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

第一单元 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 |课后加餐练| 1.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 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 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这主要反映出李白( ) A.对秦始皇炫耀武力不满 B.认为秦朝统一不利于思想解放 C.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充满赞叹 D.认为秦朝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 C 材料反映的是李白对秦始皇统一的赞赏,故 A 项错 误;材料没有涉及对思想解放的影响,故 B 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 出李白是大力的赞扬秦始皇统一天下,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出加强中央集权的特征,故 D 项错误。 2.秦完成统一后,秦王嬴政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一言一 行都有特殊的名号,独一无二。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 ) A.彰显秦始皇功绩 B.维护中央政府尊严 C.体现皇权的至尊 D.显示皇权来之不易 解析:选 C 题干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是彰显秦始皇功绩 和维护中央政府的尊严,故 A、B 两项错误;皇帝的称号、言行等都 有专用的称呼,秦嬴政是要用这种做法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突出 皇权的地位和尊严,故 C 项正确;D 项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 3.下图反映出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 A.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B.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C.分别决策,相权分割 D.相权空虚,中央集权 解析:选 A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 央的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三公之间分 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故 A 项正确;秦朝的中央制度没有 实行三权分立,故 B 项错误;秦朝始设宰相制度,宰相权力较大, 并没有分割相权,故 C、D 两项错误。 4.秦朝,太尉一职并不是常设的,只在有战事之时而设,而且 没有调兵权,“也许仅仅是起到高级参谋的作用。”出现这一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 A.人才选拔机制未建立 B.官僚机构重新调整 C.当时社会政治较清明 D.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解析:选 D 太尉是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是,他平 时没有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所以,军权实际上是掌握在皇帝 之手,故 D 项符合题意。 5.秦朝时实行“朝议”制度,其规定:“国家大事皆由朝议向 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朝议做出决定。”此规定( ) A.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完善 B.表明皇帝总揽一切军政事务 C.反映了秦朝实行了民主决策 D.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 解析:选 D 依据材料“国家大事皆由朝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 皇帝裁度或由朝议做出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D 项正确;题 干体现的是君主专制,A 项错误;B 项不合题干主旨,排除;君主专 制的背景下,不存在民主决策,排除 C 项。 6.据资料可知“县”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最早出现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灭六国之后 D.汉帝国建立时 解析:选 B 西周时期,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没有实行郡县制, 故 A 项错误;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故 B 项 正确;秦朝灭六国是在公元前 221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 误;汉朝是在秦朝以后,与材料时间也不相符,故 D 项错误。 7.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 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 B.秦朝绘制的政区地图 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 解析:选 B 《史记》是二手资料,它的可信程度比不上一手资 料,故 A 项错误;秦朝绘制的行政地图是一手资料,这是研究秦朝 的郡县制最具有说服力的,故 B 项正确;民间的传说,不一定是真 实的历史,所以是二手资料,不是最可信的,故 C 项错误;史学家 的学术观点,这是一种评述,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不是最可信的, 故 D 项错误。 8.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今山东境内的有齐 郡、琅琊郡等。下列关于琅琊郡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地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解析:选 C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地方设郡和县,郡守和 县令(县长)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掌管地方行政。他们都由皇帝任命, 并非世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守没有自己的封地,故 C 项 正确;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 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 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解析:选 D 郡县制并不能完全消除地方割据的条件,故 A 项 错误;保证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表述太绝对,故 B 项错误;郡县制是 在全国所有地方实施的,不只是在边远地区,故 C 项错误;秦朝实 行的郡县制,奠定了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说明它有利于大一统局面 的形成,故 D 项正确。 10.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 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解析:选 C 材料中的“封建政治”是指分封制,而“郡县政 治”是指郡县制。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当时都对国家统治有一定积极作 用,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故 C 项正确;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而郡县制的官员则是由皇帝任命的,故 A 项错误;郡县制维护了地 主阶级的统治,分封制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 B 项错误;分 封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故 D 项错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 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 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 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 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 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 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 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 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 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 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 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 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 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 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子弟之制”指分封制,其 “特征”可以根据材料“立子立嫡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回 答。第(2)问,“原因”可以还原成“诸侯争霸”的原因,“破解”可 结合秦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回答。第(3)问,“本质特征”可以根 据“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 通过任命”“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等信息回答。 答案:(1)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 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 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本质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 治到集权。 |课后拔高练| 1.(2015·海南卷·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 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解析:选 A 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罢去分封制的“诸 侯”,改行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知不是分封制,故 B 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 故 C 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2.(2013·全国Ⅰ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 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 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选 C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 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 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 C 项正确;铁犁 牛耕的推广导致了分封制走向瓦解,故 A 项错误;分封制下当时最 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就没有君主集权统治,故 B 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故 D 项错误。 3.(2013·北京卷·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 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 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解析:选 B 石碑《九域守令图》中的“守令”和“并四海、为 □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反映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置郡县 的史实,“□”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 三项与题干反 映的信息不符。故选 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