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教案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一)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4)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变法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 废井田、开阡陌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统一度量衡 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订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三)变法评价 1.积极作用 (1)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四)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迁都洛阳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三)改革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五)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事件 项目 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王安石变法 (一)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二)变法内容 项目 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军事上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取士之法 (培养变法人才) 改革科举制度 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 (三)改革评价 1.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历史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 (四)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 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4.从性质看: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5.从目的看: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综合来看: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1.(2017·平顶山调研)材料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亦作半两使用;并放民私铸,经铸造的铜钱,自与生铜不同。几种货币并行于市,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所以物价因之增长。汉武帝即位后。初铸三铢钱,又铸赤仄,又将鹿皮造成皮币,又用银锡造作白金三等,纷扰者久之。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消,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谓水衡都尉属官均官、钟官、辩铜三令丞。币制至此,始获安定。直至唐初,才另铸开元通宝钱。自此以前,历朝所铸的钱,都以五铢为文。五铢始终是最得人民信用的钱。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几种货币并行于市”“将各种铜钱取消,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等关键语句概括其内容。第(2)问,从稳定物价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其意义。 答案:(1)内容: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门的铸造机构。(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言之成理即可) 2.(2017·日照模拟)材料 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江淮”。据考证,(东晋时)总数约90余万,约占政府领民的1/6。东晋政府没有把南迁侨户编入正式户籍(黄籍),而编入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白籍),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由于战乱、灾害、暴政,又使不少人被迫成为无土可依、漂离就食的流民。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不只意味着国家租税赋役的减少,更使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地主阶级对于人口的吞噬能力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占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不在政府注册,不对国家负担义务,还千方百计扩大人口, “竞招游食”更是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逃避租税赋役,“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成为豪强大族“私附”的“藏户”。 东晋南朝之世,几代统治者致力于把侨户、流民实行编户,“土断”入籍,使大批人口纳入国家户籍,由此与世家豪族展开了激烈的人口争夺,在个别时期、个别地区成效较显著。但由于世代豪族地主是历代小朝廷的社会支柱,这就决定了“土断”的实施是有限度的。 ——摘编自曹文柱《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土断”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晋南朝时期“土断”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土断”的影响。(7分)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中第一段话分层概括“土断”改革的原因。第(2)问,评析要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从改革实行的原因方面概括积极性;从材料中最后一句话中分析其局限性。 答案:(1)原因:北方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户籍制度不统一,并出现大量国家没有控制的人口;豪族地主占有大量人口;国家赋税收入受到影响;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2)影响:“土断”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抑制地方豪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世家豪族是政权的政治基础,决定了“土断”改革不可能取得大的成效。 3.(2017·唐山摸底)材料 武则天之唐玄宗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脱离户籍到处流亡。安史之乱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制也已无法执行下去。这种状况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不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法);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此外敛收者,以枉法论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德宗推行两税法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推行两税法的积极作用。(9分) 解析:材料共两段话,第一段话论述了税制改革的背景,第二段话论述了改革的措施。抓住第一段话分层概括其背景,抓住第二段话中的措施概括其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执行;严重的财政危机。 (2)作用:简化了税目和手续;扩大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制度上杜绝了官吏从中作弊乱摊派的可能;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4.(2017·芜湖质检)材料 为了进一步改变严重的赋役不均,减轻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浮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张居正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实行了赋役制度改革。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通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是自唐朝行“两税法”以来,我国赋税史上的又一次大改革。 在张居正眼里,财政问题只是表象,改革还面临着更多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被他总结为宗室骄恣、庶官瘰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匮等“五大积弊”……后世谈论张居正改革往往说“一条鞭法”的重要性,但清查土地、追缴欠款这种需要极大工作力度和组织纪律才能完成的事,如果没有一支相对过硬的官员队伍去执行,恐怕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或者像北宋熙宁变法的“青苗法”那样被底下一念就走样,再好的政策也出不了朝堂。 ——摘编自陈忠海等《张居正改革与吏治重整》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和特点。(9分) 解析:材料共两段话,第一段话分析了张居正经济上的改革,第二段话分析了张居正政治上的改革。从其措施上分析其成效和特点。 答案:(1)内容: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政治上进行变革,整顿吏治。 (2)成效: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社会经济新形势,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整顿吏治,稳定了统治秩序。 特点:抓住要害(整顿吏治);循序渐进等。 