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汽车区六中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卷 历史学科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C. 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 D. 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 【答案】D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2.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 A. 进步史观 B. 天命史观 C. 循环史观 D. 英雄史观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 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 用法治。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 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选择进步史观,故A项正确。B 选项是一种消极的 态度,与材料不符;C 选项强调循环,而材料强调发展进步;D 选项材料中没有出现英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于历史史观,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比较细致的史观也体现在历史材料中,如本题的进步史观,循环史观。此外还有发展史管,时代史观等等。每一种历史史观都有自己的意义,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优劣之分。 3.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 A. 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B. 推动科举制发展 C.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 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答案】C 【解析】君主每次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都会下罪己诏,说明自己的政绩不佳。这其实是一种用来稳定自己的统治的策略,君主为了使百姓不反抗,以自责的方式来维护统治。A选项选项错在材料中没有着重强调臣民;B选项错误,本题与科举制无关;C选项说法正确,这是稳定统治的一种表现;D选项错误,不符合“主要意图”。 点睛:古代的君王往往称自己为“不谷”,以表示自己的政绩不佳,而使得粮食歉收。这是君主的一种谦词,但也从一定反映了中国作为农业国对粮食和土地的重视。皇帝的德行影响到了百姓最根本的生活暴政,这也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施行仁政。 4. 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 A. 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B. 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 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D. 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汉朝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私学按其程度与学习内容也可分为经馆与书馆两类,故可知汉朝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故C项正确。图示信息无法体现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排除A。图示信息无法体现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排除B。太学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学校的典范,无法体现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排除D。 5. “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这表明( ) A.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 C. 三教在互补中呈现融合 D. 儒学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从“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可以看出宋代的儒学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对于士人来说修身养性用的是禅学,说明儒学不能满足人们内心的需要,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社会的主流思想依旧是儒学;C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到两教;D选项错误,儒学在社会上依旧是主流,士人外用依旧是儒学。 6. 王阳明曾颇有感触地说:“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白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为此,他提出( ) A. “心外无理” B. “致良知” C. “知行合一” D. “工商皆本” 【答案】C 【解析】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人的道德必须表现为行为,即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必须统一,他对材料中所述的虚伪欺诈深恶痛绝,故全力倡导知行合一,故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7.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 A. 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B. “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 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答案】A 【解析】材料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可知已有“立宪”的意义,但并非受西方君主立宪制思想影响的结果,故C选项排除;从材料无法判断“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故B选项排除;王夫之“虚君共治天下”理念,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故A选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制的严重削弱无关,故D选项排除。 8. 清初思想家唐甄说:“人之情,孰无所欲!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则弃之,是为君子。”陈确说:“真正无欲者,除是死人。”但“人欲正当处即是理。”费密说:“欲不可纵,亦不可禁。”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 A. 彻底打破理学的禁欲主义 B. 把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 C. 顺应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构建的新思想 D. 理性地把握人欲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三位思想家的观点都体现出反对“灭人欲”的内容,而强调控制人欲,合理的把握人欲,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出“彻底”二字;B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的是一种对程朱理学的改造;C选项错误,我们不能说反对“灭人欲”就是顺应资本主义萌芽要求。 9. 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传贤,天子之子不皆贤,可赖宰相传贤以补之。他旨在强调( ) A.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及落后性 B. 扩大相权以防止专制的必要性 C. 晚清恢复宰相制度的进步意义 D. 专制下官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黄宗羲强调天子虽传子不传贤,但是宰相可以传贤不传子来弥补天子的缺憾,因此和体现出的是一种官僚机构对专制主义的补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黄宗羲并没有反对王位继承,而是通过官僚体制来补充;B选项错误,材料中反对废除宰相以完善官僚体制;C选项与史实不符,晚清并没有恢复宰相制度。 10. 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 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古代科技发展( ) A. 具有儒学化特征 B.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 为封建统治服务 D. 都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 【答案】A 【解析】:经学就是注解和讲授儒家经典的学说。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科技著作经学化的倾向,说明古代科技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此题选A项。B项说法与材料内容无关;中国古代科技不能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C项说法不准确;D项说法绝对化了,可以排除。 11. 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 A. 实用性强 B. 注重实验 C. 体系完整 D. 技艺先进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图片来看,中国古代科技都是与生产实际有关的,更注重实用性,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的科技都是经验得出的,并不是依靠实验;C选项错误,从图片中我们不能得出体系完整这一内容;D选项错误,技术先进需要对比得出,材料只体现出中国古代的部分。 12. 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 A. 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 B. 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C. 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D. 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配合,顺应自然才能强身健体,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一思想并没有错误,是符合现代医学观点的;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自然对人的重要意义;D选项错误,《黄帝内经》成书于先秦与汉初阶段,并没有受到汉代儒学的影响。 13.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 ) A. 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B. 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C.