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云南省保山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48.0分) 1. 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权、蔡权(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目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 A. 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 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 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 有效防止了股商旧族的叛乱 【答案】A 【解析】A.将周王室的成员分封到各地,对先王的后代进行分封,有利于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周边地区,加速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各地区的民族融合。 B.材料不是侧重于贵族权力的继承。确保贵族权利有效继承的制度是宗法制。 C.材料不是侧重对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第一次就没有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 宋代初年政府禁止三品以下的官员和庶民穿紫色服饰,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这表明宋代( ) A. 各阶层闻人员流动频繁 B. 百姓始终引领时代服饰潮流的发展 C. 民本思想得以充分落实 D. 权力的管制对市民的时尚作出让步 【答案】D 【解析】材料“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表明民间行为推动了政府政策的转变,D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只是服饰的变化,没有涉及阶层流动,A不正确。 B说法不正确,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思想,C不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 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它从根本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A. 商品经济发展 B. 封建教育发展 C. 君主专制强化 D. 思想控制加强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明清时期官办书院比例较高,超过民办书院,者从根本上体现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正确。 官办书院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A。 BD均不是材料的根本所在,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 ) 记述 出处 (成祖时)夏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展前密约谈函…诸六部大政,成共平章,秩五品。 《明政统宗》 (宣宗时,内阔)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 《殿阁词林记》 (宪宗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 《明宪宗实录》 (世宗时)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住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西园闻见录》 A. 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B. 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 C. 阁臣政治地位低下 D. 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看出,明朝时期,内阁的权力不断变化,无法定的权力界定,完成由皇帝的需要而定,故B正确; 内阁是明朝时皇帝的内侍机构,无法定的地位,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故A项错误,排除; 材料中看出,世宗时,阁臣中的首辅“群臣尊仰”,故C错误,排除; D项与材料中《西园闻见录》记载不符,且与在内阁首辅张居正执政时也不符,故D项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内阁相关内容。明朝内阁的确立,实质上是皇权专制加强的体现,内阁的权力大小完全由皇权专制的需要来决定。 本题考查明朝内阁的特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原则上不可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的作用,但也有特殊情况,由于皇帝的年幼或昏庸,如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时,就出现权倾朝野的现象。 2. 如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 ) A.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元朝的大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从“大都”单线联系杭州、直接通往杭州,这样也就非常明显的突出了“大都”的地位,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当时的政治中心是北移的,所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突出的反映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D项符合题意; 根据隋朝、元朝两个时期大运河的走向可知,至始至终都是贯穿南北,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经济形态变革并没有多大关系,AB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中央集权是指地方高度服从中央政府的指挥和管辖,与大运河在两个朝代变动没有关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以图片的形式切入,学生结合图片以及相关史实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以及古代我国政治经济中心的迁移趋势及其影响,解题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1.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 A. 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B. 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历史著作带有对代特点的印记 D. 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史书记载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故C正确;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故A错误; B“根本变化”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D说法不准确,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魏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南北经济发展趋于持平,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1. 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兼爱、非攻、尚贤” C. “不尚贤,使民不争” D.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可知,反映的是主张法治,“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反映的是依法治国,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A项是儒家仁的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项是墨家兼爱、非攻、尚贤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项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法家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的分析,结合选项思想解答即可。 本题以《人权宣言》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对法家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占代帝王们( ) A. 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 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 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 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綦础 【答案】C 【解析】材料“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强调立法准确与否被看作是一姓王朝史否顺应天意的标志,注重其合法性的解释;材料“敬授民时”意思是重视天文历法,强调对农业生产农时的控制;二者都反映古代帝王们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故C正确,排除B。 AC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法演变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 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地位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答案】C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宋明的理学是将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材料“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 A.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 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 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 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答案】B 【解析】“格物致知”主张接触万物以求理,故B正确; “格物致知”是唯心主义哲学,故A错误; 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并不是朱熹思想的“科学”所在,故C错误;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朱熹为集理学之大成者,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于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 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C. 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 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答案】D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而不是真正地主张“复封建”,颜元等人明确提出应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这样做的目的,正是要培植一种类似西方的封建贵族那样的地方领主势力,以平衡中央的专制君权,故D正确,A错误; B、C与材料不符,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3. 