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慕华优策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2021 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盟词中有一条便是"无遏伞(粮食市场)"。这表明 A. 诸侯间频繁战争破坏了粮食贸易发展 B. 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齐国霸主地位 C. 粮食贸易已在各诸侯国之间发展起来 D. 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无遏粲“,意思是不能关闭粮食市场,阻止粮食卖往邻国,说明粮食的需求与贸 易已在各诸侯国之间发展起来,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粮食贸易互通,A 项错误;材料强调 的是各国粮食贸易互通,这与齐国霸主地位的奠定无关,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D 项错误。 2. 秦汉之际的历史经历了由统一、分裂、重新统一的过程,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也经历了一个 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郡县制为秦代统治者的急功近利而一度崩溃,而重蹈覆辙如楚霸王 项羽,同样为历史所否定。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有一种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 材料旨在论证 A. 汉初实施郡国并行的合理性 B. 郡县制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 秦汉由分裂到统一的必然性 D. 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秦单一的郡县制易“崩溃”,项羽分封同样“为历史所否定”,郡国 并行体制就是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故 A 项正确;BD 两 项均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强调的重点是“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的合理性,而 非分裂到统一的必然性,C 项错误。 - 2 - 3. 下表为建元元年(前 140 年,汉武帝继位后的第一个年号)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 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在当时 A. 黄老之学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B. 儒学以强劲的势头开展起来 C. "外儒内法"治国理念初步形成 D. 儒学的正统地位已开始确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汉武帝通过贤良对策任用董仲舒、卫绢等,他们或建议崇儒术,兴太 学,或请立明堂以朝诸侯,儒学以强劲的势头在汉武帝初期开展开来,故 B 项正确;汉初崇尚 黄老之学,任何一种治国思想的确立和退出历史舞台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材料体现的是儒学 在汉武帝初期得到重视,但无法推断当时黄老之学退出了历史舞台或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故 AD 两项错误;“罢治申、商、韩非”、“请黜刑名”体现了对法家思想的舍弃,故 C 项与 材料主旨不符。 4. 东汉时期盛行乡阊评议,本地世家大族的评议可以在荐举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曹魏时期 曹丕为重整官僚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中正官,而根据规定,中正官一般是由现任的 朝廷高官负责担任。选官制度的这种变化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体现了公正公平性 C. 抑制了门阀政治的兴起 D.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东汉时期盛行乡闾评议,“世家大族”起决定性的作用,干涉了朝廷的用人之权,曹 魏时期中正官“由现任的朝廷高官负责担任”,选官用人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收归到了中 - 3 - 央,故 D 项正确;曹丕设立中正官,并“由现任的朝廷高官负责担任”,并未将读书与考试结 合起来,A 项错误;曹丕的做法也未改变选官制推荐官员而非公开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无法体 现公正公平,B 项错误。 5. 五代以后,许多过去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的经史典籍,现在变得多而易得,“学者无笔札 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而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自此,知识 分子再“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雕版印刷术的大规模运用 B. 活字印刷改变了文化传播途径 C. 书院盛行满足了教育需要 D. 文化商业化推动了知识的普及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五代十国时期大规模应用,印刷品大量出 现,且极易购买,也使得知识分子再“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故 A 项正 确;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宋代,与材料五代时间节点不符,故 B 项错误;私人书院盛行于宋,而 且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租借”等文化商业化形式,并不是此时期书籍普及的主要原因, 故 D 项错误。 6. 下图为唐宋丝绸之路形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社会政治原因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经济中心已移至南方 C. 政府实施开放的对外政策 D. 北方多民族政权并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地图信息可知,与唐朝水陆并举相比,宋代丝路贸易以海路为主,陆路贸易衰落, 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变化的原因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出现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 - 4 - 阻隔了陆路贸易,故 D 项正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宋代政治阶段特征不符,故排除 A; 经济中心已移至南方不属于政治因素,故排除 B;唐宋对外均实施较为开放的政策,所以无法 解读变化的原因,故排除 C。 7. 关于宋代交子在四川的出现,史学界一般认为是铁钱太重阻碍了贸易的正常发展;后来有研 究者认为,"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后又有学者提出,宋代毕异发 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钞币的产生。据此可知,关于交子在四川最先出现的认识 A.