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

第六单元 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 治建设 |课后加餐练|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 A.解放全中国 B.讨论建立新中国 C.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D.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解析:选 B 第一届政协会议不是为了解放中国,故 A 项错误; 1949 年第一届政协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筹备建立新中国,故 B 项正确;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是 1946 年政协会议的内容,故 C 项错误;颁布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 1954 年,故 D 项错误。 2.1949 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 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 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 圣化。这些措施( )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选 C 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故 A 项错 误;材料不是强调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和站起来了,故 B 项错误;从 材料可以看出有相同的国家符号,体现了政府要加强新政权的民众认 同,故 C 项正确;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体现不出来,故 D 项错误。 3.下表是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其表明( ) 类别 副总理 政务院领 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 构正副职 总人数 4 21 109 民主人士 2 11 49(15 个正职) A.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发展阶段 B.民主党派已成为了执政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建立 D.新政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解析:选 D 表格显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中民主人士在 总人数中占据接近一半席位,说明新中国成立的政府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故 D 项正确;A 项是 1954 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人大 职务,排除;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故 B 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在全国建立是 1954 年,故 C 项错误。 4.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 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于( ) A.1950 年 B.1952 年 C.1954 年 D.1956 年 解析:选 C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代行人大职 能结束,故选 C 项。 5.观察下图。那一年,人民的选举( ) A.有力地推动《共同纲领》的制定 B.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基石 C.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 D.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组织基础 解析:选 D 《共同纲领》的制定是在 1949 年,排除 A 项;新 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排除 B 项;对宪法草案的讨论不必通过选举的方式进行,排除 C 项;1953 年的全国人民普选是为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准备, 这一年的选举为全国人大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故 D 项正确。 6.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 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该 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选 A 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 家作主,A 项正确。 7.与西方资本主义宪法相比较,195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体现出了明确而坚定的方向性。这里的“方向性”是指 ( ) A.封建主义 B.民族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解析:选 C 1954 年宪法没有封建主义色彩,故 A 项错误;西 方的宪法也有民族主义的特点,故 B 项错误;1954 年宪法是我国第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 8.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C.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基础奠定 解析:选 D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表明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而非 1954 年宪法颁布的作用, A 项错误;1956 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基本确立,B 项错误;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 的新政权建立,C 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从法律层面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D 项正确。 9.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 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 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解析:选 A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杂居融合的现实 国情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故选 A。 10.2018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相继迎来 60 周年 大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最早成立于西藏地区 C.实现了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D.被《共同纲领》正式确认 解析:选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 A 项正确;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故 B 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实行自治,但并不是高度自治,故 C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故 D 项错误。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 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 年 2 月 1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 22 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 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 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 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 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 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 的表现。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 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 同的权利”可以得出途径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 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第(2)问,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可知, 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有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 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3)问,依据材 料一“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1954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 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可以得出特点是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 高;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 答案:(1)途径: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 保障妇女地位)。 (2)表现: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特点: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 政治。 |课后拔高练| 1.(2018·全国Ⅲ卷·30)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 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 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解析:选 C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故 A 项错误;1949 年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完成,故 B 项错误;1956 年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为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材料中法制建设推动 经济发展,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故 C 项正确;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全面实行依法治国,材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故 D 项错误。 2.(2015·安徽卷·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 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 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解析:选 C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向的 谈判结果,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故 A 项错误;《论联合政 府》是抗战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单方设想,既不能说凝 结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心血,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 一致拥护,故 B 项错误;《共同纲领》是在最广泛地召集全国各党派、 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员代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 当时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愿,故 C 项正确;《论 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内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 验的基础上由毛泽东结合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概括出来的,与民 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并不密切,故 D 项错误。 3.(2015·上海卷·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 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 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 解析:选 C 1912 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第一部资产阶 级共和国宪法,与“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符,故 A 项错误;1945 年的《论联合政府》提出建立包括中共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与“人 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符,故 B 项错误;1949 年的《共同纲领》规 定新中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故 C 项正确;1972 年中美《上 海公报》推动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材料中国体的规定无关, 故 D 项错误。 4.(2014·江苏卷·8)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 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 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 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解析:选 A 材料“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 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 故 A 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 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 B 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 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 故 C 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 故 D 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