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甲骨文字形反映出商周时期 楷体汉字 执 圉 王 臣 劓 刖 巫 甲骨文 A.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B.政治控制力的强化 C.君臣隶属关系明确 D.社会秩序混乱动荡 ‎2.《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一理论 A.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为儒家思想开辟新方向 C.确立荀子的集大成地位 D.推动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3.两汉时期,土地买卖是工商业利润的第一大流向,“以末致财,用本守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说明 A.商品经济逐渐走向繁荣 B.农业生产有利可图 C.政府政策影响价值取向 D.土地兼并非常严重 ‎4.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自此 A.儒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B.董仲舒进入最高统治层 C.官僚政治最终取代贵族政治 D.官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5.唐末、五代以来,因事而设,事后即撤,称使职差遣,至宋使职差遣固定为职事官系统,“官”指享受的待遇级别,“职”以待文学之选,差遣则是实际担任的职务。这种制度 A.促进官僚体制成熟 B.导致官僚机构重叠 C.反映权力斗争激烈 D.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6.《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将陵(德州)运河上南北运输商品极多,最多的是丝、香料。淮安的货运可以通到40多个城市。宝应、高邮、扬州都是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很繁华。长江上每年有20万艘船航行,每船载重约50万一150刀斤。苏州是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杭州最繁华。这—记述 A.是对宋代经济真实描述 B.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表明海外贸易持续发展 D.反映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7.宋代学者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订为“四书”。朱熹写的《四书集注》在宋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明清时代,“四书”的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五经”。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五经内容艰涩难懂 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八股取士推波助澜 D.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8. 明清时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而“豪杰有智略之人”则多志于商。这种“士商相混”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市民工商阶层的产生 B.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滋生突破传统观念的思想 D.传统四民秩序瓦解 ‎9.与中国占代其它农书相比,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是 A.注重农业生产经验总结 B.重视利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 C.吸收西方农业科技思想 D.17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 ‎10.《三国演义》是用通俗的语言,将王朝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的历史演义小说。这类历史演义小说 A.可以直接用作史料 B.具有一定历史价值 C.以唯物史观为基础 D.成为思想禁锢工具 ‎11.克利斯提尼时期,把由四个血缘部落各选100人组成,但第四等级没有当选资格的四百人会议改为五百人会议,从10个地域部落的任何等级公民中,经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这一改变 A.使所有人获得参政资格 B.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C.为雅典民主制奠定基础 D.为雅典确立民主制奠定社会基础 ‎12.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到“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转变,体现古希腊人的思想中具有 A.道德价值 B.理性精神 C.逻辑思维 D.哲学思维 ‎13.罗马法“它包含的封建关系最少,而包含的资本主义法律关系却是最多。”下列选项中无法体现“资本主义法律关系”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 C.“夫得向妻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将其逐出。”‎ D.“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14.1763年威尔克斯发表一篇文章,对国王在议会的演说进行抨击,国王下令逮捕威尔克斯,指责他犯了诽谤。然而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豁免权,法庭以人身保护法为依据将他释放。国王操纵议会剥夺威尔克斯的议员身份,并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说明英国当时 A.议会由君主把持并控制 B.宪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C.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D.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 ‎15.“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做出妥协 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 ‎16.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 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787年宪法规定 A.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B.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C.国会分两院并拟定合理选举办法 D.放宽选举条件并扩大选民范围 ‎17.1984年,美田青年约翰逊在一次抗议中焚烧了美国国旗,被达拉斯地方法院据徳州州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款;徳州法院判决约翰逊言行受宪法保护,且徳州州法违宪,随后受到最高法院支持;但国会指出约翰逊言行违反《国旗保护法》;最后,最高法院指出《国旗保护法》无效。这一诉讼案 A.反映了州权主义仍占据上风 B.体现国会可借助立法干预司法 C.推动美国建立司法审査制度 D.表明最高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 ‎18.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B.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 C.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C.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D.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20.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 国家 西班牙 英国 荷兰 法国 倍数 ‎4.2‎ ‎3‎ ‎2.6‎ ‎2.2‎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21.下图是英国、美国、徳国、中国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 B.②代表中国,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十九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C.③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其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D.④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 ‎22.