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命题人:朱文清 审题人:邹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 有一项是正确的。‎ ‎1. 《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尚书·周书·召诰》曰:“肆(尽,极)惟王其疾(急速)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王权失去神权色彩 B. 天命观被彻底否定 C. 治国渐趋理性务实 D. 敬德决定国家兴衰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等信息说明对上天尊重的时候也注重实际,一定程度体现变革中天命观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故选C项;信息体现出王权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说法错误。‎ ‎2. 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模式,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这种书写模式 A. 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要求 B. 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 造成了历史事实的混乱 D. 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传承 ‎【答案】D ‎【解析】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先秦史籍重视对华夏史的书写没有必然联系,故A错误;史书编写模式并不是确立贵族的世袭特权的主要途径,故B错误;C说法与材料不符,错误;史籍将古帝王及其他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这种宗法体制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传承和认同,故D正确。‎ ‎3.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货币发展,以唐为界,这之前的“半两”钱、“五铢”钱,以重量为名。从唐高祖颁行“开元通宝”起,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 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 C. 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D. 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古代封建社会货币发展……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币币值与重量逐渐脱钩,有利于纸币等非金属货币产生,故D选项正确;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使货币的携带更方便,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A选项错误;明朝后税收政策转向以征收货币为主,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故B选项错误;土地兼并与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没有直接联系,故C选项错误。故选D。‎ ‎4. 清初,在江南蚕桑业中心,一个家庭内由农夫种桑并种稻,农妇育蚕,“每年大致可以种桑1—2亩,育蚕10筐以下,产丝12斤左右”。而在苏州府震泽镇,一对夫妇的生产规模却可以达到“桑尽八亩,获丝64斤”。对清初震泽镇经济状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商品经济促使家庭经济专业化 B. 新型耕织工具得到进一步推广 C. 男女分工导致专业化程度提升 D.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有所发展 ‎【答案】A ‎【解析】苏州府震泽镇属于工商业市镇,由于当地商品经济发展,所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等于刺激了当地家庭种植和养蚕的积极性,使得蚕桑业生产更加专业化,所以会出现其生产的规模和产量大大提高的结果,故选A;B与史实不符,C与题意不一致,D在题干中不能体现出来,故排除BCD。‎ ‎5.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 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C. 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D. 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答案】C ‎【解析】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的是思想是批判的儒学,所以A项错误。C 项为无关,并且其说法本身也是错误的,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仍然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时期,在经济方面,民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中的“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此所以为王政也。”这就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象,他的这种利民富民和财源通畅的主张,以及对“私”的肯定,都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下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故排除B、D选项。‎ ‎6. 下表是宋代文献中关于指南针的记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实证 文献 作者 记载内容 ‎《萍州可谈》‎ 朱彧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诸蕃志》‎ 赵汝适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梦梁录》‎ 吴自牧 风雨冥晦时,惟凭指南针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益一舟人命所系也 A. 宋代人们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 B. 宋代统治者重视扩展海外贸易 C. 宋朝时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 D. 宋朝时科技的应用有了新突破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三则材料均涉及宋代时期指南针运用于航海,说明宋朝时科技的应用有了新突破,D符合题意;A是在战国时期,与题干“宋代”的时间信息不符;材料所述为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没有涉及宋代的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BC均不正确。‎ ‎7.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A. 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 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C. 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 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朝贡贸易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A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亦无从体现,排除;D项“双方地位的平等”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8.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收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B. 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设机造货,夺我生产”等字眼体现的是《马关条约》中的开设工厂的条款,说明列强的侵华方式改为了资本输出,即信中的“新约”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均是《南京条约》,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9. “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雇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以下与之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与买办一致 B. 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因买办的出现得到了推动 C.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买办 D. 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是买办的主要任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买办”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反帝反封建,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买办与外商联系紧密,两者基本要求不一致,故A项错误;买办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是地主、买办、商人,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为外商服务、代理买卖是买办的主要任务,故D项错误。故选B。‎ ‎10. 1865-189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记录显示,前25年年均出超72.9万海关两,后5年不仅每年均为入超,且年均入超达771.2万海关两。这一转变说明 A. 中国主动开放便于外商运销 B. 中国开始丧失对外贸易主权 C. 商品经济逐步取代自然经济 D. 中国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加深 ‎【答案】D ‎【解析】从材料“1865-189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前25年年均出超”“后5年……年均为入超”中可以分析出,中国逐步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并加深了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主动开放”;B项说法错误,错在“开始”;在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1865-189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前25年年均出超”“后5年……年均为入超”的理解是关键。‎ ‎11. 从1895—1898年,据初步统计,中国约有76个学会组织。一般而言,学会这种组织并不需要相当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实现,它只要一群知识分子有此意愿就可以成立,当时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这表明当时的学会 A. 建立成本低因而组织成分复杂 B. 具备早期政党组织的某些特征 C. 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出现 D. 有利于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扩散 ‎【答案】D ‎【解析】材料并不能体现当时学会的组织成分复杂,故A错误;政党是以参与或夺取政权为目标,具有统一的纲领和组织、统一的领袖,学会并不具备政党的特征,故B错误;当时处于维新变法时期,三民主义思想并未形成,故C错误;学会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这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故D正确。故选D。‎ ‎12.‎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发展 B. 推翻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 C. 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D. 