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B.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C. 后期学者研究比先前观点可信 D. 缺少考古实证均无科学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交子最先在四川的出现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既有四川交通不便,铁钱太重阻碍了 贸易,钱荒也是原因之一;作为纸币,印刷术的发展也是重要原因。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 行研究,教研的视角趋向全面,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过于绝对;C 项表示有误,几种原因均是 可信的;并不是所有的结论都需考古实证,D 项说法太武断。 8. 在元朝,从统领路府州县的角度来看,行省与中书省又具有某种"平等"关系。行省的设置 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A. 行省与中书省均有自己的辖区 B. 中书省直接管辖覆盖全国 C. 行省接受中书省的节制和领导 D. 行省是中书省的外派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统领路府州县的角度来看,全国路府州县的大部由行省统领,但离首都大都较近 的山东、山西、河北等“腹地”仍由中书省直辖,行省与中书省均有自己的辖区,A 正确;B 表述绝对,排除;行省接受中书省的节制,体现的是上下级的关系,无法体现某种“平等”关 系,,排除 C;D 项不是从统领路府州县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不符合题意。 9. 近代中国内河航运的中外轮船均由英国人控制的税务司管理,在纳税上,华商"照完厘金", 而洋商小轮"止完一正税,或再完半税,相去悬绝"。这可以用来说明 A 中国近代航运半殖民色彩浓厚 B. 表明中国近代化努力取得一定成效 C. 清廷为增加税收鼓励华商发展 D. 近代华商轮船航运业发展十分迅速 【答案】A - 5 -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中国内河航运为外国控制,对洋船自是关怀备至,对华商轮船“照完厘 金”,这表明中国近代航运半殖民色彩浓厚,A 项正确;税务司对洋船的征税远远少于华商轮 船,这导致华商轮船航运业发展艰难,排除 B、D;在纳税上,华商“照完厘金”,与洋商小轮 “相去悬绝”这不利于华商发展的发展,C 项错误。 10. 孙中山说,今日之世界,"是民权世界",民权世界的到来是进化的必然趋势。并认为人类。 顺应进化趋势,以人事速其进行,是谓之革命,我们决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 更,其进步方速。孙中山的论述意在 A. 扩大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 B. 对国人进行科学启蒙 C. 以社会革命促进时代发展 D. 论证民权主义合理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引用进化论说明中国顺应世界形势,进行革命,实现“民 权”的必要性,意在以社会革命促进时代发展,C 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 不是生物学家,强调进化论的目的不是扩大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A 项错误;孙中山强调“以 人事”推进民权主义的实现,并非仅为科学启蒙,B 项错误;论证民权主义合理性不是孙中山 强调“定要为人事的变更”的意图,D 项错误。 11. 新文化阵营褒扬墨学,但"扬墨"并非意味着惟墨独尊,即墨学价值虽被挖掘并赋予新的时 代使命,但儒学并未被彻底否决。新文化阵营所否定的只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封建化儒学, 而非原始意义上与先秦诸子并列的传统形态的儒学。新文化阵营这一做法 A. 意在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寻找出路 B. 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 C. 存在着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 D. 导致近代中国文化复古主义大行其 道 【答案】A 【解析】 【详解】“扬墨”使墨学价值“被挖掘并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否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 封建化儒学,而非原始意义上与先秦诸子并列的传统形态的儒学”,可见无论是阐扬墨学,还 是批判儒学,都可以视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从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寻找出路,A 项正确; 新文化阵营“否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封建化儒学”,其反封建思想是较为激进彻底的,B 项 - 6 - 错误;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阵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赋予新的时 代使命”,而非是文化复古,D 项错误。 12. 下表为 1894-1920 年中国产业资本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国经济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 B. 官僚资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 民营企业比官僚资本更具竞争力 D. 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较宽松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通过观察 1894-1920 年中国产业资本分布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我国私人资本发展快于国家资本,是因为这一时期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民国政 府发展实业政策和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的环境较宽松,D 项正确;这一时期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变,中国经济并没有 获得独立发展空间,A 项错误;直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官僚资本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 项错误;近代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没有官僚资本竞争力大,C 项错误。 13. 1937 年底,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有代表指出∶现在不能空喊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问题。 要提政府抗战很好,过去提国民党是片面抗战,使他们害怕。没有统一的国防军与统一的正 规军是不能战胜日帝的,游击战争不能战胜日本。这些言论 A. 脱离了当时中国的革命实际 B. 使党内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 C. 是指导中共抗战的正确理论 D. 