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www.ks5u.com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及其政治、经济、军事统治,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历程,理解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的必要性,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意义。‎ ‎3.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认识长征精神的价值。‎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宁汉合流” ‎2.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1)时间:1928年。‎ ‎(2)讨伐对象:张作霖。‎ ‎(3)过程 ‎(4)结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1)进一步发展 ‎①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②发展: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继续发展;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受压迫严重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三 红军长征 ‎1.背景 ‎(1)国民党的“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以中央根据地为重点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 ‎(1)开始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 背景 ‎“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1935年1月,红军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时间 1935年1月 主题 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内容 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影响 ‎(1)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3人小组,负责全面军事行动。‎ ‎(2)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遵义会议后的胜利进军 遵义会议后 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使敌军疲于奔命 巧渡金沙江后 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越草地 ‎1935年10月 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名词解释]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指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洋务经济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官僚资本主要指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的资本。‎ ‎[思考探究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有哪些促进因素?‎ 金版点拨:‎ 政府 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 救国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民族 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经营 管理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不断革新、合理经营策略,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因素 ‎[思考探究2] 你认为八七会议有何意义?‎ 金版点拨:(1)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巨大贡献。‎ ‎(3)使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向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转变。‎ ‎[思考探究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金版点拨:(1)标志着与国民党政府对峙的人民政权正式建立。‎ ‎(2)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3)有利于推动革命的进程。‎ ‎(4)其在政权、军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绩,为后来的中共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思维导图] 工农武装割据内涵 ‎[易混易错] 右倾和“左”倾 右与“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左如果不加引号,指政治上革命、进步。‎ 主题一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 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二 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以上材料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 史料一表明红军(正式的革命武装)对于“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意义。史料二叙述了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 (1)史料一反映了毛泽东怎样的革命思想?该思想有何重要意义?‎ 金版参考:思想:必须要建立工农的革命武装,用革命的武装去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意义: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找到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2)根据史料二回答,在毛泽东看来,决定中国“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金版参考:中国的客观环境(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是决定中国“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根据史料一、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内部三者之间的联系。‎ 金版参考:工农是主体,武装割据是工农的武装割据,武装是保障割据的重要条件,而形成割据则是发展工农武装的目的。‎ ‎ 认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井冈山道路)‎ ‎(1)井冈山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2)内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根据地建设是阵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必要性 ‎①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②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③从敌我力量对比看: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主题二 红军长征 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二 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三 ‎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史料一中注意“军事路线问题”“多数同志……尚未清醒认识”等信息。史料二中注意以省略号为依据依次分层回答。根据史料三中地图和诗歌的描写,叙述长征经过;从诗歌中“不怕”“只等闲”“更喜”‎ 等词概括体现的精神。‎ ‎ (1)根据史料一,遵义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决议提出“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目的是什么?‎ 金版参考:问题: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权问题。‎ 目的:团结党中央,避免党内分裂。‎ ‎(2)根据史料二,说明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金版参考:遵义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实施了着重解决军事问题,维护党的政治团结的策略。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因此,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根据史料三,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经历。这体现了哪些精神?‎ 金版参考:经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越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精神:体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深刻理解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指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的不怕牺牲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总的来说,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课堂跟踪训练 ‎1.‎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  )‎ A.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B.标志着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 C.宣告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彻底破产 D.意味着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答案 B ‎2.国民政府财政部与实业部联合发行“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江浙丝业短期公债”共300万元,支持两省丝业收购蚕茧和改造设备。当时国民政府这一做法(  )‎ A.利于改善民族工业的经营环境 B.为抵御外侮奠定了物质基础 C.加速官僚资本掌控经济命脉 D.极大地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采取政策支持两省丝业收购蚕茧和改造设备,为民族工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 ‎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一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领导军队的策略 D.开展城市武装暴动的策略 答案 B 解析 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根据中国实际发展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策略,故B项正确。‎ ‎4.《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遵义会议》中指出遵义会议的主题,一是“决定和审查在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是“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材料说明遵义会议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  )‎ A.建立革命根据地 B.调整军事斗争的策略 C.转变党的指导思想 D.批判王明“左”倾错误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得出遵义会议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调整军事斗争的策略,故B项正确。‎ ‎5.暑假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答案 D 解析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D项。‎ 课时作业 ‎1.“宁汉合流”是指(  )‎ A.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 B.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C.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 D.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答案 D 解析 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合流”,故选D项。‎ ‎2.1920年到1936年,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这种变化说明了(  )‎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政府重视轻工业的发展 C.