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长征中学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问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7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左侧的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并在下面按要求填涂准考证号; 3.所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记载,西周在举行“射礼”时,不同身份等级的人所使用的乐曲不同,王用《驺虞》,诸侯用《狸首》,大夫用《采苹》,士则用《采蘩》。材料所述制度维护了 A. 王位世袭制 B. 君主专制 C. 宗法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射礼主要内容是宾主拜揖行礼,司射放好壶、中、算,宣布投壶之令,作为西周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护宗法制的工具,故C符合题意;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不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2.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 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 C. 农业技术领先世界 D. 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图是妇女在家纺织,第二幅图是男子在用牛耕田,这两幅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生产方式、技术和工具改进,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技术的地位和农民生活的状况,故CD项排除。 3.“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下列有关市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实施物物交换 B. 出现于南北朝的民间集市,政府设“草市尉”管理 C. 唐代夜市繁盛,并出现商业街 D. 宋代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并对市不再监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出现于南北朝的民间集市即“草市”,政府设“草市尉”管理,故选B项;汉代的市交易使用货币五铢钱等,排除A项;繁华的商业街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宋代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并对市不再直接监管,但还是有监管的,排除D项。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历代“市”的演变状况的熟练掌握。 4.根据下图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B. 正式统率内阁、六部权力机构 C. 总揽军国大政并牵制内阁 D. 隶属于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的产生办法,故A不符合题意;军机处作为清朝最重要的权力中枢,由表格来看,与内阁是平行关系,内阁和六部向皇帝负责,故BC不符合题意。 5.下图是《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四个商埠分布图,其中苏州位于图中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重庆,②是沙市,③是苏州,④是杭州,故C正确,排除ABD。 6.“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张之洞所说的这种“办法”在中国最早实现于 A. 台湾 B. 上海 C. 重庆 D. 天津 【答案】A 【解析】 【详解】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刘铭传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依据材料中“电线通报”的信息可知张之洞所说的这种“办法”是在台湾,A正确;B、C和D项的地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7.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业 B. 美国大规模资本输出为加工业提供了可能 C. 集中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思潮 D. 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可知,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工场,但“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说明它后期采用了机器生产。故答案为A项。B项,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并不能说明美国对中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办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近代民族工业刚刚兴起,而实业救国成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在民国时期,该项的分析不正确,排除;D项,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它一产生就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注意的压迫,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不符合史实,排除。 8.以下是1913—1918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造成这几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由入超变成出超的原因不包括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超(+)入超(-) 1913年 3384088 11094775 -7710687 1918年 10080756 947420 +9133336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B. 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C.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 D. 美日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美日则乘机加紧侵略中国,故D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更激发了实业家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故AC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 “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再度兴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使国货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故B不符合题意。 9.“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皇帝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那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同盟会成立 C. 中华民国成立 D. 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故C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故A不符合题意;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于1905年,时间不符,故B 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1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引起热烈反响。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D. 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指出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故C正确;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中共三大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排除B;八七会议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排除D。 1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型关伏击战 ②洛川会议 ③瓦窑堡会议 ④百团大战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平型关伏击战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伏击日军的一场战斗。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1940年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①④,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 12.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论文,请你为该同学选择适当的材料。下列选项不能够选入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收集关于中印、中缅之间谈判的有关材料 B. 参加万隆会议——收集有关周恩来“求同存异”讲话的材料 C. 中日邦交正常化——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 中美关系改善——收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谈话记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中美关系改善于20世纪70年代,而2001年6月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等文件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成员国不包括美国,故D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与印度和缅甸发展外交关系时提出来的,故A不符合题意;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结束,故B不符合题意;中日邦交正常化事件是在《中日联合声明》的基础之上实现的,故C不符合题意。 13.胡忠茂在《慈中情结》里面回忆了他们那时候的暑假生活,“我们也加入了全民大炼钢铁的洪流,去龙山装来白泥,在学校西北角近河处筑起小高炉,还从实验室拿来酒精引火,日日夜夜拼命炼,一天深夜终于炼出了一点铁块,连夜敲锣打鼓去县委报喜。”胡忠茂回忆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哪一年 A. 1957年 B. 1958年 C. 1959年 D. 1960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大跃进”的内容,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根据题干材料,此时处于全民大炼钢的洪流之中,大家热情高涨,纷纷修筑小高炉,根据此景象结合史实,此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其时间是1958年至1960年间,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 14.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迅速崛起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①农村改革的开展 ②经济特区的设立 ③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的开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包括江苏在内的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①③④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江苏没有经济特区,②错误;故选C。排除ABD项。 15.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该法是对以往规定的重大发展,如从强调优惠到强调保护,从投资有所限制到大幅放宽。下列对该法颁布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①“九二共识”达成 ②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脚步加快 ③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及具体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了保护和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1994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根据所学,新时期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脚步加快,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上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和态度,故①②④均表述正确;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真正意义的三通,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16.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最高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万民法。下列有关万民法表述正确的是 A. 注重形式且程序繁琐 B. 适用于罗马境内外所有人 C.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 得益于最高裁判官的个人努力而设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万民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故C项符合题意;万民法形式灵活,故A项不符合题意;公元前242年正是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故B项不符合题意;万民法的出现是由于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故D项不符合题意。 17.