建立了文明开化的新社会 ‎【答案】C ‎【解析】“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体现出剪辫子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说明辛亥革命在推动社会风俗变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习俗变迁,不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故B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 点睛: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经济基础仍然是封建小农经济,因此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13.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每期必读;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还主动投稿;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这表明 A. 西方思想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B. 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C. 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 社会精英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每期必读;孙中山…是其忠实读者…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中可以看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从而刺激着国人不断了解西方,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普遍”;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美间的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 点睛:材料“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每期必读;孙中山…是其忠实读者…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是关键。‎ ‎14.‎ ‎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A. 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B. 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D. 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38~1942年,这个时间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地点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这说明抗日战争对中国工业布局产生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不是材料主要讨论的内容;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直接得出;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15. 1955年年底至1956年年初,大约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大城市相继召开规模盛大的群众集会,宣布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中国都沉浸在一股盛大的狂欢节般的气氛中,“跑步进入社会主义”成为风靡一时的口号。这反映出 A. 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左”倾错误 B. 三大改造已经取得了全国性胜利 C. 中国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人们对实现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 ‎【答案】D ‎【解析】材料“1955年年底至1956年年初”“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反映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人们对实现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故D项正确;A项是1958年出现的,排除;BC项是1956年底,排除。‎ 点睛:材料“1955年年底至1956年年初”“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跑步进入社会主义”是解题的关键。‎ ‎16. 某位思想家对于历史得出以下判断:“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下列选项与该论断最相符的是 A.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B. “历史发展的核心在于国家和精英层面的推动。”‎ C. “历史是空间的历史、历史研究必须是计量的,才能是科学的。”‎ D.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答案】A ‎........................‎ ‎17. 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A. 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 B. 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 C. 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D. 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可以得出,君主不能随意制定海外贸易法律,因为经济贸易有其自己的规律和原则,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所述无关。‎ ‎18. 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 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答案】A ‎【解析】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邓小平理论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此A项是二人的不同之处,故答案为A项。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的改革都消除了各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严重困难,都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二人的改革都没有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其他三项是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的相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型试题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对比型试题考查它们的不同点。本小题属于对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19. 下表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部分法律。它们体现了当时美国 l882年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902年 ‎《纽兰兹法》(保护自然资源的法)‎ ‎1906年 ‎《肉类检查法》,《纯净食品与药物法》‎ ‎1907年 ‎《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 A. 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B. 积极进行社会治理 C. 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D. 两大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经济、环保、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法律,这说明当时美国积极进行社会治理,故B正确;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说法过于片面,故A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美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两大阶级矛盾尖锐,故D错误。故选B。‎ ‎20. 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 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 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 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 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答案】D ‎21.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在权利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一世纪以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从其后期实践来看,新联邦主义是 A. 全面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 全面否定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 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D. 推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政策 ‎【答案】C ‎【解析】全面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与题干中“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 “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不符,故A错误。由题干中“在权利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世纪以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可知,这一变化是指减少国家干预,减少政府的影响,形成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全面否定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的说法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由题干中“在权利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世纪以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可知,这一变化是指国家权力由政府、集权转向地方、分散化的变化趋势,即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尼克松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进行调整,没有涉及区域经济集团化,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2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历史学者沈志华个人出资140万元赴俄罗斯和美国搜集苏联解密档案,此后又组织翻译、整理、出版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内的苏联史、国际关系史和20世纪世界史等研究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由此可见,档案作为史料 A. 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 B. 不受时代影响,价值极高 C. 是重现历史真实的重要依据 D. 是史学研究的必备前提 ‎【答案】C ‎【解析】“出版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内的苏联史、国际关系史和20世纪世界史等研究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说明档案作为史料是重现历史真实的重要依据,C正确;档案史料不是一手史料,A错误;B和D说法错误。‎ ‎23. 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A. 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 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 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 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C项正确;材料强调影视艺术发展对政治文明的影响,而非反映美国民主制度的本质,排除A;材料只是通过影视直播两位候选人的辩论情景,没有体现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排除B;D项“决定”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C。