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A.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 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年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郡县制,故A项错误;宗法制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故B项错误;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C项错误;宗法制体现了血缘关系和政治的结合,故D项正确。 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 A. 官名 B. 爵位 C. 行业 D. 谥号 【答案】C 【解析】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古代的一些姓氏源于分封的国名,有的王的名称源于他的谥号,材料中的“巫”、“卜”等词都是古代的巫师,陶是手工业者,所以材料中的各种名称是源于行业。故C正确。 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 分散的自然经济 B. 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C. 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 王室日益腐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以藩屏周,在统治形式上构筑了统一的形式,但因为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其结果是诸侯国王侯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由此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故答案为B项。西周时期属于集体耕作的方式,尚未出现分散的小农经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有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室日益腐败的问题,而是强调贵族拥有世袭特权才是造成西周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D项错误。 4.“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A.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B.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明汉代察举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按门第选拔官吏的制度,不符合“举秀才”“察孝廉”等信息,故A项错误;科举制是依据才能选拔官吏的制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僵化的产物,故D项错误。 5.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A. 利弊参半 B. 利大于弊 C. 弊大于利 D. 主张废除 【答案】B 【解析】根据“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说明孙中山肯定科举制的作用,只是考试科目不合时宜了,D排除;材料无法看出科举制利弊参半,排除A;材料说明科举制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出大量人才,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很明显,只是所考科目不合时宜了,所以,孙中山认为科举制利大于弊,故选B。 6. 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 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 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C. 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答案】B 【解析】元朝行省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故选择B。 7.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 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 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 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D. 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可知,物品交易需遵循严格的程序,缺乏灵活,可见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的特征,故C项正确;题干反映了物品交易的严格形式,不体现注重保护双方的财产,A项错误;题干中无法确定交易双方是否为贵族,不体现维护贵族利益,B项错误;题干中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不便于物品交易的完成,无法减少贸易的纠纷,D项错误。 8.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际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由此可知, 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 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 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 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 【答案】B 【解析】材料明显反映的是光荣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权力关系的改变,二者同时发生改变,故A排除;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突出国王,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突出议会,体现了专制走向民主,说明英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故B正确;材料体现了形式的变化,更强调本质上的变化,故C排除;光荣革命以后国王处于议会之下,受议会的制约,并不是相等,故D排除。 9.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选举人口统计的规定 A. 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 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C. 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 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中“自由人”和“其他人口”分别指白人和黑人。从材料信息看,宪法将黑人人口按 3/5 纳入人口统计之内,这一规定是南北方妥协的产物,它既能保证南方“有一部分黑人人口统计在本州之内,在众议院中增加一定的议席”,又能使北方接受“并非全部黑人人口统计在该州之内,在众议院中增加更多的议席”这一事实。故选 B项。A项主要说的是国家机构之间的分权;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自由与平等的内容;D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统计人口每十年进行一次。 10.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 宰相掌握了一切大权 C. 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容克地主阶级是封建势力残余,其掌握德国政治权力使德国在政治上十分保守;但工业革命使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迅速,这种政治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德意志后来发动侵略战争,引发世界大战,D正确。统一之后的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A错误。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掌握了一切大权,B错误。C项阐述正确,但不是根本原因,错误。 11.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 A. 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 B.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C. 《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A选项说法错误,中国在外交上与英国是不平等的;C选项材料无法体现;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内容。 1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疯狂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说法是“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只看到了鸦片战争发动原因的表象,抹杀了其实质,是对历史的错误解读,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揭示鸦片战争的根源,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没有涉及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相关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1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中国的闭关锁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寻求对外商品倾销市场,从而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故C项正确。A项,英国的船坚炮利属于军事因素,与“大势”不符合,排除。B项,西方列强扩张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闭关锁国与开放的世界市场相悖,排除。 14.《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始于 A. 1840年 B. 1858年 C. 1843年 D. 1860年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列强在中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列强最早获得这项特权是从1843年签订的《虎门条约》中攫取的,故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5.李鸿章认为:“各国洋人,不但辏集海口,更且深入长江,其藐视中国,非可以口舌争。”外国势力深入长江流域是通过下列哪个条约获取的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C 【解析】《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逐步深入到长江流域,故C正确;A是东南沿海;B主要开放天津;D不是最先深入长江流域。 