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同步导练作业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作业 10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 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 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 A.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 B.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C.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 D.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发展和演变。由材料反映的甲骨文中的 “衣”字在金文中衍生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 二个字,由“食”字衍生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可知上述 文字的变化说明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故选 B。A、C 均不符合材 料的主旨,故排除;“衣”为象形字,而“食”为会意字,故 D 错误。 答案:B 2.《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 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 误的是( )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解析:根据所学,“柳骨颜筋”是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D 项错误。 答案:D 3.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下图 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 ) A.隶书范式突出 B.楷体特色毕现 C.行书风格明显 D.草书形韵兼备 解析: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与题中作品不符,故 A 项错误;楷书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结构形体严整,与题中作品不 符,故 B 项错误;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 活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 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故 C 项正确;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 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题中作品与此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4.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 方式,宫廷壁画建树非凡。到了东汉,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 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这表明汉代( ) A.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 B.士大夫是绘画创作的主体 C.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时代风格 D.统治者重视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 解析:题干中的“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标榜忠、 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反映了统治者重视 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D 正确;“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延伸 过度,A 项错误;B、C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 D。 答案:D 5.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 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 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 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题干中 壁画内容的变化,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反映。 答案:D 6.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 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 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绘画强调写意 传神,材料中描述了绘画中四季与人的关系,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 中没有体现出逼真摹写之意,排除 A 项;材料中也没有花鸟的相关信 息,所以不能得出山水画是否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排除 B 项;绘 画中四季与人的关系不能说明就是以人物为核心,排除 D 项。 答案:C 7.《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 列场景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京剧《霸王别姬》 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景象,而京剧的 出现是在清朝,因此 D 项不可能在画中出现。 答案:D 8.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京剧是融文学、音乐、 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 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形成于康乾年间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源于徽剧、傩戏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解析: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A 项错误;是唱、念、做、打有机 地结合,B 项错误;源于徽剧和汉剧,C 项错误;角色分为生、旦、 净、丑四大行当,故 D 项正确。 答案:D 9.走—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个趟马就象征着 “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 马存在,穿红绿蟒就代表在宫廷或是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 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 解析:题干材料所叙述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的虚拟化特点,它 突破了舞台的限制,使舞台上的时间、空间被充分、灵活地运用起来, 充满了艺术的广阔性,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都不能体现这种 特征,皆排除。 答案:B 10.梅兰芳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从 1919 年起曾 多次访问日本,1930 年访问美国,1935 年访问苏联并进行演出,展示 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 B.梅兰芳是晚清时期最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之一 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D.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友谊 解析:中国京剧艺术的一代宗师梅兰芳,不仅是把京剧表演艺术 推向高峰的艺术家,还是第一位把京剧介绍到海外的文化使者。民国 时期的多次出访,让中国京剧这朵东方艺术奇葩亮相于世界舞台,跻 身于世界戏剧之林,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声誉。 答案:C 11.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幅传世名画,从画面上可 以看到人口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 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卖扫墓祭品的“王家纸马店”。河里船只往来, 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形式优美,宛如飞虹。这 幅画反映了( ) A.魏晋的文人个性 B.唐朝的经济繁荣 C.北宋的风土人情 D.明清的商业兴盛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看出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 是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 答案:C 12.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 600—1800 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的发展 约每 200 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解析:本题图片显示出,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 600—800 年,这时 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在题目所提供的四个人物中,只有 B 项是 隋唐时期的。 答案:B 13.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 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 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 ) 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 C.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 解析:彩陶画和汉赋都是宋以前的,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 话本与小说都是宋兴以来,故 B 项错误;唐诗属于宋以前,由于对文 学水平要求较高,底层百姓很难真正参与其中,因而属于贵族的,而 风俗画展现社会风俗,反映大众生活,故 C 项正确;文人画需要有很 高的文学修养,也不符合大众民间生活,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4.“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 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 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汉字的造字及识记特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使用与国家统一的关 系。材料中反映的是中国如果使用字母文字可能会分裂成许多国家。 而中国各地尽管有方言,但是汉字是所有中国人所认同的。 答案:C 15.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 论是( ) 徽、汉调 京之皮黄(京剧) 发言 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 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 有昆曲家法 唱腔 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 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 行为 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徽、汉两派,判若天渊 A.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 B.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 C.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 D.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主要分析了徽、汉调与京剧 在发音、唱腔、行为等方面的关系。A、C 两项均不符合题意。从“颇 有昆曲家法”“系本诸昆腔”可知 B 项正确。D 项说法本身正确,但 不如 B 项说法更具体、明白。 答案:B 16.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 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 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 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 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 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闾(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 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 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 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 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 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