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现在不能空喊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问题”,忽视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 7 - 又过分重视国民党及其军队的作用,忽视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右倾 思想的表现,脱离了当时中国的革命实际,A 项正确;该言论对党的抗战产生了严重干扰,不 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导致党内出现了错误思想,B、C、D 三项均错误。 14. 20 世纪 40 年代初,华北根据地的新年画《立功喜报》借用传统年画的形式,以大红大绿、 吉祥喜庆为特点,使用旧社会状元及第的报喜形式,把抗日英雄模范的"立功喜报"写上英雄 姓名,许多村敲锣打鼓作为新年礼物赠送给军烈属、功臣家属。据此可知 A. 根据地的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 根据地民俗活动封建色彩浓厚 C. 传统民俗受重视的程度大为下降 D. 民俗活动呈现革命动员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把抗日英雄模范的'立功喜报,写上英雄姓名。许多村敲锣打鼓作为新年礼物 赠送给军烈属、功臣家属”反映了抗战时期春节的特点,年画成了宣传抗日、鼓舞抗日的武 器,说明民俗活动呈现初革命动员的特征,D 正确;年画内容的改变是适应抗战需要的,无法 得出根据地的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论,A 项错误;“使用旧社会状元及第的报喜形式”, 目的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接受,而非封建色彩浓厚,B 项错误;新年画的改造显 然充分利用和尊重了传统,C 项错误。 15. 下图为 1953 年张乐平创作的作品《妈妈安心去生产》。该作品 A. 说明女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B. 社会主义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 性 C. 体现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 D. 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风 尚 【答案】D 【解析】 【分析】 - 8 - 【详解】通过观察《妈妈安心去生产》描绘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一五 计划”时期,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劳动的爱国精神,反映出作者倡导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 社会新风尚,D 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女性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A 项错误;直到 1956 年底,中国才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 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在材料中 没有体现,C 项错误。 16. 1984 年夏季,流动人口总量约为 70 万人左右,1985 年 9 月增至 111 万人。1987 年底广州 流动人口 110 万,占常住人口比例的 32.16%。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浦东开放的辐射效应 B. 交通工具的日益进步 C. 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 D. 沿海城市的逐步开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 年上海、广东等 14 个沿海城市的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推动了人口的流动,D 项正确;浦东开放是在 90 年代,A 项错误;交通工具的进步不是主要原 因,B 项错误;C 项是人口流动的结果,非主要原因,排除。 17. 著名学者威廉·福克斯给我们描绘了希腊宗教的独特性∶诸神和人们的尘世利益之间的 密切关系给希腊的宗教打上了清楚的烙印,它使诸神下凡,具有人的模样和情欲,因此,崇 拜者在需要的时候,只要伸出手去就能触摸到帮助他的神。这反映出古希腊宗教意识中 A. 物质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 B. 缺乏自我意识精神 C. 多神崇拜导致神的地位下降 D. 诸神人格化的倾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希腊宗教中的诸神“具有人的模样和情欲”,崇拜者“只要伸出手去就能触摸到帮 助他的神”等,强调了神、人同性,体现了古希腊宗教意识中诸神人格化的倾向,D 项正确; 物质利益至上不是宗教意识和“诸神”助人体现出的原则,A 项错误;缺乏自我意识是东方宗 教的特色,与希腊宗教中诸神“具有人的模样和情欲”等不符,B 项错误;多神崇拜导致神的 地位下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错误。 18. 古典时期,雅典公共建筑遍布城邦。这些建筑包括宗教性建筑,如神庙、祭坛和公共墓地; 市政建筑,如议事厅、议事堂、市政广场;城邦社会与文化活动场所,如剧场、体育场、竞 - 9 - 技场、露天赛场。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 公民重视宗教和来世的生活 B. 城邦公共建筑主要服务于贵族 C. 公民以城邦公共生活为中心 D. 民主政治限制了公民个体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雅典公共建筑的分布情况和种类来看,城邦的公共生活深刻着影响着公民,也体 现的是城邦利益高于一切,C 正确,B 排除;AD 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C。 19. 16 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欧的金银比价并没有显著的差异。16 世纪以后,中国的金银比价从 1600 年的 1∶8 上涨到 1∶10,到 18 世纪末上涨到 1∶20。其原因是 A. 中国转型的经济动力强于西欧 B. 中国保持的巨额贸易逆差在不断扩 大 C. 朝贡贸易影响了中国经济地位 D. 西欧通货膨胀削弱了对华贸易竞争 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 世纪后,国内金银比价上涨是新航路开辟后,中欧贸易扩 大,“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大大削弱了欧洲各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加之中国手工业水 平领先世界,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所致,D 项正确;16 世纪前后中国并未出现社会转型,A 项错 误;16 世纪前后,中国保持贸易顺差和白银大量流入,B 项错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与材料 现象无关,C 项错误。 20. 1776 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变化实在惊人, 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和对贵族尊严的屈从,从未在如此之短 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 A. 独立战争推动平等意识的形成 B. 民主思想在美国已深入人心 C. 美国民众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 D. 