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陆慕高级中学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 ) A. 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 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 C. 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D. 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指“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意思是在王氏看来因先有传子之制(即传子宗法制)“而始封建(即分封诸侯),也就是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其实这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殷周制度的评判 2.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A. 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B. 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 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D.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可分析出是科举制,科举取士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的垄断, 故A项正确;儒学独尊地位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B项排除。;经世致用人才与史实不符,故C项排除;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不是主要影响,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热点。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3.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 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 C.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D.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是在秦朝建立之时,故A项错误;根据“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这个时间线索,可知材料中的“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至隋朝之间,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控制。而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后,打破了特权垄断,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的局面,故B正确;三省六部制体现的是中央权力互相牵制的特点,并不是“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体现,故C错误;豪门望族势力的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不会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故D错误。 4.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分析元代行省制“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根据分析得出元代行省制具备地方最高地方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特性,这正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专制表现,故A项正确;行省制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而且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非临时机构,故B项错误;行省制是地方一级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与郡县均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两者所处时代不同,题目中并未提到郡县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5.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郡县制在秦汉时期的积极作用。秦朝亡于暴政,而非郡县制;西汉有王国叛乱,而无郡县叛乱。“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正确;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论证郡县制的作用,因此排除D。 6.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弊大于利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B项不准确,排除。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点睛】解答观点类题最关键要把握住观点核心意思,不能受限于教材知识。本题学者观点强调分封制下会导致“家”“国”对立,士、庶民往往会效忠于家,因此有分裂隐患,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 7.据统计,唐代宰相共计369名,出自98个家族;宋代宰相共有134名,出自126个家族。这说明宋代 A. 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 B. 理学对伦理的强化 C. 分散相权方式发生变化 D. 政治开放性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的家族来源扩大,这不能说明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故A错误;宰相的家族来源扩大也无法体现理学对伦理的强化,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分散相权的方式问题,故C错误;宋代宰相的家族来源比唐代扩大,这说明宋代政治开放性的加强,故D正确。故选D。 8.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 B. 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 C. 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 D. 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 【答案】A 【解析】 从唐朝宰相之间的相互牵制发展到了元朝的只有一个中书省,说明了元朝时相权是相对集中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加强而非削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皇权一直是独尊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9.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制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分化地方权力 C. 处理民族关系 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度。由材料“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可知,元代的行省制度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A项;分化地方权力最终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选项B排除;行省制是全国范围内的地方管理体制,而非单独在民族地区设置,故其目的不在于处理民族关系,选项C排除;行省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选项D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行省制的目的,从材料中可见行省官员实行群官负责制,互相牵制,最终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10.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材料旨在说明光荣革命使 A. 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议会可以随意废立国王 C. 英国议会制度一直未确立 D. 议会取得对国王的监督控制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光荣革命的影响。光荣革命中新国王是议会邀请来的,即国王权力来源于议会,而非从上一任国王那里继承得来,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材料未休现议会对国王的监督,D项错误。 11.有学者指出:“作为国家的立法机构,其组成方法和权力与‘大陆会议’相同,各州可选派代表2~7名,但在国会每个州只有一票表决权。更重要的是,有关宣战、缔约、举债、召集军队和任命总司令等重大事项的决定,均须得13州中至少9个州的同意。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政权软弱无力 B. 完成独立战争的需要 C.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 民主政治的妥协理念 【答案】A 【解析】 根据“有关宣战、缔约、举债、召集军队和任命总司令等重大事项的决定,均须得13州中至少9个州的同意”可知,材料主旨是说明各州权力过大,中央政权软弱无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问题,故C错误;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任何贵族爵位,凡是在合众国担任受益职务……非经国会同意,不得从任何国王、君主或外国接受任何种类的……官职或爵位。”这一规定旨在 A. 保持国会绝对权威 B. 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C. 防止封建君主专制 D. 保障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说明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否定封建等级制度,体现出的是共和主义原则,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说法本身错误,美国联邦中央实行的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排除;B项提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与材料的描述不符,排除。故选D。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13.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派”的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 乔治三世实行是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 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 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1770年”时间可知英国已经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但在乔治三世统治期间,没有一个首先能够摆脱国王的控制,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需完善。所以答案选B。AC项材料无体现,D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点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4.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对此,美国总统有权 A. 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 B. 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 C. 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 D. 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以违宪为由对政府官员的政令进行否决的应该是最高法院,A不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参议院没有权利弹劾州长,州长的弹劾只能由州议会,B错误;总统是军队最高统帅,可以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C正确;总统没有权力要求州议会弹劾州长,D不正确。 