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说明( ) A. 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 B. 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正义 C. 在城邦居住者皆为城邦公民 D. 希腊城邦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雅典城邦的公民不能脱离城邦而孤独的存在,他们的自由受到城邦的制约。 B.材料没有强调和平。 C.选项是错误的表述,居住在城邦里的居民不一定都是公民。 D.材料没有强调阶级统治的特点。 故选:A 。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城邦,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希腊城邦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公民身份的特点。 1. 古代雅典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尽可能用开朗的心情,承担起灾难来,并且迅速地反抗它,无论对于城市或个人,这都是真正的力量。”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 战争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B. 史学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C. 公民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D. 民主政治推动城邦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尽可能用开朗的心情,承担起灾难来,并且迅速地反抗它,无论对于城市或个人,这都是真正的力量”可知其强调了人的力量,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战争对民主政治的作用,故A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公民意识的信息,故C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与城邦发展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判断人文主义色彩。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古代希腊由于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国家,使个人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而民主政治正是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 2. 16世纪胶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高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 ) A. 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 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面出现 C.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 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湖流 【答案】D 【解析】材料“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高腐败的罗马教会”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国家的人民思想解放,表明该历史现象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湖流,故D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圣经》被多种语言翻译,是对罗马教会权威的反对,故A错误; B错在“直接”,排除; 材料未涉及经济的发展,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它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加强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 3. 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 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 B.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 C. 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 D. 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一致认同 【答案】A 【解析】“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是由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故A正确; 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居欧洲首位的是英国,故B错误; C错在“普遍推崇”,排除; D错在“一致认同”,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以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一个时期。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1. 有学者指出,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各国大门,将整个世界征服于脚下。被征服的人民在这个过程中饱受苦难。他们为了生存,也开始追求工业化。从这个时候起,一个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就开始了。这说明( ) A. 当今世界各国已实现现代化 B. 现代化过程即主动融人世界过程 C. 有些国家现代化具有被动性 D. 西方的崛起起源于工业的现代化 【答案】C 【解析】“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各国大门,将整个世界征服于脚下。被征服的人民在这个过程中饱受苦难。他们为了生存,也开始追求工业化”表明有些国家现代化具有被动性,故C正确,B错误; A太过绝对,排除; 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大肆杀戮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奴役当地农民,加剧了当地农民的贫困落后,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验,同时,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是全世界各国人民觉悟。 2. 17世纪,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遇到了来自印度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的竞争,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禁止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这一法令( ) A. 推动了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B. 标志着英国经济思想的转变 C. 保护了英国纺织业的海外市场 D. 延缓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一方面印度棉纺织品进入英国,培养了英国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又禁止棉纺织品的进口,其结果必定推动英国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B.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思想才发生了变化,B不正确; C.保护海外市场与材料所述无关; D.材料所述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展开,D不正确。 故选:A 。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工业革命前英国经济政策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当时经济政策的特点,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 据估计:1730年时,全英国12000至17000名教师中约有2000名女性。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妇女( ) A. 经济独立推动女权运动发展 B. 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C. 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 D. 完全摆脱家庭朿缚走向社会 【答案】C 【解析】“到1851年,更多妇女走出家庭,其中有七万名妇女就业于教师行业,伯明翰的女性教师占该市教师总人数的79%.此外,不少知识女性还开办了学校”表明当时的英国妇女传统社会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故C正确; 女权运动、与男性平等材料未体现,故AB错误; D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不仅对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以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使它在国内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 2. 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 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 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D. 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答案】C 【解析】A.圈地运动并不是为了增加对粮食的生产。 B.圈地运动不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 C.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利于形成大地产制,它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而且还为英国的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都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D.英国工业革命的动力主要来自国际市场,而不是依靠国内的市场,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扩大并不明显。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和发展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3. 根据查尔斯•斯帕尔1896年的统计,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这一现象表明( ) A. 经济发展必然引发社会危机 B. 阶级对立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C. 追逐财富成为时人普遍愿望 D. 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 【答案】D 【解析】A.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调控措施对缓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也有重大影响,A表述太绝对,错误; B.