美国人民迅速接受共和思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776 年即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北美各州居民迅速、“彻底地”根除“对君主的崇拜 - 10 - 和对贵族尊严的屈从”,表明否定君主制和贵族制的共和思想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接受,D 项正 确;独立战争以前北美人民的“平等意识”已经产生,A 项错误;民主思想在美国已“深入人 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美国民众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C 项错误。 21. 1832 年改革法案在上议院屡屡受到旧的土地贵族的阻挠,最终迫使其做出让步的关键因素 是首相威胁将通过建议国王增封倾向改革的新贵族来改变人数的比例。这表明当时 A. 议会改革导致贵族地位下降 B. 首相极力地维护君主的权威 C. 议会改革严重削弱君主权力 D. 国王在议会中有-定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光荣革命之后君主在议会中还拥有一定的权力。而在其后的发展中,国王的权力则 全面退出议会,到 1832 年,国王能够实际影响议会的权力只剩下了增封贵族这一项,并且还 是在“首相的建议之下”,D 正确;材料中是“旧的土地贵族”“最终被迫做出让步”,是“旧 的土地贵族”地位下降,而 A 项中贵族概念扩大化了,当时贵族还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新贵 族”,排除 A;首相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法案而非维护君主权威,排除 B;首相威胁将通过建议 国王增封,并不能削弱君主的权力,恰恰体现了国王还有一定的权力,排除 C。 22. 19 世纪后期,恩格斯曾谈到旧式的起义、巷战和设置路障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火药的发 展使国家军队处于不大可能被打败的地位;选举权的逐步扩展,使投票成为扩大社会主义影响 的最有效方法。这表明恩格斯 A.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 B. 背离了共产主义政治信仰 C. 注重反思实现社会主义运动的策略 D. 由革命者演变成改良主义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中恩格斯的这一论述是基于英国普选权的扩大和国家军队的强大,开始反思实 现社会主义运动的策略的举措,故 C 项正确;恩格斯强调的是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变化,并非 是他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学说,A 项错误;斗争策略的变化并非是背离原来的政治信仰,B 项错 误;“投票成为扩大社会主义影响的最有效方法”是基于西方民主政治完善而得出的结论,体 现了恩格斯思想的与时俱进,而非变成改良主义者,D 项错误。 23. 二战后,由于资源(如自然资源、势力范围、对战略要地的控制)的稀缺性,美苏都想多 占这些资源。若美、苏都选择"合作",他们都保持现有资源不变(50∶50);若美国选择"冷 - 11 - 战",苏联选择"合作",美苏资源对比是 60∶30(如下图所示)。这一分析可用来说明 A. 美苏冷战中美国保持战略优势 B. 冷战是美苏利益博弈的最终结果 C. 冷战严重削弱了美苏两国实力 D. 冷战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美苏出于对资源的控制,当美国选“冷战”时,苏联若选“冷战”, 得 40;选“合作”,得 30;当美国选“合作”时,苏联若选“冷战”,得 60,选“合作”, 得 50;这说明无论美苏的一方是选择“冷战”还是“合作”,另外一方也必然会选择“冷 战”,于是,冷战便成为美、苏博弈的最终结果,B 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美国的战略优势,A 项 错误;美、苏都选择“冷战”,因相互消耗,他们现有资源都将减少(40、40),但这并未削 弱美国的实力,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际政治力量对比问题,D 项错误。 24. 当前,很多国家准许外国人入境进行某项经济活动,但从事的工作类型可能受到限制。获 准临时入境的低技能迁移劳工通常不得携带家属,高技能迁移劳工则有较大的可能获准携带 家属入境,或随后让家属前来与自己同住。这反映出 A. 国际分工深化恶化了国际经济秩序 B. 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劳动力市场 C. 经济全球化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结构 D. 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在抬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前,很多国家限制“低技能迁移劳工”,而鼓励重视“高技能迁移劳工”,这是 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趋势的表现,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力市场结构发 生改变的结果,故 C 项正确;“精英迁移”趋势不等于国际经济秩序的恶化,A 项错误;材料 无法得出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论,B 项错误;“精英迁移”趋势并非贸易保护 - 12 - 主义的表现,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订立《九章律》完全以秦律为基础。从汉武帝开始,经义决狱风行一时。 当时汉律洋洋洒洒,已达 60 多篇,而有法不用,欲盛行经义决狱,不免令人费解。 《春秋》决狱是产生于汉代的一种独特的司法审判方式。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 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 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螺赢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 甲宜匿乙而不当坐。" ——据高浣月《春秋决狱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等整理 材料二 近代中西方法律文化冲突是不同区域的有着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模式的两种不 同类型的法律文化的冲突。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一文中说∶"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史圣贤之 所深畏。从而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界,得自由者乃为全守。 故人人各得自由。"中西"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以生。粗举一二言之∶则如中国最重三纲, 而西人首倡平等;中国亲亲,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 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 黄遵宪在《日本刑法志序》中论述了中西方刑法的差异,他说;"中国所重在道德,遂以 刑法为卑卑无足道也。而泰西论者专重刑法,谓民智日开,各思所以保其权利,则狱讼不得 不滋,法令不得不密,其崇尚刑法以为治国保家之具,菲之乃若圣经贤传。