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

曾都一中 枣阳一中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襄州一中 宜城一中 ‎ 历史试题 ‎ ‎ 学校: 宜城一中 ‎ ‎ 学校: 曾都一中 ‎ 考试时间:2018年4月20 日 下午:16:20—17:50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25 题,共 50 分) ‎ 1、 据史书记载,不孝罪是夏朝最严重的犯罪之一,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法关系得到统治者重视 B.“家天下”观念影响法律制度 ‎ C.夏朝法律体系还不成熟 D.在夏朝宗法制已经形成体系 ‎ 2、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 A.有利于扩大疆域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赋予地方权力过大 D.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 ‎3、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 ‎ A.分封制受到冲击 B.郡县制已经比较成熟 ‎ C.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 D.身份等级制度稳定 ‎ ‎4、“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实质上反映 ‎ 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 B.秦朝推行皇权专制 ‎ C.先秦政治以民为本 D.秦朝出现政治倒退 ‎ ‎5、6 世纪以前和 10 世纪以后的官僚形态存在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以后,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上是为了 ‎ A.提高行政效能 B.加强君主专制 C.削弱地方实力 D.扩大统治基础 ‎ 6、 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 1444 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类统计 ‎ 途径 ‎ 科举入仕 ‎ 胥吏出职等 ‎ 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 ‎ 门荫入仕 ‎ 入仕途径不详 ‎ 人数 ‎ ‎540 ‎ ‎344 ‎ ‎162 ‎ ‎92 ‎ ‎306 ‎ 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唐代选官制度较前代混乱 ‎ C.门阀政治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6、 元代的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以至于产生许多与本路地域不相联接的属地即飞地。元代飞地的出现 ‎ A.扩大了元代的疆域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 C.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D.导致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下列最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B.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 C.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程式化 D.废宰相,设立军机处 ‎ ‎9、1840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清朝前期盲目自大 B.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 C.鸦片战争后西方攫取政治特权 D.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 10、 据记载:“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地方地主武装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C.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 D.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 ‎ 11、 清政府于 1909 年和 1910 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 B.清政府被迫顺应趋势进行改革 ‎ C.地方实力派力量不断增强 D.地方自治取得一定成效 ‎ 12、 民国初年突然出现了 300 多个政党,他们时聚时散,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议会政治严重脱序。这实际上说明 ‎ A.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B.中国缺少民主政治的土壤 ‎ C.多党制容易导致政治混乱 D.法制化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 ‎ 13、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了要求群众剪辫的通令。当时“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留辫者“非讥之为豚尾(猪尾巴),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以上现象反映了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发式成为当时衡量是否革命的唯一标准 ‎ C.当时社会普遍缺少民主理性的精神 D.资产阶级革命推动社会生活的彻底变革 ‎ 14、 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辛亥革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 C.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的觉醒 ‎ ‎15、1923 年孙中山指出:“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表明孙中山 ‎ A.认识到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 B.提出中国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 ‎ C.要求彻底推翻清朝统治 D.希望吸纳新鲜血液改造国民党 ‎ ‎16、1927 年 8 月,南昌起义成功后,中共继续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在八七会议上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 对此,分析最合理的是 ‎ A.中共希望继续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B.适应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 ‎ C.暂时缓和了国共两党矛盾 D.中共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 ‎17、国民党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在 1937 年《国防论》中强调: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这说明蒋百里 ‎ A.客观分析了当时中日情况 B.提出了与中共相同的抗战策略 ‎ C.尚未认识到敌强我弱 D.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8、1947 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表明 ‎ A.中共正在进行战略反攻 B.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 ‎ C.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 D.中共希望借此一举解放南京 ‎ ‎19、1949 年初,三大战役取得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在望。当时有党外人士认为,共产党也难以走出“历史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有信心走出“历史周期律”,其信心主要来源于 ‎ A.组建联合政府 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C.建立统一战线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20、建国后,我国进行近代以来第一次全面准确的的人口普查,据统计,到 1953 年 6 月 ‎30 日 24 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 601912371 人。此次人口普查 ‎ 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满足了当时国内建设的需要 c.为当时普选的进行奠定基础 D.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21、 中共八大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研究他们的经验……”;“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这说明 ‎ A.党的民主集中制在不断完善 B.当时党的建设出现了左倾错误 ‎ C.中共违背了群众路线 D.民主政治在曲折中前进 ‎ 22、 ‎“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的条件。”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公报。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 ‎ ‎①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②确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 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3、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建立 B.