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2016

湛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大考”‎ 高二级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许育新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共60分)‎ ‎1、《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 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 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 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 ‎2、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  )‎ A.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 B.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 C.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 D.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 ‎3、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  )‎ 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 ‎4、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5、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有关印刷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迄今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道德经》B.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铜活字印刷品 C.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D.中国印刷术经由大食传到西方 ‎6、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7、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  )‎ A.科学技术 B.市井文化 C.佛道文化 D.外来文化 ‎8、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 A.文人画 B.元杂剧 C.京剧 D.小说 ‎9、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10、鲁迅曾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几句话,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要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驼了旧本领旧思想的旧人物,请他发挥多年经验的老本领。一言以蔽之:前几年谓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几年谓之“因时制宜,折衷至当”。——鲁迅对近代中国某些现象的评价(  )‎ A.道出了洋务运动的主旨为了维护中华文明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说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C.洋务运动三十余年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D.认为当时中国仍未找到真正的救国之路 ‎11、严复说:“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这表明严复主张(  )‎ A.争取民主平等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国家独立 D.重视个人自由 ‎12北京大学在1923年时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得51票列第二。这一结果,折射出当时中国知识界榜样转移的思想状态。“榜样转移”是因为(  )‎ A.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B.西方文明渐趋衰落 C.探索西方政体失败 D.国共合作初见成效 ‎13、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4、钱穆先生在《如何研究政治史》一文中指出:“汉武时代所创始的盐铁政策,即就近代观念言,亦系一种颇为进步的经济政策。……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中山先生倡导……其实亦在中国传统政制中有渊源。”那么,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应该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结束专制,创立民国 D.民族革命,坚决反帝 ‎15、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16、《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17、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但与清华园内外的时代潮流相背。于是,清华大学报刊连篇累犊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 在当时违背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C.“科教兴国”的政策 D.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 ‎18、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其主要目的是(  )‎ A.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B.从语言上重构意识形态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19、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有这样的文字:“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报纸报道的是(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20、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这些认识(  )‎ A.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 B.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 C.打破了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 D.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 ‎ ‎2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22、以下是16世纪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 ‎ 马丁·路德:“教皇和自己的会议,只有当其行动和法令与《圣经》相一致时,人们才有必要服从。 ‎ 李贽:“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A.挑战权威 B.否定神性 C.崇尚理性 D.倡导民主 ‎23、扬·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胡斯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胡斯主张取消教会,阅读《圣经》‎ C.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 D.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 ‎24、1761年《中国孤儿》英语版的序言尤其把伏尔泰的中国情结推向了极致:“够了,希腊罗马/它们都已失宠/大鹏展翅/飞向光明之源/寻找新的伦理/到东方中国之土/勇敢地把儒家之德/带到大不列颠之耳。”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向中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 A.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建欧洲道德秩序 B.以儒家“仁”的思想规范君主行为 C.以儒家思想否定教会的思想专制,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服务 D.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平等理念,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5、 “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  )‎ A.欧洲宗教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英国光荣革命 D.法国启蒙运动 ‎26、 “这部巨著表明,一切能够计时与测量的运动,无论是在地球上的或是在太阳系内的,都可用相同的数学公式来加以描述。”这部巨著的产生(  )‎ A.标志着近代天文学开始产生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C.鼓舞了人类运用理性寻找社会运行的法则D.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 ‎27、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 ,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九十五条论纲》 D.《共产党宣言》‎ ‎28、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 (  )‎ 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B.英荷战争爆发 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D.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史上最大金融危机 ‎29、20世纪初诞生了一种新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据此判断,“这一理论”是指(  )‎ A.经典力学 B.量子论 C.相对论 D.进化论 ‎30、据统计2015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 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31题18分,32题22分)‎ ‎31、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们要想是真正以人民为主,造成一个“全民政治”。世界上把“全民政治”说的最完全最简单的,莫过于美国大总统林肯说的“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个意思译成中文,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 ‎——1923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讲(《孙中山全集》第8卷)‎ (1) 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与“民有”、“民治”、“民享”接近?结合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孙中山宣传“全民政治”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 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6分) ‎ 材料三 ‎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4分)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2分)‎ ‎32、人文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中华文体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指出其产生的政治根源。(4分)‎ 材料二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开始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 ‎——赵林:《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6分)‎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认为“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从经济、宗教、政治三个方面概括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主张。(6分)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主张的历史条件。(6分)‎ 湛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大考”‎ 高二级历史科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B C C B B A D C C D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C D A A C C D C B A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1)思想:三民主义。(2分) 原因:民国建立后,北洋军阀实行独裁统治,民国有名无实,并未赢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社会矛盾仍然非常的突出;(一个要点2分,共4分)‎ ‎(2) 成果: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2分) ‎ 理解:从国情出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三农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任答2点,4分) ‎ ‎(3)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 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2分)‎ ‎32 (1)特点: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崇尚道德;尊崇理性。(写其中任意2 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根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2分) ‎ ‎(2)区别:文艺复兴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涉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如答宗教改革的范围比文艺复兴更广亦可,2分) ‎ 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4分)‎ ‎(3)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宗教—信仰自由;政治—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6分) 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近代科学兴起;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思想上的准备。(6分,写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