然同一法律,而 中西立论相背驰至于如此者,一穷之本,一究其用故也。" ——摘编自陶广峰《近代中西法律文化冲突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至汉武帝时期中国法律演变的特征,说明其原因, 并简要评价汉代《春秋》决狱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法律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答案】(1)特征:汉代重视律法建设;道德、伦理参与法律判断(或儒家经义日益成为判案 的重要依据)。 原因:汉承秦制,继续推崇法家思想;汉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二世而亡 的教训,积极寻找新的统治思想;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等。 评价:推动了法律伦理化的进程;它冲破了僵硬的国家法令对司法实践的机械支配和垄断,使 冰冷的司法运作充满了儒家的人性关怀;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法制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减弱了 - 13 - 法律的威严,有时不利于法律公平、公正目标的实现。 (2)不同之处:中国法律重人伦道德,西方法律专重刑法;中国法律突出人治,西方突出法治 主义;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强调等级,西方法律文化重视自由平等;中国法律强调义务本位,西方 重视权利本位。 原因:政治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不断强化,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中国传统法律 文化建构于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而西方法律文化建构于商品经济基础之上;思想文化上,中 国法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西方则受启蒙思想影响。等 【解析】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一中“汉初订立《九章律》”“汉律洋洋洒洒,已达 60 多篇”可知, 汉代重视律法建设;根据“经义决狱风行一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德、伦理参与法律判断 (或儒家经义日益成为判案的重要依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汉初订立《九章律》完全以秦 律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承秦制,继续推崇法家思想;根据材料一中“《春秋》决狱 是产生于汉代的一种独特的司法审判方式”和所学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统治者吸取 了秦朝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二世而亡的教训,积极寻找新的统治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等。评价:根据材料一中的案例和“有法不用,欲盛行 经义决狱,不免令人费解”等,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法治文明和司法正义等方面 分析可知,汉代《春秋》决狱推动了法律伦理化的进程,冲破了僵硬的国家法令对司法实践 的机械支配和垄断,使冰冷的司法运作充满了儒家的人性关怀,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法制文化 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法律的威严,有时不利于法律公平、公正目标的实现。 (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中“中国所重在道德”“泰西论者专重刑法”可知,中国法律重 人伦道德,西方法律专重刑法;根据材料二中“近代中西方法律文化冲突是不同区域的有着不 同价值观念、不同模式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的冲突”,对比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在法治活动中,中国法律突出人治,西方突出法治主义;在司法过程中,中国古代法律文 化强调等级,西方法律文化重视自由平等;在价值观念上,中国法律强调义务本位,西方重视权 利本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可知,导致中西方法律文 化的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不断强化,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中国传统 法律文化建构于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而西方法律文化建构于商品经济基础之上,中国法律文 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西方则受启蒙思想影响。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能力是国家实现自己愿望或意志的能力,一些学者把国家能力等同于中央政 - 14 - 府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财政汲取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等。晚清政府的国家能力 结构可列为以下三大支柱,如图所示∶ ——摘编自周建勇《用国家能力来分析清末的衰败及其表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三列支柱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 明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示例:列举三点:“满清帝国的人口过剩危机和农业歉收”、“农民起义成为了王朝 衰败的征兆”、“过渡政权必须建立起新的合法性” 论题:晩清国家能力的不断衰退,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论述:财政汲取能力是国家能力的最主要能力,因为财政是国家的命脉,晚清由于人口过剩、 天灾人祸,农民的收入锐减;再加上对列强的赔款和镇压农民起义,进一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 能力,并削弱了财政汲取能力。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在镇 压农民起义中,地方汉族地主武装力量兴起,进一步削弱了清朝对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的调控能 力。地方自治让位于地方行政,基层社会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护,过渡政权的合法性遭到质疑, 加速了晚清政权的瓦解。 结论:晚清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灾害频繁、农民起义频发,降低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和对社会 调控控制能力,最终导致国家能力的不断衰退,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解析】 【详解】材料是关于晚晴政府的国家能力的三根支柱,按照题目要求从三根支柱中各选择一 点,例如选择“满清帝国的人口过剩危机和农业歉收”“农民起义成为了王朝衰败的征兆”“过渡 政权必须建立起新的合法性”这三个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晚晴经济社会危机,引起太平天国 - 15 - 农民起义,地方汉族地主武装力量兴起,客观上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等方面分析这三个点的联 系。