄帝内经》 C. 《周髀算经》 D. 《墨经》 【答案】A 【解析】汉献帝是东汉末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修建农用水渠计算土方需要利用专门的数学著作的成就,备选项中《九章算术》可以为其提供最好的指导说明,答案选A,B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排除B;《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排除 C;《墨经》是墨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作,排除D。 点睛:数学成就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比较突出的代表,在记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内容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①纵向归纳:把某一项科技成就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完整归纳;②横向归纳:将同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分门别类,如数学,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方面。教材中的内容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不便记忆。 15.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 A.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A、B、C、D四项分别选自战国时期屈原的骚体诗、唐朝王勃的诗歌、唐朝李白的诗歌和元代关汉卿的词。故本题应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 16.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人的头”指的是中国人民依靠智慧,创造了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诸如四大发明;“阿拉伯人的口”是指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桥梁的作用;“法兰西人的手”是指欧洲人吸收和借鉴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ABD三项说法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中外科技对比 17. 1976年美国科学家弗里德曼说:“三四千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而中国大陆已经出现精美的天文仪器和完善的历法。”可以为此话作为例证的是 A. 望远镜 B. 浑仪 C. 圆周率 D. 显微镜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天文仪器和完善的历法”,可见本题考察古代的天文历法,而浑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故选B。望远镜和显微镜是近代西方的科学仪器,排除AD;圆周率是数学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C。 18. 2003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亚洲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中,中国的某一剧种以其精彩绝伦的表演感染和震撼了所有观众,表现了“国粹”的博大精深。它应该是 A. 黄梅戏 B. 豫剧 C. 京剧 D. 越剧 【答案】C ........................ 19. 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超越不了伽利略 B. 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 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D. 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选B。A项说法错误;在伽利略之前,人类已经开始了科学研究,故C项不正确;伽利略没有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故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伽利略。 点评:物理学的成就是世界近现代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对物理学方面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高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1)各个时期物理学的成就、代表人物及特点;(2)物理学的成就对社会发展的推动;(3)物理学与其他科技之间的联系。 20.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 经典力学 B. 进化论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A诞生于17世纪;CD诞生于20世纪初;“19世纪英国”“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可知是指19世纪中期达尔文进化论诞生,打破了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给神创说以致命一击。故B项正确。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生物学成就·进化论 21. 大型科教节目《传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科学家根据一种植物的特殊结构,推断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未为人知的长相怪异的神秘昆虫,并在森林中长期守候,最终发现了这种昆虫。他的发现证实了下列哪位科学家的观点 A. 哈维 B. 林奈 C. 施旺 D. 拉马克 【答案】D 【解析】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排除A;林奈是开创生物学新的分类系统的植物学家,排除B;德国生理学家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之一,排除C;材料所述昆虫的长相正是适应植物特殊结构而进化的解惑,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著名的进化原则,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故选D。 点睛: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思想,大胆鲜明地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学说。可以说,是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生物进化的理论。 22. 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永远改变了全球的科学思想。下列对书中所反映理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看做是新物种起源的首要条件 B. 证明了造物主——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C. 首次将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D. 其优胜劣汰的进化论促进了一些国家的社会革命与变革 【答案】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将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C错误,故选C。ABD说法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3. 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这说明 A. 纺纱工珍妮能同时纺出两根纱 B. 珍妮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C. 18世纪纺纱效率亟待提高 D. 珍妮纺纱机不再使用人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和机器发明。马克思的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客观上急切要求生产力的提高。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飞梭出现以后,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量。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他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故选C。哈格里夫斯发明以自己女儿的名字命名新机器,排除AB;“珍妮机”是人力驱动,排除D。 24.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他提出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 蒸汽机的推广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 欧洲通过控制蒸汽机的使用来支配世界 C. 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支配世界的力量 D. 蒸汽机是欧洲支配世界的唯一手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支配地位,它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工业革命开展是以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为基础的。故本题选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影响 25. “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 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 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核心思想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A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B不对,内燃机属于技术成果而不是科学理论的突破;D不对,电子计算机应与量子论有关。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与产业相结合,故选C。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二、材料题(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材料一回答: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到了西汉,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根据材料一、二回答: (3)苏格拉底的主张有哪些?而卢梭的观点又有哪些? (4)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而黄宗羲与卢梭的观点又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1)在政治上主张仁,在民本思想上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2)汉武帝一方面起用了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另一方面兴办太学,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3)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提倡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主权学说。 (4)观点: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教育的意义;反对君主专制。 【解析】(1)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教育等方面归纳孔子的思想,可以答为:在政治上主张仁,在民本思想上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2 )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体现在:一方面起用了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另一方面兴办太学,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3)结合所学,苏格拉底的思想有: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观点是提倡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主权学说。 (4)通过比较,可以从政治和教育等方面归纳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相似处。可以从政治方面归纳黄宗羲与卢梭的观点的相似之处。 27. 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1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体现了人体之美。 图2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根据材料回答: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雕塑《维纳斯》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 (2)从图2到图3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列举两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其是如何体现人性之美的? 【答案】(1)思想: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政治: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经济: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说明:如答:“特殊的地理环境”,亦可) (2)变化:从服膺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原因: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3)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政治学有一个重要原理: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抓住这一原理就很轻松的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为小。关键抓住图二、图三所提示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答出社会思潮的变化,继而就知道影响变化的因素。变化:从迷信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而原因可从经济、阶级和思想等方面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可以答成: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人文精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成就 【名师点睛】学习的时候要善于举一反三,有时候同一材料可作为不同题型的素材,实际是同一知识的运用。例如,本题可改造为: 雕于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的著名雕塑“维纳斯”,雕塑透露出女性体态丰盈,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其产生的原因有 ①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 ②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创作的自由空间 ③工商业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气象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目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材料四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有何特点或局限? (4)材料四中的两句诗分属哪个流派?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1)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火药帮助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中国古代天文学只局限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4)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原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科举取士,注重诗文等。 【解析】(1)由表格可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第二小问,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归纳作答,可以答为: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可归纳为:火药对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欧洲采矿业和治金业的发展。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分属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唐诗繁荣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和对外交往等方面作答。 2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的原因。 (2)材料一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答案】(1)农耕经济发达;国家长期统一;文化传承。 (2)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解析】(1)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归纳公元前3—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在科学技术取得进步的原因,可以答为:农耕经济发达;国家长期统一;文化传承。 (2 )本问实际上考查欧洲近代科技产生与发展的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考虑。可以答为: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欧洲独特的历史文化。 (3)本问要由材料中的三张图片分别是三个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问题难度不大,可以答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