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题) 卷 命题人:张 丹 ‎ 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3.战国时期,有儒者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韩非子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法思想具有互通性 B.实现国强民富成为士人共识 C.法家更顺应时代潮流 D.儒家强调统治者应为政以德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5.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董仲舒的主张是(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知行合一 ‎6.‎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为“伤天害理”或“天理难容”。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 )‎ A.内心反省 B.考察事物 C.消灭私欲 D.遵守三纲五常 ‎7.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之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8.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 A.宣扬“知行合一” B.否定孔子思想 C.反对“格物致知” D.强调主体意识 ‎9.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否定君主专制 D.提倡法治和众治 ‎10.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C.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 D.明清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 ‎11.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12.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斯·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一“哲学的突破”( )‎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B.主张王权应该高于教权 C.肯定人的欲望歌颂人性 D.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3.‎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 A.物质生活 B.科学精神 C.自由权利 D.理性价值 ‎14.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15.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这场改革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起因是教皇以修缮西斯廷小教堂为名大量兜售赎罪券 B.以马丁•路德据个人观点写成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开始的标志 C.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有利于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 D.受中国雕版印刷术影响的欧洲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这一运动 ‎16.《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17.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都( )‎ A.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B.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C.确保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18.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 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B.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D.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 ‎19.“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根源是( )‎ A.市民阶层壮大 B.农民娱乐的需求 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下列书法作品与张芝风格相同的是( )‎ A. B. C. D.‎ ‎21.下图是京剧中的道具马鞭。手持马鞭在戏台上走几圈,意味着已经翻阅了千山万水,由一个城市到达了另外一个城市。这表明京剧的特点是( )‎ ‎ ‎ A.多种艺术的综合性 B.时间的同步性 C.场景的虚拟化 D.表演的程式化 ‎22.‎1864年9月23日,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伽勒发现了太阳系中第八颗行星海王星,它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哥白尼的“日心说”‎ C.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3.2014年,美国大片《星际穿越》在全球热映。片中的“第五维空间”、“虫洞旅行”、“星际航行”等概念不断刷新人们的宇宙观。这些概念的提出是基于( )‎ A.经典力学理论 B.电磁感应现象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24.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 A.经典力学的诞生 B.量子论的提出 C.电气革命的出现 D.相对论的提出 ‎25.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是因为( )‎ A.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 B.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D.进化论奠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26.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 欧洲 美国 亚洲(中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00百万(39%)‎ 综上,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D.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27.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28.康有为声称“凡西人所号长技,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梁启超断定议院、议员及其产生和议事,实中国古制。据此推断,康、梁两人( )‎ A.意在以复古为手段谋求政治变革 B.仍未能突破“中体西用”的桎梏 C.所秉持的主要思想存在本质不同 D.借“西学中源”说宣扬民主共和 ‎29.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0.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孙中山( )‎ A.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 B.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社会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31.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的反帝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2.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4小题,共52分)‎ ‎33.(14分).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会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而……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 ‎——顾炎武《日知录》‎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 ‎(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当时禁锢人才的因素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4分)‎ ‎34(14分).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6分)‎ ‎35(14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 ‎——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 ‎ 欧洲,从14世妃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三 英国数学家伊萨克牛顿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史广泛的传播。‎ 请回答:‎ ‎(1)列举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科学贡献及其产生的历史价值。(4分)‎ ‎3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在家庭内部保持融洽、和谐。他认为,作为子女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丈夫要忍让、克制;兄弟之间要努力发展友谊;女人持家、男人治国,若无节制和正义,就管不好家、治不好国;不论男女,只要有节制和正义,就是最好的男人和女人。‎ ‎——摘编自王世军《希腊哲学家的家庭观》‎ 孟子主张的家庭成员行为准则是仁、礼、义、慈、孝、敬。“仁”就是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义”就是要尊敬兄长;“礼”就是要谦让;“慈”是长辈对晚辈要慈爱;“孝”和“敬”则是晚辈必须履行的对长辈的尊敬和赡养等义务。孟子认为处理好父母兄弟的关系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还能影响政治。 ——摘编自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 ‎(1)阅读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家庭观念的共同点。(4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梁启超写了许多论述国民、国家和民族的文章。他认为“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他批评当时“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今也在国民竟争最烈之时,其将何以堪之?”1901年后,他又提出“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等主张。他认为“国家者,则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是则民族主义之原动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蹠于五大陆之上。”作为20世纪初思想界的旗手,梁启超谋图把国人政治化为一个“民族”,借以完成他的民族主义理论的建构。 ——摘编自王春霞《清末梁启超的民族认同历程》‎ (2)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的民族国家观。(6分)‎ ‎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C 2.A 3.D 4.C 5.B 6.B 7.C 8.D 9.C 10.D 11.C 12.A 13.D 14.B 15.C 16.D 17.D 18.D 19.D 20.D 21.C 22.A 23.D 24.B 25.C 26.C 27.B 28.A 29.C 30.A 31.B 32.A ‎ 二、非选择题(本卷4小题,共52分)‎ ‎33(14分)‎ ‎(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2分)‎ 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2分)‎ ‎(2)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2分)‎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4分)‎ ‎(3)因素:以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2分)‎ 思想:经世致用,学以致用(2分)‎ ‎34(14分)‎ ‎(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2分)‎ 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2分)‎ ‎(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2分)‎ 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2分)‎ ‎(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2分)‎ 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2分)‎ 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2分)‎ ‎35(14分)‎ ‎(1)发明:火药武器(或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航海罗盘(或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分)‎ 原因:程朱理学的制约;八股取士的影响;轻视科技。(3分)‎ ‎(2)条件:科技团体的成立;重视科研的社会氛围;政府支持科技;科学家能够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任4四点即可)‎ ‎(3)贡献: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或者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分)‎ 价值: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2分)‎ ‎36(10分)(1)共同点:在总原则上,都倡导家庭和谐;在家庭成员个人品行方面,强调个人修养;‎ 在家庭内部关系上,主张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在家国关系上,都认为治家与治国有很大关系。(4分)‎ ‎(2)述:梁启超主张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オ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只有顺从民意,满足民众的需要才能使国家在世界各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张将中国建设成为近代民族国家。评:梁启超吸收启蒙思想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阐述了近代国家理论,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进步意义。(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