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必修)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38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76分 ) 1.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材料中的制度 A. 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B. 使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C. 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理论来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分封的对象是同姓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制下的诸侯同商朝时期的部落方国相比,对地方控制更加严密,故答案为B;“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与题干的“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不符,排除A;秦朝开始实现中央集权制度,C错误;启蒙思想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理论来源,材料内容是分封制,D错误。 2.《吕氏春秋》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种现象 ①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 ②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 ③有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 ④激化了不同阶级间的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这种现象体现出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②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或④的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 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3.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B.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C. 君主专制政体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可知这种“君主政体”是一种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即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高度集权,答案为A;根据所学可知夏商周的国王制度,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B错误;根据材料“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可知C错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夏商周尚未实行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4.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之印称“玺”。材料反映出 A. 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 B. 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 C. 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 D. 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皇帝的专称其他人不能僭越,这说明皇权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故A项符合题意;皇帝这些称呼只是一种称呼,不能说明皇帝制度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显示其权力是否被强化,C项错在对材料信息的无中生有;皇帝专称与对皇权限制的减少不构成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的是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两者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但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故D项错误。 6.《汉书》记载:汉武帝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于是出现“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推动汉初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 妥善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体现的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与汉初封建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推恩令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属于君权和相权问题,C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汉武帝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联系所学西汉推行推恩令的影响分析解答。 7.《元史》载:“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材料中的“都省”指的机构是 A. 行中书省 B. 中书省 C. 尚书省 D. 门下省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可以看出,行省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和维护地区的稳定,与中书省互为表里关系,所以材料中的“都省”只能是中书省,答案为B;根据材料“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可知都省不会是行中书省,A错误;元朝中央没有设置尚书省和门下省,排除CD。 8.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集权加强 B. 中央官制简化 C. 行政效率提高 D. 君主专制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1到图2反映了三省的废除,相权的取消,皇帝直接控制六部,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D正确;中央集权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图片讲的君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一个概念,故A错误;中央官制简化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是本质,故B错误;图2三省没有了,省去中间环节,行政效率提高了,但也不是本质问题,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本质”。 9.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也称“王右军”,“右军”其实是官名,王羲之之所以当上“右军”可能是( ) A. 通过八股文考试做官 B. 通过九品中正制,被推荐为官 C. 因“书圣”名望被内阁举荐为官 D. 因书写《兰亭序》被分封为官 【答案】B 【解析】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故B正确;明朝实行八股文考试选举官吏,举荐为官是汉朝的察举制,周朝实行分封制,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东晋时期”,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分析解答即可。 10.“显而易见的是……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材料中省略处应为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传统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因为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A与血缘关系有关,故排除。察举制是直下而上,故排除B。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权力不在中央,故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1.促成该表所示之趋势的主要因素是《隋至北宋年间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15% 4% 17.2% 24.5% 46.1% A. 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B.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C. 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 D. 嫡长子继承制的废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隋至北宋年间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扩大统治的需要,选官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到了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科举制得到完善和发展,故A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少数民族内迁与寒门子弟入仕无关,故C项排除;宗法制与寒门子弟入仕无关,故D项排除。 12.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①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 ③提高行政效率 ④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根据材料“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制度应为科举考试制度。科举考试一方面向大众开放,凭真才实学参与到政权中来;另一方面避免形成官僚特权阶层。科举制扩大官员的选拔来源,不只从世家大族选拔官员,只要“有足够的学养”,就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故①④正确;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因此官员必须具有文化知识,故②正确;科举制只是选官制度,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科举制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故③错误;所以B正确,ACD排除。 13.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法治的加强 B. 中央权力的加强 C. 皇权的强化 D. 中央机构的调整 【答案】C 【解析】 图片反映了明朝胡惟庸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明朝仍然处于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没有“法治”体现,故A错误;胡惟庸案反映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没有反映中央权力的加强,故B错误;胡惟庸被杀,说明皇权的强化,故C正确;中央机构的调整,不属于本质,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透过胡惟庸案的现象看清相权与皇权的矛盾的本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皇权加强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4.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①北宋设参知政事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元朝实施行省制 ④明朝设立内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宰相的行政权,①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的长官身份等同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②正确;元朝实施行省制是管理地方的,不涉及皇权与相权的斗争,③错误;明朝设立内阁,内阁设立之前就废除了宰相,不存在削弱宰相权力,④错误。