马克思·书伯认为“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这样在新教徒那里,狂热的劳动态度和谋利冒险精神与节俭精神结合起来。”作者旨在强调 A.新教理论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 ‎23.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24.有学者说:“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下列选项与该学者观点相吻合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B.罗马教皇专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C.资本主义发展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D.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25.恩格斯曾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副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由此,文学艺术上兴起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及表格中提供的角度和信息,填写表格中空白部分的内容。(6分)‎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 前4世纪 ‎ 分裂割据,战争频繁,‎ 各国变法革新,分封宗法体系逐渐瓦解。‎ 公元前3世纪 罗马统一意大利。‎ 公元前2世纪~ 公元2世纪 两汉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公元3世纪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王朝。‎ 罗马“三世纪危机”,罗马帝国 中兴。罗马法发展至万民法。‎ ‎(2)根据表格内容,提取两项有关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十三行,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惟一之外交权;以径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它商人直接贸易。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 ——朱希祖著《广东十三行考》‎ 材料二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这个权力在1813年被取消后,该公司仍然继续拥有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直至1834 年才被取消。1623年詹姆斯一世又授予公司任命官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 1661年,査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媾和、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公司成立时没有得到国会一个便士的支持,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政府对自己行动的干涉。 ‎ 一一据赵伯乐《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三行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和解除分别体现的经济思想,概括指出与十三行相比,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10分)‎ ‎28.(15分)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英国的文官萌芽于17世纪资产阶段革命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官吏的录用方法以封建色彩浓厚的“恩赐官职制”为主。进入19世纪,政党政治的兴起带来了文官任免的“政党分脏制”……‎ 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以枢密院名义两次颁布法令,揭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首先,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其次,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并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科目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科目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 ‎—一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AB 6—10 DBCCB 11—15 BBCDC 16—20 CDDAA 21—25 CADCB 二.非选择题:‎ ‎26(1)(8分)‎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 分裂割据,战争频繁,‎ 各国变法革新,分封宗法体系逐渐瓦解。‎ 城邦国家,实行贵族共和制,‎ 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 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罗马统一意大利。‎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两汉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 罗马帝国逐渐确立, 形成元首制政体,罗马法适应现实逐渐调整。‎ 公元3世纪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王朝。‎ 罗马“三世纪危机”,罗马帝国 中兴。罗马法发展至万民法。‎ ‎(2)信息: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法律的地位日益突出。‎ 说明:中国:各国变法革新,法家思想的影响;‎ 罗马: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平民的长期斗争,平民保民官的设置和努力。使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信息: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都确立了君主制政体。‎ 说明:中国:秦朝奠定制度基础,小农经济主导的物质基础,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奠定思想基础。‎ 罗马:罗马帝国的建立,奴隶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派系斗争频繁。罗马共和制无法适应镇压奴隶起义和维护霸权统治的需要。‎ 信息: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两国在几乎同一时期都处于相似的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强盛与衰落的的历史现象。两国都出现了国家的分裂与统一交替延续的历史轨迹。‎ 说明: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的特征。但是维系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君主专制集权体制的制度保障,而维系古罗马统一的主要因素是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备,说明历史发展还兼具多样性的特征。‎ ‎27.(1)特点:政治、经济双重性质;外交通商权,贸易垄断权。‎ 影响:抑制先进经济因素的成长;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是近代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7分)‎ ‎(2)思想:重商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性质:相对独立的殖民统治机构;结果:推动海外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基。(10分)‎ ‎(十三行是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有抵制外国之意;前者属于政府经济和外交机构;前者受控于政府;阻碍社会转型)‎ ‎28.(1)历史背景:‎ 历史因素: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传统文官制度的弊端;滋生贪腐和效率低下;‎ 现实因素:‎ 经济上: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政府职能扩大;‎ 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思想上: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9分)‎ ‎(2)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常任、政治中立;突出通才;(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