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第一卷 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 )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贵族特权 B.强化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 D.强化国家管理 3.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 君主姓氏 姬姓—姬姓 姬姓—非姬姓 非姬姓—非姬姓 战争次数 130 331 328 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4.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 ) 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 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 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 5.《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材料表明( ) A.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 B.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C.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 D.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 6.春秋时期史书《左传》曾有记载:“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这表明当时( ) A.天命观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 B.利用天人感应思想巩固统治 C.社会秩序混乱促进神灵崇拜 D.中国人文理性思想已然萌发 7.《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 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 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 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8.春秋中期,鲁国妇女已形成“男女有别”的守礼之风,而齐、楚、燕、宋则尚未有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礼仪规定,社祭之类的群众活动,往往男女一起欣赏玩乐。这反映了当时( ) A.民众的精神风貌存在着地域差别 B.儒家学派的影响范围非常地有限 C.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精神风貌 D.新旧道德观念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9.“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 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 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 10. 记述 出处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 《秦律·田律》 “或盗采桑叶,臧(脏)不盈一钱,何论?赀(罚,编者注)徭三旬。” 《秦律》 “漆园种植三年被评为下等者,对漆园的管理者啬夫除予以经济处罚外,还要处之于行政撤职,永不起用。” 据云梦秦简 《秦律杂抄》 据以上记述能被认定的史实是秦代( ) A.“重农”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出发点 B.律法制定与执行异常严苛 C.确立了完备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D.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 11.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 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12.据历史记载,汉初封功臣侯“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这一变化表明( ) A.封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了冲击 C.编户制度保证了国家的税收 D.人口膨胀冲击了经济秩序 13.班固《白虎通德论》提出“三纲六纪”思想,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据此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 ( ) A.推动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 B.顺应了确立专制主义的需要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注重谶纬神学世界观的养成 14.下表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郡县的数量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州数 郡数 县/侯国数 西汉末 13 103 1 585 东汉中叶 13 105 1 150 西晋 19 173 1 232 南北朝初期 38 313(加镇20) 1 376 南北朝末期 275 663 约1 500 A.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郡国制盛行 C.中央集权加强 D.地方制度更替频繁 15.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 A.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导致王国问题更加严重 C.有利于汉代疆域的拓展 D.反映了贵族政治的复活 16.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又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 ) 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 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C.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D.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7.汉代儒学出现过一股风气,认为谁的章句越多,谁的学问就越大。如习小夏侯《尚书》的秦恭(西汉信都人)增师法至百万言,说《尧典》篇目二字的意义竟至十余万言,说“曰若稽古”四字长达三万言。这风气导致最高统治者屡次下令“减省章句”。据此可知( ) A. 这种风气有利于儒学发展壮大 B. 统治者开始取缔儒学正统地位 C. 汉代儒生们进行不懈的理论创新 D. 此时儒学呈现出空疏烦琐的景象 18.《东坡志林》中有一则生动的事例:“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当时( ) A. 官方哲学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B. 正统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C. 三国故事最受统治阶级的推崇 D. 小说成为传播市民文化的载体 19.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行为( ) A.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 B.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落后 C.促进了儒学开始兴起 D.加速少数民族文明衰落 20.公元222年,(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下诏曰:“ 今之计、孝,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这一选官政策( ) A.标志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正式创立 B.为此后北方实现统一创造条件 C.体现了“唯才是举”的重才思想 D.为以后科举制度的实行奠定了基础 21.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 A.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22.唐太宗屡次要求查看史官记录的当朝历史,房玄龄等最终删略部分内容后上呈,翻阅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后,太宗说:“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这一做法反映出唐太宗( ) A.干涉和篡改史书著述 B.不满唐朝史官的阿谀奉承 C.鼓励史官秉笔直书 D.重视修史以安定江山社稷 23.唐代有应举人预投省卷和行卷的做法,目的在于使考官了解应举人平日所学,以避免仅由一次考试定取舍可能造成的失误,统称“公卷”。宋仁宗罢公卷,至此国家统一文化考试以外的干扰因素,尽行废去,此举( ) A.打击了庶族政治力量 B.消除了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 C.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 D.强化了国家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24.《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 ) A.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 B.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C.诚信成为政府倡导的价值准则 D.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 25.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8--29题为选考题,考生可在其中选一题安要求做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贸之路,它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互动几乎无处不在。