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3月)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年3月高一年级历史试题阶段性检测 一、选择题 1.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 A. 反对法西斯主义 B. 谋求和平、民主 C. 美苏实力均势 D. 两在阵营的对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体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雅尔塔体制实质上是美苏两分天下,促成了冷战的局面,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详解】 2.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 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 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 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可知,这反映了冷战的开始,体现了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故D项正确。战后欧洲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故A项排除。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的世界地位弱于美苏两极格局,故B项排除。战后新的经济体系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 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 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内容“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可知欧洲煤钢联营是欧洲最早的一体化组织,表现了法德的和解,CD均在欧洲煤钢联营建立之后。北约是美国组建的军事联盟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B正确。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走向联合的欧洲 【详解】 4.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59年……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美苏争霸时期,美苏经济的交流仍然受到意识形态对立的影响,故D正确;美苏冷战的重点仍然是军事政治领域,故A排除;1959年美国霸主地位并未动摇,故B排除;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故C排除。 5.下图中柏林墙的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最为确切的是: A. 西德与东德间战争频繁 B. 是反映冷战的著名标志 C. 是当年两大集团剑拔弩张的写照 D. 是对冷战时期分裂与对抗的反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图片中这块柏林墙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侧重反映了当年美苏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情形,C项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冷战中美苏相互遏制,尽量不动武力,冷战期间西德与东德没有发生频繁的战争,此项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图片中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这侧重反映了当年美苏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情形,没有侧重体现柏林墙的标志性意义,排除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图片中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侧重反映了当年美苏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情形,柏林墙的遗迹体现了冷战时期分裂与对抗的反思,但没有C项确切,排除D。 6.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C. 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越南战争 D. 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苏对抗的表现是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苏联在同一年提出了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经济互助委员会提出的时间是1949年,A选项排除;铁幕演说是在1946年,C选项排除;朝鲜战争的爆发时间是在20世纪50年代,D选项排除。 7.《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 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 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 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D. 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社会性质冲突是冷战原因之一,排除A;铁路大动脉的中断折射了南北的分裂,造成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冷战。二战结束后,美苏以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南北朝鲜,自此造成朝鲜南北分裂,故选C;B揭示的是社会现实,排除;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不能解释朝鲜半岛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排除D。 8.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初露端倪,能体现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①欧共体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③美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A. ①③ B. ①② C. ①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趋势出现,如欧洲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及日本的崛起等,①②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排除;20世纪70年代美国仍然掌握着世界霸权,只不过是全球战略开始收缩,③错误,AD选项排除; 9.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作用不包括 A.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B.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C. 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D. 推动了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答案】C 【解析】 不结盟运动是由发展中国家联合开展的反帝、反殖斗争,冲击了两极格局,因此A、B、D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斗争目标而并未实现,故选C。 10.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 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 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成功性 C. 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 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体现的是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因此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系,D选项符合题意;对历史图片的解读不属于历史价值,A选项排除;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能说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B选项排除;冷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美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国家利益导致的,C选项说法错误。 11.有人说:“单极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①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②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③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④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①②③④均属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 12.“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该言论属于 A. 和平共处论 B. 独立自主论 C. 霸权稳定论 D.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可见是项霸权稳定论,故选C;霸权危害各国和平共处,排除A;霸权主义侵害国家主权,排除B;材料内容是联合国宪章精神的践踏,排除D。 13. 仔细阅读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两极格局已解体 B. 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C. 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 D. 多极化格局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多极化的趋势,根据所学,当今国际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明显,但多极化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所以D错误,BCA是图中漫画的意图。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 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 群雄并起 C.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 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特征,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其他大国或大国集团的力量也不断壮大,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政治格局,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保持均衡”的说法不符合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史实,排除;B项说法明显不符合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史实,排除;D项“不断涌现”的说法明显具有片面性,不符合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史实,排除。