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周灭商后,并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潍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分封制 A. 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 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 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 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2.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3.春秋时期,晋国小宗曲沃伯经过长期战争推翻了晋国大宗翼侯,被周天子策命为晋侯,“曲沃代翼”最终完成。这表明 A. 争霸战争的成败改变血缘亲疏 B. 策命晋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C. 血缘纽带对政治的束缚被冲破 D.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完全破坏 4.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5.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6.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游仲鸿上疏说:“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由此可知 A. 当时君臣矛盾激烈 B. 皇权专制加强 C. 皇权受到制度制约 D. 理学影响深远 7.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朝代 丞相(宰相、副相)人数 秦 6位 两宋 121位 西汉 47位 明 4位 唐 182位 清 0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 B. 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 C. 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 D. 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 8.唐代贡士如果通过科举考试,仅取得进士及第或者明经及第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出现了“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据此可知唐代科举 A. 选拔标准客观公正 B. 促进社会阶级流动 C. 摒除门第间的差距 D. 世族权门仍占优势 9.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 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10.西周以来王位继承制度规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不断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清朝 A. 强化了王族家天下制度 B. 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 C. 封建专制统治危机严重 D. 皇位继承制度的多样性 11.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的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 A. 拒绝了英国通商口岸的要求 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12.学者傅国涌认为,无论是革命派的孙中山、北洋派的袁世凯,还是立宪派的张謇、梁启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要改良、要改革。该“起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C.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1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 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D.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关于百团大战,日军在记录中写道: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这说明了百团大战 A. 延缓了日军“南进”的速度 B. 收复了华北广大的失地 C. 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D. 迫使日本改变侵略策略 15.下图为日本在伪满洲国播放的电影《水浒传》的海报,该影片全部由日本演员出演,剧中人的装束都是日本武士的扮相。日本这样做的实质是 [ A. 推行“以华治华”政策 B. 诱降国民政府 C. 丑化梁山好汉的形象 D. 奴役中国民众 16.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1934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A. 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B. 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有关国民党抗战的三条记录: ①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斩获甚丰。 ②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了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 ③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一时声势浩大。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A.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整体上积极抗战 B. 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 C. 国民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 D. 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18.1938年4月,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奔赴中国抗战前线采访,在报道某一战役时写道:“它是华北、上海和南京沦陷以后,中国在正面战场上从敌人手中收复的第一个城镇。它大大鼓舞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使他们相信中国和中国人民有决心战斗下去,并有能力取得胜利。”上述报道的战役( )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9.同治二、三年间,“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李鸿章亦说:“查苏省民稠地密,大都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炊烟相望,鸡犬相闻,今则一望平芜,荆榛塞路。”这可以佐证 A. 同治年间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社会生活 B. 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使经济遭到破坏 C.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民众遭受深重灾难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摧残社会生产力 20.(拜上帝教) “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 A. 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 B. 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 C. 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 D. 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 21.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言论能反映这一点的是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C. “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 D.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22.“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辫子的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A. 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D. 引发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3.民国十六年,贵州北伐名将王天培在《宁归歌》里写道:“吾为党国兮,十年有六。三民主义兮,素所钦服。为国革命兮,奔走呼号。……竭尽心力兮,求达目的。”材料表明王天培 A. 盲从三民主义 B. 忠于革命理想 C. 追随辛亥革命 D. 服从国民政府 24.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当时这一规定旨在 A. 动员一切力量反蒋抗日 B. 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实力 C. 加强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D. 铲除根据地的不稳定因素 25.解放战争时期,某报刊发表了一篇与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相关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A.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 “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26.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歌词体现了 ①学习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时代精神 ②捍卫主权,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目标追求 ③以五色旗为国旗,为世界和平祝祷的理念④为新生民国荣耀,对先进文明追慕的情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7.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C.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 淮海战役的胜利 28.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见当时政协 A. 转变为计划经济指导部门 B. 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 主要担负起统一战线职能 D. 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9.在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国政府参看了以下宪法文件,这表明我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 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 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 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30.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 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发生调整 B. “一国两制”方针初步形成 C. 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两岸关系缓和 D. 海峡两岸交往坚冰被打破 31.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 A. 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宁夏 B. 这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 它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2.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此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与建国初期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 A.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 健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制订和颁布改革开放以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形成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3.“‘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材料赞颂的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4.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35.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2道大题,每题15分,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你怎么理解材料三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37.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思想的特点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4分)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4分) 参考答案 1.B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分封先代圣人的后人,此举会受到先圣后人的欢迎,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故B项正确。 2.B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正确;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 3.C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由于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对政治的束缚随之被打破。