16.有历史学者说:鸦片战争后,涌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A. 输入工业商品 B. 开放通商口岸 C. 引进科学技术 D. 促进城乡商业发展 【答案】C 【解析】马克思说殖民主义有破坏性和建设性,这里的“先生”就是指建设性,殖民侵略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故C正确;A和B均是殖民侵略手段;D是客观影响。 17.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 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C. 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至还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排除A;由材料“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可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材料中太平天国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排除C;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尚无成熟的外交政策,排除D。 18.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A中“谓田皆天王之田”说明封建君王意识严重,故A项错误;“或一见即杀”体现封建社会血腥性,故B项错误;“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出自《资政新篇》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有利于近代化,故C项正确;“特权的森严”体现等级特别,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1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俄罗斯因能向西方学习,接受西方政教,所以成为“北方冠冕之邦”;日本因能与西洋各国通商,学习西方技艺,所以“将来亦必出于巧焉”。其意在 A. 改革国家内政 B. 加强与西方的交往 C. 引进西方科技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资政新篇》,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洪仁玕认为,俄罗斯和日本都是由于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从而使国家强大,所以太平天国此时也应该改革国家内政,学习西方,以此来振兴太平天国,A项正确;B、C两项都是学习西方的内容,不是其用意,排除;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其用意,D项错误。故选A。 20.马克思在1862年指出:“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著名的历史学家苏双碧指出:“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苏双碧 A. 洞察中国人的劣根 B. 不了解中国情况 C. 认识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D. 准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深知农民阶级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答案】C 【解析】由第一段材料将“太平军”比作“魔鬼”,并指出“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可知,材料一认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受到时代和社会影响的;由第二段材料可知,“王权”和“神权”并行导致太平天国内部矛盾激化,就其原因来讲,是因为洪秀全作为农民阶级其知识和能力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胜任革命的领导。由题干可知两段材料都尖锐地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等同于劣根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此项含义,故B项错误。 两段材料都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民革命的前进方向问题,故D项错误。 21.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 自然灾害频仍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D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词语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意思是说农民起义是因为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所以D项是正确项。自然灾害频仍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次战争逐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列强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错误;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B项错误;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错误。 2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史料 历史解释 A “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B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C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五口通商。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 D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答案】C 【解析】“……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指的是允许日本在华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而表格的“历史解释”中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故C错误,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D史实与历史解释均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4.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 甲午战争 B. 黄海海战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反割台斗争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指的是反抗日本割占台湾的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故D项正确;甲午战争失败后的《马关条约》导致了反割台斗争,故A项错误;黄海海战属于甲午战争中的战役,故B项错误;左宗棠收复新疆针对的是俄国和英国,故C项错误。 25.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俄国:必须清除小日本设置的路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割占了台湾,所以①正确;英国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故②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故③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企图割占辽东半岛,这触犯了俄国的侵略权益,故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26.后世的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像和坤、李鸿章等,学者们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这说明 A. 评价历史人物没有什么客观标准 B. 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 C. 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应该有定论 D. 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是:对和坤、李鸿章等人的评价……“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这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站在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即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故D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客观标准的,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评价历史不能以时间远近为标准;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错误。 27.《泰晤士报》在1898年5月23日刊登消息,“英国政府看来默认了一项通告,即没有由俄国领事签署的签证,英国人和任何外国人都不能登陆大连湾和辽东半岛。”并提出“显然有必要在大连湾任命一个英国代表以维护英国利益。”这一报道反映了 A. 各国政府对俄采取妥协态度 B. 舆论界坚守公理的职业精神 C. 英国在华势力被削弱的现实 D. 列强争夺并瓜分中国的事实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俄国和英国争夺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利益,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史实,可知这一报道反映了列强争夺并瓜分中国的事实,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8.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说过:“《临时约法》由原有的美国式的‘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了。”这最能说明 A. 法国式的内阁制适应中国国情 B. 南京临时政府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探索 C.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革命成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D. 