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③使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财富,获得资本原始积累,故①正确;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故②③正确;欧洲的自由劳动力来自于内部的圈地运动,不是从海外掳掠的,故④错误。故正确的组合是①②③,排除BCD,A符合题意。 18.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议会的立法权有了法律保障 B.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向议会 C. 首相掌握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 D. 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 【答案】A 【解析】 【详解】《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故A项符合题意;国王仍然拥有王位继承权,故B项不符合题意;首相第一次出现在1721年,故C项不符合题意;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 19.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凡尔纳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尚未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 ①三轮汽车 ②内燃机轮船 ③蒸汽机车 ④螺旋桨飞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85年卡尔·本茨研制成功三轮汽车;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飞机成功。因此1872年①②④尚未出现,B项符合题意。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做组合题,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这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要像语文划分句子成分那样,抓住题干中的每一个字,尤其要抓准限定答题要求的字词,从而明确题目的时空限定以及特殊的解题要求,并以此作为解题突破口,排除错误选项。 【详解】 20.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B. 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D. 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19世纪的社会潮流依然是资本主义,故A错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B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未变化,变化的是原理的应用方法,故C错误。根据“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着实践而转移,革命实践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故D正确。 21.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材料中说的“那一代人”通过“实验”实现的“自由与自治” ①最终确立了美国“邦联”体制 ②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③避免了绝对权力在美国的出现 ④废除了美国南方黑人奴隶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建国的特点是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在美国的出现,故②、③都正确,B项正确;美国最终确立了联邦体制,不是“邦联”体制,故①错误;美国建国时没有废除美国南方黑人奴隶制度,故④错误,排除AC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的热点。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包括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依据三权分立与联邦制度、二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将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独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滥权。 【详解】 22.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 推动美国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B. 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C. 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D. 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可知,该条约是1955年的《华沙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美国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是在1947年6月,发生在《华沙条约》签订之前;B选项错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C选项错误,《华沙条约》的签订与欧共体的成立没有必然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B. 指导思想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 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D. 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克林顿时期,受惠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发展,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故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思想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故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二战后,虽然美国经济经历不同的发展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故C项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C。 在美国,无论是克林顿时期,还是二战后的其他时期,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故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24.某国际组织合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该组织是 A. 欧洲共同体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所学可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差异相对较大,因此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遭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故B符合题意;欧洲共同体是包括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高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故A不符合题意;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故C不符合题意;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故D不符合题意。 25.2018年5月31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美国将从6月1日开始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7月6日,美国又正式开始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针对美国这一系列的举措,欧盟、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都对美国商品征收了报复性关税。对此材料表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国家的行为都遵循了世贸组织的原则 B. 美国大力推行贸易开放政策以维护其利益 C. 表明经济全球化完全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 D. 是对全球性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一种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维护其利益,是对全球性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一种反应,故排除B,D符合题意;材料中美国的行为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并非完全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故C不符合题意。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年宪法修改草案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突出明确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分别指什么,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材料二 “八二年宪法”颁行37年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 1993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宪法。 ——摘编自《1954年以后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 (2)结合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改革开放新阶段,我国对所有制结构有何新认识?并概述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意义。 【答案】(1)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意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基石;(两句取其一即可)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必答)。 (2)新认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1993年和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保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从法律上保障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并将“依法治国”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192年宪法修改草案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 ,而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规定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据材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突出明确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结合所学,可以从地位、作用等方面归纳。 (2)关于新认识,依据材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可以从公有制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的地位作答。关于意义,依据材料“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治国方略等角度作答。 2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由于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急剧缩小,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不能适应美国人民食物爱好的变化,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日益剧烈的竞争,农产品供过于求,其价格和农业收入急刷下降。……1929年,全国每人平均收入为750美元,而农业人口平均收入则只有273美元。由此可见,20年代不独不是美国农业人口的“繁荣的年代”,而且是他们的“困乏的年代”。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材料二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是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撰写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 ——简·爱德华·史密斯《罗斯福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农业人口在20世纪20年代陷入“困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为“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所呈现的主要特点。 【答案】(1) 原因:国外市场缩小;农产品结构调整不及时;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外部竞争加剧;农产品供过于求。 (2)措施: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鼓励农民减耕减产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特点:注重立法;政府干预经济。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欧洲市场的急剧缩小,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不能适应美国人民食物爱好的变化,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日益剧烈的竞争,农产品供过于求”的信息逐条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罗斯福新政农业措施从颁布法律、设立机构以及具体农业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立法和政府干预角度回答。 点睛:解答材料式非选择题要牢记一个基本原则: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隐含着一个历史信息,我们要将这些隐含的历史信息提炼出来,然后把它们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查看更多