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一学段)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 历史(理科)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最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 “兼相爱,交相利” ‎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异发生时,皇帝常下罪己诏。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焚书坑儒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5 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是指程颐,他与兄长程颢被世人合称为“二程”,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下列各项中,属于“二程”理学观点的是 A.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心即理也”‎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心外无理”‎ ‎6. 他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认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应是平等的“师友”,无须“杀身以事君”,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这位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李贽 C .顾炎武 D.黄宗羲 ‎7.《日知录·正始》中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这段话源自谁的思想 A.康有为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顾炎武 ‎8.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东西指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9.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 《农政全书》‎ ‎10.想了解宋代汴京的建筑、交通、商业和市民生活,可以参考的艺术作品是 A. ‎《女史箴图》 B.《送子天王图》 ‎ C.《山径春行图》 D.《清明上河图》‎ ‎11.下图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书体特色的是 A. B. C. D.‎ ‎1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是 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 B.元曲、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元曲 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 ‎13.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A.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 B.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14.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泰勒斯 D.亚里士多德 ‎15.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冷静思考,文学领域掀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是 A. ‎《唐璜》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16.某一美术流派的艺术家们“……‎ 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一美术流派风格属于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17.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时期,为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是 A. 德彪西 B.贝多芬 C.莫奈 D.凡高 ‎18.一位科学家提出他的理论后,“科学家争先恐后地保护他,教士则不顾一切地攻击他;有人害怕人类的尊严、道德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会因他的理论而瓦解。”此科学家可能是 A.牛顿 B.伽利略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9.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道:“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马丁·路德这一观点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 B.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C.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 D.倡导人们要节制私欲、安贫乐道 ‎2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分别是 A.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 B. 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 ‎ C.理性主义和蒙昧主义 D. 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 ‎21.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什么 ‎ A. 西方科学技术 B.西方生活习俗 C.西方经济制度 D.西方教育制度 ‎22.西方近代人文主义者倡导以古典为师,中国维新派提出“托古改制”。二者相同目的是 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B.弘扬传统文化 C.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D.主权在民 ‎23.新三民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它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 C.耕者有其田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4.京东生鲜已与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达成战略合作。从“跑步鸡”到波士顿大龙虾,京东生鲜通过海外直采模式,把全世界的美味通过互联网摆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由此可知互联网 A.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颠覆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25.1984年,蒙戴尔与里根竞选总统失败后说:“今后谁要想在美国竞选总统,谁就必须注意他自己在电视上的形象,否则将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影视对政治走向起决定性作用 B.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科技发展日益影响了政治生活 D.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26.《新青年》出版以来流行甚广,学者裘廷梁指出:“中外大通,环球各国,大势尽变……欲民智大开启……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恽代英也写信给《新青年》指出:“自从看了这本书,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这体现出 A.《新青年》促进了思想启蒙 B.白话文运动阻碍文化的继承 C.中国国民民众素质大大提高 D.开启民智是文学改良的前提 ‎27.中共“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 A.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D.使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28.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树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是指 A.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解决姓“资”姓“社”问题,明确改革的下一个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9.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此卫星被命名为 A.“东方红一号” B.“神州” C.“嫦娥” D.“银河”‎ ‎3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下列各项可取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40分)‎ ‎(一)判断题(20分)‎ 判断下列人物与其代表作品或思想主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并涂写在答题卡上。‎ ‎31.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 ) 32.薄伽丘——《神曲》 ( )‎ ‎33.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 ) 34.拉斐尔——《大卫》 ( )‎ ‎35.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 36.马丁·路德——因行称义 ( )‎ ‎37.加尔文——先定论 ( ) 38.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 )‎ ‎39.伏尔泰——人非工具 ( ) 40.卢梭——人民主权 ( )‎ ‎(二)材料题(2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日‘采法、俱、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李鸿章和康有为的主张。(4分)‎ ‎(2)指出材料三中“两位先生”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所在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展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8分) ‎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 历史(理科)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B A D D C D D C C C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B B A C D C C A B A A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一)判断题(2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A B A B A A B A ‎(二)材料题(20分)‎ ‎41.(20分)‎ ‎(1)李鸿章:中体西用;康有为: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4分)‎ ‎(2)“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等。(8分)‎ ‎(3)历程:从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探索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