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 【答案】C 【解析】从“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说明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很迅速,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我们无法根据材料得出这一结论;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主要是西学东渐而不是东学西传;D选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科技领域,不能说明思想领域的发展。 14. 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羡慕恰好 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游记》属于了浪漫主义作品,没有对封建统治阶级“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故A项错误;《红楼梦》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国的发展演变,也没有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主题,故C项错误;《封神演义》以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也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同时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个文学名著的内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15.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 星辰;隶属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 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 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B. 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C. 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D. 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答案】A 【解析】从“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对大地广袤的思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这一历程说明人对于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故A项正确;B是反映出篆体的思想特点;C中科学认识不符合题意;楷书是觉醒,不是理性思维,故D错误。 16. 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 A. 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C. 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D. 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答案】B 【解析】北魏与唐代壁画的艺术差异是源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北魏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唐朝则是中原汉族政权,所信仰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只是表层内容,并没有挖掘出本质内容;C、D选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的是一种变化而不是单一某个时代。 17. 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 A. 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 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 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D. 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答案】D 【解析】清朝对于戏曲采取了内外不同的政策,体现出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戏曲艺术的发展,清朝政策的干预客观上是给出了戏曲艺术发展的空间,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这与戏曲艺术的内容不符;B选项错误,民间禁唱戏曲是不利于戏曲市民性的发展;C选项错误,戏曲艺术的内涵与功能并未因此而改变。 18. 《宣和(宋徽宗年号)画谱•墨竹叙论》说:“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这说明此类画作( ) A. 描绘民间风情 B. 注重规范法度 C. 彰显文人意境 D. 突出生活实用 【答案】C 【解析】 从“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可以看出,当时这类画作是文人画的代表,体现出文人意境,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反映出的是文人画的内容,没有世俗的内容;B选项错误,不符合“不专于形似”;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实用的内容。 19.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 A. 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 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 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学习西方的“器物”。“造成新文化”,强调的文化层面变革,“中体西用”思想还未达到,故A项错误;“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故B项正确;“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与“中体西用”思想维护孔教地位不符合,故C项错误;“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体现学习西方涉及思想文化层面,“中体西用”思想还未达到,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中体西用”思想 【名师点睛】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征和阶段。(1)特征: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选择的过程。(2)四个阶段: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习“器物”(先进技术);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习“制度”;③从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习“思想文化”;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3)学习西方的主题: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挽救危亡、民族独立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20.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 政治经验短缺 B. 经济基础薄弱 C. 思想理论肤浅 D. 军事准备不足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救国运动,无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最终失败。究其主要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的,而造成其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根源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因此B项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已经有其他运动为其提供一定经验;C选项错误,“三民主义”和维新思想都已经为其运动提供坚实基础;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的军事势力很强大。 点睛:解答本题可以围绕着历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来思考。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因此材料中强调的核心内容肯定是经济层面的内容,因此本题可以直接确定答案。 21. 1906 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 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 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康有为此论意在( )。 A. 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 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 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 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认为法国经过大革命终致大乱;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是民众进步、时代发展结果;而中国民众意识落后,赋予民权会导致大乱,体现了其反对革命派“革命”的主张,坚持改良,实行君主立宪,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康有为否定法美政治制度,排除A。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体现康有为借法美政治制度来抵制国内民主革命,主张改良立宪,而不是深入学习西方文明,排除D。所以选B 22.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 A.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 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未能“全面的否定”,故A项错误;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而非“民族意识”,故B项错误;材料中“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表明维新思想的客观作用,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而非“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 23. 梁启超说:“世之所谓温和改革者,宜莫如李、张矣……然则再假以十五年,使如李、张者……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于国之亡,能稍有救乎?既不能救亡,则与不改革何以异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梁启超全盘否定了李、张的改革 B. 学习洋操量少力弱导致改革失败 C. 革新制度才能改变中国全貌 D. 评价改革成败标准是战争的胜负 【答案】C 【解析】这一题中的“李、张”之改革,应该指的是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所进行的洋务运动,梁启超认为他们的改革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得以检验,结果是“望风而溃,于国之亡,能稍有救乎?”,也就是说改革是以失败而告终,梁启超的话本意是要说明这个改革不能起到救亡的目的,所以改革应以救亡为目标,所以主张应该革新制度,而不是局限于“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故选C。 