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中英文里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专制王权强大 C. 个人观念淡薄            D.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2.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3.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4. 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汉代的刺史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6.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约会形成一个内在平衡。彻底打破这一平衡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7‎ ‎.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8. 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A. 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B.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C. 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D.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9.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A. 清代军机处 B. 元代中书省 C. 宋代枢密院 D. 唐代门下省 ‎10.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 明清的君主专制 C. 浅议焚书坑儒 D. 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1.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12.某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口口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文中“口口”代指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 ‎13. 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B.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化程度加深 ‎14.“第二款……‎ ‎(二)诸国人民被戕害、凌虐之城镇,五年内概不得举行文武各等考试。该条文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5.下表为某同学所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 掠夺原料、开拓海外市场,发动鸦片战争 B ‎《南京条约》‎ 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新途径 C ‎《资政新篇》‎ 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A. A B. B C. C D. D ‎16. 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战争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梁启超曾说(义和团)是一幕滑稽剧,在人类历史全体中,不得不认为一种极奇特的病态。”材料中的“病态”是指 A.盲目排斥先进文明 B.极力宣扬封建迷信 C.维护清朝反动统治 D.缺乏明确斗争目标 ‎18.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 A. 与太平天国斗争目标一致 B. 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 C. 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 ‎19. “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表明 A.卢沟桥事变具有偶发性 B.卢沟桥作为事变的地点有深刻的背景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日本国内形势迫使日本占领卢沟桥 ‎20. 1940年9月5日,周恩来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说((此次)大战是第一件兴奋人心的大事,……今日大公报、新蜀社论称赞华北八路军战绩,蒋有电嘉奖,何亦允发子弹。”材料中所说的“大战”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1.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 A. 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B. 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 C. 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D.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 ‎22. 学者陈晓楠曾说(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著作,既没有能够在太平天国内部化作是征伐江山的动力,也没能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依然给这个腐朽的农民起义运动,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材料所评论的著作 A.表达了农民对平等的追求 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C.为太平天国注入了新动力 D.开启学习西方文明的先河 ‎23.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百姓条例》规定:“不要钱漕,但天下米谷、商贾资本,皆为天王所有,全应解归圣库,大口岁给一石,小口五斗,以为口食而已。”此条例有利于 A. 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 B. 瓦解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C. 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 D. 保证太平军的军需供应 ‎24.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个文件具有很强的空想性,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并且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文件”是指 A. 《十二铜表法》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辛丑条约》‎ ‎25.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 北伐失利 B. 安庆保卫战失利 ‎ C. 天京变乱 D. 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26. 近代中国出现了许多政党和社团,以下是1911年10月至1913年4月上海等七地区政党社团统计表。该表最主要表明 地名 政党、政治性社团 其他社团 ‎ 合计 上海 ‎99‎ ‎32‎ ‎131‎ 苏州 ‎7‎ ‎9‎ ‎16‎ 南京 ‎23‎ ‎5‎ ‎28‎ 广州 ‎28‎ ‎25‎ ‎53‎ 武汉 ‎33‎ ‎12‎ ‎45‎ 北京 ‎51‎ ‎15‎ ‎66‎ 天津 ‎30‎ ‎17‎ ‎47‎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社会各阶层 B.近代中国多党政治已经形成 C.辛亥革命加快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D.实业救国成为民国主流思潮 ‎27.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这宣告了 A.辛亥革命已经胜利 B.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 C.清朝统治已被推翻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8.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9.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即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材料中孙中山的想法不受下列哪一因素影响 A. 袁世凯真心拥护革命 B. 革命派政治上不成熟 C.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D. 革命派缺乏足够实力 ‎3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说明 A. 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 B. 革命阵营达成协议 C. 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D. 三权分立成为共识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由一统”,“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侍中条:“凡下之通于上,其制有六:一曰奏抄,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并在注释中解释“议”云:“谓朝之疑事,下公卿议,理有畀同,奏而裁之。”集议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重大的关涉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诸方面的问题,均可通过一定的程序,成为集议的主题。‎ ‎——《探讨隋唐时期司法政策》‎ 材料三 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武宗下诏南巡,遭到朝廷百官的集体反对,最终以一百四十六位官员受杖刑,十五人毙命为结果,明武宗最终成行。廷杖作为一种法外之刑,在明朝时期屡屡作为皇帝针对犯颜直谏或忤旨过犯的朝臣而下令在朝廷之上对其实施杖责的一种刑罚而被使用,并且规模逐渐愈演愈烈。‎ ‎——曹毅《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门下省的职责。比较材料一、二,分析唐代“集议”机制形成的积极意义。 (9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明两代对‘集议’态度的不同说明了什么?(8分)‎ ‎32.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清、日海军主要军舰采购、自造对比 清国 对外采购 定远、镇远(装甲炮塔舰,德国),来远、济远、经远(巡洋舰,德国),超勇、扬威、致远、靖远(巡洋舰,英国),镇北、镇东、镇西、镇南、镇中、镇边(蚊子舰,英国),福龙(鱼雷艇,德国)[来源:Zxxk.Com]‎ 本国自造 平远(装甲炮舰,马尾船厂),操江(炮舰,江南制造总局),广丙(炮舰,马尾船厂)‎ 日本 对外采购 松岛、严岛(巡洋舰,法国),吉野、筑紫、浪速、高千惠、千代田(巡洋舰,英国),扶桑(装甲海防舰,英国),比睿(护卫舰,英国),西京丸(邮船巡洋舰,英国)‎ 本国自造 桥立、秋津洲、高雄(巡洋舰,横须贺造船部),爱宕(炮舰,横须贺造船部)赤城(炮舰,吴造船部),八重山(通报舰,横须贺造船部),大和(单帆炮舰,小野浜造船所),天城、武藏(单帆炮舰,横须贺造船部),鱼雷艇(法国Creusot公司所造,小野浜造船所自行组装,共19艘)‎ ‎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和日本在海军军舰构成方面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10分)‎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大考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C D D B D A D C B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B B D A B D B C C B A A B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 (3分)‎ ‎(2)职责:封驳、审议。‎ 积极意义:在讨论军政要务时,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可以集思广益,能有效减少中央决策的失误。(9分)‎ ‎(3)中央机构的调整,专制皇权的强化;封建统治阶级失去了上升时期的开放心态、进取精神,日益保守。(8分)‎ ‎32.(1)不同:中国外来主力军舰主要购自德国,而日本则主要购自英国;(4分)中国本国自造军舰数量少,而日本本国自造军舰多于外来军舰。(4分)问题:中国的军工企业的自主性、独立性技术落后于日本。(2分)‎ ‎(2)日本海军在技术和数量上超过中国并占有优势;中国在战争采取消极避战政策导致了决策失误;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军备水平难以发挥;日本蓄谋已久而作了充分的战争准备。(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