材料反映的是贫富悬殊严重,无法体现经济衰退,排除B; C.材料无法体现“时人普遍愿望”,排除C。 D.根据“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可知,美国贫富分化严重,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D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的准确理解,结合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问题分析解答。 1. 如表为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 年为100%)这种变化反映了( )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A. 英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始终居各国之首 B. 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 C.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 英、美、德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A太过绝对,排除; 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的工业均呈上升趋势,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故B正确; 科技的作用、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材料未体现,故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工业革命开始历经100年,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出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各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早迟不一、国情不同,他们特点也各有异,但它仍有共同的发展规律。因此,认真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不仅对于研究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 ) A. 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B. 近代德国帝国宪法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 C. 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特别强调宪政传统,这符合英国的近代历史特征,在英国中世纪就形成了宪政的传统,影响到了近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 B.德国在近代以前没有宪政传统,材料没有突出军国主义的特点。 C.美国的宪法非常稳定,而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体现不出材料中的宪政传统,但这部宪法也具有稳定性。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过程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政治的特点,还要搞清楚法美德,三国政体发展的特征。 1. 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 A. 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桿卫 B. 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的收复,失去的权力可以看出,光荣革命主要是对以前传统权利的捍卫。 B.光荣革命以后,英国仍然保留了君主。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真正的确立,应该是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D.英国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应该是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产生的影响。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光荣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光荣革命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传统贵族和国王权力关系,还要搞清楚光荣革命所产生的影响。 2. 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这一制度( ) A. 受到古代中国宗法理念影响 B. 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C. 导致了英国中央集权的削弱 D.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答案】B 【解析】“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表明长子继承制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故B正确; 受到古代中国宗法理念影响、中央集权、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3. 1881年德国首相体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产重分歧米获国会通过。1882 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仰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 ) A. 立先政体能院止国王专权 B. 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C. 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遗削羽 D.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答案】D 【解析】A.德国近代的君主立宪政体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B.国家权力的中心材料中看不出来,近代德国国家权力中心在皇帝。 C.皇帝的权力没有受到削弱。 D.近代德国宪法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材料可以看出,立法权对皇帝的行政权和宰相的行政权有一定的制约。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德国的政体,要求学生结合德国宪法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近代德国政体的特征,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 187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约,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对方军舰可自由驶入;188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巴西签约,互给最惠国待遇而取消协定关税等内容。这表明晚清政府( ) A. 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意在改变外交屈辱地位 C. 初步具备近代主权国家意识 D. 推动弱势国家走向联合 【答案】C 【解析】“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对方军舰可自由驶入”“互给最惠国待遇而取消协定关税等内容”表明晚清政府初步具备近代主权国家意识,故C正确; 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被动的,故A错误; 屈辱地位、走向联合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除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 2. 如图是一幅名为《日本,巨人杀手》的漫画。漫画中,中国巨人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小矮人手持军刀,双脚踏在巨人身上。针对漫画中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 ) A. 地主阶级迈出近代化历程第一步 B. 农民阶级反抗压迫绘制理想蓝图 C. 资产阶级初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 D. 无产阶级承担民主革命领导任务 【答案】C 【解析】A.地主阶级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而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以后的事情。 B.甲午战争并没有引起农民阶级的激烈反抗。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者洋务运动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来拯救国家。 D.当时无产阶级还没有登上政治舞台,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过程和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过程和影响,还要搞清楚19世纪末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特征。 1. 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 ) A. 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B. 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 C. 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 D. 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可以看出门户开放政策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故A项正确。 B项绝对化,排除。 C项中广泛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需要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 本题考查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 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主张学习西方,而义和团运动则盲目排外,他们都是农民阶级,所以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不是采取不同措施的原因。 B.当时农民阶级对外国事物的态度,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没有关系。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西方列强与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非常的尖锐,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外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他们对外洋事物不同态度的主要原因。 D.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国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C 。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征,还要搞清楚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时代特点。 1.