综上可知①②正确,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终明之世,内阁从制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成员严格上也都有自己的本职,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内阁领导他们,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材料表明( ) A. 内阁职务虚设,没有任何特权 B. 内阁等同宰相,可以统领六部 C. 内阁、六部平行,实现权力制约 D. 内阁权大位显,却无法理依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六部以前是只属于丞相,内阁虽然权力较大,但是六部不属于内阁,致使矛盾出现,可见内阁虽然权大位显,却无法理依据,故D项正确。内阁参与决策有一定的实权,故A项错误。内阁不是宰相,不能统领六部,故B项错误。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中枢机构,六部是执行机构,二者并不是平行部门,故C项错误。 16.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这体现出军机处 A.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B. 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 C.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 D.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答案】A 【解析】 从“谨慎小心”、“心腹”都可以看出,雍正皇帝选择军机大臣的标准是不违背皇帝意愿、皇帝的亲信的人,都有利于皇帝个人决策,加强君主专制,A正确。明朝废丞相,清朝不存在相权,B错误。军机大臣的选择标准不是民族出身,而是与皇帝的亲信关系,C错误。军机处不能制约皇权,D错误。 17.“光荣革命”并没有教材描写的那么风平浪静。詹姆斯二世被废黜后并不甘心,他于1689年在爱尔兰复辟登陆。1690年7月1日,女婿和岳父的军队再次激烈交战,最终女婿获胜,岳父败退才最终绝望。针对这一历史现象,下列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 后世史学家按照自己需求随意改写历史书写 C. 对历史真相的探求需要经常颠覆之前的观点 D. 政治斗争的书写受制于客观因素永远难客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教材中描述的“光荣革命”没有提及革命之后的詹姆斯二世反扑的信息,说明历史的真实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曲折,即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历史事实,并不是后世历史学家的杜撰,故B项错误;颠覆传统观点并不是追求历史真相的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政治斗争就属于客观描述,不因为政治斗争需要而更改,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荣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光荣革命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18.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光荣革命”的胜利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两党制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克服专制王权”即限制国王的权力,为此提供法律性保障的是《权利法案》,故C正确;A、B 两项只能说明推翻了前任国王的专制统治,但无法为实现永久性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提供保障,克伦威尔的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便是例证;两党制是议会政治发展的产物,与是否“克服专制王权”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详解】 请此输入详解! 19.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是 ①政府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②首相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③政府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④首相、内阁集体垮台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②④正确;“政府否决谴责动议”表述正确、后半句“继续执政”错误,①错误;当时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真正干涉国家行政事务,③错误。综上可知,②④正确,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以英国工党政府执政过程中出现的遗责动议为切入点,考查英国代议制政府运作的有关内容,旨在考查考生研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剖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0.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要求变革,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为此英国 A. 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 B. 实行责任内阁制 C. 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D. 颁布了《权利法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确保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CD项是1689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是1721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21.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意见一 意见二 最终方案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 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答案】B 【解析】 美国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国会不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排除A;材料中经过意见的调和而形成1787年宪法的定稿,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CD,均排除。 22.如图是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 天赋人权 B. 君主立宪 C. 中央集权 D. 分权制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1787年美国宪法的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立法权掌握在国会手中,行政权由总统行使,司法权归属最高法院,三者之间体现的是三权分立,并且相互制约平衡,即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答案为D;天赋人权是1787年宪法的原则,但不符题意,排除A;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的政体,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政体,B错误;中央集权是国家结构的特点,不符合题意,C错误。 23.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A.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 B.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C. 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 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为了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但与题意不符。 点睛:材料中“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说明大小州在行使权力上存在明显不同,为此宪法规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按照人口分配议席。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24.“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见证着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挺进大别山——解放南京——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国民党一大——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八七会议 C. 淞沪会战——百团大战——渡江战役——辽沈战役 D 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战胜利——开国大典 【答案】D 【解析】 【详解】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抗战胜利是在1945年8 月,开国大典是1949年10月,以上事件时序排列正确,D正确;解放南京是1949年4月,打倒列强除军阀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时序排列不准确,A错误;遵义会议的时间是1935年1月,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时序排列不准确,B错误;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时序排列不准确,C错误。 25.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均属于《南京条约》以及附件的内容,该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正确;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C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马关条约》影响;D是《辛丑条约》影响。 26.2018年9月2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老人石附近海域,“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圆满收官。这是继“致远舰”后,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以下关于经远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远舰”在鸦片战争中为保卫海疆做出重大贡献 B. “经远舰”在威海卫战役中惨遭英军击沉 C. 经远舰在黄海海战中遭受重创,后被击沉 D. “经远舰”管带邓世昌的爱国捐躯精神值得称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经远舰在黄海海战中遭日军击沉,答案为C;经远舰参加黄海海战,鸦片战争时还没有经远舰,A错误;经远舰在大连而不是在威海卫战役中遭到日军击沉,B错误;邓世昌是致远舰管带,D错误。 27.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A. 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 颁布了《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起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是一种代议制民主,其核心是议会选举和立法,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或法律来维护民主制度,因此B符合题意。“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强调的是发展、“立新”而不是“破旧”,因此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C错误;D项是近代代议制的建立原则之一,从属于民主政治内容。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主要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分析。 2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A. 以温和的方式推翻了旧政权 B. 成功的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C. 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D. 