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为制约袁世凯而采取的措施 【答案】C 【解析】材料是从制度上强调了《临时约法》的制定历程及其特点,即总统、总理双轨制,这一制度是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政体而制定的,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将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内阁制体现不出当时中国的国情,只是革命派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实行的,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是针对袁世凯的,没涉及到对政治体制探索,故B项错误;D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29.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武昌起义前命人制作铁血十八星旗时曾表示:“革命必须使用武力,以热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外角十八颗金黄星表示晚明汉地十八省人民铁血主义精神。”但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却定五色旗为国旗。这说明 A. 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 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 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 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代表汉族国家的“十八星旗”到代表民族团结和追求五族共和的 “五色旗”建国模式的变化,体现了革命党由反满兴汉的狭隘民族意识发展到团结的大民族意识,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无相关史实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故排除。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灭亡,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故排除。D项,题干体现国人由反满兴汉的狭隘民族意识发展到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而非革命的曲折性,故排除。 30. 蔡元培写给孙中山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认为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A.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实现了三民主义 C. 使中国人民获得自由 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A 【解析】蔡元培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是“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即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 3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为 A. 责任内阁制 B. 君主立宪制 C. 总统制 D. 社会民主制 【答案】A 【解析】为防止袁世凯独裁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为责任内阁制,故排除CD,A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元首为总统,故绝非君主立宪制,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电影《我的1919》中,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不断被传诵复制。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精彩发言的记录。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 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证明中国要求的合法性 B. 宁可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 C. 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 D. 该发言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也具有史料价值 【答案】A 【解析】电影不是真正的音像史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依据法理、据理力争比“精彩发言”更重要,故A项正确;不能把电影作为真实史料,故排除B;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的、但不一定是合理的,故C项错误;“发言”与“史料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33.辛亥革命进行中,广东阳江县的巡防营与起义的革命党人打了起来,最后把革命党人堵在当地学堂,由于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类似情况在起义各地多有发生。其原因是 A. 交战双方遵守国际公法 B. 崇尚人道主义精神 C. 新式学堂享有领事保护 D. 传统重学风气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交战双方都是中国人,不涉及国际交往规则,排除A;如果真的尊重人道主义精神,不会有革命党人的流血起义,排除B;新式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推动教育近代化的学堂,不享有领事馆的保护,排除;由材料“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直接体现了交战双方受传统重学风气影响,故选D。 34. 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B. 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C. 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 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C 【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以资产阶级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因此标志着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选C. 35.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由“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可知①符合题意,由材料“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可知五四运动有多元力量参与,但新文化运动缺乏群众基础,排除②,故排除BD。五四运动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并有工人、商人的广泛参与,故③符合题意,故选①③组合,故选A。材料没有提到“反帝反封建”的信息,故排除④ ,故排除C。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 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什么缺陷?举例说明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 【答案】(1)特点:三省分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2)直接的民主形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文化、政治素养的人管理国家,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比如苏格拉底就因一些不合理的罪名被表决处死就说明这种担心是正确的。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三省分工明确”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二小问从提高效率和加强皇权回答。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回答;第二小问列举苏格拉底被判刑回答。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据材料,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一役”唤起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活动。 【答案】(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警醒国人;疆域辽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 (2)活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革命派:辛亥革命;地主阶级:清末新政;无产阶级: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等。 【解析】(1)由材料“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可得出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由材料“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可得出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警醒国人;由材料“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可得出疆域辽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 (2)关于“甲午一役”唤起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活动,可以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等不同阶级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明。 38.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观点二: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 (2)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3)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 (2)俄国式革命道路。理由:实践证明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3)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解析】(1)围绕着五四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用史实来论证史论,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思维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3)在回答“启示”类题目时,主要从“我们应该怎么做”(从五四运动中应借鉴什么)的角度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