【详解】 15.1789年,美国设立国务卿之职。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一、国务卿是政府排名第一的部长,即首席部长。二、执掌国玺,总统辞职要向国务卿提交辞呈。三、一些联邦事务公告文件由总统和国务卿联署。这一职务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三权分立 D. 权力制衡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三项规定,体现了总统和国务卿的互相制约,故D项正确;“共和”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联邦制指的是在保证中央绝对权威的前提下,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三权分立指的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互相独立, 故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16.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由此可知,“光荣”的本质是 A. 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B. 实现了“王在法下” C. 形成“双王共治”的局面 D. 终结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不流血,属于现象层面,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光荣革命后,签署了《权利法案》有效的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的主权,是国王处于法律和议会的限制,故B项正确;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的局面,也属于现象层面,故C项错误;“光荣”的本质,不仅结束了国王的专制,更重要的是树立了议会和法律的权威,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光荣革命 17.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白宫核心政治圈一直处于高调频繁的人事变动之中。如上任仅23天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被总统免职。特朗普总统此举 A. 违背了1787年宪法 B. 会受到国会弹劾 C. 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 D.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不是特朗普亲信 【答案】C 【解析】 【详解】按照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因此总统可以提名并任命政府官员,故材料中白宫中人事变动是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故排除A;选C;材料没有体现总统的违法失职,所以不会受到国会弹劾,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不是特朗普亲信,排除D。 18.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A. 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 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 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 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故D选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故A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也没有体现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故B选项错误;立法与行政之争,属于三权分立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与联邦制的相关知识,学生容易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等概念混淆从而错选C选项,复习和考试训练中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19.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题干发生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代表顾维钧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中国以有效帮助,否则会“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说明中国政府仅靠自身力量无力阻挡日本的侵略,因此顾维钧在国家会议上多方呼吁,争取各国对华的同情与帮助,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顾维钧警示如果列强继续采取绥靖政策,对远东的暴乱听之任之,很可能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抗战寻求支援和帮助,故A选项错误;顾维钧在材料强调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故B选项错误;顾维钧强调列强应维护远东地区的和平,但不等于他认为应维护原有的世界格局,故D选项错误。 20.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 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 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清政府运用民间票号的资金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不能说明其成为国家财政的支柱,洋务派强调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是控制国家金融,1862年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阶级矛盾,所以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的说法不正确,所以应为解决镇压太平天国的费用问题,所以A、C、D不正确,所以选B 考点:1840至1900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1.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 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 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 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是《马关条约》,材料与清政府如何对待义和团无关,材料所述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其影响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所以A、B、D说法错误,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22.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所以这“三次高潮”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解放战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们的领导阶级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革命对象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3.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 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 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 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条款,欧美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也享有同样的特权,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D符合题意; A、B、C材料均无法体现。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具体考查《马关条约》的危害,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 24.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后来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该变化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C. 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 D. 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辛亥革命播下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说明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其意义重大,A正确;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开始,B错误;革命党人的资产阶级属性没有改变,排除C;新中国建立标志着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错误。 25.1911年10月11日,某城贴满了告示,上面写道:“今奉军政府命,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师到处,尔等无用猜疑。……共图光复事业,汉家中兴立期。建立中华民国,同胞其无差池!”这座城市是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武汉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1911年10月11日” “今奉军政府令”“建立中华民国”可以看出这是武昌起义后,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2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B. 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C.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D. 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起草《临时约法》的过程中,发生了由袁世凯接替临时大总统的新情况,为了防止袁世凯大权独揽,将总统制改为了责任内阁制,试图通过扩大总理权力的办法来防止袁氏专权;而材料中袁世凯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体现了其专权的野心;故A项正确。B项中“完全”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而不是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C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 27.近代某一事件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这一事件使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D. 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日本”“东洋”说明是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署《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沙市合重庆为通商口岸,C正确;A和B是鸦片战争影响;D是《辛丑条约》影响。 28.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答案】A 【解析】 日本占领武汉、广州等地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由题干“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数据可知,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故A项正确。