24. 经济的异变与政治的异动都会引发社会思想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新儒学与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都属于这种思想变化。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都体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的诉求和对传统思想的批判 B. 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C. 都崇尚贤人治国的开明君主统治模式 D. 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诉求 【答案】A 【解析】明末清初的新儒学批判君主专制,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需要,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故选A;明末清初的新儒学没有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排除B;明末清初的新儒学崇尚贤人治国的开明君主统治模式,排除C;明末清初,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排除D。 25. 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段话说明( ) A. 上海是近代化先行地 B. 不同阶级政见相似 C. 上海多元文化并存 D. 思想解放具有渐进性 【答案】D 【解析】材料的观点是康梁的维新变法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体现出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联系,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我们不能单单根据这两件事情就得出这一结论;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说两者思想领域的相同性;C选项错误,这是一种思想领域的渐进性体现,并不是并存的关系。 26.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 A. 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 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 迎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跨度很大,影响力非常大,这是由于三民主义能够适应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而导致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三民主义不是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未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是共产党的领导而非三民主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评价 27.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 ) A. 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 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C.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 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民斗争是中国独特的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决定的,故D正确;A不是对材料的全面理解,排除A;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B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著作,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排除C。 【名师点睛】 注意材料的关键语句“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可判断半殖民地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独特的“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即革命道路。 28. 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B. 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C. 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 D. 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答案】D 【解析】“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体现出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之前的探索道路遇到了障碍,另一方面是犯了严重错误已经到了必须挽回的地步。邓小平模式在此时产生,表明她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我们是继承并改造了其原有的政治资源;B选项错误,我们的道路并不是“预设”的,而是逐步实践得到的;C选项错误,我们要承认建国初期的经济路线是合理的。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意识到邓小平的模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材料给出了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不能一次性的否定前面所有的努力,正是失败才使得我们进步。 29.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 学风淡化 B. 价值观扭曲 C. 科学发展滞后 D. 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解读题干要求:带来的“最大问题”,亦即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价值观扭曲”,最为核心。只要价值观出问题了,整个社会、国家许多领域都要出问题,包括A、B、D三项在内,从而排除A、B、D三项。 30.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 1979年 1984年 1988年 2008年 2011年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 A. 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 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 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 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答案】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31. 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 ) A. 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B. 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 C. 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D. 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事物对于你白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可以看出强调人的主观性,与“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相近,故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 32. 16世纪以后,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已经使这类说教显得极为虚伪。这种变化的压力开始慢慢地修改着“商人从来得不到神的欢心”这一古老的断语,并创造出“全世界只靠金钱和尘土来维持”这一箴言。这说明( ) A. 商业与宗教的关系开始淡薄 B. 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更多政治权利 C.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宗教改革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宗教禁欲观来源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改变了人们对宗教禁欲观的认识,人们鼓励自己去追求财富,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政治权利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商业与宗教的关系是一直淡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宗教改革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3.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A. 构建民权政府 B. 保护财产私有 C. 要求人性解放 D. 主张平等自由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分析,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构建理性王国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故A项符合题意。B、C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D项是不同点,但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34. 按照卢梭的理论,“社会契约”由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加以确定,而不是在上者和下者之间的一种规定。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构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是指( ) A. 民主自由 B. 法律至上 C. 公共意志 D. 主权在民 【答案】C 【解析】“社会契约”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因此这个“大我”是指公共意志,民主自由、法律至上、主权在民不能体现“大我”,选择C项符合题意。A选项主要强调的是个人的意志,而材料体现的是集体意志;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律的内容;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国家主权的问题。 35. 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 ) A. 挑战封建神创说 B. 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C. 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 D. 深化微观世界认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理论是量子论,材料中强调是基本粒子其运动,也就是微观肉眼看不见的世界,故选D;冲破宗教神学束缚的是进化论,揭示宇宙运行规律的是经典力学,颠覆经典力学体系是相对论,A、B、C 项排除。 36. 