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0讲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0讲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作业

课时作业20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梧州高三统测]下表是1928年4月至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比例表(单位:%),该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将直接导致(  )‎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A.工人极端贫困 B.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汽车价格暴涨 D.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中信贷的方式占比较大,这直接导致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故B项正确;以信贷的方式买车,与工人极端贫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信贷的方式并不一定导致汽车价格暴涨,故C项错误;信贷消费与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B项。‎ 答案:B ‎2.[2019·日照高三模拟]‎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 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 B.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 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北美、西欧、日本等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的国家受损失更大,所以材料表明了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而非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以及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等三个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项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答案:D ‎3.[2019·大连高三调研]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  )‎ A.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 D.大萧条使社会混乱 解析:当时英国提高进口关税的目的,是对付美国等国转嫁经济危机的措施,是应对美国等国挑起的贸易战行为,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正确。英国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这不是自由贸易政策,而是贸易保护政策,故A项错误。当时英国的国家干预经济是被迫的行为,而非主动发挥自己干预优势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内容,而不是英国国内社会是否混乱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9·唐山高三联考]1932年,胡佛在国情咨文中说:联邦政府“只能扮演一个规范性的角色,而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这表明胡佛(  )‎ A.强调政府的有限干预 B.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C.主张削弱政府的权力 D.对经济发展并不重视 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时期,时任总统胡佛主张“自由放任”政策,材料“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的信息说明政府仍然是放任不管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主张不干预,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经济措施,不是削弱政府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是管理经济方法,并不是对经济发展不重视,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9·威海高三联考]‎ 罗斯福新政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阻力。‎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新政推行不到三年,各州法院裁定约1 600条新法违反法律,禁止施行。这种现象反映出(  )‎ A.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 B.总统通过实施新政走向了集权统治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没有显著的效果 D.与最高法院的博弈中总统处于劣势 解析:由材料“最高法院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总统和国会受到严厉警告”和“各州法院裁定约1 600条新法违反法律”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仍存在争议,故选A项;罗斯福新政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效果,排除C项;材料只是涉及特定时期的美国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博弈,排除D项。‎ 答案:A ‎6.[2019·淮南高三调研]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为违宪而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利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分权制衡机制削弱新政的效果 B.新政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经济形势影响司法解释的变化 D.政府的权力扩张影响司法公正 解析:材料表明新政的实际效果非常明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强化的问题,排除B项;从1935年到1937年的两个案例来看,说明联邦法院顺应大危机下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解释,从效果看使新政的效果更加显著,故选C项;美国最高法院独立行使权力,与美国总统相互制约,排除D项。‎ 答案:C ‎7.[2019·洛阳高三联考]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说明“新政”(  )‎ A.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 B.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 C.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 D.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 解析:经济危机打击下,人们不仅会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也会对国家和政府失去信心,更会导致整个民族精神上的颓废,罗斯福新政不仅从经济上解决了失业问题,也注意从精神上恢复民众的民族自信心,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振兴民族精神,而不是文化复兴,B项错误;宣扬本国的民族主义情结,不等于排斥其他民族,因而不能说明狭隘民族观,C项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A ‎8.[2019·赣州高三质检]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平民诗人伯顿·布拉利写道:“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这句话认为“新政”(  )‎ A.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 B.以工代赈做法大获成功 C.赢得了广大民众支持 D.促进美国经济迅速恢复 解析:材料信息“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说明政府的开支劳而无功,即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罗斯福新政赢得了广大民众支持,故C项错误;D项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中并未说明美国经济迅速恢复,故错误。‎ 答案:A ‎9.[2019·咸宁高三质检]1945年7月,英国战后进行了第一次大选,工党主张在经济上实行国有化,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度。结果工党领导艾德礼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二战英雄保守党的领导丘吉尔。工党大选能够获胜主要是因为其主张(  )‎ A.顺应了战后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B.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C.体现工人利益,得到他们大力支持 D.得到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 解析:由材料工党竞选的主张放在社会改革上,除了要对许多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之外,还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可知工党的措施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意图改善人民生活,顺应了战后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顺应欧洲一体化的趋势是建立欧洲共同体,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工党并非无产阶级政党,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得到美国援助的信息,排除D项。‎ 答案:A ‎10.[2019·临汾高三诊断]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由此形成的经济模式主要内容不包括(  )‎ A.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C.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路德维希·艾哈德认为国家应通过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结合选项可知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主要手段有:限制企业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维护市场的正常稳定;政府实施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利于保证市场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故A、C、D三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B项是20世纪90年代的史实,与材料不符,但符合设问,所以选B。‎ 答案:B ‎11.[2019·西宁高三评估]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由此,“广场协议”的签订(  )‎ A.促进美日两国经济持续增长 B.导致美元对日元币值升值 C.使签约国贸易得以协调发展 D.导致日本经济泡沫的扩大 解析:“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这说明“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泡沫的扩大,故D项正确;日本经济在不断下滑,故A项错误;“美元对日元币值升值”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广场协议”是金融协议,不是贸易协议,故C项错误。‎ 答案:D ‎12.[2019·邯郸高三统测]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材料反映的英国社会福利的变化(  )‎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B.改善了普通民众生活水平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解析:材料中说明对于英国福利投入大大增加,社会福利投入的增加显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福利制度占据国民经济较大份额,显然不会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从某种程度上会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C项错误;福利制度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修补,不是冲击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故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19·洛阳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的农业灾害屡见不鲜,最严重的灾害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深陷困境。……19世纪中叶之前,大平原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表明该地区不适合人定居。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和“人间福地”‎ ‎。宣传得以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 ‎——摘编自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有关美国大平原农业开发的相关著述为例》‎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江河等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同时,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美国大平原开发的主要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生态灾难”的原因及面对“生态灾难”问题时采取的重要举措。(1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环保措施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概括得出答案。 ‎ 第(2)问,第一小问的“原因”,由材料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深陷困境”、材料二“(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出美国出现“生态灾难”的原因。第二小问的“举措”,根据材料二中“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联邦政府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江河等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所学概括归纳即可。 ‎ 第(3)问,根据材料二中从19世纪末到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环保运动中采取环保措施的主体、指导思想的变化,概括总结出美国环保措施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答案:(1)因素:政府政策(法令)的扶植;移民的贡献;交通建设的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企业盲目追求利润,盲目开发;政府自由放任政策;民众的环保意识较为落后。举措:注重环保立法;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3)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2019·日照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词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表是近现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 时期 词汇 ‎15、16世纪 日心说、新航路、新教、道学 ‎17、18世纪 自由主义、革命、科学理性、殖民扩张、康乾盛世 ‎19世纪中期 工厂、社会主义、买办、中体西用 ‎19世纪末 垄断、罢工、德意志帝国建立、天演论 ‎20世纪上半叶 凯恩斯、法西斯、电视、法币政策 ‎20世纪下半叶 ‎“冷战”、科技革命、“福利国家”“万隆精神”‎ 从上表中提取三个时期的任意词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词汇和论题,史论结合)(24分)‎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但要紧紧围绕“三个时期的任意词汇、明确写出词汇和论题”这个题目的要求做题,此类问题意在考查学生们的历史线索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问题答案并不唯一,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均可。‎ 答案:示例:词汇:工厂、垄断、凯恩斯 论题: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阐述: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就是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历史。19世纪中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厂成为普遍的经济组织形式。到19世纪末,垄断已成为经济领域的普遍现象。垄断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私人垄断的严重后果。面对这种情况,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采用这一理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综上,生产组织和经济理论的调整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他论题言之有理亦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