题干只强调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的正面抗战,没有提及全民族的抗战,故B项错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 无法从题干中得知中国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故D项错误。 29.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30.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 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 C. 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 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 【答案】B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首先是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所谓“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不过是某些日本人用来掩盖其对华侵略本质的借口。这些借口都不能作为日本阴谋发动侵路战争的原因,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上述“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不过是某些日本人用来掩盖其对华侵略本质的借口,没有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也不能表明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所以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2)材料二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 【答案】(1)做法: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2)创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认识: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信息和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总结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标着者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创新:根据材料二“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等信息可知英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创新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第二小问特点:联系第一小问的内容和根据材料二“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等信息可知,责任制内阁的特点是: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三“1832年,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等信息归纳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联系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来回答,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的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材料二中的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三中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等信息可知,英国的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川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3)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较大难度。在审题和作答时候,根据材料一信息,主要围绕中日两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国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近代工业)、军事(近代化军队)等角度展开比较和认识,表述时候,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观点进行认知说明的能力。仔细审题,不难发现,本问实际上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两国政府态度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朝野上下能一致对外;而清政府却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体现题干“日本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因此,可知,题干观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具有一定道理。 (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的认识。在总体上比较简单,在审题和作答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容易忽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重点注意把握住“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人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密迪乐曾经连任英囯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达10年之久。他随文翰访问(太平天国)天京以后,不久就返回英国。1855年10月1日,他在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对中国革命的意见时说,“无论是为着出入口商务的发展,或是为着基督教新旧教派的传播.西方国家只有一条稳当的道路可走.那就是:各自训令其驻华代表认真执行任由中国人自行处理中国事务的政策。至于商业界,我不能不说,利用交战某一方之软弱或恐慌,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袒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并将毁坏中国之工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切永久性的商业所必须依赖的。” 材料二 法国和沙俄怕英国垄断中国沿海市场,因此迫不及待地叫嚷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大平天国。咸丰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他要军机大臣通知曾国藩等总督巡抚“妥筹办理”,提出意见.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建议:“应请饬下王公大臣等传谕该夷酋.奖其效顺之忱,缓其会师之期.俟其军克复皖、浙、苏、常各郡后.再由统兵大臣约会该酋,派船助剿。” 材料三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大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中说:“本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对宁波港的轰击开始了,连续炮击约5小时之久.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1)依据材料二指出,法俄要求“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是什么?曾国藩对此持何种态度?他为何持此态度? (2)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了哪些认识? 【答案】(1)目的:抢占中国沿海市场。态度:既同意法俄要求而又主张缓期联合。原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同意法俄帮助;但由于与西方列强又存在矛盾,对其存有疑虑.因而又主张等待列强控制太平天国统治区域后再与之联合。 (2)变化:从“中立”到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原因:一方面.太平天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清政府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向列强出卖民族利益.满足了侵略者的要求。 (3)西方列强无论是“中立”还是支持淸政府,都是为了维护其在华既得利益;中外反动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因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必须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解析】 【详解】(1)目的:依据材料“法国和沙俄怕英国垄断中国沿海市场,因此迫不及待地叫嚷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大平天国”来看,法国、俄国要求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目的是为了抢占中国的沿海市场;态度:依据材料“应请饬下王公大臣等传谕该夷酋……再由统兵大臣约会该酋,派船助剿”来看,曾国藩即同意法国、俄国的要求有主张缓期联合;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曾国藩主张同意其要求,但由于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他又主张等列强控制太平天国统治区域后再与之联合。 (2)变化:依据材料“各自训令其驻华代表认真执行任由中国人自行处理中国事务的政策”“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大平军,占领了宁波港”来看,英国由之前的中立政策,转为帮助清政府镇压天平天国运动;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侵略,而清政府为了满足列强需要,向列强出卖了一系列国家主权,因此英国由中立转变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3)通过列强对清政府的态度转变及其原因来看,列强无论是中立还是支持清政府,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而满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以出卖国家利益的手段获取了列强的支持,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因此,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做到的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外来侵略。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答案】(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 (2)实现了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解析第(1)题主要阅读材料,结合时代特征归纳概括即可;原因从国共两党的认识、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外来因素等方面归纳。第(2)题回忆所学知识,从国民革命的成果、作用等方面回答。第(3)题实际是回答国民革命失败留下的教训。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到材料“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得出其转变是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原因:根据材料“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并结合所学,从国民党、共产党自身等多个角度概括其原因。 (2)根据材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得出直接成果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影响,可从国民大革命的积极影响概括回答。 (3)根据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结合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从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军事武装及军事斗争的重要性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