如族群的迁徙、多民族的融合、各种宗教的传播、艺术的相互影响、物种与技术的交换、风俗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等,都是经过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带来的结果。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等 材料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明晰和相应举措的出台,国内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的说法也日益增多。国内媒体多从经济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从政治与安全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力量中心转移背景下,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获得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 ——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特征,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9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8(选做题: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9分) 29.(选做题:人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吴有性,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瘟疫学说创立者。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 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悲惨凄凉景象,使他感慨不已,愤然冲破传统思想的桎梏,废弃仕途,不应科举,走上了研究医学的道路。 面对疫情,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又可在亲历疫情过程中,不断摸索发病的根源,果断地提出瘟疫很可能是病人口中呼出的杂气所致,这种杂气通过呼吸道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吴又可在亲历了每次疫情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系,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并且首先猜想到了细菌的存在,这比欧洲要早了200年。 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其所创的达原散在2003年非典肺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因此赢得今人的广泛关注和尊重。 ——摘编自陈其弟《吴有性与〈温疫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有性的历史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有性做出贡献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解析:选A。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商朝祭祀对象的广泛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故A项正确。 2.解析:选D。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答案为D项。 3解析:选C。材料中周朝各诸侯国之间,尤其是“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的战争次数较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过度解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官僚政治与中央集权制,排除B、D两项。 4.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需奔波数百里路”这一信息可判定当时远距离贩运已经出现,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讲到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B项排除;“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和“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C、D两项。 5.解析:选A。据材料“及返,市罢,遂不得履”可知,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说明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故选A项;“郑人买履”讽刺固守教条,脱离实际的人,体现不出道德教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市的严格管理,不涉及商业发展,也没体现要求打破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法家重视发展商业,排除D项。 6.解析:选D。《左传》的记载虽然将国家的兴亡与神建立联系,但是明确解释判断国家兴亡的是“德”与“恶”,同时人世的重心已经转到了“民”上,表明此时期对道德观念的重视和早期民本思想产生,体现出春秋时期人文理性观念的发展,故D项正确。 7.解析:选C。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业工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此时农业发展的标志,题干中未提及,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耕者必有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可以看出齐国农业生产工具相对齐全,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鲁国与齐、楚、燕、宋的礼仪风俗存在差异,A项正确;材料中的“礼”指的是周礼,B项错误;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风貌产生重要影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材料未体现新旧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D项错误。 9.解析:选C。依据题干“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 10.解析:选D。重农在于注重农业生产,而材料仅涉及山林、堤水、漆园等,未明确涉及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法律的执行,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山林”“堤水”“桑叶”“漆园”相关的法律,无法从中看出秦代有着完备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故C项错误;据材料“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或盗采桑叶……”“漆园种植……” 可知,秦代重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故D项正确。 11解析:选D。监御史的主要职责是对地方行使监察权,故A项错误;御史大夫对中央官员行使监察权,而材料监御史负责监察地方,故B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由材料“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中央通过监御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12.解析:选A。“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表明经济得到了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口增加,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增加,没有涉及编户制度保证国家的税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增加,没有涉及人口膨胀冲击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 13.解析:选A。依据材料“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推动了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的确立是在秦朝,故B项错误;西汉时期构建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故C项错误;依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纲六纪”思想为东汉班固提出,与谶纬神学无关,故D项错误。 14.解析:选C。州郡县的制度设置,本身就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表现,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州郡县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故B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州郡县等的数量不断增加,表明通过对地方不断分割,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地方行政区划数量的增加,不能体现地方制度更替频繁,故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材料中汉武帝先后在西南地区和西夷采取的措施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拓展汉代的疆域,C项正确,A错误;B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在中国封建社会,贵族政治一直存在,故D说法错误。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又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稻田养鱼把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还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利用,A与材料主旨不符;生产关系的变革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改变,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项排除。 