严复在某译著中说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材料信息反映出( ) A. 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 B.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C. 传统文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D. 自然科学对社会进步有助推力 【答案】D 【解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在社会科学中的体现,反映出的是社会也是需要进步的动力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生物进化论是自然科学,而严复是维新变法的理论家,因此是跨科学领域的一种应用;B选项说法没错,但是不能提现出这一思想的实际应用情况;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37. 今天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可以追溯到冷战处于胶着时期的1958年。出于对核战爆发、所有通迅系统瘫痪、所有无法替代的信息也会被摧毁的恐惧,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前沿科技项目署,随后该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互联网。这一史实最能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B. 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 C. 国家对经济有力干预 D. 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出自于冷战时期的军事计划,所以这反映出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的特点。因此B项正确;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二战后美国的特征,但是与本题不符,所以A项错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即凯恩斯主义是罗斯福新政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但是题中并未提到,因此C项错误;国民经济军事化不符合材料内容,因此D项错误。 38. 某高三同学复习时,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放到一起寻找主题。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 A.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 B. 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C. 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 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均属于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故选B。民族文学是突出民族题材和民族风格,所以不选A。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是从思想艺术而言而非文学而言,所以排除C;材料文学限定为西方,没有体现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所以排除D。 考点: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19世纪中期的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艺 39. “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 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答案】D 【解析】从“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和“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可以看出这种手法是现代主义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古典主义强调端庄典雅;B选项现实主义注重描摹现实;C选项注重抽象和留白,不会是黑白色彩。 40. 1987年,联邦德国议会批准摇滚歌手在离柏林墙不远处的勃兰登堡门举办一场音乐会。联邦德国议会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 B. 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 C. 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D. 展示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87年,“柏林墙”,这体现出两极格局瓦解前夕的内容。联邦德国的这一做法是为了向民主德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这一举动并不是为了选举,而是为了国家统一;B选项错误,这一举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选项错误,演唱会并不能很好体现出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明确材料中时间和地点的政治隐喻。1987年和柏林墙都反映出的是两极格局的内容,这是政治敏锐地带,在此开演唱会而且在敏感时期是为了两德统一做基础,因此很容选出正确答案。 第Ⅱ卷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0分) 4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回答问题: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二者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 (2)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答案】(1)时代背景:前者产生在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后者产生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着眼点:前者借助“天”来宣扬君权的神圣,同时也强调对君权的制约; 后者是借助于神的名义弘扬个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 (2)“印记”:“唯信称义”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意义: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3)促进思想解放;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解析】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其时代背景是汉代出现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观点, 结合所需概括即可。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前者从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两个角度作答; 后者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含义角度组织答案。 (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并结合所学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主张从“主张明显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以及鼓吹俗权至上,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意义集合所学宗教改革影响从“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角度回答。 (3)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 世纪后, 西方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 进行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进行,随后西方进行了工业革命,进入到了工业社会。依据所学16世纪前后西方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科技发展”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思想;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内容及影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内容及影响 42. 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 ——摘编自《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 材料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 ——摘编自牛志平《“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家训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训的现世价值。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传统家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家国情怀。 (2)表现:呈现新气息,但总体走向衰落。 原因:封建制度衰落;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辛亥革命的冲击。 (3)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紧扣时代主题,唱响时代主旋律。 原因:时代变迁。 【解析】(1)从“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可以得出历史悠久;从“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可以得出来源广泛;从“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可以得出内容丰富和家国情怀;从“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可以得出形式多样。 (2)表现:从“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可以得出家风呈现出新气象;从“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可以得出总体走向衰落。原因:从“中国封建社会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得出封建制度衰落;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可以得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辛亥革命的冲击。 (3)现世价值:从“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可以得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紧扣时代主题,唱响时代生旋律。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析出时代的变化是主要原因。 点睛:解答本题完全是从材料中总结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本题涉及的内容都是材料所叙述的内容,因此我们只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概括即可,这样就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