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届 高考历史必刷试卷(新课标卷)10(考试版)
2020年高考历史必刷试卷(新课标卷)10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 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25.以下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26.科举时代,士子科考被录取后,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宋太祖规定考生在礼部考试录取后参 加殿试,由皇帝亲自确定他们最终录取的名次。于是殿试制度成为固定制度,被录取的进士成为“天子门 生”这种傲法 A.保证了科举录取的公平公正 B.标志殿试制度的正式出现 C.防止官员扩充势力威助统治 D.束缚思想以维护专制统治 27.《明史·杨巍传》记载:“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 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这一变化表明明代内阁 A.上升为法定的中枢机构 B.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C.对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D.客观上强化了君主权力 28.据统计,1860 年前清朝洋纱占土布用纱量的比重不足 1%,1894年增至 23.4%;1860年洋布占全国棉 布比重为 3.2%,1890年国内开始有少量机织布的生产,1894年洋布和国产机织布占全国棉布的 14.2%。这 一变化反映了 A.自然经济在缓慢地瓦解 B.列强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影响 C.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 D.洋纱洋布排挤土纱土布的进程一致 29.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到 1913年底,全国各地新成立的社团近 700个,这些社团绝大多数是私法社 团,而且种类很多,如,联谊类 79个,实业类 72个,公益类 53个,学术类 52个,教育类 28个,慈善类 20个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社团中,政治类 312个,占总数的 45.7%。当时社团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 是 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B.民众的民主意识逐渐觉醒 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 D.民主共和观念被民众接受 30.“号外”是报刊为迅速及时地向读者报道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特殊事件而临时编印的报纸特刊,具有鲜明 的及时性。下面是 1950年 2月 15日《新华日报》所编印的号外。据此“号外”可知,当时中国外交 A.明确了与英美等国家的对抗 B.开始确立了“一边倒”政策 C.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D.旨在保证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31.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调查数据制成。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 年份 实行指令性工业品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由国家管理价格的商品 占商品总价值的比率 1987年 95.7% 97.2% 1998年 6.1% 8.3% A.城市工业结构日趋平衡合理 B.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 C.国有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型 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32.罗马共和国时期,大法官被授予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公平”“正义”对《十 二铜表法》及其他法律进行解释、补充和纠正。这一现象表明 A.法律的创制具有随意性 B.贵族仍享有较大的政治特权 C.平民与法官矛盾尖锐化 D.罗马法形成过程具有开放性 3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帶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 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34.1954-1960 年间,苏联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 50%以上,到 60年代初,呈现下降趋势,到 1964年,苏联 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没有根本改变农业落后状况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农轻重各产业发展不平衡 D.改变了苏联原有经济结构 35.有学者指出:如果WTO是全球贸易的 1.0版本,那么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则无疑是全球贸 易的 2.0版本。经过近 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 2%左右,发展中国家 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 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此言论旨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 —47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41.(25分)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 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 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 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 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 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 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 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 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 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 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导,其进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促 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它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剥削、贫富差距等资本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弊端在全球蔓延。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状态,形成长期失业和贫 困人口,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由此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源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 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更加严重, 促使保护主义更加严重,民众的反抗运动持续深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发 展成为政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各种反全球化、去 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 证充分,表述清晰。) 45.(15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王位觊觎者相互争执,从而使君主制复辟终成南柯一梦之际,教会更是被保守派誉为旧制度的最 后堡垒。既然如此,在新的政体下,教育大权难道还能再由教会控制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于是,身为 教育部长的费里从 1879年开始对教育实行改革。 法国在 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7至 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有关 费用由地方和国家通过税收承担。……为了坚定青少年的共和信念,加强其爱国主义情感,费里政府还决 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而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费里还努力加 强师范教育,提高师资水平,规定只有获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执掌教鞭。与此同时,他还大幅 度增加教育经费,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 ——改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46.(15分)[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1年 11月至 1922年 2月,在美国倡导下,美、英、日、中等九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 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赞同美国“门 户开放”政策等。美、英两国不满日本在中国的过度扩张,支持中国的主张。经中日在会外单独谈判,签订 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保留了日本在山东的部分经济利益,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 条”中的部分条款。192年 2月,与会九个国家签订了《九国公约》。公约一方面宣称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 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却宣称继续坚持美国对中国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政策,拒绝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 法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治等合理要求。 ——选编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有条件支持中国的原因。 47.(15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斌椿(1804—1871年),字有松,满族,科举入仕。1866年初,总税务司赫德准备回国,建议总理 衙门派同文馆学生随他到英国观光,清政府决定派出斌棒率四人组成非正式考察团赴外旅游考察外国风情, 打开与西方各国的外交“隔膜”。当时,出国被认为是不体面的苦差,斌椿时年六十有三,亲友同声劝阻:“人 云风涛险,恐君不堪此”,“或云虎狼秦,待人以刀姐”,但他生性好游,乐求新知,以“天公欲试书生胆,万 里平波作坑坎”的豪气与决心,欣然受命。按照总理衙门的要求,斌椿将游历见闻遂一记载,编成《乘槎笔 记》。他以“据事直陈,不少增饰”的客观态度,描绘了一幅中国人前所未见的欧洲图景。斌椿一行在不到四 个月的游历中,所见所闻,虽非欧洲全貌,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使国人眼界大开。 ——摘编自张良俊《论斌棒的欧洲之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斌椿赴欧考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斌椿的历史功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