17.【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出现“谁的章句越多,谁的学问就越大”的风气,使儒学缺少务实精神,呈现出空疏烦琐的景象,因此最高统治者屡次下令“减省章句”。由此可知,D正确;这种风气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儒学发展壮大,故A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统治者一直在维护,故B错误;这一现象和理论创新无关,故C错误。 18.【答案】B 【详解】材料反映的事例:北宋一个性格顽劣的孩童,父母给他钱让其听书,当说到三国故事的时候,听到刘备战败,就痛哭流涕,而听到曹操战败,则非常欢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刘备代表的是封建正统,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违反正统,为当时社会所不耻。因此,材料说明了正统观念影响时人的价值判断,B正确;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排除A;题干列举的民间事例,不能得出统治阶级的态度,排除C;D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 19.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北朝时期的改革,“改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说明受中原传统文化影响,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故A项正确。 20.解析:选B。由材料内容可知,魏文帝时由地方郡国按儒通经术、吏达文法的标准来推荐选官,这有利于选拔有用人才,也为以后北方实现统一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材料中的选官制度依然是按才学选官,不是按门第对人才分等,因而非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排除A项;材料中依然由郡国推荐选官,因而并非完全“唯才是举”,排除C项;材料中依然由郡国推荐选官,属于察举制,与以后士人直接报考的科举制不同,排除D项。 21.解析:选D。据材料“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D项正确。 22.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得出,唐太宗干涉史书编著,故A项正确;题目中房玄龄并未阿谀奉承,故B项错误;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君主专制下皇权至上对历史事实叙述的干预,故C、D两项错误。 23解析:选C。从材料内容可知,唐朝时设置“公卷”使考官了解应举人平日所学,这说明举人平日所学也是科举定官的依据;宋仁宗时罢公卷,便使科举完全以考试成绩选官,从而更有利于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 24.解析:选C。据材料“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可知,唐朝法律注重公平、诚信,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于不诚信行为的处罚,而非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中诚信的重要性,而未涉及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排除B项;材料中政府是对度量器进行检查,而未涉及度量衡器具制造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25.解析:选B。根据“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始祖”可知唐朝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是为了强化唐朝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是为了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排除A项,选B项;对世家大族垄断政权造成冲击的是科举制的形成,故排除C项;唐朝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是为了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推动文化多元发展,故排除D项。 26.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得出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往长久不衰;根据材料一“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 得出互动贯穿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始终。第二小问意义,从对中国的对外交往、文化的交流及世界联系的加强等方面分析。(2)相同点从二者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方面分析;不同点根据提出国家的目的对比分析。(3)第一小问问题,主要从沿线国家发展的差异性、从人民对“一带一路”认识的不足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方法,从积极宣传、采取一些有利政策等入手分析。 答案:(1)特征: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往长久不衰;互动贯穿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始终。 意义:加强了中国与欧亚非等国家的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丝绸之路的开通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互动促进了全球文明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是一部人类文明交往与联系的全球史。(答出两点即可) (2)同:两者都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两者在不同时期都扩大了倡议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异:“一带一路”倡议国以共同发展为根本属性,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务实合作为导向;马歇尔计划是一项政治与安全战略,美国通过附加条件的援助,开始了与苏联的冷战进程。 (3)问题:沿线国家充满多样性和异质性,对中国具有不同的认知,经济、政治和安全风险大;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较低。 方法:宣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通过各种国际研讨会、中外联合课题研究等形式增加外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加快推进框架下的具体合作,用实际合作成果向外部世界展示其共同发展的根本属性。(言之有理即可) 27【答案】示例一:我同意材料中“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欧洲中心地位丧失;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等。 示例二:我同意材料中“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二战后,工业文明成果,机器生产得到世界普遍接受,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被广泛采用;民主、科学思想被广泛传播;社会福利国家建立等。 示例三:我反对材料中“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论证参考 示例二。 示例四:我反对材料中“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论证参考 示例一。同时可增加战后西方文明对世界的消极影响(工业文明中的环保问题,贫富分化,地区差异的拉大等) 示例五:我认为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是片面的,20世纪西方文明虽有所衰落,但其仍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论证参考 示例一、二。 【详解】如果认同“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的话,需要从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纪多极化趋势、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认同“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需要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成员构成、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对全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如果认同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是片面的,需要结合上述分析综合评价 28.【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 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相同:改组过时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 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29.【答案】(1)贡献:撰写《瘟疫论》,开创瘟疫学说,促进我国和世界传染病学研究;治疗病患,缓解病痛,维护社会安定;治疫经验的传承有利于当今疫情缓解。(6分) (2)原因:明末社会动荡,瘟疫横行,民生疾苦,吴有性亲历其间促使其走上医学研究道路;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的传承及启发;疫情频发,资料丰富,大胆创新;医者仁心,个人智慧及努力;理学思想影响下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9分,答出3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