‎ ‎24.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D.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答案】D ‎【解析】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正确;A是产生浪漫主义;B和C是现代主义。‎ ‎25.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将大批社会科学家作为国家智力储备,这些参与到政府事务中的理论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大都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都是既希望限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又希望避免核战争。这反映了 A. 人文科学地位高于自然科学 B. 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诉求 C. 美国冷战政策重心发生转移 D. 美国在军备竞赛中处于劣势 ‎【答案】B ‎【解析】美国政府将大批社会科学家作为国家智力储备并不能说明人文科学地位高于自然科学,故A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即进入后来被称之为“冷战”的时代。这些社会科学家的思考与讨论是自发或自觉服务于美国国家与民众的利益的,体现了他们追求维护西方安全与价值观念的目标,这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体现,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冷战政策重心发生转移的问题,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美国在军备竞赛中处于劣势,故D错误。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庙,除了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疊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草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増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护国家统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国家”观念的变化。从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庙”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中可以概括出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加强集权的需要、民族融合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思想解放、民族意识、民主革命、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主要形式 备注 古代 市声广告招幌广告灯笼广告印刷广告等 吆喝叫卖即为市声广告。在招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用灯笼做广告,是唐代及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悬于店铺,夜间点烛放亮。印刷广告的典型是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内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民便用……”的内容。‎ 近代 报刊广告广播广告街车广告等 早期《申报》有发售军火、贩卖鸦片的洋行广告。广告画多展示了圆润、摩登、甜美的女性形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打出“恭祝民国十年各界进步,惟愿同胞吸国货香烟”的广告。‎ 现代 报刊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 ‎1978年以前,广告人物形象以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为主。1979年3月新中国播出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达表。‎ ‎——据黄升民《中国广告图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古今关联,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答案】例:【论题1】商业广告发展与社会变迁 ‎(角度1:社会变迁推动商业广告发展)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早期广告形式相对原始落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印刷广告、广播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新形式相继出现;而社会进步带来的社会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也推动广告内容、人物形象的不断变化,如新女性形象成为民国广告画的主角,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成为新中国广告形象的主体等。‎ 综上所述,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推动了商业广告形式和内容的持续发展。‎ ‎(角度2:商业广告发展助推社会变迁)商业广告的持续发展不仅丰富了商品信息,也扩大了广告传播范围,提升了民众对商品的认识,极大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而广告内容、人物形象的变化也有利于民众的思想进步和观念变化,如民国新女性形象主题就有移风易俗的意义,“爱国主义”内涵的广告则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和政治运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广告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迁。‎ ‎【论题2】商业广告人物形象的变迁 近代以来,伴随学习西方文化和近代化探索的深入和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政治革命和思想解放共同推动社会转型,圆润、摩登、甜美的女性形象成为广告设计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家作主的理想,也成为了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广告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变成了以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为主。‎ 总之,广告人物形象的变化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论题3】商业广告形式的变迁(阐述略);【论题4】商业广告的文化特色(阐述略)‎ ‎【论题5】商业广告与民众生活(阐述略)‎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商业广告发展与社会变迁”或者“商业广告人物形象的变迁”等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史实从“社会变迁推动商业广告发展以及人物形象变化”等归纳论证,并说明结论即可。‎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经济大危机使各国进出口大幅萎缩。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该法案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关税大战,法案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60%-100%,关税混战彻底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自由贸易体制。‎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952年中国成立对外贸易部,统一管理对外贸易,按经营商品实行分工,下设15个对外贸易专业进出口公司。各级外贸公司的盈利一律上缴中央财政,亏损亦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制定对外贸易的指令性计划切外贸活动必须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 ‎1984年中国政府正式推行贸易改革,简政放权,减少中央对贸易的集权控制。到1985年,只有约100种产品根据指令性计划出口,另外,有约100种产品根据指导性计划出口,国家只下达这些产品的总出口指标其余产品全由市场决定。各省市和部委逐步被批准建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广东和福建还享受一些特殊的外贸政策。1988年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摘编自赵志芳《中国工业化的历史变迁与对外贸易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关税战的目的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在建国初期和20世纪80年代外贸体制形成差异的原因。‎ ‎【答案】(1)目的:减少进口,缓解本国经济危机;转嫁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自由贸易体制;加剧了各国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秩序更加混乱;导致世界局势日益紧张,成为“二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2)原因: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借鉴苏联经验;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与封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外交成就使国际环境好转;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解析】(1)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很多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转嫁危机,纷纷减少进口。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国关税壁垒的设置,使得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加剧了各国的危机,导致国家间矛盾的激化,也使得世界形势更加紧张,后来成为二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2)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贸体制,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现状可以得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结合材料“国家制定对外贸易的指令性计划切外贸活动必须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可以得出: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可以得出西方国家的敌视、封锁和包围等。据材料“1984年中国政府正式推行贸易改革,简政放权,减少中央对贸易的集权控制” 可以得出80年代的变化在于改革开放的实施。结合所学知识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方面加以回答即可。‎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二(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 ‎【答案】(1)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2)借鉴: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简朴务实的生活观);加强政府监管(强化企业责任,发挥政府职能)。‎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盲目放肆地开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化、环保观念、盲目开发等方面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二“《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言之有理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