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D.近代工业布局明显改善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中国关内各省进口的棉纱及棉制品由占进口净值的32.4%锐减为1.7%”得出近代中国民族轻工业的发展;由“‎ 钢铁、机械、交通器材由14.1%增长为25.2%”得出近代中国民族重工业的发展。所以这种变化说明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故C项正确。‎ ‎3.(2020·山东日照期末)如图旗帜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南昌起义时期 B.秋收起义时期 C.井冈山会师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 答案 B 解析 根据旗帜番号“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可知,这一称呼是在秋收起义时期的称呼,B项正确。‎ ‎4.(2019·盐城中学期中)邓小平回忆他参加的一次秘密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搞农民暴动……号召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搞农民暴动”“号召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可知,这与八七会议所作出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一致的,故B项正确。‎ ‎5.(2020·北京东城期末)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 B.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探索过程是: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1927年10月毛泽东等人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故选C项。‎ ‎6.(2020·山东枣庄期末)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写道:“在城市武装起义失败之后,保存下来的起义队伍被迫转移到农村,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条“新道路”(  )‎ A.是对过去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C.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针 D.成功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新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故B项正确。过去革命斗争是城市包围农村,故A项错误;这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故C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成功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故D项错误。‎ ‎7.(2020·山东青岛期末)一九三〇年,毛泽东在江西兴国进行了土地关系情况调查(见下表),与此相关的是(  )‎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中农 ‎20%‎ ‎15%‎ 贫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A.国民革命 B.改旗易帜 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此时土地分配不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私有,故选D项。国民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军阀,未解决土地分配不均,排除A项;改旗易帜一般指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事件,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未解决土地分配不均,排除C项。‎ ‎8.(2020·北京通州期末)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指出:“如果毛泽东不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领袖,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就不可能掌权。”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中共领袖是在(  )‎ 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答案 D 解析 1935年,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项正确。‎ ‎9.(2020·辽宁丹东期末)金冲及在《周恩来1898—1949》中关于红军长征这样写道:“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这说明红军长征(  )‎ A.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B.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 C.保留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 D.显示了不怕苦的长征精神 答案 C 解析 材料“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 强调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故C项正确。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但尚未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故A项错误;由“失去了一些枝叶”可知,中共的力量没有得到壮大,B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红军不怕苦的长征精神,故D项错误。‎ ‎10.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记述主要意在(  )‎ A.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B.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 C.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D.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内容是宣传国货的好处和优点,主要意图是宣传国货抵制外货,故C项正确。《劝用国货》和《爱用国货歌》的内容是宣传国货的优点,没有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宣传国货的优点,没有涉及到国货和洋货的比较和振兴传统工业,故B、D两项错误。‎ ‎1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927-1928年”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故农民党员比重大幅上升,A项正确。‎ ‎12.(2020·山东烟台期末)从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湘鄂西、鄂豫陕、川陕等各根据地名称,可以发现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革命根据地基本都位于各省交界的边区。革命根据地的这种分布特点(  )‎ A.导致了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B.借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C.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D.表明中共尚未找到正确道路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数省交界的山区,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长期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数省交界的山区往往是各派反动势力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客观条件,故选C项。‎ ‎13.长征开始时,红军主要领导人硬是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但就是没有想到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  )‎ A.长征过程中不忘日常党务工作 B.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 C.情况太危急没来得及全面考虑 D.受共产国际指挥不了解国情 答案 B 解析 长征属于战略转移,没有带上最重要的地图,这是红军的失误,说明红军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与红军不忘日常党务工作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材料中“红军主要领导人硬是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可知没有带地图的原因并非因为情况危急,故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14.(2020·山东菏泽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主题须符合材料,说明应紧扣主题,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主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说明: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总之,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示例二)主题:江西省是中国红色摇篮。‎ 说明: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江西是人民军队的摇篮;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江西是中国共和国的摇篮。‎ 总之,江西省是我国“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和国的摇篮”。‎ 解析 本题是开放型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上述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主题须符合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说明应紧扣主题,逻辑清楚,史论结合。“主题”,由三幅图可以得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或江西省是中国红色摇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如何探索革命道路或三个事件的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即可。‎ ‎1.下列内容是某一时期江西地区流行的标语和歌谣,这说明(  )‎ A.土地革命得到农民拥护 B.革命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C.土地私有制被彻底废除 D.武装斗争任务基本完成 答案 A 解析 歌谣论述内容为土地革命,根据歌谣可以看出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故A项正确。仅凭一幅漫画和一个歌谣,不能反映革命中心转向农村,故B项错误;材料中打土豪分田地,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依旧属于土地私有,故C项错误;根据图片中“反对国民党军阀”可知,武装斗争任务并未完成,故D项错误。‎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情况。这一规定(  )‎ A.旨在推进根据地的工业化 B.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 C.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D.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认同 答案 B 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的内容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错误;“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故B项正确;规定的内容表明政府关注民生,与适应社会生产力状况无关,故C项错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材料的内容表明政府关注民生不符,故D项错误。‎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张闻天《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总结的决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但却没有提出政治路线的错误问题,反而确认“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而且讲得有根有据,连路线错误的暗示都没有。主要是因为(  )‎ A.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 B.缺乏稳定的政治大环境 C.错误性质没人认识清楚 D.政治路线问题并不重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对政治路线的肯定,是为了维护政治环境稳定,防止党内分歧扩大化,故选A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