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同步导练课时作业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时作业 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基础巩固 1.“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着人们用手头 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 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的过度 消费是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之一,故 A 项正确;材料 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 B 项错误;凯恩斯 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的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 C 项错误;享乐消 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 D 项错误。 答案:A 2.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 8 000 美 元上升到 20 000 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 15 000 美元升至 25 000 美元,而海滩边的土地更是从 20 000 美元跳到 75 000 美元。”造成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地供应紧张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B.分期付款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 C.炒房投机直接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 D.新政实行国家干预提高了消费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危机。材料反映土地价格过高,这与分期付 款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有关。 答案:B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著作《全球通史》中说:“在 1929 年夏季 的三个月中,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 151 上升到 286,通用电气公 司的股票从 268 上升到 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 165 上升到 258。 实业家、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段材料实际上揭示了( ) A.美国股票市场存在虚假繁荣景象 B.美国金融证券业正处于发展的高峰 C.金融证券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D.金融证券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解析: 解题的钥匙还是在 1929 年上,材料中的股票的价格上升 幅度过大,是一种虚假繁荣。 答案:A 4.“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 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 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这说明 1929 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解析:题干中提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低 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决定了市场的购买力或者是市场需 求,而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就等于市场的供给,由此导致供需严重失衡, 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故选 D。 答案:D 5.下图是 1935 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 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 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解析:从材料中“1935 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 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 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答案:A 6.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 1932 年在《泰晤士报》上发表 的言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 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 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B.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自由放任主义的盛行 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32 年”,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 爆发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加深了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国际关系更趋紧张,因此选 B 项。 答案:B 7.1929-1932 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 158 亿美元下降到 9 亿 美元,降幅达 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 91.6 下降到 70.2, 降幅为 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 ) 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 B.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 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 D.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 解析: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 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 A 项错误;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主要是因 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 B 项错误;经 济大萧条充分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信奉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 C 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故 D 项错误。 答案:C 8.下表是美国总统胡佛任期内采取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反映 出( ) 时间 措施 1932 年 1 月 签署联邦土地银行法,用以扩大富有农场主的救援 1932 年 7 月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 贷款 1932 年 8 月 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1932 年 12 月 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 A.胡佛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坚决反对者 B.美国已经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 C.美国已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胡佛对美国经济走势有精准预测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政府开始干预经济,故选 A 项。B 项“大 规模”、C 项“放弃”、D 项“精准预测”表述错误。 答案:A 9.1933 年 6 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 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33 年,正是大危机时代。各 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 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关系渐趋紧张。 答案:A 10.在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之时,美国有些银行缺乏足够的财 力来战胜金融风暴,当一家银行倒闭时,恐慌便传播开来,储户纷纷 赶到其他银行去提取存款,从而引起了破坏整个金融结构的连锁反 应。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建立连锁银行机构是消除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 B.金融业自身的弱点是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C.银行领域的危机是经济大危机的开端 D.整顿银行业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解析: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了当时银行单独经营、规模较 小,无法应对经济危机,从而引发连锁反应,这体现了当时金融领域 的弱点,故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综合创新 11.下面是美国 1919 年和 1929 年经济运行情况对照表。观察表 中的数据,下列解读中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 汽车 产量 家电 产值 汽油 产量 …… 国民 总收入 人均 收入 1919 年 150 万辆 960 万美元 8 600 万吨 …… 650.9 亿美元 620 美元 1929 年 440 万辆 4.16 亿美元 4.39 亿吨 …… 828.1 亿美元 681 美元 A.数据的出现是统计机构造假的结果 B.数据虽可信但这是表面上的繁荣 C.说明美国经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D.说明此时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解析:材料表明美国大萧条之前经济出现繁荣现象,但这是表面 上的“虚假繁荣”,表格中的数据体现了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较快, 但这种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故 B 项正确;“造假”“良 性”“缩小”等,明显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符,A、C、D 项均排除。 答案:B 12.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是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空前 严重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 心理感受(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解析: 经济危机爆发时,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锐减; 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根据这些表现, 可以看出应该选 B。 答案:B 13.1932 年 12 月 4 日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现有谷物 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 这反映了当时( ) A.胡佛政府开始干预农业经济 B.罗斯福政府推行减耕减产政策 C.出现农产品严重过剩的现象 D.煤炭资源不足的危机暴露出来 解析:题干材料未涉及干预农业,与材料中“利用谷物作燃料” 不符,故 A 项错误;1933 年 3 月,罗斯福就职总统与材料中“1932 年 12 月 4 日”不符,故 B 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是产品 严重过剩,“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是由于谷物产量 过剩,价格下降,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 反映了更便宜,没有涉及煤炭资源不足,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4.某个时期,美国掀起取款狂潮,各银行门前无不人山人海, 储户争相提出存款。纽约市有一位少妇,把孩子出租给排队提款的妇 女,每次收二角五分,因为抱着孩子能排在前头。这一时期可能是 ( ) A.1923-1928 年 B.1929-1933 年 C.1934-1937 年 D.1993-1998 年 解析:1929-1933 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银行丧失信用,全 国储户掀起提款狂潮,导致多家银行倒闭,这更进一步降低了银行的 信用,引发更大规模的提款狂潮,出现了题干中所描述的历史情境。 因此,本题选 B 项。 答案:B 15.“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 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 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 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解析:根据材料“1931 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西方正爆发 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 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 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 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 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 D 正确。 答案:D 综合创新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 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 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 错误的货币政策,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 胡佛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 ——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 40%,1932 年相当于 1900 年的水平,20 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 “饥饿总统”。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1)据材料一、二归纳美国人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基本 观点。 (2)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达成 了共识?有何共同缺陷?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1)梅隆认为经济危机无法遏制,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必然联系;弗里德曼认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危机的发 生;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的;胡佛认为欧洲的危机影 响了美国。 (2)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缺陷:都没有认 识到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正如前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那样,对经济危机缺乏本质的认识, 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