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C.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 D.通过普选产生了第一届全国人大 ‎ ‎24、1982 年 8 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指出“美国政府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政策。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 1979 年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 1981 年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这体现了 ‎ A.台湾问题不再是中美关系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 B.美国的态度有利于解决历史上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 ‎ C.坚持“一个中国”是中美发展关系的基本前提之一 ‎ D.“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 ‎25、新中国建立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时期又设立经济特区;港澳回归后,特别行政区建立。以上活动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 ‎ ‎ 二、非选择题(26 题 20 分,27 题 18 分,28 题 12 分) ‎ ‎26.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东汉)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汉尚书台在宫禁内,称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曹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此制。 ‎ 司马光《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 材料二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 ‎ ‎ 概况 ‎ 清朝末年 ‎ 清朝以六部中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 年仿西方制度增设商部,鼓励实业。1906 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 民国初年 ‎ ‎1912 年 1 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 ‎1912 年 3 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 年 12 月,又 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建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 材料三 1982 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 100 个精简到 61 个,人员编制从 5.1 万人减为 3 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 64 岁降到 60 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 ‎2003 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本次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 综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 回答问题: ‎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央机构调整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 分) ‎ ‎ ‎ ‎ ‎ ‎ ‎ ‎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8 分) ‎ ‎ ‎ ‎ ‎ ‎ ‎ ‎ ‎ ‎(3)根据材料三,1982 年和 2003 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4 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些改革的主要原因。(2 分) ‎ ‎ ‎ ‎ ‎ ‎ ‎ ‎ ‎ ‎ ‎ ‎27.阅读材料 ‎ 材料一 嬴秦以降,虽盛衰分合不常,然汉、唐、宋、明之外患,不过曰匈奴,曰突厥、曰回讫、吐番、曰契丹、蒙古,总之不离西北塞外诸部而已,降及今日,泰西诸国以器数之学,勃兴海外,履垓埏若户庭,御风霆如指臂,环大地九万里,罔不通使互市。虽以尧舜当之,终不能闭关独治。而今之去秦汉也,亦二千年。于是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 ‎ 薛福成《变法》材料二 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缘有时乙国以事求于甲国,而蒙允许,丙国亦欲同沾利益。其实交际情形并不相同,无益于丙国,而徒有损于甲国也。 ‎ 清驻英法公使曾纪泽 1879 年 4 月与巴西驻英国公使对话 ‎ 凡遇交涉,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于公法吻合,彼虽狡悍,亦可以理折之也。 ‎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材料三 处此时代,苟用平民主义,致令国内纷乱,势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能自立图存?惟国家主义盛行,则上下一心,遐迩一体,国人皆互相团结,壮其合群之魄力,发其爱国之精神,然后众志成城,急公仇而缓私仇,先国家而后家事,其国未有不盛,其种未有不倡者也。故欲致和平之幸福,为伟大之国民,必自尊重国家主义始。 ‎ ‎《论平民主义与国家之主义之兴废》,《东方杂志》1907 年第 4 期回答问题: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秦至鸦片战争后“天下观”的变化。(4 分) ‎ ‎ ‎ ‎ ‎ ‎ ‎ ‎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政治观念变化的时代背景。(6 分) ‎ ‎ ‎ ‎ ‎ ‎ ‎ ‎ ‎ ‎ ‎ ‎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时期的“国家主义”思想。(8 分) 28.阅读材料 ‎ ‎ 一份对外“和约” ‎ ‎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 ‎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和约的看法。(12 分) ‎ 曾都一中 枣阳一中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 襄州一中 宜城一中 ‎ ‎ ‎ 一、 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A ‎ D ‎ A ‎ B ‎ B ‎ C ‎ C ‎ D ‎ B ‎ A ‎ B ‎ A ‎ C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C ‎ D ‎ A ‎ A ‎ A ‎ B ‎ C ‎ A ‎ C ‎ C ‎ C ‎ B ‎ ‎ ‎ ‎ ‎ 一、 非选择题 ‎ ‎26.(1)趋势:分割相权,加强皇权。(2 分) ‎ 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适应统治需要,提高行政效率。(4 分) ‎ ‎(2)特点:中央机构经济功能增强;通过立法建立体系;机构设置西方化;变革调整较为混乱。‎ ‎(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 评价:推动了中央机构的近代化,客观上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但受时代影响,政局不稳,其作用相对有限。(4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3)不同:前者主要以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中心;后者主要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为中心。(4 分) 原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需要。(2 分,回答任一点即可) ‎ ‎ ‎ ‎27.(1)变化:由华夷隔绝、天朝上国到国门开放、中外联系。(4 分) ‎ ‎(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西学东渐,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政治意识觉醒,探索救亡图存道路。(6 分) ‎ ‎(3)评析:“国家主义”思想是在近代中国遭受外来入侵,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国民的国家意识淡薄的情形下产生的。它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有利于觉醒民族意识和维护国家权益;但“国家主义”忽视了国家与政权的区别(没有完全认清清政府的本质以及清政府和帝国主义 之间的关系),忽视个人权力,具有明显的思想局限性。(8 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 ‎ ‎ ‎28.参考答案:该“和约”是近代中国在西方侵略逐渐深入,民族矛盾不断加深时农民阶级对现实进行抗争的产物。 ‎ 该和约一方面要求抵御外来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带有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盲目排外,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保守性。(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 ‎ ‎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