故选C;A项说法有误,排除;春秋时期还未发展为君主专制政体,排除B;春秋时期宗法制并未遭到完全破坏,排除D。 4.C依据材料“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制度,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周王室名存实亡是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排除BD项。 5.C表中四段材料并不能说明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故A错误;“遣御史监三辅郡……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也不能说明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故B错误;四段材料都反映了秦汉时派官对地方监察,说明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故C正确;材料也不能表明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故D错误。故选C。 6.C“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不由中书”说明皇帝的专制权力受到此时中书省的制约,C正确;君臣矛盾不是激烈,A错误;B属于明朝时期;D中理学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 7.B根据图表看出,唐代、宋代丞相人数明显多于其他朝代,结合所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削弱了相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宰相,相权从秦朝的位高权重到日益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日益加强,B正确,C错误;元朝宰相权力有所反弹,A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D 9.B原文大意是:本朝皇帝的命令,只有军机处拟定的上谕是最重要的。上谕有两种:一种是明发的,交给内阁,然后再交给各个部门和科室;另一种是寄信,要交给兵部,用马传递。内外臣子们所奏请的事情,经过军机处讨论、处理的也采用以上处理方法。内阁和翰林院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要交到军机处审定。材料信息表明军机处并不是内阁的协理机构,故A错误;军机处能协助皇帝处理内政外交,故B正确;军机要务决策权仍在皇帝手里,故C的说法错误;军机处不受其他机构的制衡,故D的说法错误。 10.C清朝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说明皇帝认为单凭嫡长子继承制不足以保证清朝皇位的顺利交接,故选C;A中的“强化”不能体现,B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只是表层意思,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1.B由“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可知此事件应该发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同意英国通商口岸的要求,A项错误;“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即能够体现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B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才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错误;D项材料内容反映不出,排除。 12.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深重,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维新运动、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均与此有关,B正确;A是根本原因;C属于阶级因素;D是日本侵华战争。 13.C“求富更求强”体现出的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因此涉及到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故排除A、D选项。再根据“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可以看出这是在讲甲午战败之后洋务运动的破产,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排除B选项。 14.A由“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炸毁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可见百团大战将大量日军拖在华北平原,延缓了日军“南进”的速度,故选A;华北当时是日占区,排除B;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5.A“ 日本在伪满洲国播放的电影《水浒传》的海报,该影片全部由日本演员出演,剧中人的装束都是日本武士的扮相”,表明日本人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添加日本服饰的形式,宣传“忠义”思想,实质在于推行“以华治华”政策,故A项正确。 16.A“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说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抗日战争做准备,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故选A。 17.C国民党只有在抗战初期执行的才是较为积极的杭战态度和政策,在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其政策的重点就变为“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故A错误;运动战是国民党抗战采取的办法,故B错误;国民党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同日军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故C正确。“国民党执行片面杭战路线”,即只依靠政府军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表述虽然正确但是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18.C根据材料所述这应该是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C项正确; A项是淞沪会战的意义; B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D项是百团大战的意义。 点睛:抓住材料的关键词“1938年4月”“正面战场”“取得胜利”,,从而得知该次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该战役,历经月余,中国军队毙伤日军11984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19.C同治年间,正属于太平天国运动鼎盛时期,材料中论述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乡村衰败的景象,C正确;自然灾害不是此时主要原因,A错误;B不是材料现象主旨,排除;D时间不符合,排除。 20.C拜上帝教“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就说明了拜上帝教是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故选C 21.D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 A 项体现平均分配土地,不能体现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排除。B项是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不能体现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排除。C项属于赋税制度,不能体现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排除。“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说的是保险制度,属于近代经济制度的范畴,故D项正确。 22.D“革了皇帝的命”是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革了辫子的命”是指对社会习俗带来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A、B项;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项说法夸张,排除。 23.B根据材料“为国革命兮,奔走呼号。……竭尽心力兮,求达目的”可知王天培对革命的忠诚,故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北伐名将的忠诚,而非盲从,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时间可知当时是1927年,辛亥革命1912年结束,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体现的是为党国献忠心,未体现服从国民政府安排,故D项错误。 24.C1940年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比较困难时期,根据地政权人员分配上各占三分之一,中共主要目的是联合社会的各个阶级进行抗日,故C正确;当时中共的任务主要是抗日,不是反蒋,故A错误;B中消弱显然不符合事实;材料中是联合社会各阶级,不是铲除不稳定因素,故D错误。 25.B 26.C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目标,排除②,其他三项符合题意,选择C正确。 27.D淮海战役从1948年底到1949年1月,中共以60万对抗国民党80万,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役,D正确;A是1947年6月;B是1949年4月;C是1949年4月。 28.C从材料“1954年”“协助国家机关”“密切联系群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政协转变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C项正确;1954年以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是人民行驶国家权力的机关,1954年后,政协成为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故ABD项不正确。 29.B中国制定1954年宪法参看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宪法,包括不同社会制度的宪法,因此1954年宪法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故B项正确。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是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的特点,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表格中反映1954年宪法是在借鉴资本主义宪法,并不只是在学习苏联宪法,故CD两项错误。 30.A材料中1972年周恩来在台湾问题上反对以往23年对台工作仅采取炮击、广播宣传台湾官兵起义等简单的做法,之后指示新华社多宣传、介绍台湾新闻和言论,不主张采用言论攻击的方式。上述周恩来的主张反映了70年代初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故A 31.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有利于民族繁荣和发展,故选D项。A是内蒙古;B说法错误,是中国特色;C依据错误。 32.D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标志着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正确;A是一届人大; B属于政党政治;C是1982年宪法。 33.D一届人大制定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正确;其他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4.B材料中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观点应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这时,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故选B 35.B“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草根”政治家反映了基层群众民主参政的特色,符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B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制度,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草根”政治家无关,故C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民族平等,共同繁荣,不符合材料,故D错误。故选B。 36.(1)措施: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三公” ,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权力非常大。 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度”,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 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规定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把相权一分为三; 宋太祖实行“二府三司制”,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8分) 发展趋势:相权日益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至高无上并不断加强。(2分) (2)主要原因: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理解: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3分) 37.(1)特点: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法自君出)皇权高于法律;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工具。(3分) (2)不同:主权在民,人民大众掌握政权;依法治国,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宪法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法治观念。(4分)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4分) (3)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新宪法。(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