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译著类别及其来源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 译著来源 总计 应用 科学 自然 科学 历史 地理 社会 科学 哲学 艺术 英美 日本 1850-1899 40% 30% 10% 8% 3.5% 85% 15% 567种 1902-1904 10.5% 21% 24% 25.5% 11.3% 16.8% 62.2% 573种 有同学对上述表格中两个时期译著类别及其来源变化进行解读,推导出以下认识,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科技译著推动社会进步的效果不如社科译著 B. 近代中国既遭日本侵害甚巨也受其影响最深 C. 二十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开始谋求变革旧制度 D.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是影响变化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甲午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主张学习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导致来源于日本的社会科学类译著增加,并发动了戊戌变法,故D项正确; 题目中未涉及科技译著与社科译著的影响比较,故A项错误; “近代中国遭受日本侵害甚巨”应发生于20世纪30-40年代,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02-1904年”,故B项错误;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谋求变革旧制度应开始于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失败后,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02-1904年”,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题的关键是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译著类别及其来源概况简表。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2.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 A. 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女权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移风易俗,有利于社会风气变化,故B项正确。 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 D项中的平等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注意题干材料的时间。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维新变法取得重大成果 B. 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 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避免 D. 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 【答案】B 【解析】“1911年11月3日”已经爆发了辛亥革命,结合材料由“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到“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表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故B正确; 维新变法是在1898年,故A错误; 民主共和、南北议和材料未体现,故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末的“预备立宪“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意义仍然重大,他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向“宪制“的过渡,是中国封建与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 2. 【加试题】洋务运动时期,清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英国“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议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而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记录这些言论的书奉诏毁版。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上述历史现象集中体现了( ) A. 中英国力强弱的主因在于政治制度差异 B. 中国由传统帝国走向近代社会起步艰难 C. 外交近代化加快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D. 洋务运动阻碍了国人民主意识萌生 【答案】B 【解析】“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记录这些言论的书奉诏毁版。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表明中国由传统帝国走向近代社会起步艰难,故B正确; 中英国力强弱的主因、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材料未涉及,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题的关键是“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记录这些言论的书奉诏毁版。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除它的影响任重而道远。 3.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 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 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 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A 【解析】A .从材料中的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部法律规划的政体具有重大的缺陷。 B.材料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的特点。 C.材料没有强调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临时约法》实际上没有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临时约法》的内容特征和影像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还要搞清楚《临时约法》内容和特点。 1. 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B. 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C. 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 D. 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答案】B 【解析】作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时间点,即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自然科学事业并没有取得重大成就,故A项错误;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为了提升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的必选项目,故B项正确; 题干没有提及对“三大发明”认识问题,故C项错误; 科学技术成就不属于思想方面,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四大发明,解题的关键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2.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主要说明( ) A. 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 B. 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 C. 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地政策的调整 D. 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依据材料“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可知A正确。 B只是表面现象,排除。 C是无关项,排除。 题干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并不符合,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 本题考查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答案】A 【解析】A.之所以要双交双减是要团结地主和农民来进行抗日,而解放战争时期又实行耕者有其田,是为了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说明当时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时的革命任务密切相关。 B.近代中国政治局面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C.材料体现的是中共的土地政策,随着革命形势的改变而不断的调整,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并不是要把土地变成公有制,而是要变成农民所有制。 D.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允许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存在,说明并不是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中共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内容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中共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内容特征,同时要搞清楚,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私有制。 1.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分析认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说明正面战场( ) A. 是抗日主战场 B. 在相持阶段积极抗日 C.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 实行全民抗战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即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的次数、规模以及伤亡情况,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国民党军队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所以B项符合题意; 抗战相持阶段,侵华日军以一半以上的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承担着抗日的主要任务,故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故A错误; 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 材料只列举了国民党正确战场的抗战情况,没有体现全民族抗战的内容,故D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客观评价国民党正面的战场,同时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的结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准确判断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的主要事实,认识国民党军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 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这一状况( ) A. 