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 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 当时 A. 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 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 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 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强调的是汉 代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主张,不是单纯引用先秦儒学思想,A 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家已经 是主流,排除 B;汉宣帝指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主流意识,因此并未背离“独尊儒术”初衷, 排除 C;题干主旨是强调“俗儒”的局限性,而非儒学本身,排除 D。 2. 《孝经》只有 388 个不同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掌 握的经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为行事正确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 A. 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 B.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 《孝经)的地位超过“五经” D.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起,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忠孝关系属于儒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儒学着力研究 《孝经》是要探寻行事的正确的基本准则,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 D 符合题意;A 中“普遍” 太绝对,故 A 不符合题意;宗法观念不是汉代研究《孝经》的主要原因,故 B 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孝经》与“五经”的关系,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 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 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 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 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 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答案】D - 2 -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 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并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可知,魏 晋时期儒道佛三教之间相互影响,出现三教并立、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思想文化领 域碰撞交融。D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佛道三教的碰撞与融合而不是儒学地位的动摇,A 错误; 儒学自汉武帝后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思想,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佛道三教的碰撞与融合,佛 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不符合材料主旨,C 错误。故选 D。 4. 《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提到:“凡大医治病……无欲 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言论 A. 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 B. 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C.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 D.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 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来看, 该言论反映了医者的心态,强调了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B 正确;《千金方》是唐代著名医 学家孙思邈的代表作,理学是宋代才出现的,A 错误;《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成熟的标志, 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医者的责任感,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D 错误。故选 B。 5. 《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 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 A. 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B. 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C. 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D. 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北魏、辽的祖先与汉族的祖先都是一样的,都是炎黄子孙,这反映的是多 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C 项正确;材料强调意识的认同而不是政治上的统一,排 除 A 项;宗法观念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不同民族间并没有这层关系,排除 B 项;D 项在材料中 没有体现,排除。 6. 《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 - 3 - 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A. 君臣关系平等 B. 恢复官僚政治 C 限制君主权力 D. 改革选官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 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并结合黄宗羲的观点可知,黄宗羲将君臣都放到治 天下的维度中去,打破了君权独尊的观点,实质上是要求限制君主的权力。C 正确;材料信息 不能体现黄宗羲要求君臣平等,A 错误;明末清初时,中国采取的正是官僚政治,B 错误;材 料信息不涉及黄宗羲对选官制度改革的主张,D 错误。故选 C。 7. 从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到刘知己“史之为用, 其利甚博,乃生人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再到龚自珍的“出乎史,人乎道,欲知大道,必 先为史”。这反映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是 A. 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 B. 以书写信史为追求目标 C. 以秉笔直书为记事原则 D. 以官修史书为史学正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司马迁、刘知己、龚自珍三人的言论来看,三者都认为应当考证历史中 的失败、成功的规律,以此来为现实服务,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A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为 现实服务的思想,而不是书写信史的追求目标,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世致用的思想,秉笔 直书的记事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C 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中国史学以官修史书为史学正统 的传统,D 错误。