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光荣革命”的特点是新旧政治力量妥协,资产阶级取得政权;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和袁世凯代表的旧势力进行了妥协,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因而“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失败了”,均排除。 29.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重要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和参加的革命活动 A.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五四运动的评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答案为D;A项对应的是九一八事变,排除;1895年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五四运动发生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后,故B错误;C是在1937年的抗日战争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0. 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注意题中的时间1938年,正好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前后;画中漫画的寓意是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国持续抗战的泥潭中,这正③④两项的影响;①项在1940年,②项是1945年,与题中时间不符。 【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配合抗战。 3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回溯抗日战争的历史,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这一开端的确立是因为当时 A. 日本展开全面侵华 B. 中日之间正式宣战 C. 局部抗日战争打响 D. 国共实现合作抗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一九三一年日本尚未展开全面侵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一九三一年中日之间还未正式宣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共实现合作抗日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知道一九三一年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并且还要知道九一八事变只是局部抗日战争打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2.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依据他的观点,对十月革命的意义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故①②③④均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33.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 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轮流执政 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而是“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已学可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西方的政党政治是轮流执政,中国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关系,而不是轮流执政,A错误;各民主党派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只是参政议政,坚持中共的执政党地位,故B项错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是政党制度,故C项错误。 34.去年年底以来,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尼日利亚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柬埔寨首相在参加一场华人华侨春节活动时宣布,不论何时何地都禁止升起台湾“国旗”。上述情况表明 A. 国际社会全力促成中国统一 B. 台湾当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 D. 两岸关系将有历史性的突破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宣布与台湾断交”“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不论何时何地都禁止升起台湾‘国旗’”等信息可以得出国际社会以拒绝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认同一个中国,材料中没有对中国统一进行阐释,材料中阐释的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态度,与台湾的政策无关,故AB项排除,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两岸关系未有历史性的突破,故D项排除。 35. 2015年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与直接交流沟通,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引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促成此次“习马会”的政治基础是 A. 一国两制原则 B. 和平统一原则 C. 和平共处原则 D. 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习马会”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故选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排除A;B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途径,排除B;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排除C。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一国两制 36.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 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 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53年周恩来说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即可选出D项;A项召开于1955年,晚于题目中时间“1953年”,故排除;B项签订于1950年、C项发生于1949年,均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故排除。 37.读《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票数增长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支持票②苏联的支持和帮助③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要求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支持票逐渐增多。①正确;苏联的国际地位日益衰落,材料中看不出来。②错误;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材料中不能准确的体现。③错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可以从材料中票数的不断增加反映出来,④正确。综上可知①④正确,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外交成就,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来分析。 38.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在世界范围参加重大外交活动。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③②①④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是1971年10月;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2月;参加万隆会议是1955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故按照时间顺序为④③①②,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2 分 ,共计24分 ) 39.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添加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内容 徐中约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泄漏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秘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回答军机处的设置有何影响?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案】(1)硬件: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软件:察举制。 (2)选官制度:科举制。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扩大官吏来源(或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3)问题: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或达到顶峰。 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解析】 【详解】(1)所谓的硬件实际是秦始皇建立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和郡县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的“软件”问的是汉武帝创立的选官制度有哪些?根据所学知识,其创立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 (2)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二“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可知此制度是科举制。作用:根据材料“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扩大官吏来源(或扩大统治基础);“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可知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3 )根据材料三“选内阁中书之谨秘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总结出军机处的职能就是跪受笔录,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从而总结出特点为提高效率,加强君主专制的方面分析。时代特征:根据所学回答出时代特征为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从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1995年1月30日) 请回答: (1)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哪一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是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答案】(1)战争及条约:《马关条约》。 原因: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方针:“一国两制”。 事例:1997年收复香港,1999年收复澳门。 (3)障碍:“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1995年1月30日)”可知一百年前为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攫取台湾与澎湖列岛的。原因:根据材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可知原因为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方针: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为“一国两制”。事例:根据所学为1997年收复香港,1999年收复澳门。 (3)根据材料“‘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可知障碍为“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