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B.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 C. 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 D.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江浙的农妇和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这有利于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 当时没有出现产业结构,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的现象是列强侵略加剧的结果,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需要掌握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911年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1.03亿银元,同时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动的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2亿银元。到1933年,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 B. 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 C. 中国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D. 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主要体现在96家西方企业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的增加、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动的机器设备、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故A正确; BC材料未体现,排除; 北洋政府时期是1912--1928年,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1.03亿银元,同时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动的机器设备”“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 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3.5倍,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 1939年的10%.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 B. 斯大林体制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生产 C. 集体农庄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赫鲁晓夫改革中“物质利益原则”的推动 【答案】B 【解析】“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在1928年至1952年间增加了3.5倍,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 1939年的10%。”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体制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生产,故B正确; 新经济政策1928年被废除,故A错误; C只是农业,排除; 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故D错误。 故选:B 。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1.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为了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 A. 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 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 C. 集权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D. 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 【答案】C 【解析】A.苏联也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B.选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 C.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经济建设趋于停滞是由于集权体制而造成的,即这一变化说明苏联集权体制是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D.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并未改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特征和弊端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特征和影响,还要搞清楚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 2. 如图反映了1920-1940年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该图能说明当时的美国( ) A. 联邦政府为挽救危机放弃自由主义原则 B. 联邦预算与国民生产总值同向快速增长 C. 政府通过赤字财政反危机的机制创新 D. 政府火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恢复发展经济 【答案】C 【解析】AD项从题中图表反映不出,排除。 B项财政预算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方向是相反的,排除。 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摆脱危机,符合罗斯福新政且与图表相符,故C项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1920-1940年美国经济发展演变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3.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 A.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 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 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新自由主义强调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苏联模式强调国家计划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因此题干材料说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外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掌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解题的关键是对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苏联模式、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内容的识记。 本题考查中外的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对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苏联模式、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利益。”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这一变化( ) A. 说明美国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意图 B. 反映了美国经济衰退、霸主地位丧失 C. 反映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较大改变 D. 源于石油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滞胀”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实行战略收缩,不代表放弃领导世界,故A项错误; 70年美国经济并未衰退,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美苏争霸美守苏攻的战略态势,故C项正确; 70年代石油危机开始于1973年,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解题的关键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趋势。 2.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 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D 【解析】“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表明这一变化反映了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故D正确;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故A错误; B与史实不符,排除; C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虽然发达国家掌握了支配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1. 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雅典之所以伟大,是不是因为有劳雷恩银矿?波斯帝国获得东方各地长期积累的贵重金属,亚历山大大帝将秘藏的贵金属扩散,那是不是促进了地中海沿岸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迦太基与罗马争霸的历史?欧洲中世纪长期停滞,是不是因为贵金属极度匮乏?”该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可以用来解释的历史事件是( ) A.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发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段文字包含的思想是综合国力决定该国的地位,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发生与该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因为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故C项正确。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需要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在中国的条件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毛泽东旨在强调( ) A. 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C.