第2讲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戊戌变法 (一)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1)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3)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4)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二)变法过程 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2.准备 (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2)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内容、作用: 内容 意义 作用 政治 鼓励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 反映了 维新派 的愿望 和主张, 在一定 程度上 动摇了 封建统 治秩序 经济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三)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失败原因 (1)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 (4)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五)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 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 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六)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依靠主体 明治新政府 无实权的光绪帝 具体措施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 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1.(2017·新乡调研)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并指出俄、日两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9分) 解析:第(1)问,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和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其内涵。第(2)问,据材料二“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方面分析其表现;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从国情出发两方面概括启示所在。 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2)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崇拜。(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及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2.(2017·太原模拟)材料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现了一些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工业化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工厂作坊里的童工所遭受到的剥削。除了俄国与巴尔干国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制定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与保护工人的安全条例。然而,童工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工人仍然工作在不卫生而且往往很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日往往超过10小时。在大不列颠、法国和德国,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争取起草城市建设条例等。1880年后,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实行老年与疾病的义务保险制。在大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然而,退休金与健康保险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到了19世纪末期,妇女的平均寿命增长了,而生育及抚养孩子的时间缩短了。妇女的地位在法律上有所改善。在英国,已婚妇女从此享有财产权。新的办公室职业(秘书、电话接线员)、发展起来的大商店(售货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取得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 ——摘编自阿尔德伯特[法]、德尼兹·加亚尔 [英]等著《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背景。(8分) 解析: 材料主要阐释了童工问题、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社会保障以及妇女权益等问题,从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上分析其特点;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工人运动争取等方面分析其背景。 答案:(1)特点:面向民众,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借助立法稳步推进;改革成果有限。 (2)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逐渐完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政府及有识之士的觉悟。(任答4点即可) 3.(2017·菏泽模拟)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士大夫将清王朝的“第二次繁荣”称为“同治中兴”。同治中兴主要是指通过整肃士气和经世致用来恢复传统秩序的种种努力所取得的成效。科举考试再度举行,这些考试尽管还是采取考八股文的形式,但却强调当时的现实问题。在官场内,更严厉地整肃纲纪,严惩贪污腐败。与此同时,在对外事务中,殚精竭虑地保持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以便为国家提供重建和自强的机会。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变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及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同治中兴”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同治中兴”。(9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对“同治中兴”含义的解释及其在科举制度、官吏制度方面的措施进行分析概括其表现。第(2)问,同治时期,处在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时期,结合所学可知它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特别是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办的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近代中国军事力量,但是其对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近代化。 答案:(1)表现:一方面,恢复传统秩序,同时改变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整顿吏治,与西方列强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开启现代化,学习西方科技、军事、文化和加强对外交流。 (2)简评:近代化的尝试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近代中国军事力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其对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层次,未能从根本上触及落后的社会制度;其力主恢复传统秩序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封建统治,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近代化,故而也就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治中兴”。 4.(2017·开封模拟) 材料一 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等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与康有为的方案如出一辙。1905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成思《千年科举的崩塌》 材料二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二的观点。(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分析清末新政的特点;从当时的阶段特征上概括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概括出其观点为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该观点是片面的,其夸大了偶然事件的作用。废除科举制仅仅是加速了革命的到来,其没有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1)特点:考试内容中西结合;考试形式废除八股;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戊戌变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已无法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2)材料二观点: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 简评:观点片面。废除科举制引发知识分子前途危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但该观点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