故选 A。 8. 苏格拉底在传道解惑的时候分文不取,安提丰质疑苏格拉底的生活因此穷困潦倒。苏格拉 底回答道:“我没有收取酬金的欲望,所以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 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服务。”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 主张扩大受教育范围 B.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C. 重视人的素质和内涵 D. 继承智者学派的教育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传道解惑的时候分文不取”“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 - 4 - 的人,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服务”,可见苏格拉底采用选择性传道而避免接触到品质较低的生 源,故 C 符合题意;材料中苏格拉底实际是缩小教育范围,主张精英教育,故 A 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教育方式问题,故 B 不符合题意;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而苏格拉底 是无偿教育,更注重道德素养,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9. 15 世纪前后,意大利的许多市民虽然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的宗 教仪式却采取了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以世俗享乐满足肉体需要,以宗 教活动满足精神需要。这说明当时 A. 教会放松对市民生活的控制 B. 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 文艺复兴运动缺乏社会基础 D. 社会观念处于转型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15 世纪前后,意大利正处于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整个欧洲都处于社会转型 时期,题干信息显示,当时的意大利市民既没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又追求世俗的肉体享乐, 正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观念正处于转型时期,故 D 项说法正确;当时的教会势力对世俗的控制 正处于最严的时候,故 A 项说法错误,排除;题干不能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故 B 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题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市民在思想上的解放,故 C 项说法错误, 排除。 10. 1895 年之前,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多数由教会或传教士发行,主要服务于商业机构或宗教团 体。1895 年后民间的政论报刊迅速兴起,从 1895 年至 1898 年出版的中文报纸杂志大约有 120 种,其中 80%归国人所有。这一时期报刊创办热潮的出现反映出 A. 报刊成为新的大众媒介 B. 国人救亡意识的高涨 C. 民众参与政治的环境改善 D. 西方观念对中国的影响减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政论报刊迅速兴起,80%归国人所有,这主要是由于甲午战后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国人通过办政论性的报刊宣传救亡图存之道,反映了国人救亡意识的高涨,B 项正确;A 项在这之前已经出现,排除 A 项;民众并没有参与政治,办报只是了解国家大事, 环境也并没有得到改善,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1. 1902 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一经刊行便风行一时,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译者的兴趣 却不在于演绎故事,而是在每个篇目后以译者“识语”的形式,借助故事里动物世界的弱肉 - 5 - 强食与尔虞我诈来点评晚清时局、抒发自己的思考。这表明林纾 A. 开创自由个性的翻译风格 B. 专注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 C. 倡导维新救国的政治主张 D. 利用进化论宣传革命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1902 年的中国民族危机深重,由材料“借助故事里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与尔虞我诈 来点评晚清时局、抒发自己的思考”,可得出林纾编译《伊索寓言》旨在倡导维新救国的政 治主张,故 C 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表明自由个性的翻译风格始于林纾,故 A 不符合题意;材 料没有涉及对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态度,故 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2. 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 年 3 月 27 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 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 剧演出于世也。”材料反映出当时 A. 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B. 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 C. 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D. 共和政体备受大众质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反映出举 人刘大鹏在民国建立后对新式教育的反对,这体现出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C 项正确;材料 没有充分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内容,且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A 项;B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排除 B 项;一个人并不能代表大众,排除 D 项。 13.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史学界对下列历史人物研究最为集中的一组是 A.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B. 洪秀全 李秀成 孙中山 C. 李鸿章 左宗棠 曾国藩 D. 卢梭 华盛顿 拿破仑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要反封建主义, 故研究最多的应该是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他们都反对封建的清王朝,主张革命,故 B 项正确;A 项的人物主张改良,C 项的人物是维护清王朝的,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 项的人 物是西方的,鉴于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不可能研究这些西方的人物,排除 D 项。 - 6 - 14. 近代西方一文学艺术流派认为:“中世纪充满了英雄业绩、高尚的情感和社会和谐”“情 感是人类的精髓”“稗史传奇、神话和民族的民间传统是诗歌和艺术的源泉”。该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情感是人类的精髓”“高尚的情感和社会和谐”体现的是浪漫主义注重个人情感 的抒发,故 A 项正确;古典主义在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创 作的原则进行创作,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不 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 项;现代主义的特点是怪诞,强调内心世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项。 