故选C。 15.商鞅变法后秦国普遍使用牛耕,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汉人《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战国和秦),……庶人之乘马者,足以代其劳……行则服梔(轭),止则就犁。这表明当时 A. 农业耕作中开始使用了马耕 B. 马在战争中的作用增强 C. 牛耕与马耕并存的现实 D. 牛耕优势不及马耕 【答案】C 【解析】 材料虽然反映了马耕的存在,但并不能说明当时是马耕的“开始”,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马在战争中的作用增强,故B错误;材料“秦国普遍使用牛耕……庶人之乘马者……行则服梔(轭),止则就犁”反映了当时牛耕与马耕并存,故C正确;材料未将牛耕与马耕进行比较,不能说明牛耕优势不及马耕,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秦国普遍使用牛耕……庶人之乘马者……行则服梔(轭),止则就犁”,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牛耕与马耕并存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6.“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 A. 商代 B. 西周 C. 春秋战国 D. 西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之后,经历了石锄耜耕阶段。故“开始被取代”是在商代时期,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开始”,排除。 【点睛】首先分析“砍山”“众木尽噘”“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17.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 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答案】A 【解析】 材料“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表达的意思是百姓康乐,人口增加,土地开辟了很多,说明当时的土地兼并政策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故A正确;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土地政策发挥的积极作用,C选项表达的是消极影响,故C错误;题目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故D错误。 18.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 A. 形式多样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个体经营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 19.“祈谷”是商周时期专门祭祀上帝祈求农业丰收的祀典。周朝时,籍田、亲蚕等“祈谷”之礼已充分制度化。秦汉时期,逐步建立起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这反映出 A. 商周政制在后代被严格遵从 B. 重农抑商从商周始一直推行 C. 古代社会经济以农桑为主体 D. 敬天法祖思想始终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 根据“周朝时,籍田、亲蚕等‘祈谷’之礼已充分制度化。秦汉时期,逐步建立起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可知,周朝和秦汉都非常重视“祈谷”活动,“祈谷”是祈求农业丰收的祀典,说明古代社会经济以农桑为主体,故C正确;商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废除分封制,故“严格遵从”错误,排除A;战国商鞅变法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祈谷”,是祈求农业丰收,并非敬天法祖,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朝时,籍田、亲蚕等‘祈谷’之礼已充分制度化。秦汉时期,逐步建立起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联系所学我国古代农业的地位分析解答。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战国时期在关中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 B. “井渠” C. 都江堰 D. 灵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的,A选项符合题意;井渠是在汉朝时期出现,B选项排除;都江堰在成都平原,C选项排除;灵渠在广西,D选项排除。 21.汉唐以来,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上述材料表明 A. 古代后期经济重心有西移之势 B. 经济格局影响人口分布 C. 清前期四川比湖南广东更稳定 D. 集权制度决定移民走向 【答案】B 【解析】 材料“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现象的出现在于江南经济的开发;“湖广填四川”也是由于长期的战乱导致四川残破不堪,为了利用四川“千里沃野”的自然条件,恢复和发展经济,清廷实行了一系列招民垦荒、鼓励湖广人入川开垦和发展生产的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人口的分布受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B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C与材料主旨无关;D说法不正确。 22.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 A. 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 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 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D. 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答案】C 【解析】 田庄的生产包括农业,也包括手工业,甚至兵器修造,说明田庄经济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提到农民受到剥削,排除A项;田庄生产的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不是用来出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者的劳动状况,排除D项。 23.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都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 形成区域性经济分工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手工业生产分布不均匀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太湖地区主要是农业,苏州震泽镇是丝绸业为主,松江是棉纺织业,景德镇是瓷器,这些都是按照地域形成的经济分工,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区域经济信息,不是手工业分布不均,故C项错误;材料属于手工业发展信息,不是商品进繁荣,故D项错误。 24.据季如迅《中国手工业简史》中记载,宋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群工屯营,……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告以知。”此组织管理模式 A. 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 B. 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 C. 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 D. 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意思是把事情告诉他,把功劳给他看,把能力摆出来,共同提高。这里显然说明宋代官府手工业作坊做法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是手工业技术创新,不是手工业销售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技术传承问题,不是生产责任的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措施出现于官营手工业中,故D项错误。 25.康熙晚期初创一种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为此曾一度将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白釉素瓷运至京城,由宫廷造办处画师精心绘制纹饰,再由专门机构烧制而成。这一瓷器品种应是 A. 青花瓷 B. 青瓷 C. 秘色瓷 D. 珐琅彩 【答案】D 【解析】 珐琅彩瓷器按照康熙皇帝的授意,将从欧洲传入的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烧制成功的釉上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从材料中的“康熙晚期初创一种名贵的宫廷御用瓷”来看,这一瓷器品种应是珐琅彩。故答案为D项。元朝时期已经烧出成熟的青花瓷,排除A项;东汉时期已经烧出成熟的青瓷,排除B项;唐朝时期已经烧制秘色瓷,排除C项。 26.据《唐语林·贤媛》载,唐玄宗时宫廷女官柳婕妤的妹妹,“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一种印花染色)……后渐出,遍于天下”。由此可知,唐代 A. 棉纺织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B. 手工业出现新的技术工艺 C. 官营手工业实行技术垄断 D. 外来纺织技术得到了应用 【答案】B 【解析】 由唐玄宗时代的一个女子“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一种印花染色)”、“后渐出,遍于天下”这一信息可知,这是指纺织业领域里出现了技术革新,故选B;这是还没有形成棉纺织业,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没有体现是官营手工业,而由“后渐出,遍于天下”也说明不是技术垄断,故排除C;题干说到的是唐玄宗时宫廷女官柳婕妤的妹妹进行的技术革新,故不是外来防织技术,故排除D。 27.《左传》记载楚庄王向周大夫王孙满问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画)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顺),螭魅魍魉(鬼怪),莫能逢之。”王孙满意在说明夏王“铸鼎象物”的目的是 A. 保佑百姓 B. 显示权威 C. 笼络宗族 D. 祭祀祖先 【答案】A 【解析】 “ 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顺),螭魅魍魉(鬼怪),莫能逢之”说明铸鼎象物可以让老百姓逢凶化吉,显然是保护百姓目的,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铸鼎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故B项错误;笼络宗族属于宗法制特点,故C项错误;祭祀祖先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28.下图为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铜尊颈部、铜盘内底都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该文物反映出战国时期 A. 官营手工业的技术高超 B. 青铜礼器开始刻有铭文 C. 手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D. 