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目标版新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目标版新版(1)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争夺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侵略掠夺的本性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英德矛盾的激化 D.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一个西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3.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对20世纪20年代资本丰义世界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缓和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B.加强了美国对欧洲各国事务的影响 C.使欧洲和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D.促进了欧洲的和平,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5.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丘吉尔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 B.中立自保 C.对德作战 D.冷战政策 9‎ ‎6.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7.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C.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D.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8.世纪出现了环境污染、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枯竭等一些全球性问题,它们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抵御和消除这些威胁的根本途径是 A.和平与发展 B.坚持科学发展观 C.加强国际合作 D.推进世界一体化 ‎9.有学者认为: “‘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A.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B.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C.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D.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10.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11.有西方学者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为“焦虑的时代”导致西方学者“焦虑” 的原因有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②法西斯势力的崛起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 ‎12.1941年11月7日苏联举行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因此,有些苏联史学家戏称,这是苏联红场阅兵史上一场最“不堪入目”的阅兵。不过,在众多史学家眼里,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的奇迹”。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A.苏联在当时经济非常困难,红军战士只能节衣缩食 B.那场阅兵是一场不光荣的历史 C.苏联在当时面临极为严峻的外部形势 D.苏联军队纪律非常散漫 ‎13.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14.1943年1月,中美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处理有关问题条约》,简称《中美新约》,美承诺放弃近代条约赋予它在中国的各项特权,这是国民政府的重大外交成果。这一成果取得的原因主要有①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中美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需要③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④美国扭转太平洋劣势的考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霸权的工具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 D.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16.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 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 ③是法国④是苏俄 C. 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 ①是苏俄④是美国 9‎ ‎17.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 B.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C.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 D.使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 ‎18.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19.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给陆相南坎次郎的信中说:“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国五年计划未完成,支那统未达成以前之机,确实占领我经营30年之满蒙。”该信应写于 A.1928年12月28日之前 B.1931年9月18日之前 C.1936年12月12日之前 D.1937年7月7日之前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和平是恐怖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此话生动地揭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恐怖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恐怖所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D.核武器为世界带来了和平 二.材料题(每道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感望,它们建议甚至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竞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 9‎ 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困政府的答复文 请回答:‎ ‎(1)德国提出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引用有关文字加以说明。(4分)‎ ‎(2)双方对当时一战的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比较符合实际?请说明理由? (7分)‎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一问题?(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毀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决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 ‎——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致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 万美国人和50 万英国人的生命。‎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三 8月6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6万人,伤者10万余人,而伤者亦大多数无法治疗。‎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 请回答:‎ ‎(1)在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论点? (7分)‎ ‎(2)你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 (3分)‎ ‎(3)你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 (5分)‎ 9‎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准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士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扩大在战路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 还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经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 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临时政府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來,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材料五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立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均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外政策的基点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7分)‎ ‎(2)“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什么?(3分)‎ ‎(3) 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何特点?(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引自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材料二 引自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9‎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这是由于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面引起的辩论? (2分) 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观点有何不同? (9分)‎ ‎(2)对材料一中“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如何理解? (4分)‎ 9‎ 一、选择题 ‎1-10:BADDC CDABD 11-20:DCBAC BBDBC 二、材料题 ‎21.‎ ‎(1)“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4分)‎ ‎(2)同盟国声称己方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2分) 协约国则说同盟国已陷于窘境并面临崩溃危险。(2分) 协约国的说法较符合实际。(1分) 协约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2分)‎ ‎(3)双方相互推卸责任,辩解自己是被迫参加战争的。(2分)一战的交战双方是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战,所进行的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2分)‎ ‎22.‎ ‎①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是战胜日本的原因;第二种观点认为苏联对日宜战是决定性因素。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对日本的军事优势是战胜日本的根本原因。(7分)‎ ‎②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但起了加速日本投降和减少人员伤亡的作用。(3分)‎ ‎③许多日本人是原子弹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美国政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5分)‎ ‎23.‎ ‎(1)美国: 称霸世界;苏联巩固大国地位;英国: 依附美国;法国重返大国地位。‎ 原因: 美国经济、政治力量大增;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加强;英国力量衰弱,企图依附美国以保持欧洲大国地位;法国受其传统政策影响。(7分)‎ ‎(2)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苏联仅次于美国;西欧被削弱;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3分)‎ ‎(3) 美国为抗衡苏联;英国: 害怕中国的强大会鼓舞英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苏联: 摇摆不定(5分)‎ 9‎ ‎24.‎ ‎(1)事件: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2分)。‎ 不同: ①对慕尼黑协定的评价不同。张伯伦认为是解决了“最后的”、“最危险的”问题; 丘吉尔认为是“最严重的后果”。 ②对以前实行的绥靖政策看法不同。张伯伦认为是成功的;丘吉尔认为是失败的。③对绥靖政策的前途预测不同。张伯伦认为是“通向稳定”,丘吉尔认为是走向“灾难”。(9分)‎ ‎(2)理解: 张伯伦认为绥靖政策维持了世界和平稳定,维护了英国利益,但实际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受到德国的进攻。(4分)‎ ‎ ‎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