15.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政府推出国防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把公路作为躲避洲际导弹袭击时 城市疏散的通道。在此背景下,美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公路叙事文体,它们以自由驰骋和漂泊 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这一文学现象 A. 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B. 突出了战后美国民众的理性思维 C. 说明民众对国家干预政策不满 D. 反映了冷战导致美国社会的焦虑 【答案】D 【解析】 【详解】20 世纪 50 年代,受政府冷战政策影响,美国文学领域出现的公路叙事文体,以“自 由驰骋和漂泊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等,反映出冷战导致美国社会 的焦虑,D 项正确;“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与“公路叙事文体”、“自由驰骋和漂泊流 浪”等不符,A 项错误;民众的“理性思维”与“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等不符,B 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民众对“国家干预政策”不满,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55 分。 16. 华夏认同观念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7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角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历史作用。 【答案】(1)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 (2)为其合法地位寻找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 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详解】(1)角度:根据材料“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 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可知,这一认同角度是追溯血缘关系至黄帝;根据材 料“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可知,这是从文化角度认同;根据材料中《金史·百官志》可以 看出,金朝的制度与中原王朝制度一致,由此可知,这是从制度层面的认同。 (2)历史作用:从政权巩固角度分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为其合法地位寻找历史依据, 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从本民族发展角度看,华夏认同有助于少数民族 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从民族融合来看,华夏认同本身是民族融合的手段, 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7. 女性阅读的演变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侧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女教典籍是中国古代针对女子的教育训诫读本,许多女性从习读女教典籍开始 其阅读之旅。李唐王朝自“安史之乱”(755--763 年)至唐代灭亡,一直处于藩镇割据、外 族入侵的动荡之中,贞元年间(785 一 805 年)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据前代女训作《女论语》, 包括立身、学作、事舅姑、事夫、管家、守节等十二章,事无巨细地规范女子的言行举止和 持家处世之理。如“事舅姑”章有“呼唤不来,饥寒不.天地不容,雷霆震怒。责罚加身,悔 - 8 - 之无路”,“事夫”章有“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前生缘分,今世婚姻”等。此书成为封建 社会占有重要地位的女训书籍。 ——据陈秀钦《唐代女性阅读活动浅析》等 材料二 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大多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仕宦之家, 有的还曾留学海外。她们幼时有诸子经书与经典名著的根基阅读,少时又广泛接触各类新学 报刊和自由平等、民主革命等新学说,以及西洋戏剧、小说名著,到 20 世纪 20 年代,步入 青年、中年的地们许多开始登上广阔的历史舞台,成为作家、学者、医生、报人、科学家等, 发掘出更多新的知识领域,其阅读和思考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也越发纵深。 ——摘编自李海燕《中国新知识女性的阅读史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女论语》出现的原因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20 世纪的中国女性阅读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背 景。 【答案】(1)原因:适应重建社会秩序、恢复伦理纲常的需要(或:唐末社会动荡);儒家思 想的深远影响;佛、道思想的广泛传播。历史影响:规范社会伦理秩序,有利于社会稳定; 传统伦理观念桎梏女性的自由和才能。 (2)特点:承袭传统与选择新知兼而有之;体现明显的阶段性;阅读领域从封闭保守逐步走 向自由多元(或:阅读领域日益纵深、广泛)。历史背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列 强侵略,西学在华广泛传播;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开展和 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 【解析】 【详解】(1)关于“原因”,由材料“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的动荡”,可得出适应重建社会 秩序、恢复伦理纲常的需要(或:唐末社会动荡);由材料“立身、学作、事舅姑、事夫、管 家、守节”,可得出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由材料“前生缘分,今世婚姻”,集合所学,唐 朝“三教合归儒”,可得出佛、道思想的广泛传播。关于“历史影响”,可以从维护封建统 治秩序和桎梏女性两个方面说明。 (2)关于“特点”,由材料“幼时有诸子经书与经典名著的根基阅读,少时又广泛接触各类 新学报刊和自由平等、民主革命等新学说”,可得出承袭传统与选择新知兼而有之;由材料 “阅读和思考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也越发纵深”,可得出体现明显的阶段性;由材料“发掘出 更多新的知识领域”,可得出阅读领域从封闭保守逐步走向自由多元。关于“历史背景”, 可以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在华广泛传播、近代教育的发展、资产阶级社会实践 - 9 - 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等角度分析说明。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 年以后,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1954 年,胡绳发 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确立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叙述框架:开端于 1840 年鸦 片战争,下限为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 次革命高潮”为主线。此后,戊戌维新因“改良”而逐渐趋向负面评价,辛亥革命亦因“不 彻底性”而评价低落,只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标杆而成为研究热 门。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来和 80 年代,中国历史学界出现若干学术争论,包括历史发展动力问 题、农民战争评价问题等,1979 年,戴逸提出不能用阶级斗争代替一切,生产斗争、科技发 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这一主张得到广泛支持,对生产力的研究形成热潮。