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答案】A 【解析】“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表明毛泽东旨在强调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必要性,故A正确; 社会主义改造的在1953--1956年,故B错误; 民生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材料未体现,故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解题的关键是“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3. 阅读材料,冋答问题。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起点时间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试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案】(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由于涉及的范围大,涉及的国家主体多,过程曲折复杂,导致认定二战分期的难度大;二战由局部扩大至世界范围,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较难认定;由于研究者的立场、角度、方法、情感和占有史料、判断标准的不同,都可能对各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同。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原因:二战由于涉及的范围大,涉及的国家主体多,过程曲折复杂,导致认定二战分期的难度大;二战由局部扩大至世界范围,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较难认定;由于研究者的立场、角度、方法、情感和占有史料、判断标准的不同,都可能对各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同。 (2)观点1: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 理由:①日本是法西斯阵营三大轴心国之一,日军早于德、意最早发动了法西斯侵略战争,亚洲战争策源地最早形成。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抗战,事实上已成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独立抗击日军侵略,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既是为中国而战,也是为世界而战,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如果承认二战以亚洲战场日军无条件投降为结束标志,但不承认亚洲战场的起点是二战的组成部分,这在逻辑上讲不通。因此,二战应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逐步扩大至世界,二战始于亚洲,也结束于亚洲。 观点2: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应为两个,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理由:①二战真正成为世界性大战是有一个过程的,简单地把1931年九一八事变变成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作为二战起点,都不足以阐明这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复杂性。②二战有两个战争策源地,每个战争策源地都有一个战争发动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亚洲地区日本法西斯发起侵略的开始,1939年德国侵入波兰是欧洲地区德国法西斯发起侵略的开始。③只强调欧洲是二战起点,是没有看到亚洲战场的重要性;只强调亚洲战场是二战起点,是没有看到欧洲战场的重要性。如果承认二战有两个起点,才能准确阐明二战爆发是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才能阐明亚洲战场与欧洲战场同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才更符合历史实际。 【解析】(1)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的原因,二战由于涉及的范围大,涉及的国家主体多,过程曲折复杂,导致认定二战分期的难度大。 (2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只强调欧洲是二战起点,是没有看到亚洲战场的重要性;只强调亚洲战场是二战起点,是没有看到欧洲战场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很多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7.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租佃契约关系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至北宋占据主导地位。安史之乱后,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宋朝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使得宋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再加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在此基础上,宋代租佃制得到了较快发展。较之以往的庄园农奴制,在宋代租佃制下,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中,不再具有世袭性的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随之消失,佃户与田主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佃户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地租负担,田租征收以实物为主,但他们基本上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当然,租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英国的圈地运动于16世纪开始大规模兴起,持续了三个世纪。较早时期的圈地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羊毛价格的上涨促成的,许多领主买下农民的土地。领主的自营地得到扩大,逐将自营地作为租地农场加以出租,因此,土地多被用于放牧。在较后的时期中,为迅速发展的城市生产更多的粮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被圈占的土地由人们用现代农业手段加以耕种。据统计,在当时的英国,面积超过100英亩的农场和牧场占多数,其在土地经营上的共同特点是与市场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且以雇佣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而这正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发展。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在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資本主义大农场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大农业经营体制。尽管圈地运动致使貧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沦为工人,但对于英国近代农业、英国社会发展而言,毋庸置疑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作用。 --摘编自石强《英国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租佃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國地运动与宋代租佃制的本质不同,并简析二者对本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答案】(1)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包括均田制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宋朝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使得宋代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再加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唐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宋潮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频繁。第二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租佃契约关系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逐步发展起来,至北宋占据主导地位”、“在宋代租佃制下,地主与佃户间的主仆关系只存在于租佃关系中,不再具有世袭性的永久性,一旦租佃关系解除,人身依附也随之消失,佃户与田主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等信息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的不同,对比材料一、二可知,宋代租佃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属于封建生产关系;英国圈地运动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一“佃户依然背负着沉重的地租负担,田租征收以实物为主,但他们基本上摆脱了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当然,租佃制的不断膨胀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依据材料二“在18世纪后半期至19 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資本主义大农场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大农业经营体制。尽管圈地运动致使貧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沦为工人,但对于英国近代农业、英国社会发展而言,毋庸置疑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租佃制进一步推动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佃农生产的自主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土地的过度集中,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英国圈地运动加速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引起农民阶级的分化;推动英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国内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 (1)历史背景:唐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宋潮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频繁。 特点:租佃关系更加普遍;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驰(或佃户地位有所提高);佃户与田主形成相互依存关系。 (2)本质不同:宋代租佃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属于封建生产关系;英国圈地运动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影响:宋代租佃制进一步推动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佃农生产的自主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土地的过度集中,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加速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引起农民阶级的分化;推动英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推动了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国内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农业经济。