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联系点进行论述。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计划(我们计划农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为了尽快摆脱危机,列宁开始逐步开放货币和市场允许商品流通,允许农民将粮食在市场上 自由交易,给予企业一定的经营自由,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但列宁同时强调"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要改变政府统一的经济计划,而是在国家的正确调节引导 下活跃国内商业"。 —摘编自《列宁全集》等 材料二 1979 年,在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的谈话中,邓小平这样 回答前者的提问∶"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 正确的。"1982 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表达了这一时期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为 "计划经济是主要因素,市场监管是补充的"。1990 年 2 月,"计划派"在《人民日报》刊发了 系列文章,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 制度,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摘编自张兴祥洪永森《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从列宁到邓小平》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回归 到列宁的逻辑起点,并沿着相似的路径进发,既继承后者的思想,又大大超越后者,比后者 走得更远。 ——摘编自张兴祥洪永森《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从列宁到邓小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分析其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发初期,党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定位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邓小平"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比后者 走得更远"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史实明确,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答案】(1)思想:重视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依然认为国家和计划是调节和发展社 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手段。 评价:列宁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开拓性和进步性的,反映了苏联经济形势的深刻实践,极 大地扩展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思路和途径。 - 16 - (2)影响:强调市场的作用,对改变原有经济体制过于僵化有着积极作用;但过于突出计划经 济的主体作用,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不利于改革开放的深入。 (3)这一观点是合理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计划经济中大胆引入市场,允许市场存在,坚持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与 列宁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相似,故称其“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具有合理性。 90 年代,南方谈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最终建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跳出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认识局限,推动了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入,这就“大大超越后者,比后者走得更远”。 【解析】 【详解】(1)思想:根据材料一中“逐步开放货币和市场允许商品流通,允许农民将粮食在市场 上自由交易,给予企业一定的经营自由”可知,重视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根据“列宁 同时强调‘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要改变政府统一的经济计划,而是在国家的正确调节引导下活跃 国内商业’”可知,依然认为国家和计划是调节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手段。评价:结合所学 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分析可知,列宁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开拓 性和进步性的,反映了苏联经济形势的深刻实践,极大地扩展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思路 和途径。 (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1982 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表达了这一时期计 划与市场的关系为‘计划经济是主要因素,市场监管是补充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 初期,党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强调市场的作用,对改变原有经济体制过于僵化有着积极作 用;根据“‘计划派’在《人民日报》刊发了系列文章,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就是 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等,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改革开放初期,过于突出计划经济的主体作用, 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不利于改革开放的深入。 (3)认识:首先,综合材料一、二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明确邓小平“回归到列宁的逻 辑起点”“比后者走得更远”的观点是合理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 入市场,坚持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做法和成果证明了“回归到列宁的逻辑起点”的合理性;接 着运用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说明中国突破“计 划为主、市场为辅”的认识局限,“大大超越后者,比后者走得更远”;解题过程中,注意史实明 确,逻辑清晰,结论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