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题03 宋明理学(练)-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新人教版必修3)(提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03 宋明理学(练)-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新人教版必修3)(提升版)

‎【知识精练】‎ 一、选择题 1.(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 三教合一的趋势 B. 社会经济的繁荣 C. 天理人欲观对立 D. 佛学诗词的兴盛 ‎【答案】A ‎ 2.(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 B.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 D.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答案】D ‎【解析】A项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不能反映顺应经济发展要求,排除B;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C无法全面反映材料,排除;由“重人事”“济天下”“ 为天下者兴利”“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故D正确。~网 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3月)历史试卷)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比解读正确的是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唐 宋 ‎1‎ 处己(修身、励志)‎ ‎5‎ ‎37‎ ‎2‎ 勉学、治学 ‎3‎ ‎29‎ ‎3‎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3‎ ‎14‎ ‎4‎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6‎ ‎24‎ ‎5‎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 ‎5‎ ‎26‎ ‎6‎ 从政 ‎11‎ ‎17‎ ‎7‎ 治国 ‎2‎ ‎4‎ ‎8‎ 女诫 ‎5‎ ‎2‎ ‎9‎ 教子原则 ‎2‎ ‎6‎ 唐宋家训内容的对比研究 A. 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 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 C. 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 D. 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 ‎【答案】B ‎ 4.(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 A. 信仰重建的完成 B. 思辨化的趋向 C. 伦理纲常的弱化 D. 普及化的实现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由孔子的罕言“性与天道”发展为朱熹的“理”“气”“性”“太极”,说明了儒学的发 展出现了思辨化趋向,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信仰的重建,故A项错误;朱熹理学强化了伦理纲常,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儒学实现普及化,故D项错误。 5.(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届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 A. 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 B. 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 C. 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D. 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 ‎【答案】A ‎ 6.(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南宋的法医著作《洗冤集录》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到了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符合史实的阐释是 A. 民族交流有利于科技文化繁荣 B. 宋元时期处于中国科技巅峰期 C. 理学发展推动科学体系的构建 D. 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答案】C ‎【解析】南宋时期的《洗冤录集》和金元时期的一些医学著作都注重“全体性、系统性”、“统一的、整体的”的综合与说明。材料表明“统一”、“整体”这些哲理化的思想推动了科学的体系建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民族政权并立”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印刷术的作用,故B项错误。仅凭材料无法推断,故D项错误。学% 7.(山东省德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这祥做的目的是 A. 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 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 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 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三教并立,佛、道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韩愈强调儒家 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扬雄等人传承,体现了韩愈推崇儒学,复兴儒学道统,树立儒学权威,D项正确。A项仿照佛道做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格物穷理是朱熹理学内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排除C。所以选D 8.(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文科综合 历史试卷)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 A. 善和德 B. 仁和礼 C. 理和气 D. 知和行 ‎【答案】C ‎ 9.(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几乎相同的话,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这反映了 A.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三教合一” B.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引导人们信教 C. 儒家、佛教、道教都受古代帝王尊崇 D. 宋朝、明朝、清朝皇帝治国理念相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是指儒家管社会治理,佛教管精神修养,道教管身体修炼,故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三教合一”,A项正确;在中国,佛教道教没有绝对性和神圣性,统治不会过分强调宗教信仰,排除B;C项错在“都受尊崇”排除;材料只是说明这三人讲过同一句话,不能推断宋朝、明朝、清朝皇帝治国理念相同,排除D。所以选A 二、非选择题 10.(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3 第1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 ,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 ——韩愈《原道》‎ 材料二 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此自然之势也。‎ ‎ ——欧阳修《本论》 ‎ 材料三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 ——朱熹《答陈卫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指出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阳修对待佛、儒关系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对佛学的态度,并分析这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答案】(1)儒家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 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失去原有的统治地位;佛、道两家吸收儒学,也讲“仁义道德”。‎ ‎(2)欧阳修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化大有危害,儒学远胜于佛学;只要光大儒学,最终能够战胜佛学。‎ ‎(3)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学。影响:朱熹吸收佛学的部分内容,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复兴。‎ ‎(2)从“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可知,欧阳修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化大有危害,“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的信息进行分析、指出欧阳修认为只要发展儒学,才能战胜佛教的角度思考即可。‎ ‎(3)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出朱熹的认同佛学合理,但儒学胜于佛学即可,第二问从理学的形成角度思考作答。‎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