考查宋代租佃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英国國地运动与宋代租佃制的本质不同以及对本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需要掌握宋代租佃制发展的背景、特点、影响;英国國地运动的特点、影响。 本题考查对英国國地运动与宋代租佃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 美国 18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出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货物都须英国船只载运 1789年,通过第一部贸易保护法令,《关税和吨位法令》 1700至1722年,逐步废除本国制造品出口关税,提高外国商品进口税 1828年,提高进口税;1890和1897年,将平均关税水平提升至50%和57% 1815年,通过《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 1830年,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关税 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1860年,取消所有贸易和关税限制 1932--1939年,先后与22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大幅度降低关税 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在英帝国内降低关税,对外一致提高关税;次年,通过《保护关税法》,放弃自由贸易原则 1947年,倡导达成了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关贸总协定 1971年,尼克松宣布对进口物品一律征收附加税,表明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上表为近现代英国、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两国贸易政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以来英美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可以看出,贸易政策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的,随着本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贸易政策,比如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是贸易保护,工业革命以后强调自由贸易,而美国在经济危机之前强调,贸易保护,罗斯福逐渐开放了对外贸易,二战以后,美国又大力推行自由贸易,70年代经济滞胀以后又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是为国家经济利益服务的,会随着国家经济利益的要求改变而相应的改变。 故答案为: 贸易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工具;国际经济分工中利己化严重)。 近代以来,英、美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维护经济霸权,不断改变贸易政策。工业革命前,英国实行贸易保护,与荷兰等国竞争,工业革命后,利用世界工厂的地位抢占国际市场,30年代经济危机到来后,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放弃自由政策。美国在经济大危机前,极力实行贸易保护,维护本国市场,罗斯福逐渐开放贸易,力图克服危机,二战后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大力推进贸易自由,70年代后,经济滞胀,与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因此,贸易政策是发达国家维护本国利用的工具。各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各自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利己主义贸易政策损害了企图国家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大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充分暴露了自由贸易的虚伪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国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以来两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特征,和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近代英美两国经济政策发展的过程,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影响。 1. 材料:1949一1979年,是我国住房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根据相关资料,国家在这30年内投入374亿元巨资建设住房,但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居民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租金的福利分房制度,国家和企业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延缓了我国住房建设的进程。从1978年开始,国家和企业一方面增加住房投资,加快住房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开始探索改革住房制度。 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从而揭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1982年,囚家有关部门设计了“三三制”的补贴出悠新建住房方案,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各承担1/3,并在郑州、常州、四平、沙市试点。1985年,住房制度改革从“三三制”住房转向租金制度改革的研究和设计。 -谢然浩《中国住房商品化20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房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1949一1979年,是我国住房发展相对缓慢的时期”、“从1978年开始,国家和企业一方面增加住房投资,加快住房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开始探索改革住房制度”、“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从而揭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可以得出逐步推行,渐进改革;“1982年,囚家有关部门设计了三三制的补贴出悠新建住房方案,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各承担1/3,并在郑州、常州、四平、沙市试点”可以得出先试点,后推广;“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从而揭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1985年,住房制度改革从“三三制”住房转向租金制度改革的研究和设计”可以得出;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1982年,囚家有关部门设计了三三制的补贴出悠新建住房方案,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各承担1/3”可以得出坚持政府、企业、个人合理负担的投资原则;综合材料和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坚持国家统一指导;改革住房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体制。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根据相关资料,国家在这30年内投入374 亿元巨资建设住房,但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居民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租金的福利分房制度,国家和企业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延缓了我国住房建设的进程”,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影响: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住房制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动摇了根深蒂固的住房福利观念和消费观念;国家、企业以及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调整;为全国的住房改革提供了思路。 故答案为: (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坚持国家统一指导;先试点,后推广;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坚持政府、企业、个人合理负担的投资原则;改革住房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体制。 (2)影响: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住房制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动摇了根深蒂固的住房福利观念和消费观念;国家、企业以及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调整;为全国的住房改革提供了思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 --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 【答案】(1)本小问的经历,依据材料“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结合所学概括即可。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经历和所学可知,杨度一生致力于实现民主政治,探索国家富强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顺应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他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顺应革命发展潮流;虽然有过支持袁世凯称帝行为,但从主流看,是一位促进历史进步的优秀人物。 故答案为: (1)早年主张君主立宪,推动宪政政治发展;辛亥革命后,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晚年投身民主革命,参加国民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 (2)杨度一生致力于实现民主政治,探索国家富强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顺应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他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顺应革命发展潮流;虽然有过支持袁世凯称帝行为,但从主流看,是一位促进历史进步的优秀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以及对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的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