随着研究 视野的开阔,人们注意到中国近代史还存在着另一个过程,即追求近代化的过程。中国近代 史研究逐渐由比较偏重政治史发展为多领域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的研究 体系。 ——据王建朗《中国近代史研究 70 年(1949—2019)》 根握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进行评述。(要求:表述 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层次 1: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近代史研究以革命史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偏重政治史、革命史;改革开放以来,突破革命史 观的局限,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层次 2:阐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阶段差异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元代史研究 主要服务于巩固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之后又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改革 开放后,近代史研究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和“双百”方针恢复等因素的影 响下,得以迅速发展。 层次 3:说明不同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历史影响,概括史学研究与时代环境的关系.新中国 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历史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影响了若干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及历史学科建 设;改革开放后,近代史研究更加客观、全面。历史研究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 了当时的社会发展。 【解析】 - 10 - 【详解】根据材料“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以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为主线……包括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农 民战争评价问题……对生产力的研究形成热潮”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阶段 特征为主题从如基本指导思想,偏重研究领域及研究体系的发展进行阐述;根据材料“戊戌 维新因‘改良’而逐渐趋向负面评价,辛亥革命亦因‘不彻底性’而评价低落……1979 年, 戴逸提出不能用阶级斗争代替一切”可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阶段差异为主 题,结合所学从巩固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左倾错误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思 想解放、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和“双百”方针分析阐述其原因即可;根据材料“1949 年 以后,革命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由边缘走向中心……在 20 世纪 70 年代来和 80 年代, 中国历史学界出现若干学术争论……由比较偏重政治史发展为多领域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 了门类齐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可以史学研究与时代环境的关系为主题,从新中国成立至改 革开放前后社会环境对历史研究视角、历史事件的评价及历史学科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早期的历史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 后的新教信仰,尤其是加尔文派新教,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 进而认为新教“制造了近代民主”、“导致近代资本主义”、“是近代科学之父”。但此后 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强调宗教改革有其深厚的中世纪根源,一开始并未 与中世纪基督教断裂,它“主要是一场宗教运动.理论具有超现实与超自然的特点”,“关注 的是从地狱中拯救灵魂,对他们来说,来世的事务更重要”,他们由此认为宗教改革不是近 代之始,不是西方通向“现代性”的必然基石。 ——摘编自刘城《马克斯·韦伯与二十世纪宗教改革史学》 评材料中关于宗教改革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仅从正面角度评价,观点: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经 济、民主和科技的产生。(或:我赞同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论证:宗教改革伴随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而兴起,其“因信称 义”“信仰得救”的人文主义宗教观(内容层面)冲击了天主教会和教皇思想权威,促进了 人们的思想解放,为科技、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思想解放、科技发展层面);其“先 定论”思想论证了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需要(经济层面),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政治层面)。总之,宗 - 11 - 教改革本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社会政治运动,它在各个层面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总结) 示例二:仅从反面角度评价,观点:宗教改革只是中世纪基督教的自我革新(或:或赞同后 一种观点)。 论证: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派通过“信仰得救”“先定论”等主张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和神权统治,重新确立上帝和《圣经》的的最高权威,这在本质上是对中世纪以来基督教根 本教义延续(调动知识层面);宗教改革的着眼点主要局限于宗教领域,其理论更加关注灵魂 救赎等超现实、超自然的问题,在当时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民主和科技发展的贡献并不明 显,其对近代西方社会的进步的推动作用是其在后世产生的客观效果(材料信息层面);且西 方通向“现代性”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代议制民主确立、文艺复兴、近代科技进步等多种 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不是宗教改革一场运动的结果。(总结) 示例三:从正反不同角度辩证评价,观点:宗教改革是在当时主要是基督教的自我革新,但 客观上也为后世西方的社会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或:马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片面的; 后一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片面的) 论证:综合)示例一和)示例二中两个不同角度的多方史实进行论述。总结部分。 【解析】 【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信仰, 尤其是加尔文派新教,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见马克 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若同意此观点,要从新教伦理 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民主和科技的产生的角度分析说明。若不同意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要从宗教改革只是中世纪基督教的自我革新的角度论证。或者既指出马克斯·韦伯观点的合 理性,也指出观点的片面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