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对该件文物的描述,可以看出该文物制作工艺精湛,做工复杂、考究,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制作水平,官营手工业是手工业最高水平的代表,故A项正确。B项中“开始”一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材料没有对不同阶段的手工业进行比较,无法判断战国就是手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排除C项。青铜器主要以礼器为主,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因此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点睛: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9.鲁班复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工匠。传说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这些工具的发明主要得益于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政府政策的支持 C. 冶金技术的进步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都属于铁制农具,这些和古代冶金技术的进步有很大关系,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农业方面,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政府政策的支持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的出现属于思想方面影响,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0.明初沿袭元朝实行匠户制度,强制征调工匠服劳役,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1485年,明政府下令轮班匠可折收银两:南匠每名月出银九钱﹐北匠每名月出银六钱。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B. 导致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 C. 体现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极大地解放了轮班匠人身束缚,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故D项正确;官营手工业衰落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纳银是白银广泛使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市民阶层兴起与商业都市发展有关,故C项错误。 【点睛】“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是解题的关键。 31.“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A. 战国 B. 秦朝 C. 汉代 D. 宋朝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可得出,“它”是指一种冶铁鼓风装置,根据所学,只有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水力鼓风装置,故C项正确。战国与秦朝都没有这种装置,故错误。材料问“出现”在何时,宋朝迟于汉代,D项错误。 32.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发达,举世闻名。下列关于中国丝织业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石器时代,中国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 商代时期,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 C. 汉代华美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 D. 唐代私营丝织作坊兴起,手工工场开始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最早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出现于新时期时代,故A项正确;纺织业在商朝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故B项正确;汉代出现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故C项正确。 33.某地在一座古墓中发掘出了众多陶瓷(下图),据此分析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A. 魏晋 B. 隋唐 C. 宋代 D. 清代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提到的多种陶瓷产生的时间分别是:黑陶产生于原始社会,白瓷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粉彩瓷和珐琅瓷出现于清朝,古墓中挖掘出的这些陶瓷出现最晚的年代是清代,故选D;AB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板块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34.明朝的一位商人从事纺织业生产和销售,由于生意兴隆,遂雇佣了5位技术工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 B. 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工商业得到政府支持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中的“由于生意兴隆,遂雇佣了5位技术工人”可以得出,明朝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本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选C;A属于其根源,不是本质,故排除;B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故排除;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特征是存在雇佣关系,则是解答这一题的关键。 35.“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已关注自身品牌价值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答案为C项。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与事实不符合,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6.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产生如此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一类型的材料与图二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 【答案】(1)影响:推行“冷战”政策。原因:制止美国的侵略政策。两国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2)图一:德国统一,两极格局逐渐解体。图二: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当今主要国际力量。不同:图一属于实物型材料,历史信息更丰富,且更具形象性和客观性。图二是经过整理的材料,属于文字类型的图示材料。 (3)指出两极格局由建立到解体的历程。 【解析】 【详解】(1)影响:材料“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体现的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这主要和冷战政策的推广有关。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的原因需要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实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2)现象: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的产物,柏林墙被推到体现的是德国统一,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美中俄日欧等国发展体现的是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不同:柏林墙属于实物型材料;国际格局结构变化图属于文字类型的图示材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先后经历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世界多极化的出现及加强等。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二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罄输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 ——唐《陆宣公全集》卷二十二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何种经济?当时这种经济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农民的处境。 材料三 明清时期精细经营得到进一步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日益普遍,佃农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由于纺织、酿造等手工业迅速发展及城镇兴起,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上海、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专业性产区,茶叶、甘蔗等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 【答案】(1)方式:原始农业经济。特点:生产工具原始;耕作技术落后;以生产谷物粮食为主;农业生产力不发达。 (2)处境:贫富差距悬殊,农民十分劳累,承担大量国家赋税,常因水旱灾害、急征暴敛或土地兼并而破产 (3)状况: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现象日益普遍(或租佃经营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性的农业生产区(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经济,材料一“覃耜”“播厥百谷”等信息可知当时的生产工具落后,因此应为原始农业;第二小问特点,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生产的粮食作物等方面进行归纳说明。 (2)根据材料二“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得出是是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材料二“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罄输所假,常患不充”得出农民十分劳累但是生活贫困,容易因为政府的征税或者土地兼并而破产等。 (3)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精细经营得到进一步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日益普遍”、“上海、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专业性产区,茶叶、甘蔗等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即可归纳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现象日益普遍、出现专业性的农业生产区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